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劉備告密

蒲阪城,當文昭得知劉備三兄弟,前來投奔他的消息以後,頓時呆愣當場,有些不知所措。

而後,文昭當即驚喜的喊道:“快請,快快有請!不,我親自去請!”

不論是前世對於這三人的仰慕,還是出於一種別樣的心理,文昭都非常敬重這三人。

無論如何,劉備能夠白手起家,漂泊半生打下蜀國諾大的基業,都是令人敬佩不已。

縱然知道劉備並非久居人下之輩,文昭仍舊對他們三兄弟,有着別樣的親切感。

帳下諸將,看到文昭如此表現,都感覺有些莫名其妙。因爲現在的劉備,根本沒有什麼名氣,不值得陳旭這個大將軍如此看重。

文昭卻沒有理會衆人異樣的眼光,急忙出門前去迎接。

大將軍府外,劉備看着眼前氣勢恢宏的建築,以及門口如狼似虎的甲士,眼神有些迷離。

關羽、張飛站在他的身後,如同鐵塔一般,有些警惕的注視着四周。

經過十來年的宦海沉浮,當年三個意氣風發的小年輕,現在已經變得成熟了很多,關羽臉上的鬍子,也開始慢慢蓄養了起來。

張飛臉色有些複雜,他低聲對劉備說道:“兄長,我等曾經與大將軍爲敵,他會重用我們麼?”

劉備怔了一下,纔想起當初他們在盧植帳下的時候,曾經與陳旭交過一次手。那一次,若非張飛胯下的大黑馬,張飛已經被陳旭一槍戳死。

搖了搖頭,劉備正色道:“大將軍求賢若渴,胸懷寬廣,又怎會因爲往日的一點仇怨,就記恨在心?”

“況且,此次吾等前來蒲阪,倒也並非一定要投奔大將軍。只不過是爲了將袁公路的不臣之心,告知大將軍罷了。”

“若是大將軍不能相容,吾等再投他處即可。”

關羽、張飛兩人聞言,也都沉默不語。

忽然之間,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傳來,三人視之,發現有一大羣人從大將軍府中走出。爲首一人,正是陳旭。

雖然是多年沒有相見,但是劉備三人仍舊記得當初在戰場上,陳旭的風姿以及豪邁。

如今看着明顯成熟很多的文昭,他們都有些吃驚。三人現在毫無名望,但是陳旭身爲名揚天下的大將軍,居然親自出門前來迎接他們。

這不由使得劉備三人,感覺有些受寵若驚。

劉備不敢怠慢,急忙上前行禮:“不才劉備,見過大將軍!”

文昭大笑兩聲,跨步來到劉備面前,扶着他的手臂說道:“當初與玄德兄一見,雖然身處敵對雙方,吾亦爲玄德兄之風采所折服。”

“今日玄德兄前來蒲阪,當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而後,他將目光放在了關羽、張飛身上,點頭讚道:“兩位身軀威武雄壯,氣度不凡,一看就是驍勇過人之輩。”

“當初與益德在戰場之上相遇,若非吾使詐,必定不敵益德。”

張飛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因此爲人倒也並不倨傲,他急忙作揖道:“那次若非大將軍手下留情,吾早已命喪黃泉矣!”

文昭大笑兩聲,說道:“諸位今日來投,旭深感蓬蓽生輝啊。三位遠道而來,吾這就讓人置辦宴席,給三位接風洗塵。”

陳旭的熱情,使得劉備三人心中都有些感動。他們洗漱完畢之後,文昭的宴席已經準備妥當。

文昭麾下的武將,大多都是戰功赫赫,心高氣傲之輩。他們看到自家主公,對待劉備三人如此熱情,心中都有些不快。

驕傲如同一頭孔雀一般的呂布,更是如此。然而礙於文昭麪皮,他們卻是都不好發作。

宴席開了以後,衆人推杯換盞,沒過多久就把所有的酒全部喝完。文昭麾下的那些武將,正想要灌倒劉備三人,看到沒有酒了以後,都有些無奈。

張飛是個大酒鬼,前些時日寄居在袁術帳下,生活也不盡如意。再加上全國乾旱、饑荒,因此酒的價格也跟着水漲船高。

他方纔勾起了肚子的酒蟲,卻發現宴席中所有的酒都已經被喝光,當即不滿的說道:“大將軍招賢納士,果真名不虛傳。然而今日也未免太過小氣,酒也不讓俺喝個痛快。”

劉備臉色一變,急忙斥責道:“益德休要放肆!”

張飛聽見劉備的話,這才察覺自己失言,當即跪坐在案几旁,吶吶不語。

他如此說話,倒也並非真的對文昭不滿,只不過長時間沒能喝酒喝得盡興,這纔有些嘴饞罷了。

文昭看着四周空空如也的酒罈,頓時苦笑一聲,說道:“如今乾旱四起,饑荒遍地,百姓連飯都吃不上,哪有多餘糧食用來釀酒?”

“吾早已下了禁酒令,好省些糧食分發給百姓。哪怕宴席中的這些美酒,也都是以往沒有喝完的陳酒。如今恐怕連國庫之中,也沒有多餘的美酒了。”

“益德既然是個好酒之人,就與玄德兄、雲長一直待在蒲阪吧。只要乾旱過去,收成好了以後,吾定會令人多多釀製美酒,用以補償今日之怠慢。”

劉備、關羽聽見文昭的話,頓時肅然起敬,齊聲說道:“大將軍宅心仁厚,愛護百姓,真乃國之棟樑。”

劉備其人,無論如何,不能否認他的仁厚。縱然這個所謂的仁厚,有可能他假裝出來的,然而能夠假裝一輩子如此,也不得不令人敬佩。

因此,聽聞陳旭頒佈禁酒令,省些糧食分發給百姓以後,劉備頓時出聲讚歎。

關羽與張飛不同,他出身貧寒,對於普通百姓以及士卒,都是關愛有加。但是對於那些士族,卻是沒有絲毫好感。

陳旭的出身和關羽有些相似,再加上當初與張飛對陣之時,文昭沒有趁人之危,在張飛戰馬倒地之後取張飛的性命。

因此,關羽對於文昭,一直有些好感。

再加上文昭年少成名,以一介平民的身份,打拼出瞭如今偌大的家業。不管是文昭的爲人,還是他的能力,都值得關羽敬佩。

張飛黝黑的臉龐,也因爲文昭的一番話,而有些泛紅。

他起身向文昭作揖行禮道:“吾不瞭解詳情,口出妄言,還請大將軍勿怪。”

“哈哈哈!”

文昭大笑兩聲,擺了擺手,說道:“吾嘗聞益德乃是豪爽過人之輩,爲何今日觀之,卻如此婆婆媽媽?”

“酒席之上,就該放得開一些,哪有這麼多的虛禮?”

一場酒席下來,賓主皆歡。末了,劉備忽然長跪而起,對着文昭作揖說道:“大將軍明鑑,備此次前來蒲阪,是有重要軍情需要稟報給天子。”

文昭坐直了身體,說道:“玄德兄有何軍情,單說無妨,吾必定會將話帶給天子。”

聽見陳旭的話,劉備眼中閃過一道微不可查的失望之色。只是他掩飾的非常好,根本沒有人看到。

如今的劉備,蹉跎了十幾年的歲月,卻是一事無成,在諸侯之間也沒有絲毫名氣。

就連他引以爲傲的漢室宗親身份,也沒有得到認可。這次劉備前來蒲阪,未嘗沒有想要面見天子,好爲自己正名的想法。

但是文昭卻根本沒有,讓他面見天子的意思。如此一來,劉備這個漢室宗親的頭銜,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雖然心中有些黯然,但是劉備臉上仍是笑容可掬,他對文昭說道:“吾前往救援徐州,卻不想被曹孟德以奸計攻破城池,陶徐州身死。”

“備迫於無奈,只得前去投奔袁公路。”

“然而,前段時間袁公路召集麾下文武重臣,公然表露想要稱帝的心思。袁公路如此大逆不道,備忝爲漢室苗裔,又豈肯坐視此等事情發生?”

“是以,備星夜逃離袁公路境內,前來蒲阪,將此事告知,希望大將軍能夠早做準備。”

劉備的話,可以說得上是一石激起千重浪。

雖說現在大漢國勢衰微,但是除了一些膽大包天的的跳樑小醜以外,還沒有哪個人敢於公然稱帝。

如今諸侯雖然全都心懷不軌,但是哪怕強如董卓,也只是把持朝政,不敢妄自稱帝。

袁術乃是世家出身,他現在居然想要稱帝,這個消息不由使得所有人全部目瞪口呆。

陳旭既然準備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麼無論何人稱帝,都會成爲文昭的死敵。畢竟,如果其餘諸侯稱帝,文昭卻坐視不管的話,那麼大漢的威嚴,必定會徹底喪失。

那個時候,劉協這個所謂的天子,也就完全失去了用處。

田豐急忙起身,來到劉備身旁問道:“玄德公此言屬實?”

劉備狠狠點了點頭,答道:“備又豈敢在這件事情上面作假?”

得到了肯定的答覆,文昭麾下的謀士臉色各異。

至於呂布,他更是拍案而起,大聲罵道:“袁家世食漢祿,卻不想袁術那廝如此大逆不道,居然想要代漢自立。”

“還請主公給我兩萬人馬,某必定踏平汝南,生擒袁術於主公帳下。”

對於袁術,呂布一致心懷怨恨。當初李傕、郭汜攻破長安,呂布只帶領幾百人逃得性命,倉皇前去投奔袁術。

卻不想,袁術認爲呂布反覆無常,不肯接納呂布。後來雖然給呂布一個小小的縣城,卻不給他糧食。

呂布爲了擴軍,只得在袁術境內四處劫掠。袁術聞言大怒,就要派兵剿殺呂布。呂布得到消息以後,只得再次倉皇逃竄,這纔來到幷州投奔了陳旭。

對於當日之辱,呂布一直懷恨在心,苦於沒有機會報復。現在聽聞袁術,想要行那大逆不道之事,呂布頓時大喜過望,就想要請命出征。

文昭皺着眉頭沉思了一下,而後說道:“茲事體大,吾還是先奏請天子,然後再與滿朝公卿商議一下,方可便宜行事。”

對於袁術稱帝,來自於後世的陳旭早就知曉。但是袁術到底是哪一年稱帝,他卻是不得而知。

如今饑荒遍地,文昭境內的糧草本就非常緊張,想要調集大軍攻打袁術,顯得有些不太現實。更何況,如今袁術坐擁三州之地,實力強大,絕對不好對付。

然而,文昭既然想要挾天子以令諸侯,若是袁術叛亂,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坐視不理。

這場賓主俱歡的宴會,卻因爲袁術想要稱帝之事,而草草收場。

安頓好了劉備三兄弟以後,文昭即刻召集帳下謀士商議應對之策。足足商議了半宿,才商議出了一些結果。

次日朝會,文昭帶領劉備前去覲見天子,備言袁術意欲造反之事。有劉備親身爲證,天子以及百官不得不信。

瞭解到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天子駭然失色,百官亦是議論紛紛。

只見司空張喜厲聲罵道:“大漢待袁氏何其優厚,卻不想袁術這廝,居然想做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士孫瑞亦是罵道:“逆賊如此喪心病狂,還請陛下頒佈詔書,號令諸侯共伐袁術!”

太尉楊彪卻是上前諫道:“雖然劉玄德親耳聽聞袁術想要稱帝,然而現在的他,畢竟尚未行那大逆不道之事。”

“若是貿然興兵討伐,先不說其餘諸侯是否真心忠於漢室,願意攻打袁術。就說那袁術佔據三州之地,兵多糧足,絕非易於之輩。”

“更何況,袁紹佔據兩州之地,乃是袁術兄長,他的態度尚未明確。若是兩人聯合,天下雖大,何人能夠與之爭鋒?”

楊彪之言,使得百官心中一凜,就連天子的臉色亦是有些蒼白。

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袁氏在大漢的影響力,不可謂不大。若袁紹兄弟果真聯手,天下雖大,卻也再無人能夠制衡。

縱然兩人現在看是關係惡劣,卻也不能不排除他們爲了家族的利益,而握手言和。

劉協心中亦是惶恐不已,他自登基以來,雖然形如傀儡,天下卻也姓‘劉’。若是果真有其他人稱帝,不能將其剿滅的話,那麼大漢的氣數也就已經走到了盡頭。

年少聰慧的劉協,絕對不願意大漢的江山,斷送在自己手中。

此時,他把希望都寄託在陳旭身上,向他問道:“若是袁術果真謀逆,大將軍可有應對之策?”

文昭昂然說道:“陛下勿憂,若袁術果真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臣必定會親提大軍,爲陛下掃平叛亂。”

第320章 破公孫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759章 先登營第807章 勸降第325章 敗逃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650章 九錫第494章 關平第779章 釋放第487章 臨江仙第133章 四方來投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21章 相邀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244章 碰撞第437章 離間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90章 中意第346章 以陳代漢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110章 議事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544章 火攻襲營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349章 奪權第500章 新法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44章 一病不起第477章 反目第960章 登岸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578章 獻第250章 搶功第80章 前途堪憂第727章 始末第286章 劍道第43章 黃巾退兵第102章 馬驚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1007章 託孤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288章 欲殺人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366章 內亂第280章 司馬懿第794章 三策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534章 憂慮第479章 回蒲阪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144章 鬥將第250章 搶功第170章 比武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96章 末路第338章 弒帝第633章 郭淮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779章 釋放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887章 腹背受敵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259章 黑雲壓城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351章 衣帶詔?第38章 虛張聲勢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278章 相見第29章 薦文昭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265章 驚變第15章 買糧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795章 益州定第704章 國士無雙第784章 尋找法正
第320章 破公孫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759章 先登營第807章 勸降第325章 敗逃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650章 九錫第494章 關平第779章 釋放第487章 臨江仙第133章 四方來投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21章 相邀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244章 碰撞第437章 離間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90章 中意第346章 以陳代漢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110章 議事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544章 火攻襲營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349章 奪權第500章 新法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44章 一病不起第477章 反目第960章 登岸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578章 獻第250章 搶功第80章 前途堪憂第727章 始末第286章 劍道第43章 黃巾退兵第102章 馬驚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1007章 託孤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288章 欲殺人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366章 內亂第280章 司馬懿第794章 三策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534章 憂慮第479章 回蒲阪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144章 鬥將第250章 搶功第170章 比武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96章 末路第338章 弒帝第633章 郭淮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779章 釋放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887章 腹背受敵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259章 黑雲壓城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351章 衣帶詔?第38章 虛張聲勢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278章 相見第29章 薦文昭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265章 驚變第15章 買糧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795章 益州定第704章 國士無雙第784章 尋找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