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四章:大軍雲集

一路逃亡的兩班貴族先逃往開京,但他們發現,國王和朝廷已經逃離了開京……

陳憲的軍隊兵不血刃的就佔領了高麗的開京。

佔領開京後,陳憲的大軍並沒有停止腳步,他們一直推進到漢江北岸。

陳憲大軍抵達漢江北岸之後,開始休整,後方的官員和民兵開始接管佔領區的城市和鄉村。

這一次的接管比第一次要容易的多,首先是佔領區的兩班貴族基本上都跑光了,其次一些自己跳出來趁火打劫的刺頭也被過境的軍隊給順手鎮壓了,沒有了這兩類人,剩下的就都是一些順民。

等到後續的官員和民兵接管了佔領區之後,陳憲的軍隊也基本休整完畢,艦隊和運送給養的商船隊也抵達了漢江。

在補充足了給養之後,陳憲的大軍在毫無抵抗的情況下,跨過漢江,繼續向南推進。

陳憲大軍的渡江,讓逃亡到南部的高麗貴族們徹底絕望和崩潰了,大批兩班都乘船逃亡國外。

一部分兩班逃亡去了日本,一部分更富有的兩班有能力弄到大船,則跨過東海,去了更遠也更富有的宋國。

這一次,有了充足的,懂得高麗語言人才,陳憲不再中間止步,他花了近一年時間,水陸並進,一口氣吞併了整個高麗半島。

在侵吞的過程中,陳憲一如既往的對高麗的兩班貴族執行了殘酷和徹底的清洗政策。

不過這一次,他想殺光高麗兩班的期望是徹底落空了,因爲整個高麗國,十多萬兩班貴族,竟然大部分都逃亡了海外,其中大部分都逃去了日本,一小部分去了更遠的宋國。

沒有了既得利益羣體,整個高麗很快就被陳憲的迅速安插下去的政府掌控了起來。

陳憲相信,用不了多久,這塊底盤就會成爲他的戰爭潛力。

……

就在陳憲躊躇滿志時,一個消息將他召回了遼東半島。

木華黎在中都隱忍了一年之後,終於有新動作了!

之所以是隱忍,是因爲,在過去經略高麗的一年中,陳憲並沒有停止對河北地盤的蠶食,一年間,他又將城堡線向西北方向推進了一百多裡,抵達了河間府,衡水,邯鄲一線,在海岸線上,陳憲的城堡甚至已經推進到了後世天津附近,沿着一條不知是後世海河還是永定河的大河沿岸修建城堡,依託河流向內陸發展。

陳憲收到的木華黎出擊的消息,就是從天津經海上傳到陳憲手裡的,當時陳憲正駐紮在高麗半島一個名叫揚州的地方,這個地方,未來會改名叫做漢城。

收到木華黎出兵的消息後,陳憲兵沒有慌張,畢竟他一直在等着這一天。

陳憲甚至也沒有馬上返回山東,他先坐船到了遼東半島的蘇州城。

經略高麗半島的海陸大軍也跟隨他一起返回了蘇州城,一時間數萬兵馬,一百多艘大小戰艦雲集蘇州港。

於此同時,在山東,楊妙真率領着他的騎兵師,兩個馬步兵旅,前往北部和李石率領的第一步兵師匯合。

去年,爲了應對來自北方的壓力,陳憲對北部的邊防的兩個步兵旅進行了擴編,又新編了第七,第八兩個步兵旅,和第一,第二步兵旅一起組成了第一步兵師,一共六萬多人,由李旦擔任第一步兵師師長。

第一步兵師加上楊妙真率領的第一騎兵師,兩個馬步兵旅,山東的北線戰場上一下子就集中了十多萬大軍。

楊妙真和李旦合兵之後,將大軍開赴棱堡帶的北部邊緣,呈兵河間府一線,準備迎擊木華黎率領的大軍。

雖然這一次陳憲聚集了將近十三萬大軍,但相比於木華黎的大軍,還是相形見絀。

這一次,木華黎可謂是傾巢而出,他原本匯聚於中都訓練的二十萬漢軍,這次出動了十五萬人,再加上木華黎本身的三萬蒙古騎兵,這次木華黎總共出兵十八萬人之多。

當這雙方一共三十萬人的大軍在華北平原上排開陣勢對制度的時候,站在望樓上看着眼前連綿沒有盡頭的連營,一向大心臟的李石也產生了一種窒息的感覺。

沒錯,這次戰爭的統帥並不是第一騎兵師長楊妙真,而是第一步兵師長李石。

作爲步兵統領,李石對陳憲建立的這支新式軍隊的理解,是要超過一直率領騎兵的楊妙真的。

作爲這次戰爭的一方統帥,李石感到了無比沉重的壓力。

而更讓李石更感到壓力的是,對面的蒙古漢軍擺出的並不是傳統的軍陣,而是莫里斯方陣!

沒錯,敵人的十二萬步兵擺成了一百二十個營級的莫里斯方陣,這一百二十個方陣,又形成了一個橫向二十四列,縱向五排的巨大軍陣,整個軍陣呈現弧形,對李石這方的四個步兵旅組成來的方陣微微呈現包圍態勢。

蒙古漢軍中的火槍兵大約有四萬多人,比例不到一半,因爲他們火槍數量不足,

在敵人的大陣的左側,還有一個由兩百多架炮車組成的炮兵陣線,一支龐大的騎兵隊伍守護在炮兵陣線的左側。那是蒙古漢軍的騎兵隊伍,這支騎兵隊伍全都是由衝擊騎兵組成,其中還有五千人的人馬具裝。

和上次戰爭一樣,蒙古騎兵躲在漢軍步兵的身後,等待這機會,李石能影影約約看到,在蒙古騎兵的隊伍旁邊有着一大羣駱駝,李石知道,那羣駱駝上託着四百多門不到一斤的小炮。

雙方大軍在緩緩的接近着,最多再過二十分鐘,己方大軍就會進入對方的射程範圍之內。

就在這時,李石看着對方的炮兵陣線,突然露出了一絲笑容。

露出了笑容的李旦,拿起了一面小小的令旗對着不遠處的掌旗官揮舞了片刻。

一直留意着主帥動作的掌旗官立即命令身邊旗手升起了幾面旗幟。

陳憲的軍令系統,經過這麼多幾年的摸索,已經形成了一套旗幟,鼓號,傳令兵相結合的成熟系統,無論白天黑夜都能保證軍令的快速傳達。

隨着巨大旗幟升起,位於李旦步兵大陣左側的炮兵陣線想起了隆隆的炮聲。

那炮聲沉悶而劇烈,和以前的炮聲有些不一樣。

四十三章:外援一一四章:列陣一二零章:偵查騎兵連二十一章:鍛刀(下)一九二章:擴軍三一四章:大軍雲集一二七章:白世傑三十章:麻煩上門一二八章:弱點六十一章:步兵方陣一四五章:誰是獵手一一六章:炮聲初鳴四十四章:想要的得不到,不想要的推不掉(爲山頂的電杆加更)九十二章:劉二祖一四九章:發展,麻煩一五九章:決心,再出沂源三十七章:改進(中)一九一章:商品十五章:折服一九一章:商品二零七章:企改,騎改,騎兵擴編三二二章:銀樣鑞槍頭一四九章:發展,麻煩一七九章:蒙陰,消化三十八章:選舉人制度,對抗一五三章:砂模,聘禮五十三章:準備十三:吳三郎第二章:葉公好龍八十八章:生意三一六章:白熱的戰場,燧發槍的威力!二十八章:再回起點四十五章:入侵一三六章:勝負翻轉一七五章:雷耿虎翻身記五十八章:吸引人口七十八章:收俘一六一章:棄城一九三章:燧發槍,市舶司三一零章:徵高麗二零六章:退敵,撫卹一五八章:誘敵,伏擊第三章:槍棒高手第十章:“來”“往”(求收藏,求推薦)一三五章:疑問一六八章:球磨機,水泥窯,說招安四十七章:衝突五十三章:準備三十六章:改進(上)三一八章:河北!三一三章:再徵高麗一八六章:破陣如破竹九十八章:接收五十九章:馬拉重犁三十七章:改進(中)三一五章:九斤炮,重蹈覆轍一六五章:鍊鐵,煉焦,四輪馬車一七三章:百里侯二十五章:鬥陣一零一章:鎖子甲九十六章:水庫一六五章:鍊鐵,煉焦,四輪馬車一三九章:清理一一一章:三眼銃的威力十七章:開工三二七章:矛盾,選擇一零五章:否極泰來九十章:忙碌六十四章:對比試驗一三零章:哨所一八三章:擴張,行政改革一四四章:設伏一七六章:遭襲一零九章:造炮五十一章:山民一五七章:刺刀,板甲,鬥騎兵二零六章:退敵,撫卹二零五章:險敗還勝,大迂迴一一一章:三眼銃的威力九十六章:水庫一二一章:恢復商路一四八章:生意九十三章:衝突三二零章:棱堡,野戰一二二章:提親十四章:槍法第五章:殺人救人六十七章:楊安國一零七章:竣工第五章:殺人救人一七九章:蒙陰,消化八十四章:手術一三七章:佔領西莊子三一二章:技術擴散,棱堡一六六章:屠殺,驅逐,動心一九四章:明州港第七章:思考未來二十八章:再回起點一零六章:知己一四七章:收穫,名聲
四十三章:外援一一四章:列陣一二零章:偵查騎兵連二十一章:鍛刀(下)一九二章:擴軍三一四章:大軍雲集一二七章:白世傑三十章:麻煩上門一二八章:弱點六十一章:步兵方陣一四五章:誰是獵手一一六章:炮聲初鳴四十四章:想要的得不到,不想要的推不掉(爲山頂的電杆加更)九十二章:劉二祖一四九章:發展,麻煩一五九章:決心,再出沂源三十七章:改進(中)一九一章:商品十五章:折服一九一章:商品二零七章:企改,騎改,騎兵擴編三二二章:銀樣鑞槍頭一四九章:發展,麻煩一七九章:蒙陰,消化三十八章:選舉人制度,對抗一五三章:砂模,聘禮五十三章:準備十三:吳三郎第二章:葉公好龍八十八章:生意三一六章:白熱的戰場,燧發槍的威力!二十八章:再回起點四十五章:入侵一三六章:勝負翻轉一七五章:雷耿虎翻身記五十八章:吸引人口七十八章:收俘一六一章:棄城一九三章:燧發槍,市舶司三一零章:徵高麗二零六章:退敵,撫卹一五八章:誘敵,伏擊第三章:槍棒高手第十章:“來”“往”(求收藏,求推薦)一三五章:疑問一六八章:球磨機,水泥窯,說招安四十七章:衝突五十三章:準備三十六章:改進(上)三一八章:河北!三一三章:再徵高麗一八六章:破陣如破竹九十八章:接收五十九章:馬拉重犁三十七章:改進(中)三一五章:九斤炮,重蹈覆轍一六五章:鍊鐵,煉焦,四輪馬車一七三章:百里侯二十五章:鬥陣一零一章:鎖子甲九十六章:水庫一六五章:鍊鐵,煉焦,四輪馬車一三九章:清理一一一章:三眼銃的威力十七章:開工三二七章:矛盾,選擇一零五章:否極泰來九十章:忙碌六十四章:對比試驗一三零章:哨所一八三章:擴張,行政改革一四四章:設伏一七六章:遭襲一零九章:造炮五十一章:山民一五七章:刺刀,板甲,鬥騎兵二零六章:退敵,撫卹二零五章:險敗還勝,大迂迴一一一章:三眼銃的威力九十六章:水庫一二一章:恢復商路一四八章:生意九十三章:衝突三二零章:棱堡,野戰一二二章:提親十四章:槍法第五章:殺人救人六十七章:楊安國一零七章:竣工第五章:殺人救人一七九章:蒙陰,消化八十四章:手術一三七章:佔領西莊子三一二章:技術擴散,棱堡一六六章:屠殺,驅逐,動心一九四章:明州港第七章:思考未來二十八章:再回起點一零六章:知己一四七章:收穫,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