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心黑手狠(五)

四月二十五,明朝終於把宮庭內的藏目送了過來,共有兩萬多部。萬磊拿到書目之後,就派人與明使洽談圖書收購一事。與此同時,明朝也送來了四萬兩黃金作爲押金,萬磊也同意明朝派學員進北平工科學院進修,開始輸出技術。

當然,這四萬兩黃金只是押金,在沒有得到剩下的十萬兩黃金之前,萬磊是不會把核心技術交出去的。而且這批進入工科學院進修的學員只能學到一些常識,是沒有機會到廠房去實習操作的,就算是肄業了,也是眼高手低。

有了四萬兩黃金,北平行省原本緊張的財政又緩解了下來。這四萬兩黃金折銀約二十萬銀元,十萬銀元用於補償財政收支,剩下的十萬銀元中,有七萬充爲編修《華典》的經費,有三萬歸入精忠衛,用於特殊用途。

在和平友好的表面氛圍中,四月匆匆而過,五月的江南,已經進入了雨季,陰雨連綿。浙江中部一個叫浦江的小縣卻迎來了一支錦衣衛,這支軍隊拿着聖旨直闖到縣城附近的一個叫孝義廂的江南小村中。

而孝義廂,也叫鄭家莊,在明朝可謂是名滿天下,該村中住的多是鄭姓家族子弟,並被明太祖朱元璋授爲“江南第一家”,那御筆親提的大牌坊就立在廂口,彰顯着此處的尊榮。

而孝義廂之所以名揚天下,倍受皇帝推崇,是因爲鄭氏家族自宋代開始就住在這裡,幾百年沒有遷移過,這對於立志建立一個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小農社會的朱元璋來說,無疑就是模範村。

明朝,戶口管理相當嚴格,因爲朝廷的稅收和徭役都要從百姓身上刮,沒法不嚴格。首先,老百姓必須要有戶帖,這就相當於戶口本。戶帖由知縣蓋了章以後,由老百姓自己保存,如果沒有戶貼,那就是流民,要被捉去充軍的。

而官府還會把戶貼抄錄幾份,集中裝訂成戶籍,每裡110戶可以編爲一冊,圖文並茂,每10年修訂一回,也相當於人口普查一回。住在城內的,叫做某某坊,離城不遠的叫做某某廂,鄉下就是某某裡。鄭家村離城不遠,所以叫孝義廂。

這些裝訂成冊的戶籍由各級政府保存,分別是中央政府的戶部一冊,布政司一冊、府一冊、縣一冊。而戶籍一定,是不能自由更改和遷徙的。其實這種規矩並不難理解,因爲戶口和義務是相結合的,當然就不能允許居民隨意搬家。

比如說服徭役,早在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就推行裡甲制度。每110戶編爲一里,勞力多產糧多的前10戶爲里長,其他100戶劃分爲10甲,每甲10人。每裡每年要派出里長一人,甲首一人,還有其他9人,共11人去負擔出工等責任。

一甲負責一年,十甲就是十年一輪,這叫做“排年”。如此一來,每年有九成百姓不必受驚擾,保證了農民正常的生產與生活。當然,鰥寡孤獨,屬於特殊困難家庭,負擔不了徭役的,可免除徭役,但是必須記錄,叫做“畸零”。

十年才輪到一回,有九年沒輪到你,眼看第十年要輪到了,你拍拍屁股收拾東西,喊一聲:“鄉親們,拜拜啦,我搬家到外地去了!”估計不用等地方官出面收拾你,街坊鄰居的唾沫星子也能把你淹死了。

除此之外,戶口還分爲三等,民籍,軍籍,匠籍;還有一類,沒好意思寫進來,就是樂戶。民籍、軍籍、匠籍,地位是平等的,但是不允許你來回變,因爲民籍、軍籍、匠籍分別由不同的政府部門管理。

其中,民籍戶口屬於戶部、布政司、府、縣這條線管理;軍籍戶口屬於兵部管理,然後是都司、衛所這條線,到戶部肯定查不着軍籍戶口;而匠籍屬於技術工人,那是屬於工部直接管理的。

而這個世界什麼都可能缺,就是不缺牢騷。軍籍的這樣說:奶奶的,老子這可是高風險職業呀,一上戰場那就是死人啊,老子死了還不算,兒子還得上,前撲後繼,沒個頭啊。看人家農民,雖然幹活累點,卻是安全無比,羨慕中!

民籍的這樣說:我們多累呀,一天到晚,風吹日曬雨淋,臉朝土背朝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不易啊,那像人家軍戶和匠戶,平時悠哉悠哉,政府就給發糧食發工資,旱澇保收,羨慕中!

匠籍的也在羨慕別人:一年從春到冬,沒個休息的時候,累死我了,看看人家民戶多好,一到秋收以後,就放了大假,玩個小半年。即便農閒要出徭役,十年才輪到一回,羨慕中!

互相羨慕,各種牢騷,沒辦法,人總是喜歡拿自己不好的,去跟人家好的比。當然了,這也怪朱元璋太過理想化,把治國這件最難的事想得太簡單了。用這種生硬的戶籍政策,卻引起流民四起,這也算是物極必反吧。

而作爲明朝最理想化的樣板村,孝義廂除了以呆板聞名於世之外,還有一個天下聞名的書院,位於東明山麓的東明精舍。

所謂的精舍,其實是儒士講學之所,跟書院一樣。而東明精舍之所以出名,是因爲這裡出了兩位“帝師”。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宋濂。

作爲開國文臣之首,宋濂早年生活在浦江,並於離孝義廂不遠的青蘿山築室讀書,後來在供鄭氏子孫就讀的東明精舍講學長達二十四年,可謂是淵源深厚,也正是因爲宋濂的關係,孝義廂這個小地方纔有機會進入朱元璋的“龍目”。

除了宋濂之外,方孝孺也是在東明精舍學習生活過。早在洪武十年,方孝孺從宋濂學,並講學於東明精舍。接連有兩位當時大儒在此講學,東明精舍身價備漲,江浙一帶有名的才俊集中於此,砥礪學問。

東明精舍不只是學風濃郁,藏書也多。宋濂作爲“帝師”,嗜書如命,他所居的東蘿山房的書室中,就集有八萬多卷書,很多還是孤本善本。後來宋濂因爲受胡惟庸案牽連,全家被流放到四川,他的藏書也歸東明精舍管理。

這一次錦衣衛登門,當然不是來參觀學習的,而是來傳旨的,朝廷有令,天下公私藏書,除了市面上常見的四書五經之外,其餘的盡皆要解運金陵,膽敢抗旨不尊者,就地正法。

朝廷之所以下這樣的命令,其實是在跟北平行省“搶書”。建文皇帝看不得萬磊搞修書一舉,所以先下令把全下間的藏書都收繳到中央,讓萬磊的大典修不成。同時,還可以將這些書居爲奇貨,跟北平行省討價還價。

這不,這些錦衣衛手拿聖旨,直接就衝進了東明精舍,跟一羣強盜沒什麼兩樣。在精舍中就讀的生員們見了,都嚇得直哆嗦,生怕這些錦衣衛是來捉人的。

“這裡誰負責?”爲首的錦衣衛是一個副千戶,模樣很年輕,二十歲左右,不過一臉驕橫之氣,全然不把精舍內的生員放在眼中。

“老夫在此主講,不知各位軍臺有何差遣?”一個老頭顫聲答道,雖然他是“天下第一精舍”的主講,不過錦衣衛是皇帝的親兵,連一二品高官都敢捉,更別說闖進這個小小的精舍了。

“這裡你負責,那好,帶我們去室的書都搬空。”那副千戶也不羅嗦。

“啊!”那老學究聞言一驚,忙問道:“請問大人,這是爲何?”

在場的生員也是不解地看向那個副千戶,有些在交頭接耳,更有人低聲反對。

那副千戶卻是冷眼掃了衆生員一眼,厲聲道:“聖上有旨,天下公私藏書皆要解運京師,誰敢私藏,一經查明,定嚴懲不貸。帝師方大人說了,這裡有藏書十餘萬,所以我們第一個來這裡搬,你們更要爲天下做出一個表率。”

“這,這個,不知大人可有聖旨?”那老頭更慌了,又忙問道。

“我等是奉聖上口諭前來辦事,你羅嗦這麼多幹什麼。”那副千戶怒了,一把就把那老者推倒在地,而他身邊的錦衣衛更是直接上前,直接按住了那老者。

“你,你們這是在...”旁邊的生員見自己的老師被錦衣衛捉住了,情急之下也有幾個人衝了出來,想要來救,不過只聽到鏘的一聲,幾把繡春刀出鞘,橫在了他們的前面,嚇得他們又倒退了幾步。

“膽敢抗旨不遵者,殺無赦!”那副千戶將手上的繡春刀揚了揚,一指一個嚇得直哆嗦的生員,道:“你,帶人去把所有書都裝箱,搬出來。”

“啊...”那生員哆嗦起來,沒敢動。

那副千戶見狀,手起刀落,照那老者的脖子上砍去,圍觀的生員們嚇得臉都白了,閉了眼不敢看。而那老者,更是嚇得股滾尿流,好在刀砍到脖子上之時,就停住了。

“再不去搬書,就殺了他。”那副千戶一聲怒喝,那些生員一驚,頓時就如老母雞一般老實了。

第460章 大華夢(九)第100章 先知第198章 文化擴張(十二)第164章 明鏡是非(二十)第170章 明鏡是非(二十六)第272章 開發遼東第463章 大華夢(十一)第134章 因勢利導(十一)第403章 經略江南(下)第44章 圍點打援第425章 大殖民時代(六)第426章 大殖民時代(七)第322章 心黑手狠(九)第202章 海上擴張(上)第475章 捨得(十)第142章 因勢利導(十九)第197章 文化擴張(十一)第140章 因勢利導(十七)第187章 文化擴張(上)第141章 因勢利導(十八)第462章 大華夢(十一)第161章 明鏡是非(十七)第489章 捨得(二十四)第123章 休妻再娶(下)第133章 因勢利導(十)第323章 心黑手狠(十)第79章 持久戰(十三)第499章 捨得(三十四)第486章 捨得(二十一)第176章 明鏡是非(三十二)第305章 輔路十二第174章 明鏡是非(三十)第22章 技術出讓第8章 萬金油第454章 大華夢(下)第234章 融合(五)第125章 因勢利導(中)第382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中)第132章 因勢利導(九)第447章 石油大開發(上)第33章 罪己書第392章 定鼎四第400章 定鼎(十二)第252章 拉鋸戰(十三)第108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40章 低調做人,高調行善第269章 征服者(下)第75章 持久戰(九)第303章 輔路十第326章 心黑手狠(十三)第418章 全面整治(十)第192章 文化擴張(六)第402章 經略江南(中)第381章 經世濟用(下)第126章 因勢利導(下)第86章 皇帝也缺糧第42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238章 融合(九)第275章 移民實邊(上)第36章 好日子第330章 心黑手狠(十七)第74章 持久戰(八)第421章 大殖民時代(中)第274章 銅錢銅錢(下)第450章 石油大開發(四)第160章 明鏡是非(十六)第483章 捨得(十八)第473章 捨得(八)第55章 三大紀律(上)第421章 大殖民時代(中)第14章 立功期賞第25章 買個女人來補禍第410章 全面整治(中)第126章 因勢利導(下)第20章 風口浪尖第235章 融合(六)第203章 海上擴張(中)第200章 文化擴張(十四)第236章 融合(七)第58章 鏖戰(上)第160章 明鏡是非(十六)第106章 赴會第428章 標準化(下)第374章 陳綱立紀(九)第350章 縱橫捭闔(九)第187章 文化擴張(上)第146章 明鏡是非(中)第252章 拉鋸戰(十三)第369章 陳綱立紀(四)第148章 明鏡是非(四)第346章 縱橫捭闔(五)第38章 顯擺第191章 文化擴張(五)第95章 內王外聖第351章 縱橫捭闔(十)第67章 持久戰(上)第237章 融合(八)第325章 心黑手狠(十二)第468章 捨得(下)
第460章 大華夢(九)第100章 先知第198章 文化擴張(十二)第164章 明鏡是非(二十)第170章 明鏡是非(二十六)第272章 開發遼東第463章 大華夢(十一)第134章 因勢利導(十一)第403章 經略江南(下)第44章 圍點打援第425章 大殖民時代(六)第426章 大殖民時代(七)第322章 心黑手狠(九)第202章 海上擴張(上)第475章 捨得(十)第142章 因勢利導(十九)第197章 文化擴張(十一)第140章 因勢利導(十七)第187章 文化擴張(上)第141章 因勢利導(十八)第462章 大華夢(十一)第161章 明鏡是非(十七)第489章 捨得(二十四)第123章 休妻再娶(下)第133章 因勢利導(十)第323章 心黑手狠(十)第79章 持久戰(十三)第499章 捨得(三十四)第486章 捨得(二十一)第176章 明鏡是非(三十二)第305章 輔路十二第174章 明鏡是非(三十)第22章 技術出讓第8章 萬金油第454章 大華夢(下)第234章 融合(五)第125章 因勢利導(中)第382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中)第132章 因勢利導(九)第447章 石油大開發(上)第33章 罪己書第392章 定鼎四第400章 定鼎(十二)第252章 拉鋸戰(十三)第108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40章 低調做人,高調行善第269章 征服者(下)第75章 持久戰(九)第303章 輔路十第326章 心黑手狠(十三)第418章 全面整治(十)第192章 文化擴張(六)第402章 經略江南(中)第381章 經世濟用(下)第126章 因勢利導(下)第86章 皇帝也缺糧第42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238章 融合(九)第275章 移民實邊(上)第36章 好日子第330章 心黑手狠(十七)第74章 持久戰(八)第421章 大殖民時代(中)第274章 銅錢銅錢(下)第450章 石油大開發(四)第160章 明鏡是非(十六)第483章 捨得(十八)第473章 捨得(八)第55章 三大紀律(上)第421章 大殖民時代(中)第14章 立功期賞第25章 買個女人來補禍第410章 全面整治(中)第126章 因勢利導(下)第20章 風口浪尖第235章 融合(六)第203章 海上擴張(中)第200章 文化擴張(十四)第236章 融合(七)第58章 鏖戰(上)第160章 明鏡是非(十六)第106章 赴會第428章 標準化(下)第374章 陳綱立紀(九)第350章 縱橫捭闔(九)第187章 文化擴張(上)第146章 明鏡是非(中)第252章 拉鋸戰(十三)第369章 陳綱立紀(四)第148章 明鏡是非(四)第346章 縱橫捭闔(五)第38章 顯擺第191章 文化擴張(五)第95章 內王外聖第351章 縱橫捭闔(十)第67章 持久戰(上)第237章 融合(八)第325章 心黑手狠(十二)第468章 捨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