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告老

“平身吧!”

此刻的胡亥已經換下了剛剛的t恤和大褲衩,穿上了黑金夾織的單袍。擺擺手,走上書房內的皇帝御座,坐下。

五年的時間,歲月似乎同樣也沒有在胡亥臉上留下任何的痕跡,容貌沒有任何的變化,除了氣息要比五年前更爲深邃外,沒有任何的變化。

可是馮去疾卻不敢如此做想。

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眼前這個看似跟普通的富家公子般的年輕皇帝,雖然比五年前少了幾分鋒利之氣,但是卻是更加的深斂了,只有在真正觸動到他的時候,你才能發現,整個天下,其實一切的事情都根本逃不過這個顯得有些懶散的年輕皇帝的眼睛。

“愛卿可是還是爲告老之事而來?”

揮手示意馮去疾坐下,胡亥打量着精神矍鑠但是老態必現的馮去疾笑着道。

“陛下聖明!”

馮去疾連忙起身躬身一禮道。

嚴格意義上來說,馮去疾本身並不是一個戀權的人。之所以開始不惜拿出全族豪賭甚至寧願揹負上大秦所有勳貴世家的謾罵和仇視,其實所爲除了能夠在胡亥面前得到些許好處外,更多的卻是爲了保全馮氏一族以及同李斯競爭做爲出發點的。

他從四十多歲開始,擔綱大秦右丞相,期間足足有十餘年的時間,都被時任右丞相的李斯死死壓制,哪怕有身爲御史大夫的兒子幫忙,也只不過是面對李斯堪堪能夠自保而已。

始皇帝在世的時候,自不用說。除了被始皇帝依爲臂膀的蒙恬外,全天下都知道,始皇帝最爲信任的除了趙高外,也就剩下左丞相李斯了。

這一點,從始皇帝將自己的長女嫁給李由,並將大秦公主陸續賜婚給李斯的另外兩個兒子就可以看出來。不僅如此,始皇帝甚至還親自開口爲自己最爲寵愛的十八皇子向李斯求婚。

而那個先前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十八皇子,此際已經是整個大秦最爲至高無上的聖天子陛下了。

緊接着始皇帝猝死,李斯和趙高合謀將當時昏聵的十八皇子推上了至尊無上的皇帝之位,那個時候,朝中一應事物,李斯大權獨攬,自不用多言。

甚至始皇帝最爲倚重的大將蒙恬和重臣蒙毅也被趙高藉着二世皇帝之手拿下,送入牢獄之中。在這件事情上,如果沒有李斯的推波助瀾,想來身爲閹人的趙高是無論如何不做不到這一點的。

然後,二世皇帝在東巡途中誅殺趙高,迅速穩定大秦局勢,並主政大秦。可是就在馮去疾以爲自己機會來了的時候,突然傳出李斯之女被即將冊封爲大秦皇后之事。而李斯也被當時的二世皇帝直接賦予了理政之權。

是時的李斯,已經是一人之下,億萬人之上,馮去疾依然沒有辦法爭的過。

而後,馮劫被從御史大夫位置上拿下,馮去疾一度以爲皇帝已經放棄了自己馮氏一族。

可是誰都沒有想到,世事就是那樣的奇妙。李斯昏招頻出,最終無奈之下自盡身死。讓馮去疾再次看到了自己超過李斯的那一天。

到如今,身爲內閣輔政大臣、當朝太傅之位的馮去疾,覺得自己已經完全達到了自己先前曾經夢寐以求的一切。如果時光可以再來過,他一點也不後悔自己曾經做出的每一個決定。

如此,從尉繚離世之後,五年時光飛逝。

馮去疾自己卻是知道,自己已經愈發的力不從心了。

而且二世皇帝春秋正隆,他知道自己該適時的表明態度放手了。準確的說是該放權了。

內閣府經過數年時間,基本上大秦所有的政事已經盡皆都被二世皇帝託付在內閣府來處理。除了少數關乎到國計民生的大事外,內閣府幾位閣老基本上就能夠決定整個大秦所有的事情,當然,軍務除外。

可是愈是如此,馮去疾心中愈發的忐忑。

因爲他不知道二世皇帝究竟在想些什麼,自己這些老人如果太過貪戀權勢,會不會讓二世皇帝覺得自己太過貪得無厭?

這種狀況在一年前的大秦第一次科舉之後,讓馮去疾感覺更加的明顯。。

按照胡亥當初同一幹勳貴世家達成的協議,二世八年,就是大秦第一次科舉舉行的曰子。

大秦第一次科舉,自然是順利的舉行了。而這其中,除了前三甲由二世皇帝欽點外,其餘前一百位,盡皆都被外放或者直接入朝授官。

這一百人之中,出身馮去疾族中的就有不下六人之多。在安排這些人的時候,吏部自然通盤考慮了所有人的需求,這六人,也都被安排了朝中。

位置雖然不高,但是卻都是極爲關鍵而且晉升極爲便利的位置。

對吏部這樣的安排,皇帝並沒有任何的表示,似乎根本不知道那些人是出身在自己族中一般,而是大筆一揮,盡皆允了。

可是馮去疾知道,大秦所有的事情根本不可能瞞過如今經常神出鬼沒的年輕皇帝陛下。

因爲如今的大秦,沒有人知道黑冰臺和龍衛府到底有多少人,又有多少人都是黑冰臺和龍衛府的細作,而自己的府中或者族中子弟有沒有龍衛府或者是黑冰臺的人,怕是包括各個勳貴世家的家主也不知道。

但是馮去疾馬上就發現了些許異常,自己族中的弟子在第一年的考課中,本應是良的考課,卻是齊齊都是一般。吏部尚書蒙毅不可能會專門爲了幾個七品小吏同自己交惡,而如今能夠讓蒙毅如此做的,似乎也唯有當今皇帝陛下了。

如果沒有皇帝陛下的示意,蒙毅不會爲難幾個區區七品小吏,更何況蒙毅身爲吏部尚書不可能不知道那六人都是出自自己馮氏一族中。

敏感的馮去疾馬上就想到,這是不是皇帝在隱晦的暗示自己呢?

想來想去,馮去疾覺得,自己如今已經到了如此地位,而且已經是這等高齡,再在朝中霸佔着高位似乎根本沒有必要,如今內閣府種種政務早就自成體系,四位內閣輔政大臣,各司其職。自己若是主動請告老,一是向皇帝表明自己不似李斯那般戀權的心思,二,同樣也可以爲自己族中子弟騰出晉升的空間不是?

畢竟,只要自己沒有死,只要自己的兒子馮劫依然是朝中大將軍,桂林軍主將,朝中不會有任何人會爲難自己馮氏一族的族人。更何況,皇帝也定然不會允許的。

內閣府五位輔政大臣,從尉繚離世之後,五年來,皇帝出人意料的一直未曾補充過任何一人進入內閣。哪怕先前所有人都以爲有資格而且一定可以充任內閣輔政大臣的蒙恬,也依然沒有進入內閣。而其餘有資格的如姚賈,如今也依然還是刑部尚書的位置。

四個內閣輔政大臣,可以維持內閣府正常運轉,主持天下諸事,那麼三個似乎也同樣可以的。亦或是,皇帝其實早就想好了升任內閣輔政大臣的人選??

馮去疾不知道,但是馮去疾不敢賭。

算上這一次,這已經是馮去疾今年第三次向胡亥告老了。

胡亥眯着眼睛看了躬身行禮的馮去疾半響,才笑着道:“老愛卿不用多禮,快坐。”

“謝陛下!”

馮去疾謹守臣子本分,恭恭敬敬的行禮。

“老愛卿可是爲馮樂等人之事纔來告老?”胡亥狀若不經意,開口道。

馮去疾聽到胡亥的話,身子卻是情不自禁的一顫。

果然啊!

皇帝果然是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明白的!

“老臣不敢!陛下,老臣已近耄耋之年,自太師大人離世,老臣身體也是一曰不如一曰。如今內閣政務漸入佳境,李大人也是精力充沛年輕人,老臣在這內閣輔政大臣位上,愈發的覺得精力跟不上。唯恐耽誤朝中政務,還請陛下恩准!”

馮去疾自然不會承認。

如果他承認了,怕是就要讓皇帝感覺自己做出的似乎同蒙恬當曰做的事情一樣了。那樣的話,若是皇帝因此對自己生出惡感,怕是就算自己還在內閣輔政大臣的位置上,也保不了自己馮氏一族多久了。

“呵呵,那老愛卿以爲這五年來我大秦諸事如何?”

胡亥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同馮去疾繼續糾結,而是話鋒一轉,笑着問道。

“陛下聖明。我大秦近年來風調雨順,雖對百姓賦稅所收不及始皇陛下十一,但是僅只,朝中十二大官倉已經盡皆倉稟滿倉,新設桂林、會稽等六倉,等到今歲秋收之後,怕是也將滿倉。朝中各郡人丁興旺,新墾耕地更是五年前數倍之多,實乃我大秦盛世之歲也。”

馮去疾這話說的倒全是大實話。

五年時間,兩年前的人口普查顯示,大秦的人口已經增加了兩成,近乎三千萬了。

而今年戶部在秋收之後還將要進行第三次人口普查,想來大秦的總人口將要突破四千萬人大關了。這些胡亥自然清楚。

“正因爲如此,所以,朕纔不會同意愛卿告老之事!”

胡亥看着一臉興奮之色的馮去疾,淡淡的道。(未完待續。)

第149章 撤兵第171章 雪中咸陽第157章 老卿出馬第212章 大朝會第38章 紅綠家邦第135章 德妃宮第59章 虎賁(二)第39章 紅綠家邦(二)第187章 大朝會第153章 你幫我殺秦皇好不好第252章 雲中城第77章 紅色信報第91章 張子房第30章 決死第210章 鶡冠子第147章 十步殺一人第266章 我問你答第91章 張子房第139章 河東官道第11章 迎戰第240章 抑鬱的杜騰第206章 奇怪車隊第142章 平陽城第19章 劉邦來了第54章 糧草被焚第66章 遭遇第29章 所第35章 戰陳縣(三)第106章 韓信首戰第215章 諸位將軍怕了?第128章 西進第35章 再臨灞宮第30章 納妃第85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一)第305章 武安侯第68章 短兵相接第80章 姬孽,武綺彤第215章 諸位將軍怕了?第61章 天子第239章 勢如破竹第37章 兵臨湟溪關第192章 展望第240章 隴西軍第201章 小產和急報第83章 鑄造第63章 李斯理政第53章 項羽破營(三)第1章 秦風第85章 堵不如疏第108章 人頭小山第266章 我問你答第27章 兩追兩逃第16章 危局第35章 遭襲第23章 南越來人第一百九十八 掌獻寶第182章 無語凝咽第28章 鮮血鋪就的古道第96章 南海趙佗第95章 她認識我?第199章 五大軍團第136章 水患第六十七章第6章 朕乃天子第269章 廢閹第9章 黃雀現(下)第248章 奏疏銅鼎第17章 審之,用之?第300章 德興坊第109章 偶遇第97章 號角鳴第164章 法治第196章 自由第249章 尉僚之策第9章 黃雀現(下)第15章 恩同再造第246章 見面不識第88章 曹參第203章 虎賁西行第249章 尉僚之策第246章 安排第231章 相思苦第67章 科舉第11章 皇帝門生第244章 嫉妒第130章 號角長鳴第95章 李嫉爲後第231章 殺氣沖天第258章 兵分三路第251章 皇帝所想第99章 廣陵橋和邯鄲鐵場第222章 追逐第34章 戰陳縣(二)第273章 西巡第243章 召見第227章 九原城戰二第251章 皇帝所想第100章 《兵律》第48章 李信出武關第17章 一個不留
第149章 撤兵第171章 雪中咸陽第157章 老卿出馬第212章 大朝會第38章 紅綠家邦第135章 德妃宮第59章 虎賁(二)第39章 紅綠家邦(二)第187章 大朝會第153章 你幫我殺秦皇好不好第252章 雲中城第77章 紅色信報第91章 張子房第30章 決死第210章 鶡冠子第147章 十步殺一人第266章 我問你答第91章 張子房第139章 河東官道第11章 迎戰第240章 抑鬱的杜騰第206章 奇怪車隊第142章 平陽城第19章 劉邦來了第54章 糧草被焚第66章 遭遇第29章 所第35章 戰陳縣(三)第106章 韓信首戰第215章 諸位將軍怕了?第128章 西進第35章 再臨灞宮第30章 納妃第85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一)第305章 武安侯第68章 短兵相接第80章 姬孽,武綺彤第215章 諸位將軍怕了?第61章 天子第239章 勢如破竹第37章 兵臨湟溪關第192章 展望第240章 隴西軍第201章 小產和急報第83章 鑄造第63章 李斯理政第53章 項羽破營(三)第1章 秦風第85章 堵不如疏第108章 人頭小山第266章 我問你答第27章 兩追兩逃第16章 危局第35章 遭襲第23章 南越來人第一百九十八 掌獻寶第182章 無語凝咽第28章 鮮血鋪就的古道第96章 南海趙佗第95章 她認識我?第199章 五大軍團第136章 水患第六十七章第6章 朕乃天子第269章 廢閹第9章 黃雀現(下)第248章 奏疏銅鼎第17章 審之,用之?第300章 德興坊第109章 偶遇第97章 號角鳴第164章 法治第196章 自由第249章 尉僚之策第9章 黃雀現(下)第15章 恩同再造第246章 見面不識第88章 曹參第203章 虎賁西行第249章 尉僚之策第246章 安排第231章 相思苦第67章 科舉第11章 皇帝門生第244章 嫉妒第130章 號角長鳴第95章 李嫉爲後第231章 殺氣沖天第258章 兵分三路第251章 皇帝所想第99章 廣陵橋和邯鄲鐵場第222章 追逐第34章 戰陳縣(二)第273章 西巡第243章 召見第227章 九原城戰二第251章 皇帝所想第100章 《兵律》第48章 李信出武關第17章 一個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