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變

眼見着到了四月,原本因爲新秦宮周邊的土地爭奪會引起一番血雨腥風的爭奪,卻是沒有想到,在秦公的三言兩語之間,便是化解了這場危機,老氏族聯手亦是成爲了妄談,因爲就是這這幾日,加蓋了秦公大印和韓悝相印的政詔已經是言明瞭,新秦宮周邊的土地,將不允許買賣,至於屋宅用地,朝廷會建好屋宅,建成之日,將會售賣給外界。

這則消息,讓老氏族徹底放棄了心底的那一點齷齪心思,不過因爲這場售地危機之後,尤其是在夏氏依附了公子信之後,又是一批蟄伏的老氏族冒出來了水面,經歷過秦公的數次整合,甚至不惜出兵平定老氏族的叛亂,真正在朝堂之上掌握權柄的老氏族已經是不多了,在秦公曲線用計整編了邊軍的兵權之後,老氏族這才發現到,原本老氏族的話語權現在僅僅只侷限於宗府之中,不過繼林氏從趙氏的手中,將宗府的宗伯之權奪過手之後,老氏族無形之中,被削減了大半的勢力!

看到了這一點的老氏族紛紛是認識到了秦公手段的凌厲,當下紛紛尋找出路,視線自然是瞄準到了爭儲之上,不過近來,長公子的注意力都是放在了穎陰一帶清剿陸渾戎一事上,讓公子信趁機拉攏了夏氏作爲依附,故此,公子信現在身邊聚攏的老氏族聲勢又是追上了長公子林玧琰,甚至還是尤勝之。

到了四月中旬,又是一則消息傳至大秦,姬周天子姬午不日前駕崩了!

這位在位二十多年的姬周天子,算不得有多年邁,卻是突兀的駕崩了,雖然姬周王室對於諸侯的震懾力已經是大不如前,但好歹也是天下共主,也算是了不得的一件事,對於大秦來說,他冊封了秦君爲公爵,也算是一份恩情,是故,秦公在聽聞姬午的駕崩消息過後,也是吩咐宗伯嬴珅按照舊時的禮節,派遣使者帶上貢物去拜祭姬周天子,也是朝見一次即將新登位的新天子。

然後,沒有幾日,便是有一則傳言流至大秦,姬周天子姬午乃是被齊國人氣死的,齊國田氏想要仿照韓趙魏三家士卿,請求姬周天子冊封自己爲諸侯,雖然沒有兵圍王畿這般大的舉動,卻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在齊國上貢王畿的文書之上冒然加蓋了田氏的大印,一下子將姬午氣的病倒了。

齊國,乃是中原的霸主,與姬周王室的關係甚是密切,即便是野心勃勃的齊國先君暴露出來了稱霸的意思,亦是選擇了【尊王攘夷】這一條路,姬周王室的數次危局,都是齊國化解的,姜姓呂氏乃是姬周王室的盟友,現如今這樣的一位盟友卻是倒下了,讓姬周天子亦是一病倒下難以起身,就此崩亡了。

姬午被齊國田氏氣死了,也沒有許諾田氏諸侯的位置,但是田氏代齊已經是成爲不可避免的事情,田氏家大業大,反觀齊國的公室呂氏卻是人丁稀少,田氏掌握了齊國的實權,甚至是民間的名聲亦是超過了呂氏。自三家分晉之後,七穆亂鄭,三桓治魯,田氏代齊相繼發生,亦是宣告這中原已經是真正地進入了一個禮樂崩壞的亂世。

大秦亦是在蛻變,內朝上大夫已經是爲大秦的吏治改革奠定了基礎和方向,不過似乎因爲內朝上大夫商澤明顯參與了黨爭之中,秦公加速了朝堂之上的權力劃分,晉升馮簡、範宣爲上卿,授予左相和右相的官職,分管官吏的升遷,秦律的編纂,又是將朝堂之上的一些實權再次劃分,交給了合適的人選。

至於內朝這個過度的產物,自秦公授予明確的官職之後,便是撤銷了內朝上大夫的名號,似商澤這等觸及了秦公的底限的上大夫,亦是被外放。

大秦與吳楚聯盟也是提上了日程,楚國的屈平,吳國的範離亦是來到了大秦,定下了“明歲春上三月,於楚國新蔡會盟,商議平定荊地”的盟書。

故此,大秦朝堂又是重視起來了南方兩郡江夏和南郡,秦公亦是派遣了數名內朝上大夫出身的賢才,以“郡丞”的職位到達南郡和江夏,明子夫恢復了司空的官位,但卻是被秦公繼續留在了南郡,籌集糧草,爲大軍南征做準備。

已而到了五月份,新秦宮似乎是完成了建設,放開了羽林軍對新秦宮周邊的圈禁,除了新秦宮重兵把守之外,其餘的各處,皆是放開了對百姓的限制,並沒有其他的原因,而是因爲新秦宮周邊的屋宅開始售賣了!

早在一月多前,老氏族便是關注了新秦宮這邊的田地,初次見到新秦宮,尤其是那些平民瞬間是被這新秦宮周邊的屋宅驚詫住了,大秦的水泥應用很早就有了,但是除了上林苑內的軍籍佔了先機之後,其後興修直道、水利以及這新秦宮,讓其他的秦人並沒有過多的看到水泥。

新秦宮這邊的屋宅,主體都是用水泥澆灌而成的,新秦宮高聳的宮牆之外,乃是一排排整齊的屋舍院牆,十六匹馬能夠並駕齊驅的直道下亦是用了水泥鋪成了光滑的地面,比起來宛城那逼仄低矮的茅草屋,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

原本是打算採取觀望態度的老氏族,見到了實物,亦是紛紛動心,如今新秦宮外這一排宅院,乃是官署以及少數朝中重臣的官邸,但也是不妨礙老氏族將其想象成自己居住的一般。

於是,老氏族的實權人物開始發話了:“將族內的存糧,盡數拿出來,這新秦宮周邊的宅子,恐怕是短期內難以滿足太多人,但某族一定要搶到一處安身之地!”

似乎被宛城內百姓的動靜分散了注意力的秦公,亦是心癢癢的,終於六子的一封書信送過,雖然沒有幾個字,但依舊是秦公高興不已,當下吩咐高錦道:“讓趙靖派遣禁衛軍接管新秦宮,孤也是十分好奇,孤六子說建成的九丈高臺究竟是什麼模樣,明日召集羣臣,前往新秦宮那邊一觀!”

高錦笑了笑道:“喏!”

【PS:從有暖氣的北方回到了南方,發現自己已經是失去了抵禦寒冷的天賦技能——浩然正氣……簡直是要把人凍死了的節奏,溼冷溼冷的,請大家繼續多多支持,謝謝啦!】

第五百七十八章 終是被獲第一百零四章 房德鬥壽王第七百七十二章 滯留荊地第六百二十一章 震驚老秦(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譁變將起?第六百四十一章 景監赴魏第三百四十五章 公報私仇?第六十三章 返回舊唐第三百一十五章 賞賜第六百零一章 終是收降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拓之策第四百八十六章 齊軍攻秦第九十三章 秣兵厲馬(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宛城諸事第七百八十六章 拓邊五嶺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秦備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五百七十三章 內宮晚宴第四十二章 謀劃出兵第一百五十章 秦軍大勝第七百三十一章 決然第五十七章 糧煙四起第一百五十七章 北境落幕第七百一十七章 伯丕大敗第七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三百九十章 成皋解圍第五百三十四章 行軍沂邑第三百四十九章 邀請壽王第三百七十八章 新蔡會盟第六百四十七章 老秦宮前第七百九十九章 速戰楚國第三百三十三章 蘇頃第五百八十四章 張宜連橫第五十章 詭兵道第五百八十五章 張宜辭別第二百九十八章 衆說紛紜(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壓倒式勝利第四百七十九章 說服秦公第一百七十一章 索要兵權第五十二章 隨國失守第四百六十章 田術使魏第七百四十八章 抉擇第二百二十三章 反應第七百四十五章 韓國豪族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三百二十五章 遇刺第二百零三章 伐木造船(上)第八百零九章 兼併之心第二百八十章 臘腸第三百四十五章 公報私仇?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打南樑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拓之策第四百五十章 停留滎陽第二十七章 白馬將房德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夏出路第六百五十二章 嬴肆處置第六百一十六章 銳士VS武卒第七百四十五章 韓國豪族第五百九十七章 陷入死局?第三百五十四章 桓羽意動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宜第五百二十三章 秦國酌量第七百二十七章 屠城第六百一十七章 魏武卒敗第四百四十七章 裨諶第七百七十四章 老秦有變第一百一十二章 “誠意”第五百四十一章 離間之策第二百三十五章 妥協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楚朝堂第三百四十三章 隸人之弊第二百六十一章 由余歸附第二百零八章 內朝商澤第一百二十三章 招攬陳之慶第二百九十六章 招賢試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江水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毒攻武關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心之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攏兵權第一百三十章 馮辭到來第三百三十八章 立儲(下)第九十章 南郡大戰已起第四百三十三章 江築回鄉第一百四十章 意外來援第五百三十章 吳軍欲來第四百二十章 郢都失陷第五百三十章 吳軍欲來第一百四十二章 林玧淵(下)第七百零八章 爭分奪秒第六百一十四章 兵臨安邑第六百三十三章 魏風伐檀第六百一十二章 百里突襲第二百九十六章 招賢試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攏兵權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相不放火?第五百三十一章 兩軍首戰第一百零一章 壽王軍使者第三百四十一章 門客內爭第七百二十七章 屠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範離獻計
第五百七十八章 終是被獲第一百零四章 房德鬥壽王第七百七十二章 滯留荊地第六百二十一章 震驚老秦(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譁變將起?第六百四十一章 景監赴魏第三百四十五章 公報私仇?第六十三章 返回舊唐第三百一十五章 賞賜第六百零一章 終是收降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拓之策第四百八十六章 齊軍攻秦第九十三章 秣兵厲馬(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宛城諸事第七百八十六章 拓邊五嶺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秦備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五百七十三章 內宮晚宴第四十二章 謀劃出兵第一百五十章 秦軍大勝第七百三十一章 決然第五十七章 糧煙四起第一百五十七章 北境落幕第七百一十七章 伯丕大敗第七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三百九十章 成皋解圍第五百三十四章 行軍沂邑第三百四十九章 邀請壽王第三百七十八章 新蔡會盟第六百四十七章 老秦宮前第七百九十九章 速戰楚國第三百三十三章 蘇頃第五百八十四章 張宜連橫第五十章 詭兵道第五百八十五章 張宜辭別第二百九十八章 衆說紛紜(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壓倒式勝利第四百七十九章 說服秦公第一百七十一章 索要兵權第五十二章 隨國失守第四百六十章 田術使魏第七百四十八章 抉擇第二百二十三章 反應第七百四十五章 韓國豪族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三百二十五章 遇刺第二百零三章 伐木造船(上)第八百零九章 兼併之心第二百八十章 臘腸第三百四十五章 公報私仇?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打南樑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拓之策第四百五十章 停留滎陽第二十七章 白馬將房德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夏出路第六百五十二章 嬴肆處置第六百一十六章 銳士VS武卒第七百四十五章 韓國豪族第五百九十七章 陷入死局?第三百五十四章 桓羽意動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宜第五百二十三章 秦國酌量第七百二十七章 屠城第六百一十七章 魏武卒敗第四百四十七章 裨諶第七百七十四章 老秦有變第一百一十二章 “誠意”第五百四十一章 離間之策第二百三十五章 妥協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楚朝堂第三百四十三章 隸人之弊第二百六十一章 由余歸附第二百零八章 內朝商澤第一百二十三章 招攬陳之慶第二百九十六章 招賢試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江水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毒攻武關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心之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攏兵權第一百三十章 馮辭到來第三百三十八章 立儲(下)第九十章 南郡大戰已起第四百三十三章 江築回鄉第一百四十章 意外來援第五百三十章 吳軍欲來第四百二十章 郢都失陷第五百三十章 吳軍欲來第一百四十二章 林玧淵(下)第七百零八章 爭分奪秒第六百一十四章 兵臨安邑第六百三十三章 魏風伐檀第六百一十二章 百里突襲第二百九十六章 招賢試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攏兵權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相不放火?第五百三十一章 兩軍首戰第一百零一章 壽王軍使者第三百四十一章 門客內爭第七百二十七章 屠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範離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