第13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2)

蕭衍文才出衆,但同時也是一個“狠角色”。我們不能忘了,他是王朝的開國皇帝。開國皇帝可不是多愁善感優柔寡斷的文人騷客可以勝任的。蕭衍就是靠赫赫戰功和兇狠的政治手腕逐步坐上皇位的,對待政敵從不留情。

登基後,蕭衍和多數皇帝一樣,疑心很重。他害怕他人染指手中的權杖,時刻緊盯着身邊重臣的言行舉止。長期居於相位的沈約是謀劃、輔佐蕭衍登上了皇帝寶座的大功臣,同時又是太子少傅。但是蕭衍並不完全信任沈約,始終架空沈約的權力。沈約的權力有名無實,處境既尷尬又危險,最後抑鬱得病。天監十二年(513年),病中的沈約不知道出於什麼考慮(有人說是前朝南齊的皇帝變成厲鬼來找他報仇),讓道士給上天寫了一封“奏摺”說自己推翻齊朝、參與禪代等事並不是出於本意——言下之意是說這一切都是蕭衍乾的,沈約自己只是個從犯。沈約想以此來緩解自己的病情,誰知他的所作所爲早就被梁武帝蕭衍安插的密探給泄露了。蕭衍龍顏大怒,數次命人譴責沈約的所作所爲。沈約重病加上害怕,沒幾天就死了。有關部門按照慣例給沈約上諡號爲“文”,蕭衍親自改諡爲“隱”。“隱”是個惡諡,是評價一個人道德低劣、言行不一的意思。打小就和沈約認識並且接受沈約督導的蕭統對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他猛然發現,自己和父親有着重要的差別。那就是父親堅決捍衛權力,不惜對任何潛在威脅採取強硬措施,其中包括***。

蕭統可能非常重視仁孝、清修,但對於父皇蕭衍來說,這些東西是虛的,權力纔是實的。

沒有經歷過權力爭奪和鐵血戰爭,一生下來就被立爲太子的蕭統很難明白這一點。

目睹了越多政治變故,蕭統想不通的地方就越多。臨川王蕭宏曾經是蕭統的太子太傅。這位王爺打仗是個外行,損兵折將,喪權辱國;貪婪斂財卻是行家,把家中的房間都裝滿了金銀珠寶,而且吝嗇到不讓他人觀看的地步。蕭衍對兄弟的這些缺點都忍受了。但當聽說蕭宏牽涉到一起刺殺自己的案子時候,蕭衍就翻臉不認人了。蕭宏最後驚懼而亡。蕭綜是蕭衍的次子,蕭統的弟弟。蕭綜的母親吳淑媛原來是南齊東昏侯的妃子,成爲蕭衍妃子七個月後就生下了蕭綜。儘管蕭綜極可能是東昏侯的遺腹子,蕭衍依然封他爲王,還授予軍權。蕭綜長大後老覺得自己不是蕭衍的兒子,不僅和蕭衍感情疏遠,而且還在前線領兵作戰的時候,公開投奔了北魏。蕭衍聞訊,剝奪了蕭綜的封號,還將吳淑媛廢成庶人。後來出於招降蕭綜的需要,蕭衍又恢復了他的封號。這些事情,在太子蕭統的世界觀中可能都是驚天動地、無法理解的。蕭統能夠做的,只是繼續孝順仁恕的老路。在宮中,他發現飯菜裡有蠅蟲也不指出,以免廚師受罰;對於賭博嬉戲的下人們,他也只是簡單訓誡而已(按照南樑律法應當流配)。

蕭衍對太子的所作所爲雖然找不到可以教訓或者警告的地方,但從心底是不認同的。蕭統和父親心目中的帝王形象有相當的距離——儘管臣民們都稱讚太子。太子料理生母喪事的時候,孝行太過。蕭衍曾經委婉地給兒子點了一下,還要求兒子多看看自己的言行,可惜蕭統沒有讀懂父皇的話。

儒家的道德要求也好,臣子們的認同與讚譽也好,這些雖然是影響太子能夠順利繼位的重要因素,但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最後的決定權還是在皇帝本人手中。從這個角度來說,做太子的人,符合儒家和輿論的要求固然重要,但最要緊的還是與皇帝保持高度一致。這種一致不僅是個人能力上的一致,更是性格秉性和執政思路的一致。蕭統雖然表面上做得盡善盡美,盛名在外,但並沒有與父親蕭衍保持真正的、深度的一致。蕭衍並沒有從內心深處認同太子。這就爲父子之間可能的分歧和決裂埋下了伏筆。

蠟鵝事件

大通三年(529年),梁武帝蕭衍和太子蕭統之間的矛盾終於爆發了出來。

當年發生了一件讓蕭統“慚憤終身”的蠟鵝事件。事情的前因後果是這樣的。

生母丁貴嬪死的時候,蕭統派人給母親找了一塊好墓地,當時都已經開始除草和平整土地了。有一個賣地的人想把自己的土地賣給朝廷作爲丁貴嬪的墓地,可以從中獲利。因此他就去找了太監俞三副,說只要俞三副能把自己的土地“忽悠”給朝廷,就可以從地價中拿走三分之一的提成。賣地人的報價是三百萬。俞三副心動了,秘密啓奏蕭衍說太子找到的土地並不如自己知道的一塊土地風水好。他着重向皇帝介紹了那塊地是如何的有利於皇家的運氣。蕭衍的疑心本來就重,俞三副的話很自然牽動了他頭腦深處那根對太子不滿意的神經,馬上下令重新買地預備丁貴嬪的葬事。蕭統沒有辦法,只好買了俞三副推薦的土地安葬母親。俞三副也就輕易獲得了一百萬的好處。

葬事完畢後,有個真正懂風水的道士就對蕭統說,丁貴嬪的墓地風水其實並不好。蕭統忙問怎麼個不好法。那個道士說這塊地不利於長子,也就是不利於太子蕭統的運道,如果用東西厭伏也許可以剋制。蕭統就按照道士的解釋,備齊蠟鵝等東西埋在墓側的長子位上。

東宮有兩個宮監鮑邈之、魏雅,都是蕭統的親信。慢慢的,魏雅在蕭統跟前更加得寵,鮑邈之則被疏遠了。鮑邈之心中憤恨,就向梁武帝誣告說魏雅勾結道士,以壓魔術詛咒蕭衍,盼着蕭衍早點死了好讓太子蕭統早登帝位。爲了證明誣告的真實性,鮑邈之就說魏雅和太子在丁貴嬪的墓側埋下蠟鵝等物詛咒皇帝。在墓地一事上,蕭衍原本就對太子有所懷疑,接到舉報後忙秘密派人挖開墓地查看,果然發現了蠟鵝等東西。蕭衍瞬間就相信了鮑邈之的告發,之前兒子蕭統建立起來的美好形象頃刻倒塌。南北朝是一個政治道德敗壞的時代,父子兄弟相殘的事情頻頻發生,難道這樣的悲劇要發生在我蕭衍身上了嗎?即位前矯揉造作、沽名釣譽的太子很多,難道我的兒子蕭統也是那樣內外不一的人嗎?蕭衍震驚、憤怒,要深入追究這件事情。事情牽涉到太子,追究下去勢必動搖蕭統的政治地位。一些同情太子的大臣(徐勉等)慌忙堅決勸諫蕭衍,反對將此事發展成血腥大案。蕭衍不愧爲開國君主,很快就平息了衝動,最後只殺掉那個風水道士。

事情雖然化解了,但是蕭衍對蕭統積累的不滿第一次表現了出來,沖塌了父子信任的堤防。

蕭統在這個時候表現出了幼稚的政治素質。對整件事情,他選擇了沉默,沒有辯白,也沒有補救措施。蕭統就好像此事沒有發生過一樣,繼續過着先前仁孝文雅的生活,繼續和文人學士們選文。在內心,他知道自己的太子地位開始動搖了,但是他不知道怎麼辦。憂鬱的蕭統對於“蠟鵝事件”終生“不能自明”。

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16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2)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9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2)第8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1)第30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1)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15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1)第18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2)第3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1)第29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3)第9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2)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23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3)第7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3)第18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2)第23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3)第13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2)第17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1)第14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3)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23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3)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7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3)第8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1)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1)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15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1)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13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2)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23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3)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14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3)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33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2)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24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1)第8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1)第8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1)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9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2)第33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2)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1)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1)第8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1)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24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1)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20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2)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9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2)第5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1)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26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3)第24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1)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14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3)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7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3)第13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2)第20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2)第30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1)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第23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3)第17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1)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17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1)第8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1)第15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1)第32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1)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9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2)第16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2)第5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1)第2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2)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第23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3)第23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3)
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16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2)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9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2)第8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1)第30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1)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15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1)第18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2)第3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1)第29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3)第9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2)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23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3)第7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3)第18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2)第23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3)第13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2)第17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1)第14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3)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23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3)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7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3)第8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1)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1)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15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1)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13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2)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23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3)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14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3)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33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2)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24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1)第8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1)第8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1)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9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2)第33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2)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1)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1)第8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1)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24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1)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20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2)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9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2)第5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1)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26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3)第24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1)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14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3)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7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3)第13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2)第20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2)第30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1)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第23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3)第17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1)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17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1)第8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1)第15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1)第32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1)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9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2)第16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2)第5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1)第2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2)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第23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3)第23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