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

第七章、破壁捉兇

樑冀被誅後,宦官擅權,大肆搜刮財貨。他們用搜刮來的錢財在洛陽修建宅第,互相攀比誇耀。許多宦官的宅第堪比王公府邸,金銀珠寶、奇珍怪物,充滿了房舍。張讓的宅第便是其中之一。

李膺風塵僕僕地趕回洛陽,顧不上回衙休息,就直奔張讓的家。可是,走到半道,他忽然勒住繮繩,躊躇不前。一名親隨催馬上前,問道:“大人,怎麼啦?”李膺說:“張朔如果躲藏在張讓家中,我們情況不明,冒然前去,萬一抓不到,反而會打草驚蛇。如果張朔再逃往別處,我們要想抓住他,就如大海撈針一般。”親隨點點頭,道:“大人所言極是。”李膺果斷地:“先回衙再說。”說罷撥轉馬頭。

回到司隸校尉府,李膺坐在書齋裡靜思良久,決定喬裝打扮,潛入張讓府中探查,找到張朔的藏身之處。

第二天,李膺讓一名護衛去街市上買了一擔柴禾,然後自己換上一套粗布衣衫,挑上這擔柴,從府衙後門出去,朝張讓家方向走去。

李膺擔任烏桓校尉時,戍守邊塞十幾載,與士兵同甘共苦,在戰場上與敵拼殺,練就了一副強健的體魄。他皮膚黝黑,肌肉發達,穿布衣,挑柴擔,還真像一個終日辛勤勞作的山野村夫。

他來到張府後門的一條巷子裡。這條巷子很寬,有三三兩兩的行人,路兩旁擺放着一些叫賣的攤位。李膺將柴擔撂在地上,也開始叫賣起來。

宦官們建起宅第後,還搶掠良家婦女充作妻妾,加上伺候的婢女下人,一府上下,少則數十人,多則一兩百人。這麼多人要吃要喝,自然需要燒柴。所以,李膺就挑了擔柴在這兒叫賣。

大約兩炷香的功夫,張府的後門打開了,一名管家模樣的人走了出來。他向巷子兩頭張望了一下,又朝對面叫賣的李膺瞧了一眼,想了想,走了過來。來到跟前,他問道:“喂,你這擔柴賣多少錢?”李膺點頭哈腰地說:“大人,您給十五個銅錢吧。”管家皺起了眉頭,嘟囔道:“這麼貴?”李膺連忙說:“我急着賣完回家,您就給十二個銅錢吧。”管家這才滿意地點點頭,道:“你跟我來吧。”

李膺挑着柴禾隨管家走進了院子。管家用手一指旁邊的一間屋子說:“把柴禾搬進去吧。”李膺搬完後,管家從口袋裡摸出十二個銅錢,遞給他。李膺接了錢,央求道:“大人,小人渴得嗓子冒煙,能討碗水喝嗎?”管家指了指柴屋旁邊的那間屋子,說:“裡面有水缸,你自己舀水喝吧。”

李膺走了進去。這是一間竈房,門旁擺着一隻大水缸。他揭開缸蓋,拿起水瓢舀水,一邊用眼角的餘光瞟向管家。這時侯,正屋那邊有人喊管家。管家答應了一聲,朝李膺看了一眼,然後走開了。

李膺見管家離開了,連忙跑出竈房,躲進隔壁的柴屋裡。過了一會兒,管家回來,朝廚房裡張望了一下,見裡面沒人,又見院門敞開着,以爲李膺喝完水已經離開了,便走過去關上院門,轉身走開了。

李膺見外面沒人了,這才從柴房裡出來,躡手躡腳地朝正宅走過去。他穿門跨院,四處探查。張宅規模很大,偏房挨着正堂,大院套着小院。他放輕腳步,騰挪閃避,東躲西藏,敏捷地穿行於廊道和廬舍之間,搜索了多間屋子,卻一無所獲。

後來,他溜進了一間內室。這間屋子十分寬敞,裡面的陳設富貴逼人,堪比皇宮。他的腳跟還沒站穩,突然聽見門響,連忙閃身躲在一隻紅木雕花的屏風後面。

房門被推開後,走進來一位婢女。她手持一隻漆木托盤,盤裡放着一些糕點。婢女走到一隻陳設古董的博物架旁邊,不知觸動了什麼機關,隨着一陣“轟隆隆”的聲響,旁邊的那扇牆壁竟然移動起來。片刻後,出現了一扇門。婢女走進去後,牆壁又自動閉合了。

躲在屏風後面的李膺目睹這一切,驚訝萬分。他沒想到,張讓家中還有這麼精巧的機關。婢女往暗室裡送點心,說明裡面一定藏着人,除了張朔,還能是誰?

原來,張讓恣意專橫、貪婪殘暴,但也怕罪行暴露,遭到捕殺,所以興建住宅時,花重金聘請靈巧工匠設計了這間暗室,以便緊急關頭做藏身之用。

李膺悄悄地溜出了張府,回到衙門後,立即召集吏卒,直赴張讓府邸。敲開大門後,衆人一涌而入。

這會兒,張讓正躺在書齋裡的一張軟椅上,很愜意地讓一名丫環給他捶腿。家人進來稟報後,他大吃一驚,連忙站起身迎了出去,在廳堂前的臺階上與李膺撞個正着。

張讓雙手打拱,擠出一絲假笑道:“哦,原來是李校尉。不知李校尉進入寒舍,有何公幹?”李膺從容還禮,朗聲道:“張公公,打擾了。令弟張朔畏罪潛逃,本官來貴府捉拿逃犯,還請張公公行個方便。”張讓眼中閃過一絲慌亂,旋即故作鎮靜地說:“不知張朔犯了何罪,讓李校尉如此興師動衆?”

李膺冷笑一聲,道:“令弟的罪行,張公公心裡恐怕比誰都清楚,本官就不必贅述了吧?”張讓無言以對,愣了一下,才說:“李大人怎麼知道張朔藏在本府?”李膺仰天大笑,道:“在不在,搜一搜不就知道了嘛?”張讓裝腔作勢地用娘娘腔厲聲叫道:“大膽!本公公的宅第,是隨便可以搜查的嗎?”

李膺冷冷地瞥他一眼,不再搭理他,大手一揮,命令手下人:“給我搜!”立即有幾名吏卒搶先衝進廳堂,直奔內室。接着,李膺在手下的簇擁下也走進那間內室,來到設有暗室的那面牆跟前,卻一時找不到開啓暗門的機關。本來,張讓看見他們直奔這間屋子,內心十分驚慌,這會兒見他們打不開暗門,不免暗自得意。他用眼角的餘光偷窺李膺,看他怎麼辦。

李膺濃眉緊鎖,沉思片刻,大聲道:“來人,找幾把鐵鎬來!”張讓一聽大驚失色,額頭情不自禁地沁出汗來。幾名吏卒跑出去,不一會兒便找來了幾把鐵鎬。張讓見他們要刨牆,欲上前阻止,卻被兩名吏卒牢牢地抓住雙臂,動彈不得。

鐵鎬“咚咚”地刨在牆上,就像刨在張讓的心上一樣。大約一炷香的功夫,牆壁被刨出了一個大洞。幾名吏卒持刀鑽了進去。功夫不大,他們像老鷹捉小雞似的將張朔拎了出來。張朔像見了光的地老鼠,嚇得瑟瑟發抖。他看見哥哥後,連喊救命。

李膺厲聲道:“帶走!”衆人押着張朔走出了屋子。張讓絕望地在他們身後咆哮着:“李膺,你膽大妄爲、不計後果!你一定會後悔的!……”

李膺將張朔押回衙門後,立即投入大牢。河內郡太守派人接管了野王縣,周勝已經回來了。李膺讓他負責審訊張朔。周勝進入大牢後,提審張朔。張朔害怕受刑,來了個竹筒倒豆子,把什麼都招供了。

李膺拿到張朔的口供後,立即簽發公文,判處張朔斬立決。周勝有些擔心地說:“大人,張朔畢竟是朝廷官員,殺他,是不是要具文上奏?”李膺語氣堅定地說:“此等惡賊,罪無可赦,無需請奏。皇上如果怪罪,由我一人承擔!”

於是,周勝率領衙役護衛來到監獄,將張朔提了出來,驗明正身後,立即押赴刑場。張朔被拎下檻車後,看見木臺上站着的袒胸露腹、滿臉殺氣,手握雪亮鸞刀的劊子手,知道自己死期已至,嚇得魂魄出竅,面如死灰,屎尿順着褲筒一起流淌了下來。他像條死狗似的被拖上刑臺,按在了砧板上。

劊子手舉起寒光閃閃的鋼刀,用力地劈了下去。頓時血光飛濺,身首異處……

第八章、剛烈校尉

張讓見弟弟被抓走,本打算去找皇上求情,讓皇上赦免弟弟。然而,他萬萬沒有料到,李膺竟敢先斬後奏。得知弟弟的死訊後,他立即去找漢桓帝,向桓帝哭泣訴冤。桓帝立即派人宣李膺進宮。

宮中的黃門傳達了皇帝的口諭,屬下官員都爲李膺捏了一把汗。然而,李膺卻毫無懼色,從容不迫地隨黃門進入了皇宮。

漢桓帝在德陽前殿召見他。大殿前面的丹墀兩側,整齊地排列着持戈武士。他們兵器閃亮、殺氣騰騰,氣氛肅穆莊嚴。李膺步態從容地登上玉階,走進大殿,只見漢桓帝威嚴地坐在御座上,面色陰沉。張讓垂手站立在一旁。他看見李膺,目光中全是仇恨。

李膺行至御前,施參拜大禮。漢桓帝面帶怒容,口氣嚴厲地:“李膺,爲什麼不請旨便誅殺張朔?你知罪嗎?”

李膺站起身來,義正辭嚴地說:“陛下,張朔犯有大罪,臣不過是依法行事。《禮記》上說,公卿士族有罪,國君雖說原諒他們,但有司仍然執法,可以不聽從國君的話。過去孔子作魯國的司寇,上任七天便誅殺了少正卯。現在臣任職已經十天,私下裡生怕因爲辦案拖沓而獲罪,沒料到居然會犯辦案過快之罪。臣深知自己罪責難逃,死到臨頭。但是,請皇上讓臣多活五天,待臣徹底芟夷大惡之後,再受鼎鑊之刑,臣也就死而無憾了!”

李膺之言,句句錚然有金石之音。漢桓帝雖然昏庸,但也被他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氣概所震撼,一時無言以對。他半晌沒吭聲,過了一會兒,扭過頭對張讓說:“你弟弟確實有罪,司隸有什麼過錯?”

“皇上……”張讓還想辨白,可又不知道說什麼。

漢桓帝擺擺手,對李膺說:“愛卿退下吧。”

李膺謝了恩,轉身走出了大殿。張讓看着他的背影,恨得牙齒咬得“咯咯”作響,卻也無可奈何……

自從單超等五人被封侯後,宦官勢力極度鼓脹,驕縱專橫,日益放肆。只要不在宮中當值,大小宦官便爭先恐後地跑出皇宮,在洛陽的大街小巷橫行不法,敲詐勒索,無惡不作。更有甚者,他們在街上看見稍有姿色的女子,便搶回家當姬妾。洛陽百姓飽受欺凌,苦不堪言,怨聲載道,無不希望有人出面殺殺宦官們的囂張氣焰。

李膺擔任司隸校尉後,爲了整頓京師治安,將手下一千二百名中都官徒隸都派了出去,巡察街市,嚴懲不法。他嚴令屬下,如發現屑小作惡,一律鎖拿法辦,不得輕縱。

一日,一名假佐率領吏卒在街上巡察,一位老者匆匆跑來,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官家,快救救我女兒吧……”假佐連忙問:“你女兒怎麼了?”老者喘着粗氣說:“我女兒被一幫惡人搶走了……”假佐一聽,撥刀出鞘,問清地點後,率領手下追了過去。

他們追到一條大街上,看見幾名惡徒正將一位少女往一條小巷子裡拽。假佐大喝一聲住手,衝了上去。

那幾名惡徒,爲首的正是宮中的黃門朱瑀。他一早帶着幾名僕人在街上晃悠,迎面碰見一對父女。他見那小姑娘長得水靈,便動了邪念,想搶回家當老婆。

假佐用刀指着朱瑀,大聲道:“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敢強搶民女,你眼中還有王法嗎?”朱瑀身材矮胖,長着蒜頭鼻、魚泡眼。他平時驕縱慣了,根本不把這些公人放在眼裡,眼睛一瞪道:“你算哪棵蔥?敢管本公公的閒事?”假佐一揮手,大聲說:“都給我抓起來!”吏卒們衝上去,不由分說,將朱瑀和他的爪牙用鐵鏈鎖了起來……

假佐將朱瑀押回校尉府,帶到了公堂上。李膺正坐在那兒批閱公文,聽了假佐的稟報,濃眉緊鎖,從烏木箭筒中抽出一隻令箭,擲到假佐腳下,喝令道:“鞭笞五十,以儆效尤!”

朱瑀一聽李膺要動用鞭刑,嚇得臉色煞白,扯着公雞嗓子叫道:“李膺,我是皇帝身邊的人,你無權動用私刑。否則,皇上會要了你的腦袋……”

吏卒們一擁而上,將朱瑀拖出堂去,扒光衣服,綁在院子裡的一條刑凳上,用浸水的皮鞭在他的脊背和屁股上猛抽。行刑的吏卒恨透了這些平日作威作福的閹宦,一鞭子抽下去,就是一道醒目的血痕。一開始,朱瑀還殺豬似的嚎叫,慢慢地,就無聲無息了。五十皮鞭打完,他已經奄奄一息,只有進氣的份,沒有出氣的份了……

吏卒們按照李膺的吩咐,將昏死過去的朱瑀擡到皇宮偏門外面,丟在了地上。看門的小太監發現後,立即叫來幾個人,將他擡了進去。掌事太監叫來御醫,給他敷上金創藥,又派人專門服侍他。也算朱瑀造化大,在牀上躺了一個多月,總算撿回了一條小命。

自從朱瑀捱了鞭刑後,宦官們的氣焰一下子收斂了許多。他們不僅不敢再出宮去胡作非爲,就是在皇宮內,也是一副小心亦亦的樣子,不敢越雷池一步,連漢桓帝也察覺到了異常。

漢桓帝發現,身邊的宦官連休沐日也不出宮了。他覺得很蹊蹺,便問伺候他的小夏子:“最近,你們怎麼不願意出宮了?”小夏子低聲道:“啓稟皇上,奴才們不敢出宮。”

“爲什麼?”漢桓帝奇怪地問。

小夏子跪倒在地上,流着眼淚說:“皇上,奴才們害怕李校尉啊!……”

漢桓帝聽了,瞥了他一眼,也沒有再說什麼。

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九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七)第十一篇    從官奴到太后(二)第一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 (上)第十九篇 大漢檢察官(五)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十三篇 從官奴到太后(四)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三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一)第十九篇 大漢檢察官(五)第十三篇 從官奴到太后(四)第十七篇 大漢檢察官(三)第二十四篇 劍俠闖帝都(四)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三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一)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第一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 (上)第二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下)第一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 (上)第二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下)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十四篇 從官奴到太后(五)第七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五)第十三篇 從官奴到太后(四)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六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四)第八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六)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十二篇    從官奴到太后(三)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七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五)第二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下)第二十八篇 劍俠闖帝都(八)第二十六篇 劍俠闖帝都(六)第一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 (上)第二十七篇 劍俠闖帝都(七)第八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六)第八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六)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三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一)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十四篇 從官奴到太后(五)第二十四篇 劍俠闖帝都(四)第十四篇 從官奴到太后(五)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二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下)第二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下)第二十六篇 劍俠闖帝都(六)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二十八篇 劍俠闖帝都(八)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二十八篇 劍俠闖帝都(八)第二十一篇 劍俠闖帝都(一)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十九篇 大漢檢察官(五)第十六篇 大漢檢察官(二)第二十七篇 劍俠闖帝都(七)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十七篇 大漢檢察官(三)第六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四)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一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 (上)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三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一)第九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七)第一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 (上)第十二篇    從官奴到太后(三)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二十六篇 劍俠闖帝都(六)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二十一篇 劍俠闖帝都(一)第二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下)第二十六篇 劍俠闖帝都(六)第十九篇 大漢檢察官(五)第二十七篇 劍俠闖帝都(七)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十二篇    從官奴到太后(三)第七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五)第一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 (上)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二十八篇 劍俠闖帝都(八)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
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九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七)第十一篇    從官奴到太后(二)第一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 (上)第十九篇 大漢檢察官(五)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十三篇 從官奴到太后(四)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三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一)第十九篇 大漢檢察官(五)第十三篇 從官奴到太后(四)第十七篇 大漢檢察官(三)第二十四篇 劍俠闖帝都(四)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三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一)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第一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 (上)第二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下)第一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 (上)第二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下)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十四篇 從官奴到太后(五)第七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五)第十三篇 從官奴到太后(四)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六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四)第八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六)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十二篇    從官奴到太后(三)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七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五)第二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下)第二十八篇 劍俠闖帝都(八)第二十六篇 劍俠闖帝都(六)第一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 (上)第二十七篇 劍俠闖帝都(七)第八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六)第八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六)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三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一)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十四篇 從官奴到太后(五)第二十四篇 劍俠闖帝都(四)第十四篇 從官奴到太后(五)第十八篇 大漢檢察官(四)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二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下)第二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下)第二十六篇 劍俠闖帝都(六)第二十篇 大漢檢察官(六)第二十八篇 劍俠闖帝都(八)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二十八篇 劍俠闖帝都(八)第二十一篇 劍俠闖帝都(一)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二十五篇 劍俠闖帝都(五)第十九篇 大漢檢察官(五)第十六篇 大漢檢察官(二)第二十七篇 劍俠闖帝都(七)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十七篇 大漢檢察官(三)第六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四)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五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三)第一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 (上)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三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一)第九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七)第一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 (上)第十二篇    從官奴到太后(三)第十篇    從官奴到太后(一)第二十六篇 劍俠闖帝都(六)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二十一篇 劍俠闖帝都(一)第二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下)第二十六篇 劍俠闖帝都(六)第十九篇 大漢檢察官(五)第二十七篇 劍俠闖帝都(七)第十五篇 大漢檢察官(一)第十二篇    從官奴到太后(三)第七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五)第一篇     忠義報國的顏真卿 (上)第二十三篇 劍俠闖帝都(三)第二十八篇 劍俠闖帝都(八)第四篇 死裡逃生的秦國丞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