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南來的張良

象郡孤懸在南海和桂林兩郡外面,是大秦最西南方的一個郡,郡治臨塵,已經是靠近海岸線的地方。

章邯的十五萬虎賁軍肯定不可能繞道先把象郡平定之後,然後再掉頭殺奔南海郡。所以章邯纔派出五萬人的虎賁從巴郡趕往蜀郡蒙闊所駐守的嚴道。

蒙闊將會統領這五萬虎賁軍從嚴道出發,直奔臨塵。

在先秦時代,整個大秦西南部,包括越南地帶,除一些土著部落也就是俗話說的百越蠻夷外,少有中原人踏入。而這寫土著部落大多都還處在茹毛飲血的時代,南海因爲有大量的秦人進入傳授農耕冶煉技術而漸漸走出矇昧狀態,但是象郡,因爲距離中原文明中心實在太過遙遠,所以除當初始皇帝派駐臨塵的官吏駐守的臨塵外,其餘地方大多都是一望無際的原始叢林。

征服這樣一個隔着廣袤原始叢林和崇山峻嶺籠罩的化外之地,其中艱辛可想而知。而從嚴道到臨塵,可以說根本沒有任何前人留下的道路可走,完完全全需要蒙闊等人自己開闢一條道路出來。

這也是爲什麼,爲了一個小小的臨塵,胡亥會讓章邯給蒙闊五萬虎賁軍甚至還從數郡徵召了近三萬人的蜀人跟隨進入象郡。

這三萬蜀人勞役主要負責運送大軍大量糧食和藥材補給,同時還有一萬餘人的虎賁軍更是由精兵變成了輜重兵,當然他們也兼任工兵,這一萬餘人帶着的都是大量尚坊鑄造的專業工具,開路搭橋。

蒙闊平定象郡其實只是附帶的任務,胡亥給他的最爲主要的任務就是要探明和開闢出一條清晰的能夠行人的通道連通蜀郡到象郡甚至中南半島。

道路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在蜀郡和象郡之間,其實就是後世的雲南。過了雲南就是後世的中南半島越南等地。中南半島,就算付出再大的代價胡亥也會將其納入大秦的版圖之中。當然,這個出兵的時間也許是在五年後,也許是在十年後,但是如今野生的越南稻種卻是胡亥極爲需要的。

這對大秦至關重要。同理,只有佔據中南半島,大秦才能開闢出一條西出的長廊,不然就只能穿越青藏高原進入印度半島。而穿越青藏高原,在這個時代,基本上等於是送死了。印度半島衆多的農作物都對華夏大地至關重要,尤其是棉花,同樣也是胡亥勢在必得之物。

如今蒙闊要做的就是領着五萬虎賁軍,作爲先遣軍開闢出道路,最大限度的深入中南半島探清地形。爲今後大秦出兵中南半島先做好前期的準備。這個準備,單單靠黑冰臺、龍衛府死士是無法完成的。

因爲這是先秦時代,沒有熱武器,沒有機槍沒有火炮,更沒有飛機衛星。數十數百的龍衛進入廣袤的原始叢林,只能是送死。

當然,蒙闊的五萬虎賁軍中,依然有着足足兩百人的龍衛府死士跟隨。這些死士,都配備了胡亥用磁石做出來的簡易指南針,五萬虎賁軍是他們的依靠,而他們同樣也是大軍的眼睛和觸角。

胡亥給了蒙闊足夠的時間來完成這件事情,南海之戰根本用不上他,從嚴道趕到南海郡,在如今的條件下,沒有半年也至少需要三個月以上的時間。更爲重要的是,穿越少有人跡、毒瘴密佈、猛獸毒蟲橫行的雲貴高原,五萬大軍連塞牙縫都不夠。

即便是探索雲貴高原,胡亥依然不知道這五萬虎賁軍精銳能夠有多少人能活下來。這不是他能掌控的,他只能盡力在後勤上爲他們做好足夠而萬全的準備。

但是不管如何,哪怕只要有一萬人能夠活下來,那麼胡亥也是值得的。因爲這一萬人,都將是這原始叢林中生存的高手,有了他們做火種,胡亥就能訓練出十萬、二十萬適應原始叢林作戰的精銳大軍。

蜀郡郡守在蒙闊進入雲貴高原的時候,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的任務,他都將會是蒙闊大軍的後勤總管。因爲,蒙闊大軍如果失蹤在茫茫林海中,他的人頭就要落地,這是胡亥給他的原話。

這個時代,對於未知,走出任何一步,都必然需要無數人拋頭顱灑熱血。

可以預料,這條被探索出來的道路,同章邯如今正在行走的巴黔粵古道一樣,會用鮮血和白骨鋪就。

而,老秦人從不缺少,直面死亡的勇氣。

……

在茫茫叢林古道中,章邯的十五萬虎賁軍,渡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春節。兩天之後,也就是十月初二,章邯大軍終於到了始皇帝耗時三年開鑿的靈渠所在。

在這裡,早就在茫茫叢林中憋了一個月的虎賁軍,只用了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就將子嬰派駐在靈渠兩側駐守的一千餘兵卒給全殲,順帶還俘獲了幾艘停靠在靈渠一側的樓船。

幾艘樓船自然不可能夠章邯十五萬大軍使用,更何況章邯手下也遠遠不止十五萬人。還有數萬的勞役。大量的糧草和輜重。

看到靈渠看到這幾艘樓船,章邯心中就會涌現太多的感嘆,於此同時對趙佗和子嬰的怨念就是止不住的飆升。

靈渠的開鑿,對大秦平定嶺南之地有着無比重要的作用。因爲通過靈渠,樓船無論是從巴蜀兩郡還是從咸陽,都能相對快速的抵達南海。

我們來看看靈渠修築之後,大秦水師南下南海的行軍路線。

大秦樓船從咸陽出發,沿漢水,順流南下,至夏口,由夏口,沿長江溯流西南而上,至長沙郡洞庭湖,從洞庭湖,沿湘江溯流南上,沿湘江,至靈渠。

由靈渠,順流西向,進入大溶江;順流向南,進入灕江江段,直入桂江江段,至桂林郡治布山以及中留縣。從布山,若向東,則進入南海西江江段,至珠江,入海口在南海郡治番禹;若溯流,則可西向,進入象郡腹地直抵郡治臨塵。

不僅時間上大大縮短,而且除某些特定的江段外,基本上都是順流。若不是樓船築造一時半會難以完成,而且南下平亂所需樓船自然不是一個小數目,再加上楚地項梁橫亙在中央,胡亥怎麼都不會讓數十萬大軍跋山涉水千里迢迢走陸路。

當然,走陸路也有一點好處,那就是可以像推土機一樣將一干叛逆掃蕩乾淨。順帶做好大秦南部疆域的地理地圖。這同樣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有了這份詳細的地圖,胡亥就能找出那些地方曾經是後世的大城市,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開發和移民。

審問俘虜,得知子嬰和趙佗似乎到如今還沒有收到一點秦軍大舉前來的消息,這對章邯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消息。

近一個月的折磨,終於能夠喘口氣,章邯大軍在靈渠邊休整了三天。十月初六,士氣和兵卒精神狀態都已經達到頂點的十五萬虎賁軍離開靈渠繼續南行。靈渠附近留下了一千餘人的兵卒駐守。畢竟,若是子嬰狗急跳牆,派人把靈渠破壞了,那對大秦的損失可是不能以錢糧來計算的了。

至於桂林郡境內的兩座城池,章邯到沒放在心上。畢竟只要砍掉根基,將南海平定,這兩座城池只是小菜一碟而已。也許甚至都不用大軍前往,就已經主動歸降了。

……

大秦二世元年十月二十五日,在海上飄飄蕩蕩了近月餘的趙剛終於從會稽再次回到了南海郡治番禺的漁港之中。

看着遠處朦朧的黛色陸地,數十艘樓船上陡然發出一片歡呼聲,即便是一向冷着面孔的趙剛,此刻臉上也是帶上了那麼一絲的笑意。

“趙大人,可是到了?”敞開的船艙裡,突然傳出一個虛弱的男音,隨着這話音,幾道腳步聲響起。片刻功夫,三道人影出現在船艙門口。

兩個穿皁衣的家僕模樣打扮的人攙扶着一個一身青袍骨瘦如柴的年輕人。

這年輕人,不是當初放棄了項羽獨自跑路的張良是誰?

只是此刻的張良,怕是即便項梁在,如果不仔細看也會認不出來。

原本飽滿圓潤的俊臉,此刻已經完全塌陷下去,使得兩個顴骨高高凸起,是的兩個原本就浮腫和有些凹陷的眼眶更是格外明顯,如同人形骷髏。一向挺的筆直的脊背此刻佝僂,走上幾步就要喘上半天,想來如果不是有身邊兩個家僕攙扶,此刻的張良連站都站立不起來。

張良整個人看起來就像大病一場了一般。

不過也確實可以稱得上大病一場了。從張良在會稽登上趙剛樓船的那一刻開始,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中原之地的張良,第一次品嚐到了坐船的滋味。

暈船,嘔吐,海鮮,再吐,吐無可吐,再吐,張良甚至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將自己的五臟六腑都整個吐了出來。而這一折磨,就是月餘之久。如果不是跳下去肯定沒命,太過不甘心,張良怕是早就寧願跳入海中自我瞭解了。

所以,此刻在船艙內靜養的張良聽到周圍樓船發出的動靜,馬上就迫不及待的奔了出來。他真的一刻都不想在這樓船上呆下去了,如果可以重來一次,張良定然不會選擇跟隨趙剛來到南海,而是選擇在會稽等死,或者隨便找個地方躲上那麼一輩子。

、、、、、、、

!

!!!!

熱門推薦:

第32章 河西攻略第10章 毀車第72章 日月失色第278章 歸程第202章 倒戈第135章 四面合圍第186章 老謀深算馮去疾第296章 是誰?第55章 怒火沖天第40章 番禺城第29章 罪己三詔第3章 流言第103章 滑竿第260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216章 鄒嫣月之殤第257章 人心第304章 正名武安君第122章 秦人?第7章 誅殺趙高第138章 戰鼓起第1章 我是秦二世第111章 七月七日晴第99章 狼煙起第68章 南柯一夢第134章 大軍回城第82章 兵至下邳第3章 流言第121章 酒館說書人第41章 勞役安置第241章 白虎軍的首敗第202章 倒戈第99章 狼煙起第7章 黃雀現(上)第224章 告老第278章 歸程第41章 勞役安置第75章 江東亂(一)第兩百把十二章 大戰前的寧靜第84章 你們信否?第140章 虛虛實實第30章 王離,蘇越和蒙衝第124章 李斯心思第109章 偶遇五十五章 蘇越之誓第144章 人禍第139章 血與火的戰場第38章 大秦的脊樑第180章 書房議事第75章 惡少第284章 夜黑,風高第37章 又見妖精第234章 萬里行第35章 遭襲第156章 重頭戲第207章 異象第兩百把十二章 大戰前的寧靜第151章 蒙恬到第227章 九原城戰二第43章 嬴真第134章 大軍回城第210章 鶡冠子第155章 刻在心底深處的名字第188章 逝者如斯夫第118章 郡卒徵召第100章 其心可誅第124章 李斯心思第146章 火龍肆虐第258章 兵分三路第184章 千古一相之死第77章 壞人第233章 大秦腦殘粉第37章 玄武軍!第18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18章 郡卒徵召第90章 皇兄第157章 羅網第47章 龍且第一百九十八 掌獻寶第268章 戰鬥結束第251章 恩怨第85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一)第25章 尉繚第275章 沒得選擇第202章 倒戈第239章 血性之路第34章 大秦英靈塔第65章 灞上將軍韓信第74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18章 另類破釜沉舟第31章 咸陽燃燒的八卦之火第85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一)第203章 豫州鼎第111章 馮鬆第53章 項羽破營(三)第248章 朱雀軍到第22章 趙國彭越第266章 宣戰第108章 兩兄弟第26章 倚老賣老第199章 隕玉珠
第32章 河西攻略第10章 毀車第72章 日月失色第278章 歸程第202章 倒戈第135章 四面合圍第186章 老謀深算馮去疾第296章 是誰?第55章 怒火沖天第40章 番禺城第29章 罪己三詔第3章 流言第103章 滑竿第260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216章 鄒嫣月之殤第257章 人心第304章 正名武安君第122章 秦人?第7章 誅殺趙高第138章 戰鼓起第1章 我是秦二世第111章 七月七日晴第99章 狼煙起第68章 南柯一夢第134章 大軍回城第82章 兵至下邳第3章 流言第121章 酒館說書人第41章 勞役安置第241章 白虎軍的首敗第202章 倒戈第99章 狼煙起第7章 黃雀現(上)第224章 告老第278章 歸程第41章 勞役安置第75章 江東亂(一)第兩百把十二章 大戰前的寧靜第84章 你們信否?第140章 虛虛實實第30章 王離,蘇越和蒙衝第124章 李斯心思第109章 偶遇五十五章 蘇越之誓第144章 人禍第139章 血與火的戰場第38章 大秦的脊樑第180章 書房議事第75章 惡少第284章 夜黑,風高第37章 又見妖精第234章 萬里行第35章 遭襲第156章 重頭戲第207章 異象第兩百把十二章 大戰前的寧靜第151章 蒙恬到第227章 九原城戰二第43章 嬴真第134章 大軍回城第210章 鶡冠子第155章 刻在心底深處的名字第188章 逝者如斯夫第118章 郡卒徵召第100章 其心可誅第124章 李斯心思第146章 火龍肆虐第258章 兵分三路第184章 千古一相之死第77章 壞人第233章 大秦腦殘粉第37章 玄武軍!第18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18章 郡卒徵召第90章 皇兄第157章 羅網第47章 龍且第一百九十八 掌獻寶第268章 戰鬥結束第251章 恩怨第85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一)第25章 尉繚第275章 沒得選擇第202章 倒戈第239章 血性之路第34章 大秦英靈塔第65章 灞上將軍韓信第74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18章 另類破釜沉舟第31章 咸陽燃燒的八卦之火第85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一)第203章 豫州鼎第111章 馮鬆第53章 項羽破營(三)第248章 朱雀軍到第22章 趙國彭越第266章 宣戰第108章 兩兄弟第26章 倚老賣老第199章 隕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