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陳綱立紀(上)

果不其然,當方孝孺將那份“喪權辱國”的停戰協議帶回到朝廷時,壓抑了良久的文武百官終於了發泄怒火的對象,御使臺六部六科五軍都督府一擁而上,數以百計的彈劾奏章直接把建文帝的龍案堆滿,言辭比較一致,痛罵方孝孺賣國,怒斥其奸惡程度堪比宋之秦檜。E3更好看E3GHK

其實羣臣也都知道,之所以造成如此結果,不能聽怪方孝孺一人,不過這麼大一個黑鍋總得有人來背,負責談和的是方孝孺,不是他背誰背?一時間,方孝孺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就連建文帝也不得不下詔怒斥之。

畢竟丟盡江北領土,肯定會在史書上留惡名,建文帝明知這主要是自己這個皇帝沒當好,不過爲了維護自己的臉面,也不得不把這個惡名推到方孝孺的頭上,最後還將方孝孺去職爲民,以平百官之憤。

當然,方孝孺雖然被削職爲民了,卻沒法再回老家,因爲他老家山東早就被北平軍攻佔了,他的族人也大部分投了北平軍,甚至還有族人寫信勸降他。雖然方孝孺對建文帝忠字當頭,不過建文帝還是對他不放心,不但將他軟禁於金陵城內,還限制其門生故舊接近他。

建文帝可以把惡名推給方孝孺,但不敢不認方孝孺簽下的那一份停戰協議,因爲他家祖墳還在北平軍的地頭上,甚至於有上百宗室成員被北平軍拽在手中,再加上北平軍屯兵江北,建文帝知道一旦不認帳,北平軍肯定大舉南下。

爲了維持和平,爭取喘息的時間,建文帝主動下令江北的明軍餘部全數南撤,並且下令江南各府州縣將各渡口全部關閉,不讓百姓北渡,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了兩“國”劃長江而治的局面。

既然局面暫時穩住了,萬磊把後續工作安排下去,就與劉文秀一道乘坐夏-01號戰艦北歸。與此同時,周天壽趙全節和李國保三位封疆司令也將安撫民衆的工作交代給部將,然後火速回京,他們之所以這麼急,主要是回來開會。

北平軍一舉掃平江北,佔領了大半江山,自然是要開國立業了。不過,這個國不是說想立就立的,有很多前期準備要做,這一次萬磊回京,就是要與元老重臣們一起,商議開國事宜,直白的說,就是議定《建國大綱》。

其實,一個民主國家的建立,一般都經過三個階段,軍政時期----訓政時期----憲政時期。

軍政時期內,一切制度都隸于軍政之下,政府一面派兵掃除國內一切障礙,保證國家與國民安全;一面宣揚教化,開化國民,經促進統一,直到全國完全底定,則進入訓政時期。

訓政時期內,中央派專員進入各省府州縣,指導地方建立自治組織,實現民選,並選出合乎規定人數的議員,爲召開立憲會議做準備,一旦立憲會議審議並通過憲法,那就進入了憲政時期,一個民主國家正式成立。

,江南各地基本上底定,雖然還有少數亡命之徒在作亂,不過已經影響不了大局,短時間內就可以結束軍管,直接進入訓政期,《建國大綱》就是如何實行訓政的指導綱領,同時也是確定國體政體的實際形式的綱領。

而《建國大綱》不只是一份綱領性文件,它不只是對新興的國家進行定性,同時也是對勝利果實進行“瓜分”,其重要性不亞於攻佔萬里山河。而萬磊不是一言堂,要在衆黨魁元老的共議下才能定下這份大綱。

五月初一,萬磊與衆黨魁元老們陸續回到北平,五月初二,四十多名軍政元老在華園議政廳開閉門會議,會議足足開了一天,終於表決通過了一份令大家都十分滿意的《建國大綱》。

依照這一份《建國大綱》,確定國體爲民主共和制,國家爲民有民治民享;政體是總統制,總統由議會間接選舉產生,即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併兼任陸海兩軍統帥,擁有最高權力。

定國體政體國號國旗國徽等都是小事,真正讓衆黨魁爭執不下的是議會的構成形式與中央政府的組成形式,這纔是權力瓜分的重頭戲。經過各方的爭議與妥協,最後將議會定爲衆參兩院,將中央政府構成形式定爲總理制。

所謂衆參兩院,這是對議會的一種劃分,職權各不相同。衆議院也可以稱爲平民議院,所有議員都是地方選舉產生,江北約有一千來個縣,每縣選出議員五人,約六千人組成衆議院。

而參議院也可以稱之爲精英議院,參議員共有三百人,都是治國精英,不是立有大功就是身居要職的軍政大員。不同於衆議員有任期限制,參議員是終身制,一旦當選,可以幹到七十歲退休,退休之後還能享受各種優待。

參議員的地位很高,可以出任中央或者地方要職,可以提名或者被提名爲總統候選人,甚至可以提各種的議案供議會共同選舉表決通過。可以說,參議院是議會的主導。

當然,參議員不是這麼好當的,所有參議員都得有大功於國,而且要得到議會全體表決通過才能入選,嚴重違法違紀還會被罷免。而且參議院內部還有高低之分,參議員按貢獻與資歷排定名次,名次越高者,入選總統提名的機會就越大。

另外,參議院從某種意義上說,可以稱之爲貴族議院,因爲參議員的貢獻值達到一定程度之後,都能加封爵位,比如說幹到司令一級,就可以晉封侯爵,這種爵位是不能繼承的,表面上看是一種名譽頭銜,實際上卻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徵。

因爲,在參議院內部是絕對的等級分明,爵到一級壓死人。但凡是當選總統的,直接就能晉封爲公爵,在參議院中屬於元老一級人物,絕對的位高權重,有權提名參議員的候選人,總統候選人也是由他們拍板,甚至可以直接彈劾現任總統。

萬磊之所以把議院分爲衆參兩院,並給參議院足夠大的權勢,目的之一是優撫元老故舊們,畢竟這些人出生入死這麼多年,也該到了分享勝利果實的時候。而更重要的是優選精英人才,鼓勵官員們進取向上,以保證政府有“能”。

要知道,議會民主制看起來比帝制要好,卻也是有缺點的,其中之一就是容易產生扯皮,導致政府的低能與低效。爲了減少這種不必要的扯皮內耗,就需要有一個強力的組織來保證國家政策的長期平穩,參議院就是這樣一個組織。

不過不管是參議員還是衆議員,這些人背後大多數都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祖龍黨黨員,每年議會召開之前,必定先閉門召開黨會,很多重要議案在黨會內部商議,在議會真正召開之時,其實就是團結的會議勝利的會議了。

議會是立法機關,至於作爲行政機關的政府,由總統領導,實際工作則是由行政院負責,行政院設總理一人,副總理若干,下設人事部,民政部,公安部,財政部,工商部,外事部,科教部等數個大部門分管行政事宜。

行政官員也有品級之分,與明朝相似,九品十八級,各品級有相應的待遇,總理爲一品,副總理爲從一品,部長是二品,依次類推。其中,二品以上官員都是總統提名,議會表決通過。五品以上由人事部長提名,總統選用;五品以下才由人事部負責遴選任用。

另外,司法權也從行政權中剝離,在行政院之外,加設有司法院和監察院,與行政院平級,司法院及其分設於各省府州縣的各級法院負責審理各種刑民案件,而監察院作爲刑事案件的公訴人的同時,也負責監察百官。

除了司法權之外,軍權也被剝離於行政權之外,軍隊依舊由軍委直接領導,總統兼任軍委委員長一職,而軍委委員一般都兼任軍區司令,是絕對的實權派。當然,萬磊也不擔心軍權分立而導致軍閥割據,因爲軍隊內部還有黨政委,還有各種完備的軍規,這足以保證軍隊的國家化。

中央權力架構基本完成,至於地方政府的架構與行政院相對應,就拿省一級來說,有省長作爲行政長官,官階從二品,下面有分管人事民政財政科教等行政事務的副省長若干長,往下還設有人事局民政局財政局等中央各部的下設機構,府州縣亦然,只是規模與人數遞減。

而縣級(七品)以上官員由中央直接任命,普通的吏員則是通過考試來選拔,由人事部進行考覈,以此實現與實行了數百年的科舉取士制度的”無縫“對接,吸收更多優秀人才從政,進而擴大統治基礎。

Wшw●ⓣⓣⓚⓐⓝ●co

至於縣以下是鄉里等基層組織,這些組織本就是宗族自治,萬磊也不想打破這種自治形態,只要用法律來提高公民的人身權,同時放寬戶籍管理,准許百姓自由遷移,這就能對宗法族長的權力進行限制,以避免宗族勢力無限擴大。

“各位,《建國大綱》已經擬定,接下來就要按照大綱要求,建立全國性的議會,將《北平行省憲章》修訂爲《憲法》,選舉總統,組建政府,大華民國就正式成立了。”閉門會議的最後,萬磊興奮的聲音在會場中迴盪。

與會所有人都激動地站了起來,熱烈的掌聲久久不絕,國家一旦建立,在場所有人就都是開國元勳,功成名就名傳千古永垂不朽,沒有什麼比這更讓人激動的了。請記住:E3更好看(E3GHK),E3小說努力提供最爽快的閱讀體驗!

第498章 捨得(三十三)第52章 整軍備戰第197章 文化擴張(十一)第211章 海上擴張(十)第41章 鐵公雞第186章 開年第315章 心黑手狠(中)第410章 全面整治(中)第69章 持久戰(下)第374章 陳綱立紀(九)第126章 因勢利導(下)第103章 寶礦第333章 爲人做嫁裝(上)第138章 因勢利導(十五)第130章 因勢利導(七)第501章 華夏聯盟(上)第290章 大修鐵路上第208章 海上擴張(七)第212章 海上擴張(十一)第152章 明鏡是非(八)第314章 心黑手狠上第218章 海上擴張(十七)第159章 明鏡是非(十五)第365章 城下之盟第451章 石油大開發(五)第286章 暗流涌動(七)第298章 輔路五第430章 經濟結構調整(中)第311章 議和下第16章 推銷第271章 江南一夢(下)第267章 先手與先機(六)第263章 先手與先機(中)第318章 心黑手狠(五)第18章 獨家代理(下)第263章 先手與先機(中)第448章 石油大開發(中)第436章 新概念戰爭(四)第487章 捨得(二十二)第322章 心黑手狠(九)第394章 定鼎六第283章 暗流涌動(四)第203章 海上擴張(中)第65章 天道運數(下)第123章 休妻再娶(下)第449章 石油大開發(下)第176章 明鏡是非(三十二)第407章 經略江南(六)第485章 捨得(二十)第128章 因勢利導(五)第253章 拉鋸戰(十四)第94章 草創第409章 全面整治(上)第370章 陳綱立紀(五)第316章 心黑手狠(下)第296章 輔路下第150章 明鏡是非(六)第348章 縱橫捭闔(七)第318章 心黑手狠(五)第397章 定鼎(九)第171章 明鏡是非(二十七)第330章 心黑手狠(十七)第413章 全面整治(五)第373章 陳綱立紀(八)第431章 經濟結構調整(下)第51章 戰前動員第222章 陸上擴張(下)第254章 拉鋸戰(十五)第452章 大華夢(上)第35章 臨戰第336章 積極備戰第198章 文化擴張(十二)第32章 認命第494章 捨得(二十九)第447章 石油大開發(上)第472章 捨得(七)第265章 先手與先機(四)第192章 文化擴張(六)第287章 暗流涌動(八)第281章 暗流涌動(中)第27章 棄妓從商第136章 因勢利導(十三)第269章 征服者(下)第131章 因勢利導(八)第111章 家天下與黨閥天下第276章 移民實邊(中)第229章 修路第295章 鋪路中第130章 因勢利導(七)第60章 鏖戰(四)第466章 捨得(上)第65章 天道運數(下)第349章 縱橫捭闔(八)第477章 捨得(十二)第296章 輔路下第293章 私心第196章 文化擴張(十)第330章 心黑手狠(十七)第133章 因勢利導(十)第175章 明鏡是非(三十一)
第498章 捨得(三十三)第52章 整軍備戰第197章 文化擴張(十一)第211章 海上擴張(十)第41章 鐵公雞第186章 開年第315章 心黑手狠(中)第410章 全面整治(中)第69章 持久戰(下)第374章 陳綱立紀(九)第126章 因勢利導(下)第103章 寶礦第333章 爲人做嫁裝(上)第138章 因勢利導(十五)第130章 因勢利導(七)第501章 華夏聯盟(上)第290章 大修鐵路上第208章 海上擴張(七)第212章 海上擴張(十一)第152章 明鏡是非(八)第314章 心黑手狠上第218章 海上擴張(十七)第159章 明鏡是非(十五)第365章 城下之盟第451章 石油大開發(五)第286章 暗流涌動(七)第298章 輔路五第430章 經濟結構調整(中)第311章 議和下第16章 推銷第271章 江南一夢(下)第267章 先手與先機(六)第263章 先手與先機(中)第318章 心黑手狠(五)第18章 獨家代理(下)第263章 先手與先機(中)第448章 石油大開發(中)第436章 新概念戰爭(四)第487章 捨得(二十二)第322章 心黑手狠(九)第394章 定鼎六第283章 暗流涌動(四)第203章 海上擴張(中)第65章 天道運數(下)第123章 休妻再娶(下)第449章 石油大開發(下)第176章 明鏡是非(三十二)第407章 經略江南(六)第485章 捨得(二十)第128章 因勢利導(五)第253章 拉鋸戰(十四)第94章 草創第409章 全面整治(上)第370章 陳綱立紀(五)第316章 心黑手狠(下)第296章 輔路下第150章 明鏡是非(六)第348章 縱橫捭闔(七)第318章 心黑手狠(五)第397章 定鼎(九)第171章 明鏡是非(二十七)第330章 心黑手狠(十七)第413章 全面整治(五)第373章 陳綱立紀(八)第431章 經濟結構調整(下)第51章 戰前動員第222章 陸上擴張(下)第254章 拉鋸戰(十五)第452章 大華夢(上)第35章 臨戰第336章 積極備戰第198章 文化擴張(十二)第32章 認命第494章 捨得(二十九)第447章 石油大開發(上)第472章 捨得(七)第265章 先手與先機(四)第192章 文化擴張(六)第287章 暗流涌動(八)第281章 暗流涌動(中)第27章 棄妓從商第136章 因勢利導(十三)第269章 征服者(下)第131章 因勢利導(八)第111章 家天下與黨閥天下第276章 移民實邊(中)第229章 修路第295章 鋪路中第130章 因勢利導(七)第60章 鏖戰(四)第466章 捨得(上)第65章 天道運數(下)第349章 縱橫捭闔(八)第477章 捨得(十二)第296章 輔路下第293章 私心第196章 文化擴張(十)第330章 心黑手狠(十七)第133章 因勢利導(十)第175章 明鏡是非(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