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洪水滾滾

梓潼城內,楊懷暴跳如雷的說道:“三千多關中兵這麼大目標,你們居然偵察不到他們動向,真是廢物!”

一羣斥候跪在地下,臉上帶着惶恐之色,卻也不敢頂嘴。

發泄了一陣,楊懷這才稍微平復了一下心緒,問道:“三千人馬無論如何隱藏,都會留下蛛絲馬跡,將你們偵察到的情報全都說出來。”

斥候首領長長舒了一口氣,說道:“我等四面偵察,發現好幾條路上都留有關中軍足跡,可是這些蹤跡卻往往都是戛然而止。”

“我們花費了大量時間,都未曾偵察到關中軍確切動向。”

“只是可以肯定,關中軍要麼往劍閣方向逃去,要麼沿着梓潼水順流而下,一直往東南方向行軍。”

楊懷聞言眉頭緊緊皺在了一起,說道:“劍閣乃是一座雄關,城中又有鄧賢將軍領兵駐守,關中軍兵敗逃竄,根本沒有能力攻克劍閣。”

“更何況張任將軍也趕往了劍閣,田豐、甘寧若是向劍閣逃去,必定有死無生。”

“我軍前番攻破梓潼,已經將關中軍戰船全都繳獲了過來,失去了戰船的關中軍,如何有能力沿着梓潼水順流而下?”

楊懷言下之意,無疑是否定了斥候的偵查結果。

斥候首領不敢反駁,只是低頭默默無語。

畢竟,雖然他有這樣猜測,可關中軍卻好似人間蒸發了一般,根本不見絲毫蹤跡。

在縣衙之內來回走動了幾次,楊懷忽然說道:“我們以前一直認爲,關中兵兵敗以後,會重新聚集在一起倉皇逃走。”

“假如關中軍因爲兵敗軍心渙散,卻是軍心渙散分開逃進山中,有沒有這個可能呢?”

楊懷雖然這樣大膽猜測,卻也覺得有些不靠譜,畢竟甘寧、田豐雖然不慎丟掉了梓潼,可兩人之才能卻是毋庸置疑。

再加上關中軍無比精銳,楊懷覺得,他們一定能夠將關中兵重新聚集在一起。

更何況,縱然關中兵真的四散而逃,也不可能直到今日,都沒有辦法抓到一個俘虜吧。

“難不成,關中軍全都插上翅膀,飛出了廣漢郡?”

楊懷左手撫摸着腰間劍柄,眼睛微微眯起,居然開始胡思亂想起來。

“踏踏踏!”

就在楊懷愁眉不展之時,外面忽然響起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只見高沛跨步走了進來。

進來之後,高沛就急忙說道:“將軍是否發現,這兩天城中忽然多了不少精壯的流民?”

楊懷心中一驚,失聲叫道:“莫非你以爲那田豐、甘寧根本沒有逃走,反而讓關中士卒混入城中,想要尋機再次攻破梓潼?”

凝重點了點頭,高沛說道:“田豐足智多謀,甘寧勇冠三軍,他們都是關中舉足輕重之人,遭逢此敗又怎會放下心中這口惡氣?”

“而且關中軍軍中糧盡,除了再破一城奪取糧草,又如何能夠養活麾下士卒?”

楊懷捋了捋自己鬍鬚,思量許久忽然放聲大笑起來,道:“若此二人果真躲入山中,想要抓住他們卻是困難無比。”

“假如他們果真妄想再克梓潼,定要讓他們有來無回!”

說這話的時候,楊懷臉上滿是陰狠之色。

這一日,梓潼城內防守明顯嚴密了許多,百姓們更是許進不許出。

城池之內,全天都有全副武裝的益州兵,四處抓捕面生的精壯之士,短短半日居然抓捕到了兩百餘人。

這些人毫無疑問都受到了慘絕人寰的酷刑,其中果真有不少人忍受不住折磨,招了自己乃是關中士卒假扮的事實。

高沛雙手沾滿鮮血,旁邊一個人早已變得不成人形。

往地上狠狠吐了一口吐沫,高沛罵道:“真是賤骨頭,非要把你打得半死不活才肯招供。”

冷冷瞥了那人一眼,高沛擺了擺手,對身旁士卒說道:“給他個痛快!”

來不及清洗手上的鮮血,高沛就急匆匆前去面見楊懷,對他說道:“已經有二十幾人招供,他們的確是被甘寧派進城來,想要應外合再次攻下梓潼。”

“甘寧本來想要領兵逃走,奈何梓潼城破,關中軍缺糧,田豐這才獻計想要放手一搏。”

“吾觀看那些混進來的關中軍,亦是個個面黃肌瘦,有許多人甚至好幾天沒吃飯了。”

楊懷緩緩點了點頭,說道:“逃出去的關中軍約有三千左右,沒有糧草縱然想要逃走,也有些不太現實。”

“他們想要復奪梓潼,獲取糧草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是我很疑惑,這些天斥候爲何偵察不到關中軍動向。”

高沛道:“此地以西二十餘里的位置,有個極其隱蔽的峽谷,哪怕當地獵人也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峽谷。”

“關中軍兵敗以後,就躲到了這個地方,沒有熟悉地理的嚮導,斥候纔沒有偵察到關中軍動向。”

“縱然有少許斥候僥倖找到那個峽谷,也會被關中軍捕殺,故此關中軍行蹤才一直沒有暴露。”

楊懷聞言恍然大悟,益州山地衆多,有些地方猛獸出沒、人跡罕至,有一個鮮爲人知的峽谷並不奇怪。

前段時間也有一些斥候失蹤,可這乃十分常見的事情,故此楊懷也沒有太過心疑。

今日得到了關中軍口供,以前疑惑就全都輕易解開了。

心結解開,楊懷再次出言問道:“可曾逼問出關中軍準備何時攻城?”

高沛道:“關中軍沒有糧草已經撐不下去了,原計劃就會前來攻城。那田豐更是設下計策,想要先派一彪人馬引出城內守軍,再裡應外合奪取梓潼。”

說到這裡,高沛皺着眉頭道:“可是今日,我等大張旗鼓捕殺城內細作,田豐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必定知道自己謀劃失敗,恐怕不會再來奪城。”

“甚至於,爲了安全起見,他們可能會撤離西邊那個隱秘峽谷。”

楊懷覺得高沛之言非常有理,當即狠狠點了點頭,而後奮然說道:“既然已經知道了賊軍隱藏之地,我等又何須被動等待?”

“賊軍缺糧已久,士卒們必定氣力不濟,我軍又佔據兵力優勢,只要主動進攻,定可一戰大破關中軍,生擒田豐、甘寧指日可待!”

高沛亦是說道:“將軍此言大善,兵貴神速,我等現在即可點齊兵馬,殺向關中兵駐軍之地!”

……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曉得那處峽谷的嚮導,楊懷、高沛當即領兵三萬浩浩蕩蕩殺了過去。

爲了預防關中軍再來詐城,兩人臨走之前不僅留下了一萬兵馬,還對守城副將再三交代,除非見到他們兩個,否則決不能打開城門。

山林之中十分難以行軍,益州軍往前面行駛了十里路程,卻花費了許多時間,因爲這裡根本沒有非常寬闊的道路。

有些地方,就連步卒都極難通過。

摸了把臉上細密的汗珠,楊懷有些驚疑不定的說道:“真不敢想象,梓潼附近居然還有這麼一片地方!”

“嗷吼!”

就在此時,一陣虎嘯之聲傳來,益州士卒聞言全都臉色一變。

高沛卻是急忙安撫軍心,說道:“大蟲雖猛,卻也不敢貿然襲擊大隊人馬,爾等只管行軍便是,休要慌張。”

大軍繼續緩慢往前行駛,一路之上先後聽到了財狼虎豹的吼叫。

直到此時,楊懷、高配二人才知道,爲何關中軍隱藏的那道峽谷,會如此隱蔽了。

先不說這裡地勢太過險峻、複雜,單說山裡面的猛獸,都能足以使得許多人望而卻步,不敢輕易涉足這裡。

“啊,啊,救命!”

忽然之間,一個益州士卒不小心踩空,居然跌入了險峻的山崖裡面。

悽慘的呼救之聲在山谷內不停迴盪着,顯得有些瘮人。其餘益州士卒見狀,臉上也都露出了恐懼的神色。

楊懷急忙厲聲高呼:“大家一定要小心,看穩了再走!”

高沛道:“吾嚴刑拷打那些關中軍的時候,就聽他們說過這裡地勢險峻,極其不容易通過,卻沒想到居然會險峻到了這種程度。”

說到這裡,高沛臉上不由露出了憂色。

楊懷咬了咬牙,道:“要不了多久,吳懿、張鬆就會抵達梓潼。”

“若那個時候,我等尚未能夠抓住甘寧、田豐,這樁天大的功勞,此二人恐怕就會分一杯羹了。”

“既然關中軍能夠穿越險路抵達峽谷之內,我軍又豈會弱於他們?而且只要能夠抓住田豐、甘寧,無論付出多麼大代價都值得!”

說完之後,楊懷就繼續催促大軍前行,一路之上有不少士卒不慎跌落懸崖。

由於廣漢郡比較靠近南方,故此哪怕到了秋季,山中仍舊有不少樹木青翠欲滴,煥發着盎然生機。

高沛望着無窮無盡的山嶺,以及望不到邊的樹木,眼中閃過一道憂慮之色。

“這裡山林衆多,若是賊軍以火攻我軍,卻該如何是好?”

楊懷亦是心中一驚,繼而說道:“草木並不太過乾枯,縱然以賊人使用火攻,短時間內也不會烈火縱橫。”

“況且我軍處於上風口,對於火攻完全可以不在意。”

話雖這麼說,可楊懷仍舊廣派斥候,偵察四周看有沒有關中軍埋下的引火之物。

一路無事,大軍再次繞過一道山嶺,嚮導指着遠處的山谷,說道:“從此地進去,便是將軍所要尋找的那片山嶺了。”

“山嶺之內空間極大,還有一條大河橫貫其中,若是不考慮狼蟲虎豹,這裡倒是一個棲息的絕佳之所。”

楊懷見終於找到了關中軍駐地,當即大喜過望,就欲領兵殺進去。

“敵襲,敵襲!”

就在此時,一道淒厲的聲音響起,卻是一位關中軍斥候發現了益州軍蹤跡。

“殺!”

高沛看見關中軍斥候,心中再無疑慮,一馬當先往山谷之內衝了進去。

三萬益州軍忽然衝進山谷,哪怕關中軍有斥候示警,也根本來不及排列陣型迎敵。

而且他們看起來都有些營養不良,萎靡不振,根本毫無戰心。

益州軍殺進來以後,關中士卒更是倉皇逃竄,沒有組織起一絲像樣的抵抗。

“逃啊,快逃!”

關中士卒慌慌張張,徑直往峽谷另一邊跑去。

甘寧見狀大聲怒吼:“前面有大河阻路,根本逃不出去,諸軍何不奮死一戰!”

然而在這個時候,根本沒有人聽從甘寧的指揮,仍舊慌不擇路往大河那個方向逃去。

不少士卒直到抵達河邊,這才停住了腳步,懊悔不已。

一些精通水性的士卒,卻直接跳進了河裡,然後往河對岸遊了過去。

“咦,水好像並不深啊。”

不少跳進水中的士卒,游到中間以後,發現河水並不能將他們身子淹沒,口中不由發出了驚呼之聲。

那些不會游泳的士卒,見狀卻是大喜過望,不顧一切跳進河裡,往對岸逃去。

甘寧無奈之下,也只能護着田豐丟盔棄甲,涉水渡河。

楊懷見關中軍兵敗如山倒,更是意氣風發,一馬當先領兵往前殺去,口中大喝:“生擒田豐,活捉甘寧!”

“生擒田豐,活捉甘寧!”

益州軍亦是士氣大振,個個奮勇向前衝殺。

卻說關中軍在危險之前,爆發出了強大的潛力,紛紛涉水逃向了對岸。

楊懷、高沛領兵殺到河邊,根本沒有絲毫猶豫就衝進了河中。

嚮導看見明顯下降許多的河流水位,欲言又止,可是想起現在乃是秋季,水位降低也情有可原,倒也沒有吭聲。

“殺!”

楊懷、高沛剛剛領兵涉水渡過大河,忽然就聽到了一陣轟隆巨響。

兩人擡眼望去,只見一道翻滾着的洪流,攜帶萬鈞之勢,勢不可擋奔騰而下。

“糟糕,中計了!”

他們見此情形,都不由臉色大變。

“救命啊,救命啊!”

“快上岸,逃啊!”

“滾,不要擋住我的路!”

正下到河裡的益州軍,此時完全凌亂了,你推我攘的往岸上跑去。

“轟隆隆!”

然而洪水來得太過迅速了,猝不及防之下的益州軍,有很多都被衝跑,他們絕望的呼喊,也終究被淹沒了。

而此時,絕大多數益州軍還沒有開始渡河,仍舊留在河對岸。

“殺!”

就在此時,本來一直倉皇逃竄的關中士卒,卻是忽然返身殺了過來,甘寧更是躍馬舞刀,直取高沛。

第266章 勸降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487章 臨江仙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921章 入徐州第762章 迷路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601章 魯肅(下)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275章 出巡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933章 狙擊戰第539章 戰!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795章 益州定第567章 玉門關第55章 假借天命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145章 回馬槍第207章 於夫羅第206章 擒張遼第151章 兄妹相見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22章 不允盜請第273章 甘寧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505章 求情第363章 斬李暹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299章 大婚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600章 魯肅(上)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68章 欲投黃巾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135章 趙家村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933章 狙擊戰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490章 狩獵第15章 買糧第424章 橋蕤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9章 毀田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186章 馬賊第36章 賞賜風波第55章 假借天命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759章 昏迷第906章 再設計第111章 民心第332章 書信第320章 破公孫第296章 生死戰第674章 秦宓死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611章 三問第4章 富貴馬上取第296章 生死戰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510章 切磋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1章 魂入漢末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899章 解惑第318章 魄力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297章 典韋心機
第266章 勸降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487章 臨江仙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921章 入徐州第762章 迷路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601章 魯肅(下)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275章 出巡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933章 狙擊戰第539章 戰!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795章 益州定第567章 玉門關第55章 假借天命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145章 回馬槍第207章 於夫羅第206章 擒張遼第151章 兄妹相見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22章 不允盜請第273章 甘寧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505章 求情第363章 斬李暹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299章 大婚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600章 魯肅(上)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68章 欲投黃巾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135章 趙家村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933章 狙擊戰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490章 狩獵第15章 買糧第424章 橋蕤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9章 毀田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186章 馬賊第36章 賞賜風波第55章 假借天命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759章 昏迷第906章 再設計第111章 民心第332章 書信第320章 破公孫第296章 生死戰第674章 秦宓死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611章 三問第4章 富貴馬上取第296章 生死戰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510章 切磋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1章 魂入漢末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899章 解惑第318章 魄力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297章 典韋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