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四章:鍊鐵技術

陳憲覺得,目前對他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趁着金國還沒有徹底失去草原上的牧場的時候,趁着金國境內馬匹還算充足的時候,趕快大量收購馬匹。

一旦等到蒙金戰爭爆發,金國將會失去草原的馬場和那裡數十萬匹馬,到那時,就連金國朝廷都缺馬,民間就更不用說了。

在最缺馬的時候,金國皇帝用官爵換馬,都只換來了一千多匹馬。

雖然陳憲並不希望,有朝一日和被傳說的神乎其神的蒙古鐵騎對抗,但戰爭這事情,不是你不想就能不不發生的。

既然未來陳憲最大的威脅是蒙古鐵騎,那他就要做好和蒙古鐵騎對抗的一切軍事準備,哪怕用不上,也比到時候沒得用要好上百倍。

要對付一支純騎兵,光有步兵,哪怕這支步兵多強大都不行,因爲再強大的步兵在面對騎兵時,最多也只能保持不敗,沒有追擊的能力,就沒有收穫勝利果實的能力。

對於騎兵來說,和步兵的戰鬥中就算不利,也能輕鬆脫離,再重整旗鼓。

一支以步兵爲主的部隊,要徹底打敗一支純騎兵部隊,就必須有一支能夠出擊收割勝利果實的騎兵部隊,以陳憲此時的三四百騎兵的規模,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要建立騎兵,對於陳憲來說,戰馬比人更重要。

所以,陳憲打算要不顧一切的收購馬匹。

但要收購和養活馬匹,就需要大量的財富。

陳憲沒有銅錢,就算有,他也會優先用來鑄造大炮,而盤算手裡的東西,肥皂屬於奢侈品,大量生產,只會跌價,火藥的市場還沒有打開,而且這東西的產量受到硝的產量限制,也沒辦法通過爆產量換來大量財富。

而陳憲手中唯一有着極大潛力可以挖掘的產品就只剩下鐵器,更準確說就是兵器、盔甲,這個時代的軍火生意。

目前,金國朝廷正日益清晰的感受到了來自草原的壓力,完顏承濤被召回,被派往北方防線,就源於此,今天的金朝雖然腐朽,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金國朝內也不會沒有有識之士,這個國家鏽跡斑斑的戰爭機器已經開始緩緩轉動。

如果這時候能打通和金國朝廷的貿易通道,那麼用優質盔甲換取戰馬,應該也不是不可能。

至於渠道……陳憲相信,只要肯找,肯鑽,總會有的。

經過這幾年的積累,陳憲已經培養出了數千人的熟練工人,只要有足夠的鐵料供應,有足夠的水力鍛錘,生產足夠的軋鐵機,陳憲就能以這個時代人瞠目結舌的效率組織生產扎甲。

但要敞開生產扎甲,陳憲還需要做一些準備,比如修建更多的水力工場,複製更多的紮鐵機。

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更多的鐵料。

這個時代的豎爐鍊鐵,一爐下來只能練一兩千斤生鐵,全部抄成熟鐵,也不過千斤左右,摺疊鍛打再浪費一些,最終能做鐵甲的都不足八百斤,一身甲騎的重甲動輒五六十斤,一爐鐵下來只能鍛甲十幾副。

這個時代的豎爐鍊鐵,並不能持續生產,往往是建一個爐子,只能出一爐鐵,從建爐,到出鐵,再到抄鐵,下來往往要十多天時間,以陳憲的水力工廠的效率,怕是要幾十上百個爐子才能供應的過來,更不要說陳憲還打算進一步擴大水力工場的數量和規模。

一個豎爐和抄鐵爐,至少需要十幾個人伺候,一百個就需要上千人的鍊鐵工人。

霍家的鐵場攏共也只有兩百多號人,別說人不夠,就算是夠了,陳憲也不會把人力都浪費在這上面。

所以,陳憲必須對現有的鍊鐵技術進行改進,才能將他水力工廠的優勢發揮出來。

在改進鍊鐵技術的同時,陳憲也對採礦技術進行了一些改進。

宋代開採鐵礦銅礦,多采用水火法,也就是先用火燒,然後用冷水猛激,冷熱突變之下,礦石就會因爲熱脹冷縮而自動開裂。

陳憲嘗試着將黑火藥用在開採中,大幅度加快了採礦的速度。

只是用火藥開礦,危險性極高,陳憲親自監督觀察,大半個月時間,制定了一套安全規則,比如放炮前的情場和點名等制度,並派兵監管礦場,用罰款和皮鞭來讓礦工牢記安全守則。

可惜陳憲畢竟不是神仙,他制定的安全守則其實錯誤百出,火藥開礦還是發生了災難。

但陳憲不可能因爲災難就停止用黑火藥開礦,他只能用“這就是時代進步的代價,這樣蹩腳的理由來安慰自己。”他只能在每一次事故和災難之後,將每一次血的教訓都寫進安全守則中去……

火藥運用在採礦中之後,如何將炸出來的礦石運出礦坑就又成了問題。

這個時代開礦,大都是露天礦坑,要靠人將礦石從礦坑底部背上來,不但慢而且危險,鬆散陡峭的坑壁常常摔傷礦工。

陳憲讓人制作了木軌礦車,用絞盤繩索牽拉,一下子加快了礦石運輸速度,採礦方面的瓶頸算是解決了。

鍊鐵技術的改進卻並不順利。

陳憲打算用那位網絡寫手手機資料裡的簡單的現代高爐資料在這個時代復原出能夠連續生產的高爐。

原本陳憲覺得這沒什麼難的,他又不是要復原那種十多米高的大型高爐,只是打算復原三米左右高的土高爐,只要能達到連續生產就行了。

但當他開始試驗之後,發現問題一個接一個。

首先是高爐內部的耐火材料。

這個時代的一次性豎爐,只用一次,只需要將爐壁修厚一點,就算內部被燒融了,只要外層撐得住,就沒關係,但要建設能夠連續使用,內部填料能夠流動的現代高爐,爐子內部就必須有高強度的耐火材料來支撐填料的流動。

爲了製造耐火磚,陳憲動用了楊妙真孃家的關係,派人去平度鎮尋找石墨。

此時楊妙真的哥哥楊安國正在萊州擔任刺史和防禦史,掌握一州的軍政大權。

萊州距離平度鎮不遠,爲了使楊安國用心尋找,陳憲答應楊安國,如果能找到石墨,就以三十斤一幅甲的價格跟他交換。

陳憲在給楊安國的信中非常詳細的介紹了石墨的性狀,以便於尋找。

好在平度的石墨儲量極大,埋藏很淺,有不少地方都有露天礦,而且石墨的性狀又比較特殊,所以楊安國第一次送來的楊品中就有真正的石墨。

第八章:東莊子一七八章:矛盾,新泰一八六章:破陣如破竹一一三章:後悔一四一章:唐家莊三一四章:大軍雲集一六二章:佔領,解決三二二章:銀樣鑞槍頭二十三章:鴛鴦陣(上)三十八章:選舉人制度,對抗一二五章:奸細二十三章:鴛鴦陣(上)第九章:獻甲二零五章:險敗還勝,大迂迴第三章:槍棒高手一九三章:燧發槍,市舶司一九五章:見官三一四章:大軍雲集一九零章:船隊一四三章:武裝遊行一六零章:渡河,堵門五十九章:馬拉重犁一四三章:武裝遊行三一九章:經營河北,攻略遼河一零五章:否極泰來一三零章:哨所一一三章:後悔一一六章:炮聲初鳴六十五章:火藥七十一章:謎一樣的人七十八章:收俘三二七章:矛盾,選擇一六四章:鍊鐵技術五十六章:戰場急救四十二章:配甲五十三章:準備二十三章:鴛鴦陣(上)一九四章:明州港七十二章:偵查一八八章:造船三二二章:銀樣鑞槍頭一五九章:決心,再出沂源四十三章:新的戰爭,變化十五章:折服一四六章:死亡之路三三九章:刮目相看二零零章:敗留哥,做生意一八五章:疏遠,救兄一三九章:清理一九五章:見官十六章:紮根一六八章:球磨機,水泥窯,說招安七十五章:衝陣第二章:葉公好龍十九章:XI腦二零六章:退敵,撫卹一九五章:見官三十二章:差點真泄露十八章:飯票六十章:擴大學徒招募三二四章:棱堡防線,棉花九十六章:水庫一百章:肥皂廠二零七章:企改,騎改,騎兵擴編三二零章:棱堡,野戰一七三章:百里侯四十三章:外援九十二章:劉二祖一零七章:竣工六十六章:波瀾再起一三七章:佔領西莊子一八五章:疏遠,救兄三二二章:銀樣鑞槍頭二十二章:良性發展一八二章:議和第六章:世外桃源三十五章:分工合作第八章:東莊子五十八章:吸引人口一八一章:鐵騎過境一二一章:恢復商路一三六章:勝負翻轉十二章:鍊鋼法一四九章:發展,麻煩一八零章:修路,臨朐五十五章:羞愧一六五章:鍊鐵,煉焦,四輪馬車二十九章:真正的金大腿五十四章:搬家,襲擊三二七章:矛盾,選擇六十七章:楊安國一五九章:決心,再出沂源三十七章:改進(中)二十章:鍛刀(上)一八二章:議和二十二章:良性發展五十二章:重弩六十章:擴大學徒招募一五九章:決心,再出沂源七十五章:衝陣
第八章:東莊子一七八章:矛盾,新泰一八六章:破陣如破竹一一三章:後悔一四一章:唐家莊三一四章:大軍雲集一六二章:佔領,解決三二二章:銀樣鑞槍頭二十三章:鴛鴦陣(上)三十八章:選舉人制度,對抗一二五章:奸細二十三章:鴛鴦陣(上)第九章:獻甲二零五章:險敗還勝,大迂迴第三章:槍棒高手一九三章:燧發槍,市舶司一九五章:見官三一四章:大軍雲集一九零章:船隊一四三章:武裝遊行一六零章:渡河,堵門五十九章:馬拉重犁一四三章:武裝遊行三一九章:經營河北,攻略遼河一零五章:否極泰來一三零章:哨所一一三章:後悔一一六章:炮聲初鳴六十五章:火藥七十一章:謎一樣的人七十八章:收俘三二七章:矛盾,選擇一六四章:鍊鐵技術五十六章:戰場急救四十二章:配甲五十三章:準備二十三章:鴛鴦陣(上)一九四章:明州港七十二章:偵查一八八章:造船三二二章:銀樣鑞槍頭一五九章:決心,再出沂源四十三章:新的戰爭,變化十五章:折服一四六章:死亡之路三三九章:刮目相看二零零章:敗留哥,做生意一八五章:疏遠,救兄一三九章:清理一九五章:見官十六章:紮根一六八章:球磨機,水泥窯,說招安七十五章:衝陣第二章:葉公好龍十九章:XI腦二零六章:退敵,撫卹一九五章:見官三十二章:差點真泄露十八章:飯票六十章:擴大學徒招募三二四章:棱堡防線,棉花九十六章:水庫一百章:肥皂廠二零七章:企改,騎改,騎兵擴編三二零章:棱堡,野戰一七三章:百里侯四十三章:外援九十二章:劉二祖一零七章:竣工六十六章:波瀾再起一三七章:佔領西莊子一八五章:疏遠,救兄三二二章:銀樣鑞槍頭二十二章:良性發展一八二章:議和第六章:世外桃源三十五章:分工合作第八章:東莊子五十八章:吸引人口一八一章:鐵騎過境一二一章:恢復商路一三六章:勝負翻轉十二章:鍊鋼法一四九章:發展,麻煩一八零章:修路,臨朐五十五章:羞愧一六五章:鍊鐵,煉焦,四輪馬車二十九章:真正的金大腿五十四章:搬家,襲擊三二七章:矛盾,選擇六十七章:楊安國一五九章:決心,再出沂源三十七章:改進(中)二十章:鍛刀(上)一八二章:議和二十二章:良性發展五十二章:重弩六十章:擴大學徒招募一五九章:決心,再出沂源七十五章:衝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