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鍊鋼法

說到這裡也許有人要問了,爲什麼不把熟鐵煉成水,然後將生鐵水和熟鐵水混合,不就能勾兌出理想含碳量的鋼材了嗎?

很遺憾,這個設想很美好,可惜無法成立,原因很簡單,古代的爐溫根本達不到融化熟鐵的程度。

生鐵的最低熔點是1148°,隨着碳含量的降低,鐵的熔點會逐漸升高,最終達到純鐵的熔點的1535°。這近四百度就像一條鴻溝,直到近代,西方人發明了液體鍊鋼法,人類才跨過了這條鴻溝。

西方人,從古典時代起,一直都在玩古老的滲碳鍊鋼法,一直玩到近代。

直到文藝復興讓西方科技起飛之後,西方人的鍊鋼術才超過了中國人。

西方人鍊鋼術超過中國人的標誌就是反射爐精煉法。

反射爐精煉法鍊鋼的原理和炒鋼法十分相似,只是西方人用封閉的熔爐和持續加熱的反射爐火,減緩延長了炒鋼法脫碳的過程,讓這個過程變得更加可控,從而練出了大量的鋼鐵(實際上反射爐出產的大多數依然是鐵,只是含渣量,含硫,含磷量都比過去的鋼鐵有了長足的進步。)

陳憲讓陳老甲修的這座爐子當然不是精煉反射爐,最原始的精煉反射爐並不是很複雜,陳憲絕不會隨便將這種關鍵技術拿出來示人。

在反射爐精煉法被髮明之前,人們還發明瞭兩種小量生產鋼材的方法。

一種是坩堝鍊鋼法。

坩堝鍊鋼法就是將鐵材放入石墨黏土製成的密閉坩堝中,放入爐中長時間的煅燒,鐵材在煅燒中和坩堝中的石墨發生反應,去除材料中的氧和硫,並且石墨中的炭也能對坩堝中的材料進行滲碳。

據說這種方法古代中國和古代印度都曾經使用過。

坩堝法煉製的鋼材質量極佳,最初被當做工具鋼使用,直到現代,這種技術都沒有被淘汰。

現在陳憲手裡沒有石墨,而且坩堝鍊鋼法對爐溫要求也很高,陳憲估計自己一時半會無法實現這種方法。

西方人發明的另外一種小量鍊鋼法是“滲碳法”。

這種“滲碳法”並不是前面所說的那種古老的煅燒鍛打滲碳法,而是近代科學家在瞭解了鐵的滲碳原理的基礎上發明的一種滲碳鍊鋼法。

這種滲碳法,是將熟鐵薄板和碳粉混合裝入密封箱中,放入爐子中長時間的加熱煅燒。

通過這種長時間的密封煅燒,碳元素會深度滲入鐵板中,從而得到鋼材。

陳憲請陳老甲修建的這座爐子就是要用來滲碳鍊鋼的。

滲碳鍊鋼法,是陳憲所知的技術最簡單的鍊鋼法,比現在宋朝人使用的灌鋼法還要簡單,但生產出來的鋼材質量卻遠超灌鋼法。

除了滲碳法,陳憲還打算用生鐵退火結合百鍊法來生產鋼材,作爲明面上的幌子。這座爐子還能用來作爲生鐵的退火爐。

實際上,鍛造好兵器,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好鋼,只要解決了優質鋼材的問題,至於之後的包剛法,附土淬火等並不複雜。

陳老甲不虧是老匠人,雖然不識字,但對技術的理解力卻極強,也十分敏感,很快就弄明白了陳憲的意圖。

和陳老甲交流完鐵匠作坊和悶燒爐子的規制,陳憲邊告辭離開了陳家。

離開陳家後,陳憲並沒有馬上返回楊府,他信步在莊子裡閒逛起來。

解決了最基本的生存問題之後,對一千多年前世界的好奇終於在陳憲心中佔了上風。

他沿着楊府的院牆向着楊府的前門走去,據說楊府前門外的那條東西向大街,就是整個莊子最繁華的地方。

走在街巷中,陳憲有些失望。

這裡的街巷,除了楊家大院之外,根本沒有什麼古香古色,路邊的土坯瓦房、土坯草房和陳憲記憶中九十年代,大山裡窮鄉僻壤的街巷沒有太大區別,甚至更破舊,更狹窄,更污穢。

污水橫流的小巷,鼻端讓人作嘔的混雜臭味,這一切,無法帶給他哪怕一點點想象中宋朝的詩意。

說是街巷,其實沒有什麼商鋪,從陳家出來,繞着楊家大院走了半圈,陳憲只看到了一個雜貨鋪和一個賣吃食的胡餅鋪子。

沿着楊家大院的西側走了近百米,陳憲終於走出了小巷子,來到了一條五六米寬的正街上。

走上正街,第一時間吸引他的是楊府對面那個規模不遜於楊府的寬大宅院。

在宅院闊氣的正門上方,一個匾額上寫着“白府”兩個大字。

看到這個宅院,陳憲才知道,原來這東莊子並非楊家一家獨大,他心想,難怪楊員外只稱員外,沒人叫他莊主。

夾在兩個大院子之間的東西街道,倒有那麼幾分人氣。

在兩家大院子的西邊是整個莊子裡最“繁華”的一段街道,陳憲在這裡看到了一家茶鋪,一家酒食鋪,兩家雜貨鋪子,一家鐵匠鋪子,一家客店。

鐵匠鋪子在街道南邊,距離白府西牆不遠,正是莊子最“繁華”的位置。

在鐵匠鋪鋪臨街的鋪面上擺放着各種農具,鍋鏟菜刀等日用鐵器,也有朴刀刀頭,槍頭等武器,所有這些鐵器的都顯得十分粗糙。

穿過鋪面走進店鋪裡面,一間空曠的半開放式的院子裡安放着四個爐子,三個師傅正帶領着七八個徒弟在爐子邊叮叮噹噹的忙碌着。

陳憲進來,匠人們卻並不理會,只是各自忙碌着。

陳憲仔細觀察着鋪子。

他發現,爐子中的燃料是煤炭,而不是他之前想象的木炭,鼓風的是木風箱,這種木風箱,很像陳憲小時候曾經見過的,爆米花的小販使用過那種,相隔一千多年,風箱的樣子竟然沒有太多的變化。

在每個鐵匠的爐子旁邊都擺放着一個裝着亂七八糟鐵料的框子,陳憲還沒有本事從這些鐵料鏽跡斑斑的外表看出他們的材質,但從鐵料表面明顯的夾渣就能看出,這些鐵料的質量相當劣質。

鐵砧旁邊的牆上掛着一些諸如鏨子,銼刀之類的工具,這些工具已經有了後世的雛形,當然,和鋪子裡的其他東西一樣粗製濫造。

四十六章:首戰一九六章:襲擊,海戰九十四章:何長青三二五章:兵權!四十六章:首戰一八六章:破陣如破竹八十二章:練手二十章:鍛刀(上)二零五章:險敗還勝,大迂迴三四三章:參謀一六三章:開礦,撤退一六四章:鍊鐵技術一零五章:否極泰來三一六章:白熱的戰場,燧發槍的威力!三一零章:徵高麗四十九章:吃裡扒外一一四章:列陣四十一章:技術擴散一五三章:砂模,聘禮三零八章:內政,成績二零三章:偵騎交鋒,大戰開幕(元旦加更一章)一七六章:遭襲一七零章:建設萊蕪三零八章:內政,成績三十章:麻煩上門三四零章:錯失良機一三四章:出擊一三一章:萬事俱備七十七章:垂死掙扎一三五章:疑問十八章:飯票九十六章:水庫一零六章:知己一四六章:死亡之路第五章:殺人救人九十章:忙碌三二一章:遼原之戰四十二章:配甲一七四章:敘功,大治,食髓第十章:“來”“往”(求收藏,求推薦)第十章:“來”“往”(求收藏,求推薦)七十四章:戰鼓敲響三二三章:梟雄一二九章:山雨將來七十九章:傷員一三一章:萬事俱備八十七章:建設一四五章:誰是獵手第九章:獻甲三一二章:技術擴散,棱堡二零三章:偵騎交鋒,大戰開幕(元旦加更一章)二十四章:鴛鴦陣(下)六十四章:對比試驗三十一章:故意泄露七十二章:偵查一九八章:遼東四十一章:背後黑手五十八章:吸引人口四十七章:衝突一六六章:屠殺,驅逐,動心四十一章:背後黑手一九二章:擴軍一四三章:武裝遊行八十九章:肥皂二十九章:真正的金大腿一三二章:燈籠引路一一五章:抄後路一四一章:唐家莊一七一章:強迫“選舉”,換裝一四零章:農業公司七十四章:戰鼓敲響六十八章:楊妙真一二零章:偵查騎兵連一六一章:棄城四十三章:新的戰爭,變化六十六章:波瀾再起二零四章:敗敵,追擊三三六章:家族,和解,伐金一五一章:仿製三十章:麻煩上門三三九章:刮目相看九十章:忙碌一三零章:哨所一二四章:硫酸一九一章:商品一七九章:蒙陰,消化三二七章:矛盾,選擇五十三章:準備三十五章:分工合作八十八章:生意三二四章:棱堡防線,棉花七十三章:訓練二零五章:險敗還勝,大迂迴七十章:敵至一四七章:收穫,名聲二零一章:滲透高麗,沿海城堡羣一六八章:球磨機,水泥窯,說招安十三:吳三郎四十七章:衝突
四十六章:首戰一九六章:襲擊,海戰九十四章:何長青三二五章:兵權!四十六章:首戰一八六章:破陣如破竹八十二章:練手二十章:鍛刀(上)二零五章:險敗還勝,大迂迴三四三章:參謀一六三章:開礦,撤退一六四章:鍊鐵技術一零五章:否極泰來三一六章:白熱的戰場,燧發槍的威力!三一零章:徵高麗四十九章:吃裡扒外一一四章:列陣四十一章:技術擴散一五三章:砂模,聘禮三零八章:內政,成績二零三章:偵騎交鋒,大戰開幕(元旦加更一章)一七六章:遭襲一七零章:建設萊蕪三零八章:內政,成績三十章:麻煩上門三四零章:錯失良機一三四章:出擊一三一章:萬事俱備七十七章:垂死掙扎一三五章:疑問十八章:飯票九十六章:水庫一零六章:知己一四六章:死亡之路第五章:殺人救人九十章:忙碌三二一章:遼原之戰四十二章:配甲一七四章:敘功,大治,食髓第十章:“來”“往”(求收藏,求推薦)第十章:“來”“往”(求收藏,求推薦)七十四章:戰鼓敲響三二三章:梟雄一二九章:山雨將來七十九章:傷員一三一章:萬事俱備八十七章:建設一四五章:誰是獵手第九章:獻甲三一二章:技術擴散,棱堡二零三章:偵騎交鋒,大戰開幕(元旦加更一章)二十四章:鴛鴦陣(下)六十四章:對比試驗三十一章:故意泄露七十二章:偵查一九八章:遼東四十一章:背後黑手五十八章:吸引人口四十七章:衝突一六六章:屠殺,驅逐,動心四十一章:背後黑手一九二章:擴軍一四三章:武裝遊行八十九章:肥皂二十九章:真正的金大腿一三二章:燈籠引路一一五章:抄後路一四一章:唐家莊一七一章:強迫“選舉”,換裝一四零章:農業公司七十四章:戰鼓敲響六十八章:楊妙真一二零章:偵查騎兵連一六一章:棄城四十三章:新的戰爭,變化六十六章:波瀾再起二零四章:敗敵,追擊三三六章:家族,和解,伐金一五一章:仿製三十章:麻煩上門三三九章:刮目相看九十章:忙碌一三零章:哨所一二四章:硫酸一九一章:商品一七九章:蒙陰,消化三二七章:矛盾,選擇五十三章:準備三十五章:分工合作八十八章:生意三二四章:棱堡防線,棉花七十三章:訓練二零五章:險敗還勝,大迂迴七十章:敵至一四七章:收穫,名聲二零一章:滲透高麗,沿海城堡羣一六八章:球磨機,水泥窯,說招安十三:吳三郎四十七章: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