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千載琵琶作胡語

永逸的喪事按照禮制規格進行,小奠、大奠……百日後高煜親奉梓宮入天壽山獻陵。出殯那日,敬妃痛哭哀悼,渾然不顧儀制,搶上去攔着棺槨,衆人死拉硬拽才分開她與永逸,後來敬妃哭得竟昏死過去。霄碧見狀心中悲慼,想她素日裡是多麼要強潑辣的一個人,不想今日也是這般的軟弱無依。往日衆人皆道永逸偏袒、敬妃驕縱,誰又知道箇中情緣,夫妻情深可見一斑。霄碧不由得對她生了同情,共同的哀傷倒讓霄碧忘卻了從前的恩怨。

從獻陵回來後霄碧去慈寧宮問安,恰逢敬妃的宮女來報說敬妃不吃不喝,似有絕意。

“唉——,想先帝生前疼她,一時想不開也是有的。”太后魏氏端着一張臉,靜靜地說,“若她真的想如此,倒是落個殉主的美名兒。我——卻是也攔不着她,不過心中好生不忍啊。”

這番話不輕不重、語意不詳倒叫來人沒了主意,懦懦地不知如何應承,站在那兒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霄碧不忍便上前道,“母后,讓兒臣去勸勸太妃吧。”

太后不答,只用眼上下打量霄碧。郭妃見狀,忙上前道,“母后,纔出了大事,添了亂子倒不好,不如讓兒臣與妹妹一同前往去看看情形吧。”

太后這才點頭。郭妃與霄碧一同前往慈壽宮敬太妃處。

高煜登基後尊母后魏氏爲太后,永逸其餘嬪妃均按照儀制擢升,一併奉養在慈寧、慈壽、壽康三宮之內。自此,這些妃子不管是青春正茂,還是韶華已逝,俱要在此終老,永無與外界相見之日。那有兒子的還好些,有個盼頭,那無兒無女的真如在此等死了。至於面見新君,祖宗規定必得一方年屆五十或即將故去纔可一見。故而這三宮妃嬪後半生的日子便在太后、皇后兩人手中討生活了,這太后是否寬厚、皇后是否賢德是尤爲重要。

高煜依照治國、孝親的道理,初登大寶對外只忙着封賞功臣、穩定時局,對內也只封擢了先帝的嬪妃。至於自己的一干妃嬪尚未分封,只讓郭妃擷領六宮事。不過衆人也都清楚,這不過是早晚的事情罷了,郭妃封后是順理成章。於是郭妃、霄碧來到慈壽宮時,上下人等都列隊恭迎以皇后禮見,獨獨少了敬太妃。

衆人都拿眼看着她二人,端看今日如何了事。郭妃只若未覺,面前的都是姨娘,都等着看自己與太后的手段,當下含笑着令衆人免禮,也不多說便和霄碧來到了敬太妃的住處鹹若館。這是主殿,面闊五間,前出抱廈,館前有花壇一座,與往日衍慶宮的氣派不同,樸素中也帶着些許雅緻。

敬太妃這會兒歪坐在妝臺前發呆,不事梳妝,孝袍子上早上那會掙扎撕拉的痕跡尤在,整個人彷彿抽了精神一般,凌亂地散在那兒,與她素日工描善畫的精緻勁兒判若兩人。面色有些蠟黃,想是悲傷過度又未進飲食的緣故。

霄碧看着甚是同情,輕輕上前拉着敬太妃,溫婉勸道,“太妃,節哀順變吧,不爲着旁人,爲了淮王和襄王也要保重自個的身子啊。”這襄王就是高烯,遵照永逸的遺命已經封王分府,指了襄陽做藩地,因着年幼還未就藩。

誰知敬太妃聽了這話,轉首死盯着霄碧竟似不認識她一般,驀地擒住霄碧的胳膊,只見細長五指關節凸出,青筋迸顯,便如鐵鉗一般。霄碧只覺胳膊痠麻,動彈不得,張皇看向敬太妃,卻是目光怨毒,神情憤恨,只聽她哼哼冷笑道,“你這個狐媚子,是你!是你害死了皇上,你不得好死!”說着上前就要掐霄碧的脖子。

下面侍候着的宮人趕緊上來拉下敬太妃,就見她口中兀自咒罵不已,“你水性楊花、朝三暮四,死了都不得安生,這會兒你可高興了,一個個都去陪你了,那地府也不得安生了吧……”侍候敬太妃的宮女嚇壞了,趕忙跪下來給郭妃和霄碧請罪,“太妃是傷心過度,失心瘋了,兩位主子大人大量莫與太妃計較。”

如雪等人幫着揉着胳膊,霄碧甫定了定神,正要說話,卻見郭妃越上前來,“啊,失心瘋啊。”說着使了個眼色給身後的老嬤嬤們。但見老嬤嬤上前揚起手來,“啪、啪、啪”就給了敬太妃四五個響亮的耳括子。

一時間連敬太妃在內,大家都愣住了。

那出手端得是乾淨利索,揮手之際連敬太妃的鬢髮都未曾碰到一分,打過後的面色隱隱有些紅暈,嘴角滲出點血絲,手法確實老道狠辣。霄碧有些驚懼,看向郭妃,依然是那樣雍容端莊的模樣,攏手站立,山水繡錦裙紋絲不動,眉眼彎彎一抹笑容,嘴角恰到好處地抿在那兒。還是那樣賢淑寬厚的笑,可不知怎地此時看見這個樣子,霄碧的心竟抖了一抖。

“敬太妃這會兒可好些了?”郭妃不慌不忙輕輕問道。這客氣中還帶着尊敬的綿軟話語是那麼溫柔可親,卻讓敬太妃的心中陡然生了怯意,看着郭妃不知說什麼。

“我瞧着是清醒了。”郭妃看了敬太妃的神色笑着繼續說,“太后娘娘說了,敬太妃與先帝爺鶼鰈情深,若是實在捨不得要跟了去,這等殉主的貞烈氣節是定要成全的。敬太妃放心,兩位王爺和一位公主太后娘娘自然會替您額外照應着的。”說到這兒就停下來靜等敬太妃的反應。

“你們。”敬太妃氣得渾身亂顫,咬牙切齒地罵道,“你們就想着讓我死,沒那麼容易!我不會死的,我要看着你們的下場,你和她是一路貨色,面上看着賢德,骨子裡……”話沒有說完,一旁的老嬤嬤又是兩個耳光,打得敬太妃是頭暈目眩,歪在一邊只一雙眼睛怨恨地盯着郭妃。

“太后娘娘也不忍心離了敬太妃,敬太妃若是沒有那個想頭也罷,那就好生的吃飯,閒來修身養性、禮佛參拜,爲兩位王爺積些福祉。這火大了——傷身!”郭妃說完略擡高了聲音朝外,“來人,好生伺候敬太妃梳洗用膳。太妃是這一宮之主,凡事都有禮制法度,不可輕慢。若是有人對太妃不敬給我知道了可是不依的。”

郭妃交代外這些也不再理會敬太妃,帶着霄碧等人出了慈壽宮。

一路上郭妃見霄碧不語,知道她爲着方纔的事情心裡必定是有些想頭,便挑明瞭問她是否不悅她方纔的做法,霄碧見她如此磊落大方倒不自在了,搖了搖頭說,“碧兒年輕,不懂爲何定要這般,瞧着太妃也是可憐人。”

“我的好妹妹。”郭妃拉着霄碧的手親熱地拍着,“依你那般勸法眼下是不成的,太妃積鬱心中久了,需用猛藥才成,不是嫂嫂狠心,這樣才能斷了她的念頭。你瞧太妃此刻再不想求死了不是?”

霄碧只得點點頭。郭妃看她的模樣知道她心中未必真的贊同,嘆了口氣道,“妹妹說太妃是可憐人,哎,其實同在一個家裡不是她可憐便是你可憐,說不準的。”看着霄碧不解地看着自己又笑起來,擡手拈去她肩頭一根落髮,撫着她的肩頭道,“日後妹妹成了親,當家主事時便明白嫂嫂今日的話了,將來若是有了委屈只管進宮和我說,嫂嫂必是幫着你的。”

這番話說得霄碧低下頭去,嬌嗔着,“皇嫂!”

“害羞了?呵呵……前兒太后還說起呢,明年便是及笄了,這江南一行啊,山西……”郭妃故意停下來逗她。

“皇嫂!”霄碧真的急了,臉色緋紅。環顧左右,還好衆人跟得遠,此刻都垂手侍立,想是沒有聽清楚的。

“好了,好了,我不說了。咱們去母后那裡覆命吧。”

霄碧隨着太后也搬到了慈寧宮,住在一處名叫“含清齋”的廡房內,離正殿較遠位在最南側。雖不及清妍室,但臨着花園,景緻甚好。

自那日郭妃隱隱綽綽露了那麼點口風以後,這些日子以來霄碧一直神思恍惚,時常坐在窗前託着腮發愣,也不知看到什麼了,就那麼微微笑着,偶爾紅了紅臉還有着那麼點兒竊喜的味道。便是到太后那裡請安也是,有時忙忙地要去,去了說不了幾句話便無語了,坐了一陣子就懨懨地回來;有時旁人怎麼勸也懶得動一動,磨蹭半日纔去。下面人不知道她是怎麼了,就覺得她如今的性子有些飄忽不定。看着這等情形如雪她們幾個約莫猜到了幾分,不知是喜還是憂,也說不出什麼。

這一天霄碧來給太后請安,時辰原比平時晚了點,未及進殿就看見皇上的鑾駕在此候着。她有些遲疑,說不出什麼原因她就是有些怕見他,自江南迴來後一直能躲着便躲着,這會他在她便不想進去了。正考慮着,就看見裡頭出來一個宮女想是要吩咐什麼事情,看見霄碧來了便迎上去,“郡主來了,快進去吧。”說着又湊前悄聲笑着告訴霄碧,“太后和皇上正說着您呢。”

“啊?”霄碧一顆心怦怦地急速跳起來,“那,我先不進去了,一會再來給母后請安。”說完慌慌地就折返回去,如雪想攔都沒來得及。

霄碧也沒有回到含清齋,就這麼在花園裡漫無目的地走着,她此刻心中有些忐忑、有些焦急,有些希冀的喜悅。滿腹的心事頂在胸口悶悶的,需要這冬日清冷的空氣好好地滌盪一下。冷風吹着身上,猶自感到內心的火熱焦慮。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霄碧這才發現自己轉來轉去也沒走多遠,繞着一棵銀杏樹不知兜了多少圈,樹下的積雪上滿布着足印。皇上到底走了沒有呢?母后和他會說什麼呢?霄碧搖了搖頭不再想下去。

“如雪,我們走吧”,霄碧嘆了口氣喚如雪,卻沒有聽見身後有問答,四周靜悄悄的。霄碧感到奇怪,轉頭正要再喚,卻突然發現高煜不知何時來到了這裡,就在自己身後不遠處站着。周圍的宮人早已散開,都遠遠地跪着。

霄碧一驚,趕緊跪下行禮。“臣妹叩見皇上,不知皇上駕臨,失儀之處還請皇上恕罪。”

這副誠惶誠恐的模樣倒叫高煜愣了愣,當下笑着扶起霄碧,“這是怎麼了?朕成了皇帝后倒比平日更不自在了,你也遠着朕了?”

“臣妹不敢曁越。”霄碧說着緩緩退後兩步,讓開了高煜正扶着她胳膊的手。

高煜的手失了空,看看霄碧,驀地手掌一握便收手回來。轉過身子踱了兩步,呵呵呵笑着又折回來,那笑聲好似一個成人面對頑皮孩童無知舉動的一種寬容,“站了很久了吧?冷不冷?”說着解下身上的黑狐大耄走到霄碧身側,不容她推拒就給她披上了。

頓時一股溫暖氣息包圍着自己,熱得霄碧臉上有些發燙。皇上站得離自己這樣近,近得可聞到那一陣陣淡淡的琪楠香氣味,霄碧有些窘迫,既不敢擡頭,也不敢就此離去,只得站在那兒垂首斂容。

“方纔你爲何不進去?”

“皇上與母后敘話,定是有軍國大事要議,臣妹不敢打攪。”

高煜藉着月光、燈火看見了她的羞窘之態,不禁暗歎,真個月下看美人,別是一番情境啊。當下也不接着她的話,微微感觸道,“朕自登基後,這一向只忙着朝政國事,因着先帝的喪事,內外的封賞,一直不得空來看看你,不過朕一刻也沒有忘記……”高煜停了停看看霄碧並無反應,又道,“朕還記得江南那番兇險,算來你也是助朕登基的功臣之一。你說想讓朕賞你些什麼?”

“臣妹不敢居功,皆是世子等人的功勞。”霄碧依然是規規矩矩作答,連眼睛都未動一下。

高煜有些失望,轉而笑着繼續說,“那不成,有功便是有功,朕是賞罰分明的。那日朕先離開了,心裡卻一直擔心着你們的安危,沿路就知會了魯王等人接應你們,直到後來聽說你們平安進了山東才放下心來。朕再見你真恍如隔世,碧兒。”說着高煜握住了霄碧的手,拉到自己面前,霄碧吃驚得擡起頭來。

“朕對你……”高煜觸着霄碧的目光竟如青澀少年一般一時語塞,不知怎地就冒出了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爲君故,沉吟至今。”霄碧突然接口打斷了高煜的話,“那曹操雖是一代奸雄,但這樣求賢若渴之心確屬難能可貴,皇上吟出此句足見皇上求賢之誠意,給天下寒士聽見必定心懷感激,屆時四海歸心,人才濟濟,恭喜皇上興盛我朝指日可待。”

一番話說得深明大義、可圈可點,卻如一盆冷水兜頭澆下,涼了高煜心中的熱情。“嘿,朕倒忘記了你是太傅的學生,倒不止是會讀些詩詞。”高煜沒防她說這些,訕訕地有些自嘲有些諷喻。

趁着他這一晃神的當口,霄碧抽出了自己的手,跪下道,“皇上國事要緊,臣妹不敢再耽擱皇上,這還要去給母后請安,臣妹告退了。”

高煜無奈,此刻情形確也無甚興致再說什麼,心中索然嘆了口氣便轉身先走了。霄碧站起來看着他的背影遠去,這才舒了口氣。驀地想起了身上的大耄,脫下交與如雪命其跟上去送還,自己便朝着正殿方向前行。

經過方纔這一番,霄碧心中越發煩悶了,觸手處碰到了腰間的荷包,便拿起來摸出裡面的東西,正是那日與遜煒交換的那塊和闐紫玉。她一直小心地藏在裡面,此刻捏在手上冰冷光滑,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霄碧想到這兒攥緊了拳頭,玉佩的陽刻雲紋處緊緊地抵着掌心,“杏郎,你快點來吧。”

高煜坐在鑾駕上心情也是沉重,今日朝堂之上衆臣再一次議起安南的事情。這安南本是一南蠻小國,陳姓國主。永逸朝時因着權臣黎氏篡位使得陳氏宗族險些絕嗣,陳氏後人輾轉進京求援,永逸出兵平叛。可得勝後永逸一改初衷,要安南依附爲地方,並設立了安南布政使和按察使。初時倒還太平,後安南國力漸強,朝廷又因着漠北之亂分心無暇顧及,陳氏便要自立。永逸十五年輔國公張英領兵再徵安南,雖得勝然損兵不少,十八年因安南司衙貪污舞弊激起民憤,陳氏又一次反抗,自此後安南戰事不斷,朝廷一直處於弱勢,直到今年大敗,說起來永逸的病故與這多少也有些關聯。故而提到安南,一班老臣是恨之入骨。

高煜登基後,安南陳氏便立刻送來表章,表示自己本不願與朝廷爲敵,只爲先祖傳承之國柞不可輕廢,如朝廷肯罷息刀兵,安南小國南面偏安將永世奉□□爲正朔。對安南的求和之舉張英是極力反對,言稱此爲蠻人詐謀,必不可從,當再益兵討賊,表示自己誓將元兇首惡擒下縶獻闕下。可是周言等人卻主張議和,安南之亂至今給朝廷財政稅收以沉重負擔,遠涉南疆討伐,勞命傷財不說,因着師出無名近年來屢屢敗北,陳氏在當地根深蒂固,民心所向非安南司衙可比,應還政於陳氏。我朝也可與民休養,從此行富國安民之事。

高煜左右衡量後痛下決心,力排衆議赦免了陳氏的抗命之罪,並封陳高爲安南國王,同時召回安南尚餘諸軍,罷安南布政使司。南疆一時平定,陳高果然也信守諾言,屈於藩國之位,派了使臣奉上大量貢品以賀新君改元。一時間民生太平張英等人倒也無話可說。

誰知昨日又收到了安南的表章,陳高表示欲乞□□宗女,願婿明氏以自親。這就讓高煜有些頭疼了,陳高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臣服之意,便是求親也是矮着一截,年望不惑還詞意婉轉願爲“明氏婿”,倒也不能完全駁回,可眼下哪裡有合適的人選呢?

對於這件事衆臣卻是一反以往的拒和之態,紛紛表示可結秦晉之好以安萬世,至於派誰去那是衆說紛紜,有說選宮女的,有說選宗室女子的,還有說選皇女的,商量中另有一撥人建議當選義成郡主的……高煜聞聽心中一凜,循聲看去建議選霄碧前往的竟是郭玉蘅爲首的一干人!因着大家各持己見,高煜便宣佈退朝,只留下了周言問話。

周言略略考慮了後便答道,“和親事關安撫大計,不可草率。陳高求娶宗室女本也無可厚非,若以普通女子混入恐識破後失了誠意,因此而起了戰端反而不美。但義成郡主身份不同尋常,是先帝義女深得先帝寵愛,才貌皆好又深明大義、頗具膽識,非一般宗室女子可及。若能前往和親,定能德化安南,穩定邊疆,其功勳必不弱於漢之明君、唐之文成。故而微臣的意思義成郡主確是最合適人選,還請皇上裁奪。”

1.此恨對語猶難52.當體即空,了不可得39.小院閒窗春已深2.小桃新謝後,雙燕卻來時66.落花流水春去也51.遠夢似曾經此地40.漁陽鼙鼓動地來62.東君不與花爲主33.千載琵琶作胡語33.千載琵琶作胡語60.錦瑟無端五十弦2.小桃新謝後,雙燕卻來時24.正是江南好風景44.終日誰來,空照秦淮46.是非多自愛憎生39.小院閒窗春已深41.朝來寒雨晚來風16.二月黃鸝飛上林50.題外討論53.爲誰風露立中宵52.當體即空,了不可得45.寒日蕭蕭上鎖窗52.當體即空,了不可得31.江山如此多嬌70.醉拍春衫惜舊香(中)13.回望還迷堤柳綠27.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66.落花流水春去也6.此情可待成追憶40.漁陽鼙鼓動地來24.正是江南好風景12.憑仗東風吹夢37.世事漫隨流水12.憑仗東風吹夢47.諫鼓高懸爲諍臣49.因果不止一端65.獨自莫憑闌35.小立恨因誰,心字已成灰25.別有幽愁暗恨生69.醉拍春衫惜舊香(上)35.小立恨因誰,心字已成灰3.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10.誰在鞦韆,笑裡輕輕語66.落花流水春去也38.別時容易見時難29.黃竹歌聲動地哀4.暗迷窗曉,舊盟誤了37.世事漫隨流水58.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15.是誰譜掠水鴻驚64.解釋春風無限恨8.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36.香作穗,蠟成淚31.江山如此多嬌47.諫鼓高懸爲諍臣51.遠夢似曾經此地23.春風又綠江南岸33.千載琵琶作胡語62.東君不與花爲主58.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13.回望還迷堤柳綠38.別時容易見時難63.何似休生連理枝46.是非多自愛憎生20.世上如儂有幾人9.常棣之華,鄂不韡韡23.春風又綠江南岸19.一片芳心千萬緒10.誰在鞦韆,笑裡輕輕語47.諫鼓高懸爲諍臣7.岸上誰家遊冶郎29.黃竹歌聲動地哀5.漏清宮樹子規啼39.小院閒窗春已深33.千載琵琶作胡語48.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3.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24.正是江南好風景33.千載琵琶作胡語29.黃竹歌聲動地哀1.此恨對語猶難36.香作穗,蠟成淚67.風住塵香花已盡49.因果不止一端27.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44.終日誰來,空照秦淮63.何似休生連理枝46.是非多自愛憎生30.得意秋,分破帝王憂59.藍田日暖玉生煙22.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57.縱使相逢應不識14.到時才辨謝梅紅61.醒時空對燭花紅52.當體即空,了不可得32.山不厭高,海不厭深20.世上如儂有幾人7.岸上誰家遊冶郎26.憑君莫問,清涇濁渭
1.此恨對語猶難52.當體即空,了不可得39.小院閒窗春已深2.小桃新謝後,雙燕卻來時66.落花流水春去也51.遠夢似曾經此地40.漁陽鼙鼓動地來62.東君不與花爲主33.千載琵琶作胡語33.千載琵琶作胡語60.錦瑟無端五十弦2.小桃新謝後,雙燕卻來時24.正是江南好風景44.終日誰來,空照秦淮46.是非多自愛憎生39.小院閒窗春已深41.朝來寒雨晚來風16.二月黃鸝飛上林50.題外討論53.爲誰風露立中宵52.當體即空,了不可得45.寒日蕭蕭上鎖窗52.當體即空,了不可得31.江山如此多嬌70.醉拍春衫惜舊香(中)13.回望還迷堤柳綠27.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66.落花流水春去也6.此情可待成追憶40.漁陽鼙鼓動地來24.正是江南好風景12.憑仗東風吹夢37.世事漫隨流水12.憑仗東風吹夢47.諫鼓高懸爲諍臣49.因果不止一端65.獨自莫憑闌35.小立恨因誰,心字已成灰25.別有幽愁暗恨生69.醉拍春衫惜舊香(上)35.小立恨因誰,心字已成灰3.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10.誰在鞦韆,笑裡輕輕語66.落花流水春去也38.別時容易見時難29.黃竹歌聲動地哀4.暗迷窗曉,舊盟誤了37.世事漫隨流水58.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15.是誰譜掠水鴻驚64.解釋春風無限恨8.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36.香作穗,蠟成淚31.江山如此多嬌47.諫鼓高懸爲諍臣51.遠夢似曾經此地23.春風又綠江南岸33.千載琵琶作胡語62.東君不與花爲主58.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13.回望還迷堤柳綠38.別時容易見時難63.何似休生連理枝46.是非多自愛憎生20.世上如儂有幾人9.常棣之華,鄂不韡韡23.春風又綠江南岸19.一片芳心千萬緒10.誰在鞦韆,笑裡輕輕語47.諫鼓高懸爲諍臣7.岸上誰家遊冶郎29.黃竹歌聲動地哀5.漏清宮樹子規啼39.小院閒窗春已深33.千載琵琶作胡語48.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3.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24.正是江南好風景33.千載琵琶作胡語29.黃竹歌聲動地哀1.此恨對語猶難36.香作穗,蠟成淚67.風住塵香花已盡49.因果不止一端27.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44.終日誰來,空照秦淮63.何似休生連理枝46.是非多自愛憎生30.得意秋,分破帝王憂59.藍田日暖玉生煙22.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57.縱使相逢應不識14.到時才辨謝梅紅61.醒時空對燭花紅52.當體即空,了不可得32.山不厭高,海不厭深20.世上如儂有幾人7.岸上誰家遊冶郎26.憑君莫問,清涇濁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