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石詠與如英成婚之時, 薛蟠的媳婦兒甄氏英蓮曾隨婆母一起登門道賀。

如今英蓮接到如英遞上的帖子,頗有些吃驚詫異, 不知對方來意, 但又不好拒絕, 抱着滿腹疑惑見了, 聽如英提起薛蟠早幾天送她的那隻銅鎏金蓮花長明燈座,便即釋然。聽說如英想借,英蓮直接將囊匣取出來, 往如英懷裡一送:“拿去!”

“這是我們爺已經送了我的, 既然有急用,便拿去用吧, 不用問過我們爺。”英蓮笑着道, “一味等我們爺回來,萬一誤了事豈不糟糕?”

如英當即被英蓮的這份真誠與爽快打動了, 她倒真沒想到這位皇商薛家的少奶奶竟然如此純淨溫和, 毫無機心, 甚至連個借條都不讓她打。

其實英蓮一向知道自己尋親和最終與薛蟠成婚,當年石詠的一番“好勸”功不可沒,因此她暗暗感激石家, 纔會對如英的請求應得如此爽快。即便如英不是借, 而是直接向她討要,她也會極爽快地給。

待石詠將從薛家取得的蓮花長明燈座與造辦處早年拓印下的宮中所藏長明燈座表面花紋比對,當即斷定,內廷對十六阿哥的指控, 那就是妥妥的碰瓷。

他將手上所有的材料都整理出來,包括白老闆的證詞,十六阿哥從琉璃廠採購之物的全部清單、拍賣行本次拍賣的名錄、兩家買家的證言,包括從買家手中“暫借來的”那兩件有“贓物”嫌疑的物件與宮中原物的描述比對、拓印比對……零零總總,匯了一大本,直接送到了十二阿哥在內務府府署的案頭。

石詠無法預計十二阿哥的反應,但是他相信前陣子勸說的那一番話多少會起作用。

果然,半日之後,十二阿哥命人找來石詠,淡淡地道:“茂行,內務府在宗人府正好有些公務,你隨爺一道去辦。”

說着他低下頭,漠然起身,卻隨手抱起了石詠早先準備的一大摞文書。

石詠趕緊應了一聲事,悶着頭隨十二阿哥出門。兩人待行至宗人府,才聽宗人府門前戍衛的宗室侍衛小聲議論:“聽說了麼?慎刑司今兒個早上走的水!”

石詠心頭一跳,還未等他開口詢問,另一名侍衛已經答道:“反正又沒什麼人受傷,多大點兒事,值得當一樁新聞來說?”

石詠連忙過去,向那侍衛行了禮,問了一句,知不知道慎刑司裡管着的人如今都怎樣了。他本沒抱什麼希望,那侍衛卻還真知道:“慎刑司裡沒傷着人,但據說屋子燒塌了一個角,是待不得人了,關着的犯錯太監宮女聽說是暫時送回原宮,聽憑自家主子發落去呢。”

石詠一聽,登時胸懷大暢,想笑卻只能使勁兒忍住:這慎刑司今兒走的這場水,還真是走得巧走得妙啊!

他猛一回頭,只見旁邊十二阿哥低着頭,但是雙脣抿得緊緊的,嘴角輕輕上揚,顯然也是憋着笑,一待石詠眼光掃過來,十二阿哥掩飾着輕咳兩聲,木然道:“走吧!莫要教旁人都等咱們。”

石詠這下子有些明白十二阿哥的心思了。

十二阿哥的確沒有參與奪嫡的心思,因此絕不會選邊站隊,只是在一旁鍋邊上自己個兒涼快待着看風景。可即便如此,十二阿哥心裡也一樣會依着最基本的是非善惡做出判斷,心中會有偏向,因此纔會在這個當兒,爲慎刑司一場如及時雨一般的“走水”而感到高興。

當下石詠低着頭,隨着十二阿哥進了宗人府府署大堂。十二阿哥悶聲悶氣地向上面坐着的簡親王雅爾江阿招呼,石詠則需請安行禮。他眼光一溜,便見今兒陣仗頗大,除了雅爾江阿與十六阿哥正坐在堂上之外,五阿哥、八阿哥、九阿哥並慎刑司的掌事太監都坐在堂上。

十二阿哥向諸位哥哥們一一見禮,隨即按序齒坐在十阿哥下首,垂下眼簾,彷彿他全是個旁聽的。

然而十六阿哥卻目光炯炯,衝石詠打了個招呼,似乎在說:爺就知道你不會輕易拋下爺不管的。

石詠悄悄看了看座上這一羣阿哥們,十六阿哥雖然精神奕奕,可是眼下發青,面頰瘦削,顯然這幾天不曾好好休息過。

其餘人裡,五阿哥一臉懵地坐着,他一向少摻合別的事,顯然是不曉得爲什麼今日被雅爾江阿押來,要聽這樣一場訊問。

八阿哥面色一如既往地溫煦,捧着一碗茶,輕輕吹着茶水錶面的浮沫;九阿哥則陰陰地衝石詠冷笑,似乎在說:好小子,又見面了!

石詠不喜這位陰魂不散的九阿哥,卻從來不曾怕過他,當下移開目光不理對面,立時將九阿哥氣了個倒仰,被旁邊八阿哥及時發現,扯了扯九阿哥的衣袖。

雅爾江阿是宗人府的總令,開門見山地宣佈,他是受康熙皇帝指派,出面過問有關內廷失物與內務府拍賣相關的這一樁案子。石詠見了這陣仗暗想,這倒有些像是順天府審案,只不過宗人府管轄範圍與服務對象是宗室,所以這裡來來往往的正主兒全都是姓愛新覺羅的,哪怕是待審的“嫌疑人”,也不例外。

這嫌疑人就是十六阿哥。

雅爾江阿身爲宗令,當即宣佈,內廷覈對發現,內務府實際拍賣之物的數量遠較內庫銷賬出庫的古董數量爲多,並提出內廷懷疑十六阿哥是監守自盜,所拍賣的古董之中,有一部分是內庫裡並未銷賬的珍貴物事。

石詠聽他說得這樣不偏不倚,登時明白:這位,只怕也是個看戲的。

十六阿哥則懶懶地迴應:“內務府成立拍賣行的時候就向皇上請示過,這拍賣行所做的乃是中人生意,代理賣家,將東西賣出。前日裡那一場拍賣,內務府拍出的內庫珍寶,只是其中一大單生意而已。拍賣之物更多些,又有什麼關係?”

雅爾江阿全無偏向,聽了便點點頭,轉向慎刑司的掌事太監,問對方還有什麼看法。

“前日裡有人指證阿哥所六品內監田半山將兩件內庫珍物挾帶出宮,並混入內務府主持的拍賣……”那慎刑司的太監小心翼翼地說。

十六阿哥白眼一翻,接下去說:“拍賣得銀,繳入內庫。我這是吃飽了沒事兒幹呢!”

慎刑司的太監一噎,旁邊九阿哥伸了個懶腰說:“八十萬兩入的內庫啊……沒有從宮中順出來的,能做到麼?”這便又是暗指十六阿哥沽名釣譽,以內庫珍品代替內庫亟待處理的陳積之物,拍賣所得填入內庫,充作自己的功績。

雅爾江阿卻不聽九阿哥的,轉頭依舊問慎刑司的太監:“有口供沒有?人證物證又在哪裡?”

一說到口供,慎刑司登時又啞了。

那小田的口供問了半天,威逼利誘的,始終未能問出來,偏偏今天早上慎刑司走水,火救下來之後一清點,人已經逃散了大半,逃不動的也有被人接了去的,無奈只得對外說是發還各宮自行管教,暗地裡再追查起,卻還哪裡有什麼口供呀。

“好,沒有口供!”雅爾江阿飛快記下,又轉頭問十六阿哥,“說是有兩件拍品疑似內廷失物。本王確曾見過那失物單子。胤祿有什麼可以解釋的?”

十六阿哥看看底下,當即將石詠提溜了出來,命他代爲解釋。

石詠先是與慎刑司的掌事太監確認了一下,兩件內廷失物是否就是“北魏青釉仰覆蓮花尊”與“五代銅鎏金蓮花長明燈座”這兩件,那頭應了,他才滔滔不絕地開始解釋。

先從北朝釉料與宋代官民窯燒造釉料不同開始講起,講了一盞茶的工夫,又從五代時期鎏金工藝品常見裝飾紋樣開始解釋,又解釋了一盞茶的工夫,其間穿插各種硬彩文物知識的強行科普,拉拉雜雜,說了總有小半個時辰,只得出一個結論——宮中那兩件失物,是絕世精品,價值不可估量。

底下有人聽得極不耐煩,也有人聽得饒有興味,連連點頭,心道:原來宮裡的珍品竟是這樣的。

接下來石詠說:“若是有那兩件珍品在,而這次拍賣行沒拍出一百萬兩的行情的話,那不僅僅是卑職失職,亦是這次參與拍賣的那些大戶們沒眼光了!”

一下子說得簡親王八阿哥等人面面相覷,他們自己雖然沒出面,但也大多遣了心腹幕僚管事參與,各自拍得了一兩件價廉物美的好東西。石詠這樣說,這幾位心裡倒暗暗地想:也對,他們可絕不是沒眼光的……

九阿哥則伸指頭在桌面劃劃算算,越算越是鄙夷,心想,一百萬兩哪裡夠,但凡沒拍出一百二十萬兩,都該算是內務府失職。

唯一聽得得意至極的人是十六阿哥,他乾脆從後頸中將從不離身的扇子抽了出來搖着。他早就猜到石詠絕不會任人往他的內務府頭上潑髒水,只是沒想到石詠今日的反擊竟如此專業,相形之下,內廷那頭,的的確確像是空口白牙前來碰瓷的。

接下來石詠徑直從袖子中取出了一片北魏時的青瓷碎片,與前日裡拍出的北宋青瓷蓮花尊釉色做對比;又將早年間造辦處從內廷借出長明燈座時拓印及繪製的圖樣取出,指出與實際拍品的不同。這種級別的科普,哪怕再是門外漢,此刻也應當看懂了。

於是雅爾江阿點頭宣佈:“這看起來像是一出誤會啊!”

十六阿哥手中的扇子登時搖得更歡了。

“可是,可是……”慎刑司的掌事太監想想身上領着的差事,登時開口強辯,“內廷前日裡盤點各宮所用古董珍玩,這兩件的確遺失了,這可也是實情啊!”

石詠早就在等着對方說這話,當即衝上面坐着的雅爾江阿說:“簡王爺,好教王爺得知,十六爺日常教導我們這些內務府的屬官,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內廷宮務,自當由內廷管轄,而內廷的事,與內務府屬官無關,卑職等原不該過問。”

——後宮丟失了兩件珍品,關他們內務府什麼事兒?

他話音剛落,忽然聽身旁坐着的十二阿哥氣息一動,竟是強忍沒忍住,輕輕笑了一聲,旁人都沒聽見,只石詠聽到了。

石詠這那裡是什麼十六阿哥的教導,這幾乎就是十二阿哥的原話。十二阿哥着實沒想到他自己那一份樸素的行事準則,被石詠說得如此堂皇,用來回懟那名掌事太監,一向沉鬱的十二阿哥坐在一旁,竟覺得聽得十分爽快。

“這小子什麼時候變得這樣伶牙俐齒了?”宗人府府署大堂的帷幔之後,突然有個聲音響了起來。

這時雅爾江阿趕緊站起身,向背後的帷幕躬身道:“皇上——”

衆人一驚,都沒有想到宗人府過問十六阿哥的這一樁“內廷失物案”,康熙皇帝竟然會坐在正堂的帷幕後面旁聽。

於是衆人亂哄哄的起身行禮,齊呼萬歲聲中,只有十六阿哥一人高聲回答老皇帝的問話:“回皇上話,內務府郎中石詠,他這不是……這不是剛成婚了嗎?”

——成婚了就會變得伶牙俐齒?

石詠經十六阿哥暗中提醒,趕緊向康熙皇帝謝恩,前日裡皇帝又是賜爵,又是賜玉如意的,他雖然依指點上過謝恩摺子,可還未當面謝恩。

這時雅爾江阿小心翼翼地將宗人府正堂背後的帷幕揭開,另有一人穩穩地扶着康熙皇帝走出來。

五阿哥倒也罷了,八阿哥九阿哥見了陪伴在康熙皇帝身邊的人,難免流露出震驚。

只見十三阿哥雙足穩穩立在堂上,擡右手扶着康熙皇帝,微低着頭,目光收斂,不曾看向此間他那些兄長們。

十三阿哥這一次亮相令八阿哥九阿哥吃驚不已,互視一眼。人都在傳如今十三阿哥重獲聖心,然而沒人想到他竟然可以單獨陪伴康熙,這是什麼時候起的,康熙竟然一點兒都不提防十三阿哥了?

只聽康熙輕咳一聲,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小子說得也對,內廷失竊之事爲何不從自己那頭先查,胡亂攀扯旁人算什麼?”

然而此刻已經沒有人再想計較那樁內廷失物的案子了,所有人的目光,都只聚在老皇帝和他身邊人的身上。

第159章第245章第204章第231章第370章第199章第407章第22章第149章第63章第91章第242章第43章第240章第53章第97章第243章第104章第98章第248章第412章第20章第134章第225章第224章第276章第86章第8章第7章第187章第316章第112章第152章第29章第127章第178章第283章第254章第366章第363章第285章第192章第104章第374章第306章第63章第180章第284章第409章第102章第58章第24章第297章第343章第292章第208章第326章第320章第109章第113章第155章第114章第82章第39章第117章第372章第295章第180章第337章第137章第18章第16章第252章第133章第187章第386章第335章第340章第347章第311章第171章第313章第262章第199章第93章第17章第291章第173章第155章第282章第165章第278章第99章第203章第49章第139章第61章第270章第198章第165章
第159章第245章第204章第231章第370章第199章第407章第22章第149章第63章第91章第242章第43章第240章第53章第97章第243章第104章第98章第248章第412章第20章第134章第225章第224章第276章第86章第8章第7章第187章第316章第112章第152章第29章第127章第178章第283章第254章第366章第363章第285章第192章第104章第374章第306章第63章第180章第284章第409章第102章第58章第24章第297章第343章第292章第208章第326章第320章第109章第113章第155章第114章第82章第39章第117章第372章第295章第180章第337章第137章第18章第16章第252章第133章第187章第386章第335章第340章第347章第311章第171章第313章第262章第199章第93章第17章第291章第173章第155章第282章第165章第278章第99章第203章第49章第139章第61章第270章第198章第16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