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虛虛實實

摘了頭盔一衆人才發現,原來這虎賁軍自稱老張的騎士竟然是一個看似不過二十出頭稚氣未脫的小夥子!相較於郡卒中的很多人,似乎都要比這繃着臉的小夥子年紀大上許多。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稚氣未脫的小夥子,剛剛表現出來的恐怖騎術卻讓任何人都不敢小看他。當然,沒見一衆原本嘻嘻哈哈的郡卒聽到小夥子的喝斥一個個收回四顧的眼神,慌忙趕路嘛。

“那些世家子們,這個時候出來遊玩,馬上就有好戲看了!”看到一衆郡卒前進的速度明顯加快,“老張”扭頭看了看那停下來的一溜數十名騎士,突然貌似自言自語的補充了一句!

只是,他這自言自語的音量似乎實在是大了些。不僅身後的郡卒都聽的一清二楚,而且似乎就連那距離官道還有數十步的一溜騎士似乎也聽到了。

“老張”說完突然咧開嘴靦腆一笑,露出一口晶亮的牙齒。然後翻身上馬,絕塵而去。

好戲是什麼?

一衆郡卒心中剛剛浮現這個疑問,馬上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只見在曠野中策馬而行的數十名騎士周圍此刻已經多了許多原本散落在曠野中的難民。

不用問爲什麼!

路上的大軍這些難民都敢鼓着膽子上來乞討下,更不要說這些出現在曠野上的騎士了!

果然是好戲也!

雖說先秦時代還沒有仇富這一說法,但是任何時候能夠看到原本高高在上的人受窘。一干心理上處於弱勢地位的老百姓都是喜聞樂見的不是?

郡卒們低聲嬉笑幾聲,雄赳赳氣昂昂的超前奔去。

……

“那是張齊?”策馬而行青衫騎士掀起頭上的斗笠,看着策馬離去的虎賁軍“老張”,笑着道。斗笠下是一張有些小麥sè的臉龐。

那張少了些許小白臉姿態變得有些小麥sè的健康臉龐,不是如今天下各地流傳的將要北上巡視的大秦二世皇帝陛下胡亥是誰?

整個天下人都不會想到,大秦二世皇帝不是沒有北上巡視,而是早就已經北上了!

上黨、太原救災,朝中已經派出了兵部左侍郎王豪親自出馬,按照胡亥的意思最好是朝廷再派出一員重臣親赴災地巡視,才能更好的向天下人表明朝廷對受災百姓的重視。

只是。內閣五位重臣基本上都是不能擅離的。誰讓胡亥做起了甩手掌櫃?

既然內閣重臣不能擅離。那麼六部尚書也就成了唯一的人選。不過既然已經派了兵部左侍郎王豪領着十二萬藍田大營的郡卒北上了,那麼再派出個比他高一級的尚書意義明顯已經不大。

所以,胡亥確實是準備親自北上巡視的。

可想而知,胡亥的這個想法剛剛一出口馬上就遭到了內閣五個大臣的一致反對!

當然。內閣五個大臣說的都很好。無外乎就是皇帝心繫天下萬民。如今災地情況不明,如果皇帝冒然北巡,插中萬一出現大事。那麼找誰去?

其實胡亥很清楚,內閣重臣不贊同自己北巡其實不僅是這個原因,更爲重要的原因還是自己如果北巡怕是這救災之事就徹底的變成了一場鬧劇!

這一點胡亥自然清楚,他相信內閣五位大臣同樣也很清楚,只是他們自然不會這樣直接說出來。這要說出來,那皇帝還不得翻臉?

不過,內閣五位重臣自然不會知道,胡亥肯定不會翻臉的!

但是,如果不親自到災區去看一看,胡亥始終有些不放心!他比誰都清楚,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是歷朝歷代都是一國最大的頑疾。

最爲重要的是,上黨千里變成沼澤之國,太原受災嚴重,不僅讓兩郡災民重多,龍衛府和黑冰臺在兩郡的據點也同時失去了同咸陽龍衛府和黑冰臺的聯繫。

也就是說,朝中收到的任何信報,都是地方上的官吏送到朝廷的。具體的實際情況如何,誰都不知道,雖然龍衛府和黑冰臺都已經火速安排了附近郡縣的密探和細作前往兩郡查探災情發回最新最全的災情信報,但是眼下受災幾郡難民無數,洪水未退,哪是這麼容易就能查探清楚的!

天災並不可怕,可怕的是**!

這一點,胡亥比誰都清楚!

尤其是在面對這樣席捲數郡之地的大天災面前,天災造成一次傷害,**將會造成更爲嚴重的二次傷害!如果地方上的官吏能夠迅速行動並且一心爲民還好,但凡有一點私心,怕是就會有很多原本來得及救治的百姓送命了!

所以,在同內閣五位重臣好說歹說之後,胡亥終於得到了秘密北上的機會!

出現在咸陽城內的小道消息,自然不用說,也是胡亥提前釋放出來的風聲了!

他就是要讓所有人尤其是受災救災的各郡官吏知道自己將要北上,震懾他們收斂私心,一心一意的按照朝廷的政令加緊救災!

而他自己,則是微服領着龍衛府百十個親衛在天晴之後的第三天就直接輕裝離開了咸陽!

虛虛實實,纔是王道!

說話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龍宇!

“回陛……公子,正是虎賁軍張齊!”一員其實聽到戴着斗笠的青衫騎士問話,連忙策馬兩步躬身應道。

“這小子,又在賣弄騎術了!哈哈!”胡亥放下斗笠,輕笑兩聲道。

他自然知道張齊爲什麼會在這個時候突然賣弄騎術了,自然是因爲郡卒們爲自己叫好,而張齊呢又肯定以爲自己這一行鮮衣怒馬的人是咸陽出來的世家子弟,想要到災地遊玩的人了。

所以,纔會策馬在一衆流民中在郡卒中賣弄了了一圈!

“那小子最後一句話是什麼意思?”胡亥這個時候纔想起,張齊莫名其妙說的那句話!

“下臣不……額,陛下下臣知道了!”龍宇先是準備說不知道,隨後就發現了自己等人周圍的狀況,苦笑着道。

胡亥放眼一看,只見周圍至少數百的扶老攜幼的難民已經齊齊將自己等人圍了起來,伸長了手臂乞討着。原來是這樣,胡亥苦笑一聲!

第149章 撤兵第141章 上黨難民第109章 偶遇第8章 二世新政第56章 十二親衛第52章 梟雄冒頓第94章 議政堂(下)第8章 黃雀現(中)第27章 尉繚相助第265章 戰起第69章 聖天子第271章 冊封貴妃第80章 開了地圖炮的頓弱第25章 尉繚第166章 用意第180章 書房議事第75章 惡少第26章 倚老賣老第12章 昨日黃花第155章 平夷之變第157章 老卿出馬第161章 奇物第248章 朱雀軍到第87章 踏青第127章 廷議第91章 小人趙剛第64章 親人第220章 揮師西域第4章 殺意起第69章 念我故鄉第183章 武安侯馬興第116章 王綰第123章 兩難抉擇第4章 月氏出兵第106章 韓信首戰第40章 豎子眼花矣!第2章 遼陽郡中第255章 再戰第260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62章 天怒第57章 殺戮第300章 德興坊第152章 第一強軍第185章 紅綠家邦的覆滅第153章 你幫我殺秦皇好不好第129章 這纔是大秦?第72章 滿池春色第123章 候補學子第243章 戚懿第70章 嬴樂康四十九章 羣臣抵京第88章 給朕拿下第228章 馮劫的怨念第28章 鮮血鋪就的古道第一百九十八 掌獻寶第204章 王巖的烏龍第210章 見一個人第121章 項羽呢?第237章 這都什麼事兒啊?第206章 奇怪車隊第85章 堵不如疏第102章 你很好第211章 歸葬,連山,河圖,洛書第17章 陳縣第284章 夜黑,風高第252章 意外第99章 廣陵橋和邯鄲鐵場第151章 蒙恬到第100章 廝殺起第116章 弩殺第68章 南柯一夢第42章 劫掠歸來第199章 隕玉珠第75章 出海?北上!第42章 劫掠歸來第130章 誘惑第44章 神之一族第212章 大朝會第29章 罪己三詔第3章 流言第293章 準備渡江第100章 《兵律》第14章 相親第256章 武鑲第7章 黃雀現(上)第14章 覆滅第36章 誤會第205章 春色無邊第111章 馮鬆第248章 奏疏銅鼎第264章 田仁入閣第88章 進軍泗水第154章 又見紅色第238章 援軍至第18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92章 清明第206章 奇怪車隊第138章 戰鼓起第306章 聖道之劍軒轅第158章 白駒過隙
第149章 撤兵第141章 上黨難民第109章 偶遇第8章 二世新政第56章 十二親衛第52章 梟雄冒頓第94章 議政堂(下)第8章 黃雀現(中)第27章 尉繚相助第265章 戰起第69章 聖天子第271章 冊封貴妃第80章 開了地圖炮的頓弱第25章 尉繚第166章 用意第180章 書房議事第75章 惡少第26章 倚老賣老第12章 昨日黃花第155章 平夷之變第157章 老卿出馬第161章 奇物第248章 朱雀軍到第87章 踏青第127章 廷議第91章 小人趙剛第64章 親人第220章 揮師西域第4章 殺意起第69章 念我故鄉第183章 武安侯馬興第116章 王綰第123章 兩難抉擇第4章 月氏出兵第106章 韓信首戰第40章 豎子眼花矣!第2章 遼陽郡中第255章 再戰第260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62章 天怒第57章 殺戮第300章 德興坊第152章 第一強軍第185章 紅綠家邦的覆滅第153章 你幫我殺秦皇好不好第129章 這纔是大秦?第72章 滿池春色第123章 候補學子第243章 戚懿第70章 嬴樂康四十九章 羣臣抵京第88章 給朕拿下第228章 馮劫的怨念第28章 鮮血鋪就的古道第一百九十八 掌獻寶第204章 王巖的烏龍第210章 見一個人第121章 項羽呢?第237章 這都什麼事兒啊?第206章 奇怪車隊第85章 堵不如疏第102章 你很好第211章 歸葬,連山,河圖,洛書第17章 陳縣第284章 夜黑,風高第252章 意外第99章 廣陵橋和邯鄲鐵場第151章 蒙恬到第100章 廝殺起第116章 弩殺第68章 南柯一夢第42章 劫掠歸來第199章 隕玉珠第75章 出海?北上!第42章 劫掠歸來第130章 誘惑第44章 神之一族第212章 大朝會第29章 罪己三詔第3章 流言第293章 準備渡江第100章 《兵律》第14章 相親第256章 武鑲第7章 黃雀現(上)第14章 覆滅第36章 誤會第205章 春色無邊第111章 馮鬆第248章 奏疏銅鼎第264章 田仁入閣第88章 進軍泗水第154章 又見紅色第238章 援軍至第18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92章 清明第206章 奇怪車隊第138章 戰鼓起第306章 聖道之劍軒轅第158章 白駒過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