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陳綱立紀(五)

建滾水壩,依舊是治標不治本,哪怕就是花大力氣大代價在黃河上游建立大的攔沙大壩,也還是無濟於事,因爲黃河河患的根子在於沙,而河沙的來源就是位於黃河中部流域的黃土高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河沙都來源於此。

其中,河沙來源最多的省份就是陝西,幾乎佔全流域來沙量的一半,每年來沙量數以億噸計,整個黃土高原都被“切割”成到處是溝壑。之所以造成如此嚴重的水土流失,主要是因爲亂墾濫伐所致。

都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而黃河現在的情況是上游砍樹,下游遭殃。不過現在不是追究地域責任的時候,關鍵是如何才能擺平水土流失這件事。在開封呆了十天,處理完河堤與滾水壩修建事宜,萬磊就起程前往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北依渭河,南依秦嶺,位於渭河谷地之內,周秦漢隋唐等朝代均建都於此,特別是唐朝時期,長安城幾乎就是世界的中心,人口甚至一度超過百萬,這對於一個農業社會而言,這是一個奇蹟。

然而,這一個奇蹟隨着陝西地區的生態持續惡化而終結。到了宋朝,因爲運河淤塞,西安地區就喪失了其作爲都城所必須的門交通便利的條件,北宋選擇了建都於河南一帶。

到了元朝,北方人口因爲戰亂和屠殺等原因銳減,機變是明朝復國三十多年了,北方人口也剛過兩千四百萬,而且多數集中於河南山東等平原地帶,陝西人口甚至還不如山西,北平軍接手陝西之時,從戶籍統計中得知人口只有兩百餘萬,實際人口或許只少不多。

在明朝的省份劃分中,陝西一省可大多了,不但包括河套地區,還包括甘肅地區,地域如此廣闊的大省僅有兩百多萬人口,可以用少得可憐來形容,僅憑這一點人口,根本就無法形成一個國都,所以,萬磊也沒有建都西安的打算。

雖然日薄西山風光不再,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西安城依舊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城市,特別是明洪武年間,朱元璋以西安爲鎮守西北的堡壘,不但把次子封爲秦王來鎮守西安,還下令建造了規模龐大的秦王府,並擴建了西安城。

若單論城市規模,西安城看起來比北平還要雄偉,城牆高四丈,寬五六丈,厚度比高度還大,可以說是穩固如山。周長十二公里,不但挖有護城河,各門還建有高大雄偉的門樓,而城中心還建有高聳的鼓樓和鐘樓,從整個上看,這就是一個大型堡壘。

不過再堅固的堡壘,在北平軍的火炮猛攻下,也會被轟破,更別說這種土夯的城池了。雖然秦王府率軍頑抗,北平軍第一集團軍也只是用了幾天的時間就攻破了城防,並攻佔了同樣防守嚴密的秦王府,最終佔領了整個西安城。

現在西安城已經是西北軍區的司令部駐地,城內還屯有數千將士。萬磊進城之後,就住進了司令部總部中,會見周天壽,聽取第一集團軍的戰況。

說起來,西北軍區是北方最最要的軍分區,其負責的防線長,從蒙古高原到西域戈壁再到青藏高原邊沿,地域最爲複雜,環境也最艱苦,所以,萬磊才把最得力的大將和最能征善戰的第一集團軍派到此處。

“五月十五,第一軍第五師師長李明率部一千出嘉峪關,於安定地區與蒙古瓦剌部前哨激戰一場,殲滅四百來敵,暫時控制住了戈壁地區。瓦剌部只是試探性攻擊,戰敗之後就派人來澄清所謂的‘誤會’。”周天壽介紹道。

“盤踞漠北的瓦剌部首領馬哈木素有野望,不可輕視,而盤踞漠西的別西八里國本是明朝的蕃國,現在又與貼木兒汗國狼狽爲奸,所以更加需要重視,現在北方新定,最好不要把戰線拉得太長,我建議還是先以固守嘉峪關爲主。”萬磊道。

所謂的別西八里國,其實是從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察合臺汗國分裂而來,由於建都於別西八里,所以明朝稱之爲別西八里國,實際上,應該稱之爲東察合臺汗國,因爲它割據原察合臺汗國的東部地區,與割據汗國西部的西察合臺相併立。

東察合臺汗國現任大汗爲沙迷查幹,不過國政掌握在杜格拉特部族貴族杜格拉特.埃米爾.突歹達的手中。突歹達對明朝有好感,不過這也不奇怪,因爲他可以通過封貢貿易從明朝那裡得到豐厚的利潤。

現在佔領西域的是北平軍,而與北平軍走得比較近的是瓦剌部,突歹達不但失去了封貢貿易之利,一些產自北平地區的商品還要通過瓦剌部轉賣過來。瓦剌部在這種中間貿易中大掙特掙,自然更是引起突歹達的強烈不滿,所以對北平軍的態度也不太好,不過這並不是主要原因。

其實,西域以西的中亞地區,局勢也十分混亂,隨着蒙古各汗國的相繼分裂瓦解,中亞北亞等地區涌現了很多割據汗國,各汗國之間相互攻伐,如亂麻一般。別的暫且不說,就拿原察合臺汗國而論,西部的西察合臺汗國更加悲劇,因爲它被突厥化的權臣貼木兒給取代了。

貼木兒是一個十足的野心家,多年來他不但控制了西察合臺,還將東察合臺納入控制範圍之內。之後他又相繼征服了波斯、花刺子模、伊兒汗國和阿富汗,還一度出兵金帳汗國,幻想着恢復蒙古帝國的榮光,不過後來以失敗告終。

南征北戰,打了四十多年仗的貼木兒早就對富庶的中原心生貪念,洪武年間,他就多次扣押並虐殺明朝使臣。

去年開始,貼木兒就在大漠西部集結了數十萬大軍,強迫東察合臺汗國加入他的戰車上,企圖趁明朝立亂之機一起進攻中原。突歹達之所以一直沒派使者來與北平軍接洽,很大的原因就是出於對貼木兒汗的畏懼。

對於貼木兒汗的勃勃野心,萬磊從瓦剌來使的口中也探知一二,不過他壓根就不怕,因爲貼木兒汗國連明朝實在是太遠了,要翻過戈壁沙漠,沿途糧食補給困難,飲水都是奇缺,就算有百萬大軍,走遠這一程後,恐怕就剩下幾萬人馬了。

而萬磊讓北平軍主動收縮戰線,並使行堅壁清野政策,目的就是拉長戰線,陷敵軍於奔波之苦中,同時加派軍力集中據守嘉峪關,力爭據敵於國門之外,總之,禦敵戰略就是一個字----拖,能拖多久就多久,儘量不與來敵正面作戰。

因爲拖得越久,對北平軍就越有利,不只是因爲敵軍遠道而來補給艱難,還因爲貼木兒已經年過七十,半邊身子踏進了棺材的人,用拖就能把他拖死。而他一死,原本他本人才能控制的龐大汗國必定內亂再起,那時就不足爲懼了。

“嗯,賢弟說的是,我會傳令嘉峪關,讓將士們盡皆退守關城,同時從川北調五千兵馬前去支援,定保關城不失。”周天壽贊成道,“不過,咱們現有兵力實在是太少,要駐守的要地實在是太多,處處捉襟見肘,應該擴軍了。”

“擴軍已經在着手進行中了,而且現在朝鮮業已底定,第三集團軍無須留大軍駐守,我已經讓李司令抽調出五千精兵西進蒙古高原,協同駐守,以緩解第一集團軍的國防壓力。”

“這就好,蒙古高原上不只有瓦剌部虎視,還有金帳汗國,實在是四面受敵,雖留兵一萬分守各地,但是也難保萬無一失啊,有五千兵力入駐,也能解燃眉之急。”

“國勢初張,四面之局勢自然難以全盤掌控,所以這西北邊防事宜還需老哥多費心,我儘量用外交手段減少邊防之壓力。”

“以前咱們北平城不也是四面受敵嗎?咱們以一府之地,都能從夾縫中生存壯大,現如今雄踞江北,坐擁千萬百姓,還怕那些跳樑小醜?”周天壽一臉無懼地笑道。

“呵呵,老哥說的對,再苦難的日子咱們北平軍都熬過來了,以後自然是所向無敵的。”萬磊也灑脫地一笑,話題一轉:“我這一次來,除了視察軍隊之外,主要還是來視察民情的,陝甘地區沒有特別嚴重的**發生吧?”

“陝甘地區人少,除了久旱不雨引起小範圍的饑荒之外,大體上也沒什麼事,訓政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各地建立起臨時政府,已經完全恢復秩序。反倒是土蠻和馬幫盤踞的川北地區,屢平屢叛,實在是讓人頭疼。”周天壽皺眉道。

“那裡先不管它,讓軍隊退守漢中。”

“軍隊退守漢中?難道我們要放棄江北?”

“不是放棄,而是暫時擱置,等第四集團軍成軍之後,再一舉清掃也不遲。”萬磊有些無奈地說道。

其實,川蜀向來都是難以治理之地,世有名言: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這並不是不無道理,因爲四川偏居西南一隅,四周是羣山峻嶺,易守難攻;內有一沃野千里且灌溉便利的盆地,幾乎可以自成一國。所以一旦天下動盪,川蜀地區就有人樹起反旗割據一方,要消滅這個割據勢力,就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往往要傾全國之力才能辦到,這也就是天下都平定了,而蜀地最後才能平定的原因。

另外,蜀地內雖然是漢族爲主,不過周邊山地地區還有很多少數民族聚居,這就使得四川更加難以治理。萬磊也知道以北平軍的實力,暫時取不了四川,爲了避免不必要的內耗,他就下令軍隊暫時退出川北,等第四集團軍建立之後,再派軍進入。

當然了,萬磊也有用這些土蠻來練兵之意,畢竟一支軍隊要經過血與火的磨練才能成爲精兵,而第四集團軍以步兵爲主,是萬磊爲以後來渡江南下,解放全國而準備的,不論是裝備上還是訓練上,都要與其他三大集團軍看齊。

“對了,我還有一件重要的事要跟老哥商議,這件事事關國運。”見周天壽暫時沉默無語,萬磊又道。

第345章 縱橫捭闔(四)第470章 捨得(五)第403章 經略江南(下)第46章 堅壁清野第182章 狼性(下)第482章 捨得擼第127章 因勢利導(四)第180章 狼性(上)第81章 持久戰(十五)第433章 新概念戰爭(上)第106章 赴會第313章 北進運動第130章 因勢利導(七)第328章 心黑手狠(十五)第112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第12章 銷售助理第255章 拉鋸戰(十六)第486章 捨得(二十一)第389章 定鼎(上)第49章 收民心第422章 大殖民時代(下)第472章 捨得(七)第436章 新概念戰爭(四)第377章 陳綱立紀(十二)第485章 捨得(二十)第36章 好日子第327章 心黑手狠(十四)第176章 明鏡是非(三十二)第40章 低調做人,高調行善第408章 經略江南(七)第387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七)第459章 大華夢(八)第57章 俠之大者第460章 大華夢(九)第198章 文化擴張(十二)第245章 拉鋸戰(六)第170章 明鏡是非(二十六)第232章 融合(下)第450章 石油大開發(四)第289章 天下誰主第484章 捨得(十九)第390章 定鼎(中)第150章 明鏡是非(六)第464章 大華夢(十二)第363章 縱橫捭闔(十二)第22章 技術出讓第204章 海上擴張(下)第289章 天下誰主第500章 捨得(三十五)第102章 大生產大互市(下)第178章 福船(下)第456章 大華夢(五)第497章 捨得(三十二)第74章 持久戰(八)第58章 鏖戰(上)第402章 經略江南(中)第102章 大生產大互市(下)第132章 因勢利導(九)第228章 陸上擴張(九)第378章 陳綱立紀(十三)第434章 新概念戰爭(中)第304章 輔路十一第229章 修路第125章 因勢利導(中)第293章 私心第278章 殺雞儆猴(上)第363章 縱橫捭闔(十二)第283章 暗流涌動(四)第153章 明鏡是非(九)第114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第474章 捨得(九)第319章 心黑手狠(六)第269章 征服者(下)第312章 議和四第37章 立腰包第287章 暗流涌動(八)第377章 陳綱立紀(十二)第55章 三大紀律(上)第113章 將計就計第441章 科技輸出(下)第233章 融合(四)第29章 雞同鴨講第347章 縱橫捭闔(六)第174章 明鏡是非(三十)第138章 因勢利導(十五)第239章 融合(十)第423章 大殖民時代(四)第317章 心黑手狠(四)第372章 陳綱立紀(七)第126章 因勢利導(下)第343章 縱橫捭闔(中)第468章 捨得(下)第145章 明鏡是非(上)第141章 因勢利導(十八)第493章 捨得(二十八)第349章 縱橫捭闔(八)第334章 爲人做嫁裝(中)第157章 明鏡是非(十三)第161章 明鏡是非(十七)第241章 拉鋸戰(中)
第345章 縱橫捭闔(四)第470章 捨得(五)第403章 經略江南(下)第46章 堅壁清野第182章 狼性(下)第482章 捨得擼第127章 因勢利導(四)第180章 狼性(上)第81章 持久戰(十五)第433章 新概念戰爭(上)第106章 赴會第313章 北進運動第130章 因勢利導(七)第328章 心黑手狠(十五)第112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第12章 銷售助理第255章 拉鋸戰(十六)第486章 捨得(二十一)第389章 定鼎(上)第49章 收民心第422章 大殖民時代(下)第472章 捨得(七)第436章 新概念戰爭(四)第377章 陳綱立紀(十二)第485章 捨得(二十)第36章 好日子第327章 心黑手狠(十四)第176章 明鏡是非(三十二)第40章 低調做人,高調行善第408章 經略江南(七)第387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七)第459章 大華夢(八)第57章 俠之大者第460章 大華夢(九)第198章 文化擴張(十二)第245章 拉鋸戰(六)第170章 明鏡是非(二十六)第232章 融合(下)第450章 石油大開發(四)第289章 天下誰主第484章 捨得(十九)第390章 定鼎(中)第150章 明鏡是非(六)第464章 大華夢(十二)第363章 縱橫捭闔(十二)第22章 技術出讓第204章 海上擴張(下)第289章 天下誰主第500章 捨得(三十五)第102章 大生產大互市(下)第178章 福船(下)第456章 大華夢(五)第497章 捨得(三十二)第74章 持久戰(八)第58章 鏖戰(上)第402章 經略江南(中)第102章 大生產大互市(下)第132章 因勢利導(九)第228章 陸上擴張(九)第378章 陳綱立紀(十三)第434章 新概念戰爭(中)第304章 輔路十一第229章 修路第125章 因勢利導(中)第293章 私心第278章 殺雞儆猴(上)第363章 縱橫捭闔(十二)第283章 暗流涌動(四)第153章 明鏡是非(九)第114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第474章 捨得(九)第319章 心黑手狠(六)第269章 征服者(下)第312章 議和四第37章 立腰包第287章 暗流涌動(八)第377章 陳綱立紀(十二)第55章 三大紀律(上)第113章 將計就計第441章 科技輸出(下)第233章 融合(四)第29章 雞同鴨講第347章 縱橫捭闔(六)第174章 明鏡是非(三十)第138章 因勢利導(十五)第239章 融合(十)第423章 大殖民時代(四)第317章 心黑手狠(四)第372章 陳綱立紀(七)第126章 因勢利導(下)第343章 縱橫捭闔(中)第468章 捨得(下)第145章 明鏡是非(上)第141章 因勢利導(十八)第493章 捨得(二十八)第349章 縱橫捭闔(八)第334章 爲人做嫁裝(中)第157章 明鏡是非(十三)第161章 明鏡是非(十七)第241章 拉鋸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