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世事漫隨流水

高煜是幾時走的,霄碧並不清楚,腦子裡一片空白,只留着高煜那陰鬱的目光與冷酷的威懾。待她恍恍惚惚緩過勁來的時候,就發現如霜幾個在牀前喚她。

“郡主,吃點東西吧,留得青山在,哪怕沒柴燒,您得往後想啊。” 如霜偷偷抹了一下眼淚。

霄碧這才發現如雪幾個手裡捧着食盒,熱氣騰騰地,想是晚膳又熱過了端來。

“皇上命人給您重新做了,都是您素日愛吃的,郡主,您看……”如雪小聲地說着,看着霄碧別過頭去不予理睬的模樣不禁有些焦急,“郡主,您當真什麼都不顧了嘛?您的命是自己的可以不要,世子的命您也就替他決定了嘛?”

撲簌簌地眼淚又落了下來,霄碧閉上了眼睛,“姐姐,我好恨啊。”

自高煜走後,慈寧宮內一片靜寂,李嬤嬤不時報來消息說含清齋如何、天牢如何、乾清宮如何……太后聽了皆是一言不發,手上捻着腕珠,紅珊瑚蜜臘的珠子一個個紅得嬌豔欲滴,給這般搓來揉去的更加光鮮明麗。

李嬤嬤素日知道太后的脾氣,知道她此刻心中必是有着大煩難,左右委決不下。當下便低聲進言,“皇上既是這般執着,不若就……”

“此事不在此。”太后緩緩搖着頭,“哀家擔心的是——藩王!”

“這個?”李嬤嬤倒糊塗了,見太后不再多說也不敢問什麼。

半響就見太后攥緊了腕珠,坐直了身子,李嬤嬤曉得這是拿定主意了,便低頭靜候吩咐。

“總是江山社稷爲重啊!來人,宣代王入宮覲見。”

高煜回到乾清宮自是心緒不寧,坐在書案前雙手支額,閉目沉思。方纔他怒極之下說的狠話,此刻想來也是有些過了,他再糊塗也不至於爲了這個隨意斬殺藩王。可是當時他就是那般惱怒,恨霄碧在自己面前流露的癡心與決絕,那一刻他甚至想立刻就殺了遜煒,永遠地斷了她的念想。

海德慶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他擡眼看去,海德慶跪在御座前面,磕頭請罪,“老奴該死,都是老奴多嘴惹得禍事。”

“你據實稟奏,何罪之有?”

“皇上垂詢,老奴不敢欺瞞。只是老奴擔心皇上一時錯意,草率決斷以至後悔莫及。”

“嗯?”

“當日貞靜夫人死後,先帝一直懊悔得很,曾多次說過若早知是此結果,不若就退而遠觀,至少還可一睹風采,必不會相逼以至幽冥相隔。皇上……”

“你不用說了,父皇是失在當初,悔在以後。所以朕不願失了先機,也不會失,朕意已決你們不用再勸。明日罷朝一日,召夏太傅、輔國公、周言上書房覲見。”

海公公只得答應了一聲退下。

這一夜內苑之中皆不平靜,不獨太后與高煜,就連坤寧宮內也是懷着心事輾轉難眠。郭妃今日早早就摒退了衆人,只留下素雲一個陪夜,可躺在牀上是怎麼也睡不着,後來索性便起身在這暖閣內踱步散心,不知已經走了多少個來回,猶未能解去心中的煩惱。

“娘娘!”素雲有些不安,今日的事她看見了,也約莫猜到了幾分,不明白的是自己的小姐何至於如此的焦躁。“郡主那裡聽說已經無甚大礙了,娘娘不必擔心。”

“嗯”

素雲見郭妃不置可否,只好試探着再問下去,“瞧着太后的意思象是仍要成全郡主和世子的,不知道皇上那頭怎麼了結,娘娘……”

“我素日怎麼沒有察覺呢?這該有多少年了?”郭妃突然的自言自語倒叫素雲愣了一下,待回過味來就聽見郭妃不無幽怨地說道,“初時讓我好生待她,我還以爲是因着父皇的緣故,要在父皇面前固寵自然是不能得罪她的,誰知……”只見郭妃痛苦地閉上了雙眼,蹙起了眉頭,半響深嘆了口氣,“那年我請旨給玉蘅賜婚,想來當時那脾氣就是爲着這個。”

素雲此刻方纔明白郭妃心中所傷,也替自己主子難受,當下便勸慰着,“這事還說不定呢,有太后作主誰知道呢?娘娘,就是退一萬步說,這事定了,奴婢瞧着郡主的脾氣倒未必同那幾個一樣,她素日就和娘娘好,再說,皇上的心也難說得很,也許就是一時新鮮,過個幾年許就撂開手了。”

郭妃輕笑了一聲,無謂地搖了搖頭,“傻丫頭,自來後宮之中哪裡有什麼好不好的,都是此一時彼一時。我擔心得就是這與衆不同,就是他撂不開手,不光是爲自己,如今更多的是爲了培兒!”

這個?素雲倒有些躊躇了,低下頭去慢慢思量,耳畔就聽見郭妃的聲音又恢復了平常的端莊平和之調,“你依舊替我好生盯着,把這消息悄悄地散到宮裡。”

“是!”

臘月初二一早,太后就來到了含清齋探望霄碧。昨晚她召見了代王,分析了形勢,痛陳了厲害,代王是個聰明人,知道輕重緩急,當下兩人便達成了一致。此刻她來見霄碧就是要來說服她,解鈴還需繫鈴人,這件事情的關鍵還是在霄碧身上。

“好孩子,你躺下吧。”太后見霄碧要起身,忙命人按住,“哀家來瞧瞧你的情形。一夜之間憔悴了許多啊”

“多謝母后。”霄碧低聲謝過,待聽到後一句心中又有些酸楚,眼淚在眶中打了兩轉終究未曾落下。她雖是一直伴着太后身邊長大,但論起感情卻還比不上與魏妃的親厚,皆因太后的性子果毅,主持後宮又禮法甚嚴,霄碧於她一直是敬多於愛,畏勝於親,平素在她面前舉止行事都小心翼翼,恪盡閨訓以博歡心。此刻她心中縱有千般委屈也不敢輕易流露出來。

太后瞧了瞧她的神色,心中明白,示意衆人退下,拉起霄碧的手,嘆了口氣,“哀家昨日也是一宿未眠啊,不知怎地,滿腦子裡都是先帝——”說着頓了頓,盯着霄碧,“和你母親。”

啊,霄碧心中一驚,擡眼看向太后,突然聽見太后將他們二人相提並論,必定是有什麼特別緣故的,江南那些隱約的片段又浮上心頭,難道真的有什麼隱情嘛?

太后見霄碧上了心,故意遲疑了一下,別過頭去含含糊糊地說,“世上的因果循環細想起來當真是叫人後怕,二十多年了又轉了一圈。”

“母后,爲何這樣說呢?兒臣心中好生疑惑。”

太后點點頭,“你也大了,知道這些事情也是無妨的。”說着端起茶來喝了一口,便說起了舊事。

“我們魏家在□□朝是天下第一臣子家,滿門富貴,可比得上中興唐室的郭家,當時父兄聖眷優厚,兩位哥哥是文武雙全,才具過人。洪熙十八年父親故去,魏家並沒有因此衰落,□□許魏氏封王列侯,承襲三代。我們姐妹又陸續都許嫁了皇子,結永世之好。就只剩下你母親一人,七妹是我們姐妹中最溫柔嫺熟的一個,才氣縱橫,揮斥方遒,我們都說這滿朝的皇子誰能配得上她呢?父親走時她還在襁褓,是大哥撫育她成人,他們二人的感情不同於一般,七妹這般的出衆,大哥不知道心中是多麼高興。”

“我娘傾心於我爹是嘛?”霄碧不知怎地,心中有些驚懼,弱弱地問了一句。

太后看了她一眼,並不回答,繼續說道,“當時登門求親的人很多,大哥差不多都回絕了,如果不是建安帝有了心上人,說不定大哥就把七妹嫁給了建安,嘿嘿,以後只怕……在這些個求親的人中,就有你的父親和十七皇子寧王明權。”

“十七皇叔嘛?最是精通音律的那個。”霄碧接口問道。

太后點點頭,“當時我們都以爲七妹會嫁給寧王,他們也算是知音,況且我們魏家的女子不是一般人家可以高攀的。不是說你父親門第不夠,聞家也算隴西望族,只是開國初年,失散流離,到你父親這輩凋落得差不多了。你父親人品高華,投筆從戎立下赫赫功勳,着實不簡單,大哥十分賞識他。可是這又如何呢?我們誰也沒有想到七妹當時心儀的人竟是——”太后停住了口,眼望着霄碧,定定地吐出兩個字,“先帝!”

霄碧倒抽一口冷氣,她知道後事,前塵如此,便是母親一生也沒能如願了?

“其實先帝心中何嘗不是如此呢?二十多年未曾有過改變。”太后黯然道來,嘆了口氣。

“那麼怎會到後來這樣呢?”霄碧想知道原因,可心中卻怕知道這一切。

“建安元年,靖難之役,六妹夫婦自縊,二哥投身於先帝被建安所殺,大哥忠於建安與先帝誓不兩立,五弟辭官走了,從此不聯繫了,我們魏家分崩離析,就此凋零。”

“那我母親?”

“先帝登基後,爲了穩定朝局殺了一大批建安舊臣,只留下了你大舅一人的性命,想是爲着你母親的緣故,可是依你大舅的性子,他已斷了與我的聯繫,與先帝更是水火不容,斷不會再同意你母親嫁於先帝了!後來便作主將你母親嫁於你父親。”

“便是這樣?”霄碧心中有些疑惑,然而一時也說不清楚究竟哪裡不對。

“你父親是先帝手下第一員儒將,平定靖難、征戰安南、漠北立下無數戰功,在那種時候他還敢於向魏家提親,不可不說對你母親是一往情深,矢志不渝。你大舅是有着其他考慮,可你母親當時恐怕也不光是想着幸福二字,兄長的國仇家恨、先帝的江山社稷……所幸婚後他們也是琴瑟友和、相敬如賓的。不然你母親後來也不會殉節。”

霄碧越聽越驚心,“爲何說有着其他考慮,爲何說不是想着幸福二字?”

“你大舅的初衷原是讓他們君臣不和好伺機東山再起的!你父親當時握有重兵,時局未定,先帝還要倚重他。”太后無奈說出這等殘酷事實,“你母親怎會不知道呢?許婚只不過是一時的。拖了三年方得成親。不過你母親一定是拿定了主意,她是不願意再起殺戮,刀兵相見,甘願嫁於你父,不僅對你父親的回報,也是爲着先帝的江山社稷。”

太后拍了拍霄碧的肩膀,“碧兒,你相貌性情酷肖你的母親,先帝對你那般的寵愛,你該知道緣由了吧?”

霄碧怔怔地,往事原來如此,只以爲父母恩愛,原來不過是一個女子的隱忍和犧牲罷了。想起母親當時的徵仲,想起父皇這些年的鬱鬱寡歡,原來竟是這般,現下終於是明白了。

太后端詳霄碧一番,說到了正題,“碧兒,先帝一直想留你在身邊,當日也曾說過願聘你爲媳的話,先帝是有遺命的。”

“母后!”霄碧語音微顫,欲待懇求。

太后搖手止住,“碧兒,你在我身邊多年,如今我們都沒有什麼親故,以後若能互相做個伴倒也不錯,先皇那般疼你,必定是樂見其成的。我知道皇帝和世子都是執拗的人,可惜到底君臣有別,再這麼下去只怕……碧兒,你母親一生慈悲,不知救下了多少人……”

這一番話猶如晴天霹靂打得霄碧再也說不出話來……耳畔猶有餘音繚繞,

“你要拿定主意,這一干人的身家性命都在你一念之間啊!”

高煜輟朝一日,只召見夏太傅等三人,衆臣大多不知出了何事,都聚在金鑾殿上竊竊私語。半響見三人出來,忙聚攏上去打聽。

這三人其實此刻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世子犯上的事情只有輔國公一人知道,他本想趁着這個機會求個情,到時再拉上那二人一道說說話估計也就成了。誰知進了書房後,高煜只是談經說道,講集論史,告誡三位要舉薦賢才,只有唯纔是舉才能治理好天下。

那夏太傅和周言都是飽讀詩書的,說起經史子集自然相談甚歡。張英就有些勉強了,一旁看着,瞅了個空子剛想提昨天的事情,就聽見高煜話風一轉,說起了西晉時期的八王之亂,感嘆了一番當時藩王坐大的後患。這三人也不知高煜的用意,對於藩王之事皆不敢隨便附和。

高煜見狀呵呵笑了笑,只說了句“自古有道明君皆崇禮重士,你們是輔佐良臣,對於國家政事一定要知無不言”,不待三人開口便讓他們退下了。故而此番召見,皇上究竟要說什麼,這三人離開書房時皆不是十分明白,疑疑惑惑回到大殿上。

面對衆人的詢問,周言也只好抱拳歉意,說了些“皇上要舉賢納諫”的意思,大家聽聽也覺沒什麼便陸續散了。這邊周言就想和太傅、張英好好商量一下,誰知楊士釗湊上來,壓着聲音故作神秘的說,“三位,可曾聽說昨兒宮裡發生了一件大事?”

張英估計是指世子被關的事情,不大願意和楊士釗這樣的人談這個,當下冷哼一聲並不答話。周言一向冷淡,不愛打聽這些與己無關的事情,也不作聲。太傅性格端方,又領着宮內督教皇子的職責,見楊士釗這樣說,便板起臉來正色道,“楊大人,宮闈之事,我等外官還是不宜多說的好啊。”

‘“是,太傅教訓得極是。宮闈之事不便言傳,不過,”楊士釗頗有些得意,賣起關子來了,“這事卻是關係朝野局勢的。三位還不知道吧。”

嗯?太傅等三人都有些詫異了,一個個都看着楊士釗不發一言。

楊士釗見狀更加得意,湊到跟前鬼鬼祟祟地說,“代王世子被皇上扣下來啦,已經關進了天牢。”

啊,這一下太傅和周言都驚起來了,“爲着何事如此?”

“爲着……”楊士釗四下看看,無人在側,便附耳過去低聲道,“據說,是爲了爭個女人!”

“一派胡言!”太傅怒斥,拂袖就要離去。

楊士釗見狀忙攔着辯駁,“太傅,下官所說句句屬實,據說就是爲了和義成郡主的婚事,世子和皇上翻臉了,還私藏兵刃、行刺皇上。就在慈寧宮花園裡,這可是多少人都看見的。”

太傅聞聽不由得頓住腳步,楊士釗說得有模有樣倒不似道聽途說,這等事情量他也不敢平空造謠生事。當真如他所言,世子所犯的可就是忤逆大罪,定個謀反都可以,可是方纔皇上爲何只字不提呢?皇上究竟是何用意呢?一時間太傅不禁躊躇起來。

楊士釗見他不語知道是相信了自己的話,不無感慨得說,“都說紅顏禍水,看來是一點不假啊。嘖嘖,不愧是太傅的弟子……”剛想再調侃兩句,就看見夏太傅怒目相視,慌忙一抱拳道了聲“告辭”便揚長而去。

“小人!”張英不滿地對着他的背影啐了一口,轉而對太傅與周言道,“不過他說得倒是實情,昨日我進宮求情被皇上拒之門外,原打算今日拉上二位一道求個恩典,偏一直沒有說話的機會,二位大人看如何解決此事?”

太傅和周言對看一眼,不免重又想起皇上方纔的訓示,拉上張英,三人便商量起來。

13.回望還迷堤柳綠26.憑君莫問,清涇濁渭57.縱使相逢應不識3.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27.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12.憑仗東風吹夢19.一片芳心千萬緒2.小桃新謝後,雙燕卻來時14.到時才辨謝梅紅65.獨自莫憑闌41.朝來寒雨晚來風27.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37.世事漫隨流水18.杏花開後便無晴12.憑仗東風吹夢53.爲誰風露立中宵20.世上如儂有幾人10.誰在鞦韆,笑裡輕輕語42.路遙歸夢難成51.遠夢似曾經此地64.解釋春風無限恨68.人人盡說江南好22.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37.世事漫隨流水25.別有幽愁暗恨生15.是誰譜掠水鴻驚28.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9.常棣之華,鄂不韡韡8.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13.回望還迷堤柳綠57.縱使相逢應不識30.得意秋,分破帝王憂64.解釋春風無限恨32.山不厭高,海不厭深16.二月黃鸝飛上林27.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5.漏清宮樹子規啼26.憑君莫問,清涇濁渭15.是誰譜掠水鴻驚39.小院閒窗春已深31.江山如此多嬌8.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53.爲誰風露立中宵13.回望還迷堤柳綠10.誰在鞦韆,笑裡輕輕語8.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59.藍田日暖玉生煙51.遠夢似曾經此地5.漏清宮樹子規啼22.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35.小立恨因誰,心字已成灰52.當體即空,了不可得27.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37.世事漫隨流水20.世上如儂有幾人46.是非多自愛憎生7.岸上誰家遊冶郎13.回望還迷堤柳綠32.山不厭高,海不厭深4.暗迷窗曉,舊盟誤了34.天教心願與身違70.醉拍春衫惜舊香(中)50.題外討論20.世上如儂有幾人30.得意秋,分破帝王憂48.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19.一片芳心千萬緒12.憑仗東風吹夢35.小立恨因誰,心字已成灰40.漁陽鼙鼓動地來38.別時容易見時難20.世上如儂有幾人3.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44.終日誰來,空照秦淮29.黃竹歌聲動地哀38.別時容易見時難21.欲尋陳跡悵人非13.回望還迷堤柳綠50.題外討論69.醉拍春衫惜舊香(上)21.欲尋陳跡悵人非6.此情可待成追憶21.欲尋陳跡悵人非45.寒日蕭蕭上鎖窗60.錦瑟無端五十弦44.終日誰來,空照秦淮58.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35.小立恨因誰,心字已成灰20.世上如儂有幾人41.朝來寒雨晚來風46.是非多自愛憎生57.縱使相逢應不識19.一片芳心千萬緒18.杏花開後便無晴52.當體即空,了不可得68.人人盡說江南好63.何似休生連理枝43.新愁往恨何窮61.醒時空對燭花紅34.天教心願與身違
13.回望還迷堤柳綠26.憑君莫問,清涇濁渭57.縱使相逢應不識3.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27.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12.憑仗東風吹夢19.一片芳心千萬緒2.小桃新謝後,雙燕卻來時14.到時才辨謝梅紅65.獨自莫憑闌41.朝來寒雨晚來風27.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37.世事漫隨流水18.杏花開後便無晴12.憑仗東風吹夢53.爲誰風露立中宵20.世上如儂有幾人10.誰在鞦韆,笑裡輕輕語42.路遙歸夢難成51.遠夢似曾經此地64.解釋春風無限恨68.人人盡說江南好22.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37.世事漫隨流水25.別有幽愁暗恨生15.是誰譜掠水鴻驚28.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9.常棣之華,鄂不韡韡8.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13.回望還迷堤柳綠57.縱使相逢應不識30.得意秋,分破帝王憂64.解釋春風無限恨32.山不厭高,海不厭深16.二月黃鸝飛上林27.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5.漏清宮樹子規啼26.憑君莫問,清涇濁渭15.是誰譜掠水鴻驚39.小院閒窗春已深31.江山如此多嬌8.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53.爲誰風露立中宵13.回望還迷堤柳綠10.誰在鞦韆,笑裡輕輕語8.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59.藍田日暖玉生煙51.遠夢似曾經此地5.漏清宮樹子規啼22.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35.小立恨因誰,心字已成灰52.當體即空,了不可得27.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37.世事漫隨流水20.世上如儂有幾人46.是非多自愛憎生7.岸上誰家遊冶郎13.回望還迷堤柳綠32.山不厭高,海不厭深4.暗迷窗曉,舊盟誤了34.天教心願與身違70.醉拍春衫惜舊香(中)50.題外討論20.世上如儂有幾人30.得意秋,分破帝王憂48.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19.一片芳心千萬緒12.憑仗東風吹夢35.小立恨因誰,心字已成灰40.漁陽鼙鼓動地來38.別時容易見時難20.世上如儂有幾人3.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44.終日誰來,空照秦淮29.黃竹歌聲動地哀38.別時容易見時難21.欲尋陳跡悵人非13.回望還迷堤柳綠50.題外討論69.醉拍春衫惜舊香(上)21.欲尋陳跡悵人非6.此情可待成追憶21.欲尋陳跡悵人非45.寒日蕭蕭上鎖窗60.錦瑟無端五十弦44.終日誰來,空照秦淮58.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35.小立恨因誰,心字已成灰20.世上如儂有幾人41.朝來寒雨晚來風46.是非多自愛憎生57.縱使相逢應不識19.一片芳心千萬緒18.杏花開後便無晴52.當體即空,了不可得68.人人盡說江南好63.何似休生連理枝43.新愁往恨何窮61.醒時空對燭花紅34.天教心願與身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