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

趙雲等人提着人頭凱旋而歸,關中士卒喊聲震天。

程昱見此情形,忍不住說道:“我軍氣勢如虹,賊軍氣勢萎靡,主公何不趁機掩殺?”

雖說聯軍總兵力多過關中軍,可是由於諸葛亮的自信,此次並未帶領太多兵馬前來。

諸葛亮也是想要,在鬥陣這個方面完虐關中軍,好打擊關中軍的士氣。

故此,現在的聯軍兵力,其實與出戰的關中軍兵力相差無幾。

可是雙方士氣對比卻並不一樣,程昱可以猜測,若是現在揮兵掩殺,定能大破聯軍。

陳旭聞言,卻是搖了搖頭。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更何況聯軍一方定有後手。”

“我此次前來,乃是爲了打擊聯軍士氣,最主要的是打擊諸葛孔明,其餘倒是其次。”

說到這裡,陳旭臉上的笑意越發濃烈了。

感受到了衆人心中的疑惑,陳旭並沒有解釋太多,反而自顧自縱馬上前。

奔入陣中,陳旭氣沉丹田,朗盛說道:“孔明,可敢上前一敘?”

諸葛亮還在爲八卦陣被破而震驚,猛然聽見了陳旭的話,才從震驚中回過神來。

眼神複雜的看了陳旭一眼,諸葛亮轉頭對衆人交代了一陣,當即縱馬向前,拉近了與陳旭之間的距離。

當然,諸葛亮乃是謹小慎微之人,自然不會距離陳旭太近,在距離陳旭兩箭之地停了下來。

“秦王有何指教?”

陳旭右手提着長槍,左手捋了捋鬍鬚,笑着說道:“我得到了上古陣法傳承,奈何資質有限,並不能完全領悟。”

“孔明卻是陣法奇才,我欲將這上古陣法傳承交給你,不知你可願接受?”

諸葛亮聽到這裡,心中當即警惕了起來,而後搖頭道:“對於陣法,亮自忖瞭解頗深,卻從未聽過什麼上古陣法傳承。”

“縱然秦王的陣法詭異多變,仍舊有跡可循,亮自信若是秦王再布此陣,我自能將其破去。”

這倒並不是諸葛亮在誇口,事實正是如此。

第一場鬥陣,聯軍方面之所以兵敗,很大程度上乃是因爲,諸葛亮並不瞭解關中軍虛實。

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

事實上,不僅僅是第一場鬥陣,第二場鬥陣亦是如此。

陳旭之所以能夠破陣,乃是因爲早就見識過八卦陣,而且對症下藥做了很多功夫。

否則的話,關中軍絕對不可能破除此陣。

諸葛亮能夠自創八卦陣,可謂是飽覽羣書,對於各種陣法都有所涉獵。

然而,他也從未聽過什麼上古陣法傳承。

其實,所謂的上古陣法傳承,也只是陳旭信口胡謅罷了,《太平要術》裡面雖然記載了不少陣法,卻也都是有跡可循。

只不過,陳旭今天所要做的,就是忽悠,狠狠的忽悠。

如果能夠將諸葛亮這個,被後世人稱爲智慧化身的妖人,忽悠得頭暈目眩,也是一種天大的成就。

故此,陳旭裝模作樣的輕咳兩聲,而後正色道:“上古奇陣的傳承,我手中自然有,只要孔明願意,隨時可以拿去。”

看着陳旭一本正經的樣子,諸葛亮眼中狐疑之色更濃。

思量半晌,諸葛亮說道:“秦王既然自稱得到了上古陣法傳承,不妨試言之。”

陳旭自然知道,不可能如此輕易就忽悠了諸葛亮,當即輕咳兩聲,開始講訴。

“孔明所布八卦陣,取六爻三三衍生之數,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八卦陣,又有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而變六十四爻,從此周而復始變化無窮。”

“此等陣法雖然人間罕見,卻也只能稱爲地陣,孔明卻不知道,世間尚有天陣存在。”

諸葛亮眉頭皺的更緊了,問道:“何爲地陣,何爲天陣?”

陳旭一本正經的說道:“所謂地陣,可用於軍中,乃凡人使用的陣法;至於天陣,雖然佈置難如登天,一旦布成卻能使得斗轉星移,逆天改命,天翻地覆,十方俱滅。”

聽到這裡,諸葛亮心中越發不信。

別看八卦陣非常奇妙,可是其中很多東西,都只是障眼法罷了,縱然威力奇大,終究還是有跡可循。

然而,陳旭所說天陣的能力,諸葛亮卻是從未聽過,而且威力大的也有些誇張了。

好似知道諸葛亮心中所想,陳旭繼續侃侃而談,道:“上古時期,先民與兇獸相爭,佔據下風。”

“後有人以大毅力,大智慧,感悟天地,集合人族之力佈下周天星斗大陣。”

“此陣以特殊陣旗,合天上三百六十五星辰之力,再加上太陽星與太陰星爲主星陣眼,深邃無比,殺氣瀰漫,一旦布成,天翻地覆。”

隨後,陳旭又將前世小說中,對於周天星斗大陣的描述,再加上自己對於陣法的領悟,二者結合在一起,吐沫橫飛的忽悠着諸葛亮。

當然,這個過程中,陳旭自然將本來傳說中陣法,改得面目全非,否則根本沒有辦法忽悠住諸葛亮。

諸葛亮越聽越感覺心驚,這個周天星斗大陣,諸葛亮從未聽過,可是陳旭說起來頭頭是道,也不想瞎編的樣子。

眼前的一切,不由使得諸葛亮信心有些動搖,臉上也露出了糾結之色。

“莫非,這世間真的有天陣?”

講述完了周天星斗大陣,陳旭偷偷看了看諸葛亮臉色,諸葛亮臉上的迷茫,自然逃不過陳旭眼睛。

看到這裡,陳旭不由心中大喜,一種無與倫比的成就感,頓時油然而生。

雖說陳旭現在位高權重,已經過了喜歡惡搞的年齡。

只不過,陳旭每每想到,自己能夠在諸葛亮擅長的領域,用虛無縹緲的事情,將其忽悠得分不清事實,這種成就帶來的快感,都讓陳旭心中愉悅無比。

陳旭仍不罷休,又開始吐沫橫飛的講述其他陣法。

什麼兩儀微塵大陣,什麼九曲黃河陣,什麼十絕陣,什麼十方俱滅陣,什麼天羅地網陣,都被陳旭講得有鼻子有眼。

如今的陳旭,已經徹底化身爲一個說書人,將前世小說中虛無縹緲的東西,結合自己對於陣法的瞭解,全都講訴了一遍。

陳旭講着講着,就連自己都有些相信了,正準備講述十二都天神煞氣大陣,可是想了一下覺得太過玄幻,終究還是沒有說出來。

至於諸葛亮,卻由一開始的不信,變成了將信將疑,到了現在的心悅誠服,雙目閃光。

這些陣法,陳旭講起來都是有根有據,而且諸葛亮也並不認爲,陳旭能夠虛構出這麼多陣法。

現在的諸葛亮,聽得已經有些如癡如醉,完全忘記了雙方處於敵對陣營。

諸葛亮,化身成爲一顆如飢似渴的小樹苗,孜孜不倦的吸收着養分。

只不過,若是諸葛亮最終得知,他認爲養分只是虛無縹緲,只是陳旭心血來潮,隨口胡謅用來忽悠他的東西,又會作何感想。

恐怕那個時候的諸葛亮,就不會像現在這麼佩服陳旭了,反而會惱羞成怒,將其恨得咬牙切齒了。

陳旭吐沫橫飛,終於將這些陣法講完了,還待繼續講訴,卻想到有些陣法不便講出來,當即有些意猶未盡的住口了。

“真是可惜,十二都天神煞大陣,萬仙陣,血海冥河陣,誅仙劍陣,這些陣法不能講出來。”

來到漢代以後,陳旭發現很多後世的神話傳聞,這個時代並沒有出現。

故此,很多東西根本不能給諸葛亮講,如果強行講訴,很有可能會露出馬腳。

不知不覺間,陳旭已經講了一個時辰,此時停下來以後,也感覺有些口乾舌燥。

本來兩軍對壘,殺氣騰騰的戰場,卻陷入了詭異的安靜之中。

雙方士卒,雖然聽不明白陳旭講訴的原理,卻也感覺這種所謂的天陣,好像非常厲害的樣子。

他們對於陣中的陳旭,也有了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就連曹操等人,現在亦是驚疑不定。

所有人都在想,世間如果真的有這種陣法,真要被人擺出來以後,將會有多麼恐怖。

雖然很多人一開始並不相信,這些陣法真的有如此大威力。

然而,陳旭講起來有鼻子有眼,最爲精通陣法的諸葛亮,現在也是聽得如癡如醉。

這一切的一切,由不得衆人不信。

看到陳旭停下來以後,諸葛亮雖然一直沒有說話,卻也感覺喉嚨有些乾澀。

他嘶啞着嗓子說道:“秦王果真願意,將上古奇陣的傳承,交付於我?”

諸葛亮不僅是一個聯軍統帥,更是一位對知識,有着強烈學習慾望的學者。

否則,諸葛亮也不可能,擁有現在的成就了。

未知知識對於諸葛亮的吸引,就比如脫光的美女,對於色狼的吸引那般,根本沒有辦法抵抗,

以至於,諸葛亮現在居然有些失去了平常心,問出了這麼一句拉低智商的話。

陳旭見狀,卻是眼神微閃,而後在心中想到:“諸葛亮的心已經亂了,他也沒有了以前的自信與從容不迫。”

心裡雖然這麼想,可陳旭口中卻是堅定地說道:“我資質有限,這些陣法根本沒有辦法完全領悟。”

“孔明若是願意棄暗投明,而後拜我爲師,我不僅會將上古奇陣傾囊相授,日後大秦相國一職,也非你莫屬!”

陳旭斬釘截鐵的聲音,在戰場之上回蕩着,所有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本來還沉迷在,陳旭描述出來玄妙陣法之中的諸葛亮,聽見了陳旭的聲音,眼神忽然變得清明瞭起來,後背亦是冷汗淋漓。

“陳文昭之用心,何等險惡!”

現在的諸葛亮,心中只剩下了這種想法。

也無怪乎諸葛亮會這麼想,陳旭先是以陣法爲誘餌,畫了一個天大的餅,引誘諸葛亮沉迷其中。

不僅如此,陳旭還在所有人面前,將這些所謂的天陣,講得如此厲害。

這樣的話,也會於無形之中,在衆人聯軍士卒心中,種下了一顆畏懼的種子。

與之相反,關中軍得知自家主公,掌握瞭如此上古奇陣,自然會士氣大振。

至於前面兩次鬥陣的勝利,更是給了這些虛無縹緲的上古奇陣,一個非常有力的證明。

陳旭的險惡用心,還不僅僅是如此。

現在的諸葛亮,可是聯軍最高統帥,陳旭卻當着聯軍上下,當着四大諸侯的面前,公然招攬諸葛亮。

更爲重要的是,陳旭招攬諸葛亮的砝碼,不可謂不重。

不管是那些聽起來十分厲害,有着毀天滅地的上古奇陣,還是陳旭對於相位的承諾,都是不可抵擋的誘餌。

縱然諸葛亮本人對這些不屑一顧,可是四大諸侯以及聯軍士卒,又會怎麼想?

就這樣,一顆懷疑的種子,被陳旭光明正大埋在了聯軍心中。

諸葛亮何等聰慧,方纔只是一葉障目罷了,現在回過神來,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緣由。

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898章 試探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251章 祭奠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267章 捷報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134章 褚燕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350章 怒第366章 內亂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190章 回寨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210章 獻城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156章 伏兵第507章 求助第28章 返鄉第267章 不可敵第503章 傳統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549章 水淹第221章 試探第70章 報仇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521章 塵埃落定第288章 欲殺人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59章 殤第765章 對峙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102章 馬驚第269章 止戈第781章 連斬數將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373章 王承第478章 韓遂死第214章 苦衷第625章 殤第727章 始末第491章 心憂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320章 破公孫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264章 水淹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525章 兩封信第636章 無奈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468章 沙盜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3章 阿虎之勇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772章 挾持吳懿第766章 陰招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801章 塞外風雲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264章 水淹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485章 家事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100章 議事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413章 鬥智鬥勇
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898章 試探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251章 祭奠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267章 捷報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134章 褚燕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350章 怒第366章 內亂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190章 回寨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210章 獻城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156章 伏兵第507章 求助第28章 返鄉第267章 不可敵第503章 傳統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549章 水淹第221章 試探第70章 報仇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521章 塵埃落定第288章 欲殺人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59章 殤第765章 對峙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102章 馬驚第269章 止戈第781章 連斬數將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373章 王承第478章 韓遂死第214章 苦衷第625章 殤第727章 始末第491章 心憂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320章 破公孫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264章 水淹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525章 兩封信第636章 無奈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468章 沙盜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3章 阿虎之勇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772章 挾持吳懿第766章 陰招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801章 塞外風雲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264章 水淹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485章 家事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100章 議事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413章 鬥智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