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殺入城中

徐晃領兵回到了墊江以後,將孟達所言之事悉數告知閻圃,閻圃聞言卻是皺眉久久不語。,

“以往只是聽說嚴顏乃蜀中名將,尚未覺得可信,通過這幾天他駐守江州之表現,可見此人絕非浪得虛名之輩。”

“孟達若想裡應外和助將軍奪取江州,恐非易事啊。”

徐晃沉思半晌,這才說道:“富貴險中求,若果真能夠如此輕易攻下江州,必定天下震動,益州官吏人心惶惶。”

“那個時候,主公再攜大軍攻伐益州,各郡縣官吏,又豈敢不開城納降?”

閻圃聞言遂不再說些什麼,兩人就這樣默默等待着第三日的到來。

第三日黃昏時分,徐晃早就已經帶着一彪兵馬,秘密到達了江州附近的山中。

爲了掩人耳目,不致被城中守軍發現,大軍全都人銜枚馬裹蹄,悄無聲息的隱藏着蹤跡。

不僅如此,由於這個地段不能隱藏許多兵馬,故此徐晃並未將所有關中兵帶過來,只帶領了五千精銳步卒。

是夜月黑風高,子時時分忽有斥候來報:“將軍,江州西門之上,已經掛上了兩盞綠燈。”

劉闢、龔都聞言全都大喜過望,興奮地說道:“看來今夜果真有機可趁,我等現在就可殺奔西門,舉火爲號,讓孟達等人打開城門。”

看着磨拳搽掌的兩人,徐晃亦是感覺有些興奮,若是能夠打下江州,整個巴郡都將傳檄而定,也就相當於打通了關中軍,南征益州的通道。

這絕對是一個天大功勞,也是徐晃獨自領兵創造出來的奇蹟。

須知,整個關中諸將之中,能夠獨自領兵立下諾大功勞的將領,亦是寥寥無幾。徐晃若是能夠迅速佔據巴郡,他在關中諸將之間的地位,必定會再次拔高。

由於徐晃曾經在白波谷遭逢大敗,麾下兵馬折損一空,就連他自己也差點身死。

雖然文昭一直對他提拔重用,徐晃心中仍舊有些愧疚難當;不僅是他,由於文昭對於徐晃格外器重,關中諸將之中,不少人亦是頗有微詞。

哪怕這次文昭讓徐晃擔任漢中太守,很多人才開始也都極力反對。

這一切的一切,徐晃都看在眼裡。

正是因爲這個緣故,更加迫使徐晃想要建功立業,在報答文昭知遇之恩的同時,好爲自己正名。

收回了思緒,徐晃將興奮之情隱於心中,他感受着秋季夜晚涼爽的風,忽然之間平靜了下來。

將不因怒興兵,統兵大將不僅不能因爲動怒而貿然興兵,也不能爲其他情緒所左右。

一軍主帥只有時刻保持着清醒的頭腦,纔是一個合格的統帥,太過激動帶來的不是戰鬥力飆升,而是衝動與毀滅。

面對劉闢、龔都兩人的請戰,徐晃沒有第一時間應允,反而細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

“閻郡丞此時,應該已經領兵往這邊進發,大軍估計要到明日凌晨,才能抵達江州。”

“吾麾下五千人馬雖然十分精銳,可若想要以最小代價攻破江州,只有出其不意先殺嚴顏,方爲上策。”

徐晃爲了迷惑江州軍,使他們放鬆警惕之心,根本不敢多帶兵馬離開墊江。

哪怕他帶來了五千兵馬出城,也讓閻圃在墊江城中光插旗幟,用以迷惑嚴顏派出去的斥候。

及至後來,徐晃擔憂出什麼意外,就讓人給閻圃命令,讓他一面廣派騎兵捕殺江州斥候,一面提前領兵往江州趕來。

饒是如此,大軍尚且不能在今晚抵達江州。

細細思量了一陣,徐晃說道:“既然西門已經掛起了兩盞燈籠,就說明他們準備完畢,傳令下去,準備攻城!”

兩人轟然應喏,就開始去傳達徐晃的命令。

命令傳達完畢,正準備前去奪城的時候,徐晃忽然感到有些隱隱的不安。這種不安的感覺,與他當初在白波谷的時候何其相似。

那種感覺,令徐晃永生難忘,現在忽然又有了這種感覺,他當即臉色大變。

……

江州城內十分安靜,好像江州軍全都已經進入了夢鄉。

可是隻要有人,站在城牆上面細細觀看,就會發現城中站滿了全副武裝的士卒。

嚴顏有些焦躁的向孟達問道:“你不是已經與徐晃約定好時辰了麼?爲何直到現在,仍舊看不到關中軍的影子?”

孟達亦是感到無比奇怪,急忙說道:“吾的確與徐晃約定,在子時襲擊西門,可能他有什麼事情耽誤了行程,這纔沒有如期到來吧。”

“將軍休要擔憂,料想徐晃絕不會放過,奪取江州這麼大的一個功勞。”

秦宓亦是安慰嚴顏道:“巴郡地勢錯綜複雜,關中軍都並非本地人氏,在行軍過程中迷路也十分正常,將軍只管耐心等待即是。”

聽見兩人的話,嚴顏才稍微鬆了一口氣。

這一戰關乎到江州的生死存亡,關乎到是否能夠擊破關中軍,也怪不得嚴顏會如此着急了。

三人又等了一段時間,忽然有人來報:“將軍,城外來了黑壓壓的一羣人,正悄悄往西門摸過來。”

嚴顏三人聞言,當即大喜過望,孟達更是急忙跑到了城牆上面。

“譁!”

關中軍摸到江州西門護城河河畔以後,忽然舉起了火把,爲首一員大將厲聲喝道:“孟達何在,如今不打開城門放下吊橋,更待何時?”

就着火光,孟達看見前面兩將正是徐晃、劉闢,當即大喜過望。而城牆上迷迷糊糊的江州守軍,卻好像被眼前的一幕嚇住了。

他猛然拔出腰中佩劍,厲聲高呼:“嚴顏不義,我等已經降了大將軍,敢有頑抗者殺無赦!”

話畢,孟達就帶領了一些人殺向身旁的士卒。

徐晃站在城牆下面,看着亂成一團糟的江州西門守軍,臉色仍舊沒有發生絲毫變化。

沒過多久,城牆上面喊殺聲就已經停息了下來,只聽見‘嘎吱’聲作響,城門大開,吊橋也被放了下來。

“殺!”

徐晃提着大斧,一馬當先往城中殺去;劉闢亦是不敢怠慢,急忙招呼着士卒們緊隨其後。

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921章 入徐州第786章 噩耗第732章 第三天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1006章 家宴第412章 獻策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46章 再議黃巾第338章 弒帝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809章 屠殺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332章 書信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6章 虎嘯第892章 陷陣營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201章 封官第475章 逃脫第238章 晉陽王氏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869章 連橫東吳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172章 放風箏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892章 陷陣營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412章 獻策第395章 困境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215章 幷州平定第231章 遭遇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505章 求情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641章 水鏡山莊第269章 止戈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82章 李儒三策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549章 水淹第117章 交談第38章 虛張聲勢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957章 鬥陣(下)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263章 心憂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900章 誅殺滿門第56章 折辱第960章 登岸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892章 陷陣營第93章 以死脅迫第371章 函谷關第856章 傷勢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63章 不負將軍第528章 安置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27章 亂起第925章 改名第205章 罷兵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309章 劉備第190章 回寨第284章 旭之志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601章 魯肅(下)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163章 洞房致所有書友第479章 回蒲阪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935章 初戰虎牢
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921章 入徐州第786章 噩耗第732章 第三天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1006章 家宴第412章 獻策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46章 再議黃巾第338章 弒帝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809章 屠殺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332章 書信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6章 虎嘯第892章 陷陣營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201章 封官第475章 逃脫第238章 晉陽王氏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869章 連橫東吳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172章 放風箏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892章 陷陣營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412章 獻策第395章 困境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215章 幷州平定第231章 遭遇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505章 求情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641章 水鏡山莊第269章 止戈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82章 李儒三策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549章 水淹第117章 交談第38章 虛張聲勢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957章 鬥陣(下)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263章 心憂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900章 誅殺滿門第56章 折辱第960章 登岸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892章 陷陣營第93章 以死脅迫第371章 函谷關第856章 傷勢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63章 不負將軍第528章 安置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27章 亂起第925章 改名第205章 罷兵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309章 劉備第190章 回寨第284章 旭之志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601章 魯肅(下)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163章 洞房致所有書友第479章 回蒲阪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935章 初戰虎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