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秦人?

“冒頓乃是當初被九原公打的大敗特敗僅剩百騎逃回草原深處的匈奴頭曼之子。只是這冒頓確實了得,不爲那頭曼所喜,送至月氏人處做質子。

話說這匈奴蠻夷確實未曾開化,野蠻之至。人言虎毒不食子,而這頭曼卻是明知其子冒頓還在月氏處做質子,依然興兵侵擾月氏人,想要借月氏人之手除掉那冒頓。豈料那冒頓卻也了得,逃回草原。並將那頭曼斬殺當場自己做了匈奴單于。各中如何,諸位看官且聽我老王細細到來。”

酒館之中瞬間鴉雀無聲,一衆酒客皆是津津有味、聚精會神的聽着那酒館大堂正中的老王頭細細道來。

……

看到這一幕,靜靜坐在酒館一角的胡亥輕輕呡了一口手中的酒液,辛辣的滋味刺激着口腔中的味蕾,只是胡亥的嘴角卻是浮現一抹笑意。

在後世古裝劇中,想要看如何傳播流言和謠言?

唯有說書爾。

而眼前這發生在酒館中的種種,不正是後世狗血古裝劇中經常出現的嗎?

說書,說書人,這兩種事物,在胡亥的黑手推動下,已經悄然在咸陽乃至關中各郡中興盛了起來。

通過龍衛府和黑冰臺兩條渠道,胡亥很清楚,說書這一行當其實早已經出了關中,開始在山東如邯鄲、臨淄、鉅鹿這些原屬六國的繁華大城中正在緩慢的流行。

輿論代表着什麼,在後世自然不用說。在如今這個沒有互聯網、沒有廣播、沒有電視的先秦時代,輿論的威力和作用更要遠甚後世。

僅僅靠朝廷和官府的力量雖然能夠引導輿論的走向,但是那是從官方層面上來講的。一個是官,一個是民。雙方在心理上雖然還達不到後世那般天然的不信任,但是隔閡卻是一定的。

而通過那些活躍在大街小巷、無數酒館客棧中的普通說書人,讓他們通過說書的方式將朝廷的種種動向或者詔令乃至發展講述出來,所產生的效果不用比較,也要遠超官方出面引導的輿論。

因爲。這些說書人都是來至社會最底層,沒有任何的官方背景,至少在表面上看,這些說書人都是普普通通的黔首一個。

不要小看了這層身份。有了這層身份,能夠讓這些遊走在大街小巷中的說書人獲得聽書的普通百姓一種天然的信任和認同。

這也是爲什麼胡亥會不惜耗費大量的精力秘密命令龍衛府找到這麼多能說會道而且出身還都貧寒的說書人的原因了。

當然,最開始的說書人自然不可能直接來自底層的普通百姓。

畢竟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而那些出身社會最底層的普通百姓驟然獲得錢財,任誰都會懷疑。一旦朝廷在背後推動的事情,被揭露出來,那麼這輿論就算不會瞬間變向,卻也將會對胡亥後續的一系列大計造成很大的阻礙。

在咸陽和關中百姓沒有關注的情況下,出身龍衛府的第一批說書人就這樣悄然的粉墨登場了。爲了挑選第一批二十個說書人。龍衛府可以說廢了很大的功夫。

畢竟,龍衛府中的人會的最多的就是殺人的技巧。而想要成爲一個好的說書人,那麼就必須要有一副能夠讓鐵樹開花的好嘴皮子。

好在龍衛府畢竟是龍衛府,也不愧是是胡亥最信任的隊伍,雖然中間有很多艱辛,卻還是湊齊了二十名賣相可佳而且足夠堪任說書人重擔的好苗子。

二十個人,每個人都要先在皇帝書房中爲皇帝說一遍書。只有通過胡亥的考覈。纔算合格。

好在雖然沒有後世百家講壇的易老、紀老那般活靈活現,但是在這個文化生活極爲匱乏的先前時代,卻是完全夠用了。更何況這不是還有我們大秦二世皇帝親自操刀編寫的一個個故事麼。

悄無聲息的,二十名龍衛府出身的說書人就出現在了二十個被龍衛府秘密控制的酒館中。

毫無疑問,這些說着胡亥親自編寫的各種故事的龍衛府說書人就這樣悄無聲息的火了。二十個酒館每天人滿爲患,而國殤日的那一段時間,更是有無數的人大半夜就到酒館門前等着開門,好在第二天能夠搶一個好位置,聽書。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更不要去懷疑古人的智慧。

大家都開酒館的。這二十家已經不能用火爆來形容生意的酒館,自然引起了周圍酒館的注意。你能弄出那說書的,我自然也能弄出來不是?

可是問題馬上就出現了,這說的書怎麼編出來?有人說,也要有能說的東西不是?

自然。很快,就有人找上門了。

讓其餘的酒館找上門來,發揚光大說書這一行當,本就是龍衛府或者說胡亥的本意。假意推辭一番,結果自然是雙方皆大歡喜。

有了咸陽城無數的酒館出面,後面發揚光大說書這一行當的任務,就不用龍衛府專門來做了。只需要暗中控制說書人說書的內容掌控輿論的導向就可以了。

顯然,眼前這個正說的唾沫橫飛的老王頭,就是屬於這後來由各個酒館培養出來的說書人了。

他說的內容正是胡亥寫出來介紹已經被大秦趕往中亞和歐洲的匈奴蠻夷和冒頓的。當然還有介紹白皮膚藍眼睛歐洲蠻夷、寫徐福的、寫各處礦產地形地貌大海大湖奇觀勝景的;而這其中自然更少不了神州大地流傳了數千年的各種各樣的神話故事,如盤古開天闢地、女媧娘娘造人補天、魔神蚩尤和軒轅皇帝的大戰等等。

這對加強皇權,強化皇帝君權天授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那冒頓親手將自己的父親頭曼砍死在大帳中,弒父弒君奪得單于大位。父欲殺子,子又弒父。匈奴蠻夷之智力未開、不尊倫常粗鄙更若野人。反觀我泱泱大秦……”

老王頭搖頭晃腦、幾若口舌生花,將上至聖天子胡亥下至關中老秦百姓統統誇了一個遍。贏得酒館中酒客震天的叫好聲。

“我等六國百姓難道不是秦人麼?”

恰在此時,一個帶着濃濃憤懣的聲音陡然響起,在一片叫好聲中,這不一樣的聲音顯得格外的刺耳,讓所有歡呼的酒客情不自禁的停下手,循聲看去。

第92章 清明第191章 南越風雲(二)第46章 范增第228章 馮劫的怨念第96章 菏澤故道第283章 夜襲第64張 李斯的心魔第108章 人頭小山第185章 聖天子與你們同在第52章 梟雄冒頓第89章 韓信領軍第7章 誅殺趙高第90章 皇兄第19章 九品官制第187章 大朝會第42章 鞭責之爭第299章 回京之日第185章 紅綠家邦的覆滅第90章 雨夜第158章 回返第5章 兵臨城下第190章 公子如何?第47章 龍且第245章 選擇第279章 召見劉邦第276章 女兒情懷第218章 朱雀北上第23章 南越來人第102章 終章第291章 貞婦巴清第87章 踏青第56章 十二親衛第132章 居心叵測第76章 江東亂(二)第279章 召見劉邦第90章 皇兄第96章 東北來信第34章 大秦英靈塔第278章 歸程第219章 奇獸蟲爲第132章 居心叵測第258章 風雪歸途第279章 召見劉邦第145章 畜生第46章 死戰第163章 求索第68章 南柯一夢第120章 鳥獸散第120章 虎賁軍北上第84章 九原公第179章 誰能獲利第58章 破法第110章 虞姬第175章 你若安好第256章 武鑲第95章 她認識我?第163章 求索第48章 李信出武關第18章 壽春之戰第42章 自責第244章 莫乎爾的兩難抉擇第197章 鉛華洗盡第25章 三省第73章 元宵節第33章 南下,南下!第189章 蓬勃關中第24章 論策第264章 教訓第102章 你很好第261章 回程遇變第45章 尉繚病危第74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50章 各人心思第98章 玄武現第115章 國殤日第34章 南來的張良第187章 皇后李嫉第9章 兵臨壽春第269章 冒頓蹤跡第9章 困難重重第251章 恩怨第185章 聖天子與你們同在第255章 再戰第27章 風起第116章 王綰第12章 亂起第226章 九原城戰第243章 召見第168章 半途而廢第38章 大秦的脊樑第90章 雨夜第233章 大秦腦殘粉第214章 秦裕,族兄?第210章 鶡冠子第40章 蜀郡章程第118章 另類破釜沉舟第131章 重甲騎兵第17章 陳縣第81章 虞姬第270章 報院
第92章 清明第191章 南越風雲(二)第46章 范增第228章 馮劫的怨念第96章 菏澤故道第283章 夜襲第64張 李斯的心魔第108章 人頭小山第185章 聖天子與你們同在第52章 梟雄冒頓第89章 韓信領軍第7章 誅殺趙高第90章 皇兄第19章 九品官制第187章 大朝會第42章 鞭責之爭第299章 回京之日第185章 紅綠家邦的覆滅第90章 雨夜第158章 回返第5章 兵臨城下第190章 公子如何?第47章 龍且第245章 選擇第279章 召見劉邦第276章 女兒情懷第218章 朱雀北上第23章 南越來人第102章 終章第291章 貞婦巴清第87章 踏青第56章 十二親衛第132章 居心叵測第76章 江東亂(二)第279章 召見劉邦第90章 皇兄第96章 東北來信第34章 大秦英靈塔第278章 歸程第219章 奇獸蟲爲第132章 居心叵測第258章 風雪歸途第279章 召見劉邦第145章 畜生第46章 死戰第163章 求索第68章 南柯一夢第120章 鳥獸散第120章 虎賁軍北上第84章 九原公第179章 誰能獲利第58章 破法第110章 虞姬第175章 你若安好第256章 武鑲第95章 她認識我?第163章 求索第48章 李信出武關第18章 壽春之戰第42章 自責第244章 莫乎爾的兩難抉擇第197章 鉛華洗盡第25章 三省第73章 元宵節第33章 南下,南下!第189章 蓬勃關中第24章 論策第264章 教訓第102章 你很好第261章 回程遇變第45章 尉繚病危第74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50章 各人心思第98章 玄武現第115章 國殤日第34章 南來的張良第187章 皇后李嫉第9章 兵臨壽春第269章 冒頓蹤跡第9章 困難重重第251章 恩怨第185章 聖天子與你們同在第255章 再戰第27章 風起第116章 王綰第12章 亂起第226章 九原城戰第243章 召見第168章 半途而廢第38章 大秦的脊樑第90章 雨夜第233章 大秦腦殘粉第214章 秦裕,族兄?第210章 鶡冠子第40章 蜀郡章程第118章 另類破釜沉舟第131章 重甲騎兵第17章 陳縣第81章 虞姬第270章 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