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咸陽燃燒的八卦之火

“此刻我等已經進入匈奴人的地盤了,再往前走就要進入那些匈奴蠻夷的中心地界了。”

蒙衝繼續道。

蘇越,蘇秦第四代嫡孫。蘇秦師從鬼谷子。戰國時期最爲著名的縱橫家,說服韓、魏、齊、楚、燕、魏六國合縱抗秦,蘇秦爲縱約長並任六國相。

就是蘇秦的合縱之策,才使得蘇秦爲六國相的十五年秦不敢出函谷關向關內進攻。蘇秦合縱成功後,被趙王封爲武安君,秦滅趙之後,蘇越不知所蹤。

蘇越聽到蒙衝的話不置可否,拿起水囊喝了一口水,臉上帶着一貫的優雅笑容反問道:“蒙將軍不必擔心,將軍是大人的愛將,越不想要自己這條命總還要爲將軍等人考慮。”

說完這句話,蘇越淡淡的反問道:“將軍以爲今秦之天下穩固否?”

此刻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出發奔赴這大草原、身在陰山以北來到匈奴地界的他們,顯然是不可能知道胡亥誅殺趙高理政的消息。

蒙衝聽到蘇越的話臉色一變,好像是想到了什麼,又猛的灌了一口羊皮袋子中的酒,不再說話起身離開不知道做什麼去了。

蘇越對蒙衝的突然離去沒有絲毫的不快,臉上依然帶着優雅的笑容,慢條斯理的開始小口的吃着手中的乾糧。

天色漸漸放亮。

這時蒙衝不知道從哪個角落出來了,大聲招呼了一聲,馬上所有的騎士就從四面八方集合起來,收好帳篷熄滅火堆,一聲呼嘯朝陰山以北的草原深處疾奔而去。

…………

一大清早,一隊接一隊的禁軍兵卒斜揹着胡亥的三道詔令、騎着快馬踏着青色的石板分別穿過咸陽十二道城門後,在通往大秦各地的寬闊直道上迎着初生的朝陽四散而去,奔赴大秦各地。

一陣接一陣的馬蹄踐踏在青石鋪就的街道上發出的“轟隆”聲打破了咸陽城晨曦的寧靜,驚醒了無數或者睡熟或者還在算計的咸陽人。

無數人偷偷通過門縫或者窗戶打量着,當看到從一條條街道奔馳而出的斜挎着包裹的騎士全部都是衣甲鮮亮的禁軍士兵後,所有人都不禁心中一顫,想不明白又發生了什麼事情,竟然讓皇帝的禁衛親軍都出動了。

難道咸陽城中又出了什麼大事?又有哪位大臣要被滅族了?昨日趙高一族的頭顱如今還血淋淋的掛在菜市場之上。無聲的述說着如今的大秦已經進入了多事之秋。

大秦統一後國土太過廣袤,而胡亥又要求用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的三道詔令傳遍天下各郡,而在咸陽城中的驛卒明顯是不夠,無奈之下李斯等人決定臨時用禁軍士兵來傳遞胡亥的三道詔令,胡亥同意了。

當所有奔隆而出的馬蹄聲逐漸遠去終於停歇後,無數的咸陽秦人慢慢放下了或忐忑或思量的心,所有人都看出來這些禁軍士兵並不是衝城內某個人或某一族去的,而是都穿城而出了。

出城去做什麼?皇帝陛下不是已經回來了嗎?這些禁軍士兵背後斜挎的東西又是什麼?

這些疑問尚在心頭,不打一會,又是大隊的快馬從皇城內奔隆而出。

這一下讓那些剛剛放下提着的心、準備返身上牀再去睡個回籠覺的咸陽秦人們的小心肝,隨着這“轟隆隆”再次響起的馬蹄聲而再次收緊。

是驛卒!不是禁軍!

所有緊張趴在門縫或者窗戶上的秦人看到騎在馬上之人都情不自禁的在心中低呼道。

驛卒和禁軍那是完全代表着兩個不同的極端,驛卒緊緊是傳訊遞信之人,而禁軍卻是皇帝身邊的禁衛親軍,一旦出動那必然是有大事發生。

所有人在看到穿街走巷策馬而過的騎士是驛卒後,攥緊的心終於再次放了下去,撫了撫頭上的冷汗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

但是馬上又有一個新的疑問出現在所有人心頭,這些驛卒同樣也斜挎着包裹,這包裹裡難道是信報?難道之前的那些禁軍也是爲了信報?那到底是什麼信報才需要用到皇帝的禁軍親衛呢?

馬上穿街走巷的驛卒接下來的行爲就給了這些人一個解釋。

這些驛卒並沒有策馬奔馳出城,而是兩人一組紛紛在咸陽城中各個鬧市和十二個城門等人流量很大的地方停下馬來,將背後斜挎的包裹打開,取出一卷白絹。

兩人恭謹的將取出的白絹打開,然後用幾根銅釘麻利而又小心的釘在了牆上,確定白絹釘好不會脫落之後兩個驛卒將馬匹牽到一邊,然後挎劍而立站在這白絹兩邊。

這時所有人才發現這驛卒盡然是披甲執銳的!而且看樣子是專爲這白絹而爲之,以作保護。

同樣的情形在咸陽城中大大小小的鬧市和各個城門處都在發生。

這白絹是何物?爲什麼這白絹需要驛卒披甲執銳來保護?這樣的念頭同時出現在無數在默默關注着這些驛卒的人心中。

有眼神好的已經發現,這白絹上有字。

那這寫有字跡的白絹寫的到底是什麼呢?

這白絹以及白絹上的字當然都是胡亥的想法了。因爲胡亥的到來,告示這一事物將提前出現在中華大地上。並在第一次出現時就將震驚世人。

胡亥直到昨天晚上才知道這個時候的大秦已經有紙了,羊皮紙!雖然也叫紙,但是使用很不方便,大多數都是用在繪製地圖或者遙遠距離的重要信報。

開始胡亥準備就在羊皮紙上寫上詔令,做爲告示張貼咸陽各處。但是李斯等人告訴他咸陽沒有那麼多那麼大的羊皮紙,而且用羊皮紙書寫皇帝詔令太過不敬。胡亥很乾脆的放棄了這一想法。

猛然想到後世的皇帝都是用黃布來寫聖旨,於是胡亥就決定用白絹來寫詔令做告示了,雖然有點浪費,但是這詔令過段時間反正都是要收回來的,到時候洗洗再用也是一樣。

不論何時何地何種年代,可見而未知的事物都是驅動人類不斷向前的不朽動力。這種動力用書面語被稱爲求知慾或者好奇心,如果用流行語來說那就是八卦之心了。

顯然大秦帝國時代的秦人也不會缺少這求知慾或者八卦之心了。

之前神秘的禁軍,加上後來神秘的驛卒和神秘的寫有字跡掛在牆上的白絹難道還不夠勾引出咸陽秦人內心深處隱藏的八卦之火嗎?

此刻咸陽秦人的八卦之火已經開始熊熊燃燒!

第218章 玉足第104章 是誰?第21章 程邈第44章 武綺彤死第2章 遼陽郡中第252章 意外第69章 全滅第117章 火海第2章 遼陽郡中第124章 李斯心思第57章 國殤(一)第130章 誘惑第250章 蒙毅的恐懼第125章 準備第46章 范增第19章 九品官制第122章 秦人?第14章 覆滅外篇一第195章 章邯離京第278章 鼓勵生育和東胡牧邊外篇二第159章 到咸陽第239章 血性之路第98章 玄武現第74章 子嬰蹤跡第284章 夜黑,風高第91章 張子房第59章 虎賁(二)第58章 破法第126章 項梁到外篇四大結局第九十七章第9章 黃雀現(下)第238章 劍指西南第120章 鳥獸散第307章 卷終第36章 誤會第244章 莫乎爾的兩難抉擇第243章 戚懿第45章 淮河兩岸第65章 蒙毅北上第166章 用意第6章 夜宿何宮第173章 子嗣第170章 再見麗妃第283章 夜襲第258章 兵分三路第15章 恩同再造第33章 南下,南下!第76章 張蒼,麗妃,騎士第56章 十二親衛第74章 子嬰蹤跡第268章 歸鄉第32章 河西攻略第142章 猛翁仲第219章 大戰將至第102章 你很好第22章 教習第172章 六國後宮第179章 算計第43章 腄縣第92章 李斯的惶恐和疑惑第46章 死戰第202章 倒戈第154章 又見紅色第77章 壞人第61章 天子第108章 人頭小山第73章 元宵節第118章 郡卒徵召第36章 你可以叫我孽!第276章 女兒情懷第280章 提拔和敲打第13章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270章 逃命和追蹤第196章 再見蘇由第77章 江東亂(三)第296章 是誰?第192章 展望第127章 萬騎奔騰第209章 冒頓南下第30章 納妃第57章 國殤(一)第58章 國殤(二)第55章 怒火沖天第255章 義演開啓第32章 敗亡第60章 虎賁(三)第245章 選擇第8章 黃雀現(中)第224章 告老第120章 虎賁軍北上第1章 熊心的無奈第240章 隴西軍第40章 番禺城第162章 憧憬第204章 王巖的烏龍第252章 意外第35章 再臨灞宮
第218章 玉足第104章 是誰?第21章 程邈第44章 武綺彤死第2章 遼陽郡中第252章 意外第69章 全滅第117章 火海第2章 遼陽郡中第124章 李斯心思第57章 國殤(一)第130章 誘惑第250章 蒙毅的恐懼第125章 準備第46章 范增第19章 九品官制第122章 秦人?第14章 覆滅外篇一第195章 章邯離京第278章 鼓勵生育和東胡牧邊外篇二第159章 到咸陽第239章 血性之路第98章 玄武現第74章 子嬰蹤跡第284章 夜黑,風高第91章 張子房第59章 虎賁(二)第58章 破法第126章 項梁到外篇四大結局第九十七章第9章 黃雀現(下)第238章 劍指西南第120章 鳥獸散第307章 卷終第36章 誤會第244章 莫乎爾的兩難抉擇第243章 戚懿第45章 淮河兩岸第65章 蒙毅北上第166章 用意第6章 夜宿何宮第173章 子嗣第170章 再見麗妃第283章 夜襲第258章 兵分三路第15章 恩同再造第33章 南下,南下!第76章 張蒼,麗妃,騎士第56章 十二親衛第74章 子嬰蹤跡第268章 歸鄉第32章 河西攻略第142章 猛翁仲第219章 大戰將至第102章 你很好第22章 教習第172章 六國後宮第179章 算計第43章 腄縣第92章 李斯的惶恐和疑惑第46章 死戰第202章 倒戈第154章 又見紅色第77章 壞人第61章 天子第108章 人頭小山第73章 元宵節第118章 郡卒徵召第36章 你可以叫我孽!第276章 女兒情懷第280章 提拔和敲打第13章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270章 逃命和追蹤第196章 再見蘇由第77章 江東亂(三)第296章 是誰?第192章 展望第127章 萬騎奔騰第209章 冒頓南下第30章 納妃第57章 國殤(一)第58章 國殤(二)第55章 怒火沖天第255章 義演開啓第32章 敗亡第60章 虎賁(三)第245章 選擇第8章 黃雀現(中)第224章 告老第120章 虎賁軍北上第1章 熊心的無奈第240章 隴西軍第40章 番禺城第162章 憧憬第204章 王巖的烏龍第252章 意外第35章 再臨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