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石詠大致猜得到十六阿哥胤祿做了什麼決定。

他也明白胤祿的所作所爲絕非針對自己, 但胤祿想要捅破此事的想法,會影響西華門大修的進度。他們這一大隊人馬, 原本就緊巴巴地在趕時間, 這樣一返工一耽擱, 便是絕無可能在萬壽節之前完成西華門的大修了。

這責任, 最終要由他們這一票人擔着。

若只有石詠自己,他是無所謂的。丟了差事飯碗,可以再找, 他當初也不就是這麼一窮二白地過來的。然而他身後這麼一大票人, 尤其是從畫工處出來,支持自己的陳開河等人, 若是被牽連了, 可怎麼好?

石詠沒說什麼,藉口想一個人靜靜, 便獨自下了門樓, 又來到西華門前的下馬碑跟前, 揹着手站着。

人人都只道是石主事遇上了爲難的事兒,也愛去下馬碑跟前想想。旁人卻不知石詠在問“西華”:“你還好麼?”

“不……不咋地……”

這“西華”又換了不知哪裡的口音。

“你們,你們給俺換了啥子部件, 怎麼好像換了……還是挺難受?”

“西華”小聲問石詠, 石詠聽了也難受得很:用那樣的材料去“大修”,那不等於修了白修?

“西華,你……再忍忍,我們很快就給你換上最好的材料。”石詠輕聲安慰“西華”, 同時心裡也有了主意。

兩害相較取其輕,那些畫工同僚們,他努力去彌補,總能找到保住他們的法子。但若是現在不戳破這個毒瘤,一任這種風氣蔓延下去,未來的紫禁城,後世的故宮,會成什麼樣子?後世之人又會怎麼看待他們這些只知道偷工減料的先人們?

想到這裡,石詠便去回覆十六阿哥:“十六爺,卑職知道該怎麼做了。請十六爺放手去處理吧!”

胤祿見他想明白了,心裡卻也不好受,開口相勸:“你也別想得太多,萬一……萬一有轉機呢?”

石詠苦笑着說:“連十六爺都說是‘萬一’了。”

如今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將其他能做的事先都好好做了,將門樓上的琉璃瓦都換成簇新簇新的,將修復完整的吻獸再次置上樓頭,將城臺洗淨,將門釘擦亮,塗上明晃晃的金漆,讓這三百年壽數的宮門,重新煥發耀眼奪目的光彩……

胤祿點點頭,沒再說什麼。他知道自己再說也只是虛言安慰,倒是石詠既然已經準備好了,不如便讓他勇敢地去承擔。

不久,胤祿就開始行動。

他正好認得某個在武英殿修書的老臣,其子在朝中做御史。老臣與胤祿在武英殿前聊上了,正遇上賀元思帶着人押送了一批“專供”修繕西華門使用的木料。

於是乎,“剛巧”有木料掉落下來,而胤祿“剛巧”發現了這掉落的木料不妥當。而這位老臣下衙之後“剛巧”與自家的御史兒子說了這事兒,御史“剛巧”聽到過一些內務府官員貪污的風聲,然而卻苦於沒有實證。

於是這賀元思就成了內務府郎中被彈劾的第一人。

然而賀元思大約有些後臺,御史彈劾之後不久就沒有後續了,賀元思則依舊在他五品郎中的位置上悠哉悠哉地籌辦甲子萬壽事宜。

反倒是石詠他們這邊的施工隊受到了影響。那些“老黃瓜刷綠漆裝嫩”的木料,非但沒有被替換掉,原本胤祿都已經事先打點好了的材料都受了影響。石詠他們這邊什麼材料除了實現已經領到的琉璃瓦之外,其餘所有的材料都處於無限拖欠中,胤祿出面都沒用,催啥啥沒有,有時甚至是石詠手下的畫工們出面奔走借用,或是石詠自掏腰包,才能弄到一點用於彩繪的顏料回來。

石詠知道這就是胤祿所說的“暫時委屈”,畢竟割破膿包的那一刻,總要有點兒疼的。

然而石詠卻依舊努力維持積極而穩定的情緒,儘可能兢兢業業地完成西華門修繕的工作。畢竟每天清晨上衙的時候,當他靠近西華門的時候,總能聽見那熱情洋溢的招呼,還總不帶重樣兒的:

“早安啦您吶!”

“今天咋恁早?”

“那洋人的話咋說來着的,古德、古德……”

“西華笨豬!”石詠總算逮着機會,還擊一回,同時會心一笑:面對這樣一座三百歲的宮門,該是任何人都不想辜負它的吧。

這天正好趕上工匠們更換西華門門樓上的琉璃瓦,石詠見他們空着手就直接扶着梯子往上爬,趕緊將一干人一起叫住。

他會系安全繩的繩結,當下一面進行安全施工的理念灌輸,一面給每一名工匠身上都繫上了安全繩,這才放心讓工匠們攀上西華門門樓的大屋頂。

這天天氣極好,萬里無雲,天空湛藍湛藍的。工匠們一旦攀上屋頂,就都只顧着看風景,歡呼驚歎聲一聲又一聲地傳來,惹得石詠心裡也癢癢的,乾脆給自己也繫上安全繩,順着梯子攀上門樓的大屋頂。

他從屋頂南面攀上,剛剛上去的時候覺得屋頂的坡度還挺陡,整個人需要努力控制才能掌握平衡。然而站在這裡,極目遠眺,能將城外連綿起伏的西山一清二楚,春景盡收眼底,美得叫人心醉。

突然,石詠的身體猛地晃了晃——京城春天容易起大風,忽然一陣大風吹來,石詠便重心不穩,幸虧他有安全繩在,總算是沒有出事。

屋頂上的其他工匠們也多多少少感受了一回春風的威力,彼此看看,臉上都透着幾分僥倖,心裡暗贊石詠有先見之明。

既來之則安之,石詠既然已經攀到了屋頂上,便在一旁觀摩工匠們更換琉璃瓦。

最先更換的,是重檐廡殿頂正脊上一左一右的兩具吻獸和覆蓋正脊的筒瓦,接下來纔是屋頂上覆蓋着的瓦片。工匠們將事先備好的新瓦件用繩筐吊上去,再將換下的舊瓦件垂吊下去,自有人在下面接着。

這金黃色的琉璃瓦屋頂幾乎是整座紫禁城最爲華美添彩的部分,在春日陽光的映照下,這新換上的琉璃瓦更顯得流光溢彩,絢麗奪目。

兩具吻獸重新安放之後,兩名工匠將正脊上的琉璃瓦也一一換過,兩人從兩頭出發,一起往中間移動,會合時,有一人用瓦刀敲了敲正脊正中的一枚琉璃瓦,對身邊另一名工匠說了聲:“奇怪!”

與此同時,石詠腳下一滑,徑直從大屋頂上滑下去,他使勁一拽安全繩,同時雙腳用力蹬住琉璃瓦的表面,這才站住了。停下的地方,距離屋頂邊緣,不過數寸距離。

見此情景,工匠們都嚇了一大跳,有人立即趕上來問:“石大人,您沒事吧?”

石詠趕緊搖手:“沒事,我沒事——”

他一仰頭,問在此刻伏在正脊上扭頭下望的兩名工匠:“怎麼了?上面出了什麼事?”

剛纔石詠突然腳滑,並非是自己沒站穩,而是耳邊毫無徵兆地響起一聲:“啊——啾——”

這是“西華”,是它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打完之後還不忘了向石詠道歉:“對不住啊小石詠,知道不該在這兒對你說話的,可是……俺沒忍住!”

石詠:高空作業,安全措施果然是必備的!

正脊上兩名工匠見石詠無事,便又扭過頭去,其中一個拿着瓦刀,照着正脊正中間的那一枚筒瓦“叮叮噹噹”地敲打起來。

石詠耳邊立刻又響起“西華”孩子似的笑聲:“癢,不行了,癢……”

“停手!”

石詠無奈之下,只得用起他包工頭的權威,讓上面的人暫時停手,待他爬到正脊附近,工匠們齊齊伸手,將石詠拉了上去。那枚位於正脊正中的筒瓦便位於石詠眼前。

“取一枚剛換下的舊瓦來!”

石詠吃驚地盯着眼前這一片牢牢固定在正脊中間的琉璃瓦,他的老本行是修補各類瓷器金銀器青銅器,因此對於釉彩非常敏感,一眼就看出這枚琉璃瓦的瓦色與其他的都不盡相同。

“石,石大人,這……這可能是用了五十年以上的舊瓦。”旁邊一名工匠湊上來,將手裡的舊瓦和石詠面前那面無法取下的琉璃瓦兩相對比,得出結論。

石詠也是這麼想的:他知道在三十年前的那次大修時,所有的琉璃瓦都換過一次。但是眼前正脊中間的這片琉璃瓦,看上去色澤比已經換下的舊瓦更加陳舊,顯然已經在這屋頂上待了超過三十年了。

石詠從身邊的工匠手裡接過瓦刀,輕輕地在這瓦上敲了兩下,看似隨意地問:“我可以,把這枚瓦掀開來看看麼?”

一直以來,石詠心中存着的未解之謎不止是關於傅雲生的,還有一件,是關於這座西華門門樓正樑上的寶匣。

中國古建向來講究風水,樑上放置的鎮宅之物,要麼是以法術符籙驅邪,要麼就是名貴之物,越名貴越好。倒是沒聽說過有以銅錢來鎮宅的。

這令石詠隱隱約約地想到了一個可能:明清宮廷古建,並不一定都是在正樑上放置鎮樓之寶的,還有一個可能的地方,就是在寶頂之內1。若是古建沒有寶頂,那麼寶頂應該在的位置,也就是正脊中央,就有可能是存放真正的“鎮樓之寶”的地方。

所以石詠以瓦刀輕輕敲擊這片瓦,同時開口詢問。身邊工匠以爲問的是他們,沒敢接口。倒是“西華”很爽快地應了一句:“爲啥子不能喲!”

石詠再難控制自己的好奇心,俯身仔細查看這片貌似被“釘死”在正脊中間的琉璃瓦,一撇之下,就已經見到了幾處泥灰之間的縫隙,將瓦刀的一角伸進,輕輕一提,琉璃瓦已經卸了下來。

琉璃瓦下面,還是一片琉璃瓦,卻是金紅色的,在強烈的日光下大放異彩,立即將所有的工匠都吸引過來。

“小石大人,這片瓦是憑空放着的,沒被砌上!”旁邊的工匠發現了端倪。

石詠也看出這一點,將瓦刀放開,伸出雙手,小心翼翼地將這片金紅色的提起來,他眼前立即出現了一隻狹長的紫金匣子。

在耳邊工匠們的一片驚呼聲中,石詠聽見“西華”在得意洋洋地自誇:“厲害吧!”

“這是……這究竟是什麼時候放置在這裡的?”

石詠總問這種“無人能答”的問題,其實是專門逗“西華”開口回答的。果然,在一片靜默之中,“西華”慢慢地回憶:“俺想想,那年,宮裡是有喜事的,好像是……小皇帝剛出生!”

石詠在心裡默算,那就是整六十年前,康熙帝出生的那一年,是順治年間。

他突然想到了一點什麼,趕緊命人將紫金匣子取出來,然後再將那面金紅色的琉璃瓦放回去,吩咐衆人:“大家先將別處的琉璃瓦先都換過。這裡的一枚,先臨時加固一下,但不要封死。待我將這枚‘寶匣’交給十六爺看過,再做打算!”

他將那隻紫金匣子捧着貼在胸口,能感覺得到自己胸腔裡的心臟在撲通撲通地跳着。這和他上輩子頭回遇上重大考古發現的時候,那種難以名狀的感覺是完全一樣的。

畢竟,這纔是這座西華門門樓真正的鎮樓之寶。

石詠幾乎是飛奔着去尋十六阿哥胤祿的,他得尋一名位尊之人與他共同開啓這枚寶匣才行。

少時十六阿哥胤祿與石詠一起打開了這隻寶匣,兩人驗看了裡面盛着的物事,彼此相對看看,大眼瞪小眼。

很快胤祿就想明白了石詠的這個發現有什麼樣的意義,他半開玩笑地衝石詠肩頭虛捶一拳:“真有你的啊!”

胤祿心內也忍不住妒忌石詠,這小子,運氣真是好!僅憑這個發現,他就能將眼前的不利局面徹底扭轉過來。

想到這裡,胤祿舒心地揚起頭,笑着說:“小石詠,西華門那裡,你們就儘管修,可着勁兒地修……慢慢修!記住,慢工出細活兒纔好啊!”

第38章 (捉蟲)第345章第131章第192章第265章第153章第5章第172章第393章第185章第234章第193章第332章第348章第233章第147章第378章第218章第113章第303章第284章第238章第357章第101章第127章第145章第283章第224章第117章第411章第244章第65章第128章第282章第319章第272章第237章第196章第18章第126章第294章第207章第274章第203章第273章第291章第276章第110章第74章第319章第281章第366章第113章第376章第266章第242章第137章第313章第419章第226章第353章第411章第368章第209章第350章第30章第179章第261章第374章第282章第96章第124章第220章第185章第180章第307章第383章第354章第381章第262章第282章第230章第323章第290章第363章第139章第278章第291章第354章第74章第36章第126章第356章第203章第414章第318章第394章第340章第407章
第38章 (捉蟲)第345章第131章第192章第265章第153章第5章第172章第393章第185章第234章第193章第332章第348章第233章第147章第378章第218章第113章第303章第284章第238章第357章第101章第127章第145章第283章第224章第117章第411章第244章第65章第128章第282章第319章第272章第237章第196章第18章第126章第294章第207章第274章第203章第273章第291章第276章第110章第74章第319章第281章第366章第113章第376章第266章第242章第137章第313章第419章第226章第353章第411章第368章第209章第350章第30章第179章第261章第374章第282章第96章第124章第220章第185章第180章第307章第383章第354章第381章第262章第282章第230章第323章第290章第363章第139章第278章第291章第354章第74章第36章第126章第356章第203章第414章第318章第394章第340章第40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