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遇刺

“什麼——你說什麼!?”

“芸兒啊, 我覺得你做了將軍夫人之後果然是更兇了。”

廢話可省略,當沒有聽到——“娘娘要把這朵千年靈芝送到仁和宮!爲什麼?”

“芸兒,你不是知道的嗎?慄妃病了。”

“她病了就由她病去, 我們不在藥裡下毒已經是仁至義盡;怎能浪費掉這樣上等的藥材?娘娘你應該還記得這是太后特意留給你的吧!”

納蘭一笑, 笑裡有的是不經意流露的嬌媚, 她說:“一朵千年靈芝、一支上好的高麗蔘算得了什麼!”

芸兒對她的主人還不瞭解嗎, 把她顰笑間的絲毫變化都看得清楚, 就笑嘻嘻地說:“是啊,現在對於我們娘娘來說,得到皇上比什麼都金貴;不要說一朵千年靈芝、一支上好高麗蔘, 就是一百朵千年靈芝、一千支高麗蔘也不在話下!”

“貧嘴的丫頭!這事跟那事哪能相提並論!”

“不能——不能,當然不能;皇上比所有的什麼靈芝、高麗蔘都要金貴千萬倍!”

“還貧嘴!我啊——就是要送禮給慄妃, 感謝她放了一條蛇, 把你這個嘴叼的奴才送給那個厚臉皮的宋延之, 免得我要日也對着你,夜也對着你!”

“哼!好狠心的主子……”

說起這個芸兒, 新婚的適應期和心中的那份怨氣消退以後,就常進宮來,與皇后的相處也還像以前一樣:主不主、僕不僕,甚至有更放縱的跡象。

經過那一次之後,夫妻倆人的雲雨之歡更是如魚得水。每一夜的相擁倆人都覺得自己得到了世間全部的美好。月上中天, 銀輝遍灑, 涼風習習, 夜景清朗;香帳裡, 李重摟着納蘭汗溼柔滑的身子, 感受着這種遍及身體每一毫寸的疲憊但舒暢的感覺……良久,他說:“皇后你說, 如果有一天,朕不來找你,你會怎樣?”

納蘭心一緊,沒有做聲;李重又用力抱了抱她,表示堅持要聽到她的回答;納蘭不禁心一酸,咬咬牙說:“那就圖個自在!”李重感受到她明顯的猶豫,很是得意,大笑。納蘭知道他是在捉弄自己,很生氣無奈就一把轉過身去,不讓李重抱着她。李重知道自己的玩笑得罪了妻子,就俯身過去,在納蘭耳邊柔聲細語地說:“不要氣惱,朕在戲弄你的,朕如何捨得!”

納蘭又把身子一退,沒有順從回到他的懷抱,顯然是氣結不消。賠罪不成,李重也不惱,他退回剛纔的位置,然後用力一扯蓋在倆人身上的錦被——納蘭突然覺得身子一涼,才發現是李重惡作劇的把被子拉走了;身體□□在空氣中是很令人羞愧的,納蘭又氣又羞,只得轉身伏回丈夫的懷裡。計謀得逞,李重很滿意地把被子重新蓋在妻子的身上。

“放心,朕不會不要你的,朕這些天不是一直在你這嗎?哪有心思看別的女人一眼。以後一直這樣……朕發誓要與皇后白頭偕老!”

“我不要陛下發誓……”

年輕的皇帝一愣,不解:大家不都是這樣山盟海誓的嗎——爲什麼你說不要?

“爲什麼……不要?”

“今日是真心實意的誓言,明日可能就變的言不由衷了……所以我不要什麼誓言。”

“你懷疑朕?!”

“我相信你。”——相信你,相信現在的你——現在你說的話,是因爲我選擇相信;而事實上相信與不相信都是不重要的,我只想此刻真真切切地擁有你,以及心甘情願地屬於你!我已經墜了進來,已是不計後果……

漸漸葉落秋涼,北苑獵場又變成了天子的心繫之所。今年的他是何等的愜意,不再像去年那樣是爲了逃避討好不果的失落而來的狩獵;挑了一日空閒,皇帝帶領一隊羽林軍從北門出,向北苑飛馳而去。這是一次小型的狩獵,陪同的貴親就只有當前炙手可熱的國舅爺崔彥朋而已。

彥朋自在殿中省任職後更得皇帝姐夫的器重:這位剛戴冠成年的男子確實是少年英才;把事情辦的穩妥,把奏摺寫得文采飛揚又有條有理。已不是單純的愛屋及烏了,現在李重是真心喜歡這位內弟,在心裡把他當作自己的親弟弟,所以纔會單獨帶他來打獵的。又見彥朋的騎術和弓箭都是上佳的,心中更是喜愛。他還發現這位冷峻的少年學習能力很強:起初還對這樣的狩獵方式很陌生,是十足的生手,幾個時辰後就顯得很就手了;並且一直都是興致勃勃,不知疲倦。想到他的父親和祖輩都是能幹、善戰的人,傳承到他也有這樣的天賦,李重覺得心情有些複雜。

在馬蹄聲中,時間過的很快,不經意的野間已經浮起白色的暮靄,日頭的殘溫被野外強勁的山風吹得更是孱弱。

“唉!又該是回宮的時候了——真不盡興,下月到下林獵苑去,盡興地玩他七八日!彥朋,到時候你也去,朕讓皇后也跟咱們一起去,讓她也嚐嚐在野外烤肉吃的滋味!”

彥朋眼望遠方,似是心有所思,只是淡淡地說:“那微臣先在這裡謝過聖上。”

李重暗想這人真是冷淡得可以!就勒馬改道準備回宮。正在此時,彥朋轉身面對他說:“微臣想向皇上告假幾日祭拜先父!”

李重回頭看了看彥朋剛纔望去的方向,才意識到那是東都的方向;而他記得崔處晦的墓地就在東都北面的邙山。他聽說當年爲了保障自己唯一的兒子的安全,崔處晦在重病中就把彥朋送回老家了,所以做兒子的並沒有爲父親送終。李重曾經痛恨過崔處晦,但如今恨已經消失了,由於納蘭的關係他對自己後來對那位老人的打擊報復甚至感到一絲的愧疚。現在他聽到崔彥朋的請求明顯的感到幾分愧疚,想了想就說:“好,你回來了,本該去看看你的父親——讓皇后也一起去吧……等安排好了,過些日子朕打算到東都去住一段時間,那時也很方便,你就和你姐姐一起去看看你父親吧。”

得到這樣不記前嫌、周全的安排,崔彥朋像用冷玉雕成的臉上也涌現出動情的神色,可嘴上只說:“謝皇上!”

連馬都不下的謝恩——姐弟倆一個樣,都傲慢!但李重沒有見怪,他已經不知不覺的放棄了要這對姐弟表現感恩戴德樣子的“奢求”了。他大喊一聲:“回宮!”

於是,一隊人就在暮色中風塵僕僕的向皇城方向鞭馬奔馳。

九月,帝后移駕東都,部分的官署機構、人員已經先行一步在那裡準備迎駕了;皇親國戚也紛紛跟隨移居東都,他們在那都有自己的府邸。

北邙山上芒草的葉子被風吹的蕭瑟作響,而那些黃色的花屑隨着陣陣陰涼的山風滿山飄散——景物也蕭蕭,人心也悽悽。姐弟倆在父親的墓前相互扶持着,都覺得心裡陣陣的難受,靜靜地看着帶來的老僕人清理墓地周圍蔓生的雜草和亂藤。這些僕人都是原來就在趙國公府伺候的,對老主人有感情,想到老主子一生顯赫,身後竟這樣淒涼,都禁不住掉下了淚。

除了十多名僕人,在他們身後十來步還有一隊羽林軍,他們是奉命保護皇后的。領頭的是皇帝的侍衛官宋延之——任他選他當然願意選擇跟皇帝去打獵,而不願意面對這樣悽悽切切的情形,可派他來是皇帝對他的信任。他靜下心仔細聽四周的動靜,風的聲音,芒草的莖葉相互拍打摩擦的聲音,似乎能夠聽到皇帝在南邊打獵馬嘶叫的聲音,畢竟那距離這裡也只是六七裡左右;宋延之覺得心裡癢癢的——一個走神,再靜下來……不對!芒草裡有人!宋延之大驚,喊道:“什麼人藏在那——出來!”

話音剛落,一支箭從密芒叢中向着崔氏姐弟“嗖嗖”的飛馳而去。

宋延之是何等的高手!他一揚手把手中的馬鞭飛出去擋下那支來勢洶洶的箭,同時向着暗箭發出的方向飛撲而去;一名藍衣的蒙面人驚訝的看着如同從天而降的宋延之,慌忙丟下手中的弓箭,抽出腰間的長刀迎戰;正在這時,不遠的另一處又發出暗箭,這一次不再是一支而是幾支同時向着同一方向飛去——宋延之才意識到情況比自己料想的要危險,他想去擋下那些箭,可他的對手也不是等閒之輩,緊緊的用刀鋒纏住他。幸虧大家都已警覺,已經兵器在手,行動一致地保護皇后姐弟,那些箭頓時被削成碎片……宋延之想敵人在暗處,不好對付,就對他的部下喊:“保護皇后!快撤……放出信號!”

於是幾十名羽林軍包圍着皇后姐弟一邊對付不斷飛來的流矢一邊向山下撤;其中一名軍士掏出火信子把一個小型煙花一樣的東西點燃,用力的往天上一拋,於是一聲長而尖響的聲音刺痛人的耳膜,最後在高空中像閃電一樣爆炸了。這時刺客們紛紛從隱藏的地方現身,與想要撤退的羽林軍撕殺起來……情況越來越兇險了,崔彥朋長劍在手,第一次直面活生生的血肉拼殺,是生或死似乎是一線之差;他覺得緊張但沒有膽怯,只是看到姐姐紙樣白的臉,心裡不禁有些躁亂,他無心與刺客糾纏,虛晃了幾劍就拉着姐姐往山下跑。

一直跑到山腳,已經聽不見撕殺的聲音了,彥朋才喘着氣停下來。而納蘭更是已經上下氣不接,幾乎要倒在地上。彥朋扶着姐姐,覺得總算暫時脫離了危險,正高興着,不料一把低沉冷酷的聲音讓他從頭涼下腳——

“小子,你知道什麼叫自投羅網嗎?”轉身一看,說話的是一位身材魁梧的藍衣蒙面男子,他手中的大刀在陽光下閃耀着張狂的亮光!“你應該是很大的官,不然也值不了那麼多錢。想不到這麼年輕!其實早死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可以早投胎,多輪迴幾次。”

聽他講話彥朋心裡感到透徹的寒心:他知道這是一名自己絕對比不上的高手。這一驚,那亮閃閃的大刀就凌厲非常的迎面而來了!彥朋不敢正面接招,摟着姐姐向旁邊一移步,躲過了,並且順勢把姐姐推到一旁,說:“姐姐,你先走!”

那位刺客也不禁看了看納蘭,帶着輕微的笑意說:“是姐姐嗎……真是美人!”——納蘭一時失去主張,愣在那不動……彥朋很着急,忙着應付那男人招招凌厲的攻勢,汗流如雨,知道敵不過對方,只是存僥倖的心理想姐姐能夠逃脫,就說:“姐姐……你快跑……你在這裡會讓我分心的!”

納蘭那裡捨得就這樣留下弟弟離開;雖然有片刻的失神,但她很快就決定了,就是死在一起也不能丟下弟弟;可又想自己不在旁邊,弟弟能更專心應接,於是她假裝答應轉身就跑。跑了一段,趁着那倆人不注意就藏到路旁的灌木叢裡,再折了回來。她躲在叢林裡越看越着急,眼看弟弟是越發力弱不敵了。突然閃亮的刀光令她眼前一花,再定神看時彥朋已經倒在地上,對手那張狂的刀就架在他的脖子上。

蒙面的男人傲慢地站在彥朋前面,拿着刀的手紋絲不動,他還是那樣的氣定神閒,說:“真可惜,還太嫩了!”又輕佻地用刀背托起彥朋的下巴,“下回投胎記得要做個女人……割斷你的脖子似乎太可惜了!”說完,就舉起刀對着彥朋的心臟刺落。突然他覺得腦後一震,眼前一黑,幾乎要昏過去,不由鬆開了手中的刀,向前踉蹌了幾步。納蘭正要再狠擊下去的,可藍衣的男人已經轉身一把抓住這迎頭而來的木棒,狠狠用力往前一帶,緊抓住木棒的納蘭也就跟着向前跌去。她狼狽地倒在地上,衣服上沾着雜草和落葉,灰塵滿面,頭髮凌亂,可她的眼睛沒有恐懼和慌亂,狠狠地瞪着蒙面的刺客。

彥朋的胸口猛的涌出血,他看到姐姐突然的出現,震驚和激動讓他吐了一口血,叫了一聲“姐姐”就昏死過去了。納蘭顧不了刺客,忘記了一切,瘋了似的爬到弟弟身邊。她唯一想到的是不要讓這些血從弟弟的身體裡流出來,就慌亂地用手死死的按住彥朋的傷口,用力抱着弟弟的頭,那堅定的樣子似乎就算是閻羅王親自到她面前也休想把她手上的人奪走。

刺客冷冷地看着他們片刻,心裡不知在想什麼;這時他的兩位同夥出現了,其中同樣穿了一身藍布衣的人氣喘吁吁的說:“大哥,事有不妥,我們快走!”

還沒有開口問爲什麼,他就聽到馬蹄聲——明顯的是一隊騎着馬的人正在接近!他眉頭一皺,說:“把人帶走!”於是另一個黑衣的蒙面人就去拉納蘭。納蘭死力抱着弟弟,掙扎着不肯依從,於是蒙面人就說:“太麻煩了,不如我們自己走。”

“不,他們馬上要到這裡了,我們要有人質。”然後他就親自動手把納蘭往上一提丟給黑衣蒙面人,又俯身點住彥朋心臟附近的三個穴道。這時彥朋又吐出一口血就舒醒了。高大的蒙面男人又對另一個刺客說:“五弟,你帶上他!”於是三人帶着納蘭姐弟就要逃走。

可騎馬的人比他們想象的來得要更快,那領頭的男人威嚴肅穆,彷彿天神一般,他勒住馬怒視着刺客。納蘭一見來人就使力的掙扎,表情變的很激動,於是黑衣的蒙面客就把劍架到她的脖子上。看見自己心愛的人的脖子上架着一把冰冷的利劍是怎樣的感覺?李重的心像被割開一樣,他的聲音有些顫抖——“你們逃不了了,把人放開!”

“是嗎?那也就是魚死網破;我們的命不值錢,他的命好象很貴!”說着,刺客用刀尖指着被挾制住的彥朋。

“好——你們的要求是什麼?”

“離開,安全的離開。”

“好,我答應你,把人放開。”

“倒是爽快!可做官的話不能盡信;爲了確保大人能夠遵守諾言,我們要把人帶走,等到了我們覺得安全的地方自然把人放了。還有,要借你們三匹馬用用!”

這些話把李重氣得臉都黃了。可看到那提着大刀的男人,深知此人非常人,再看看架在納蘭脖子上的利劍和彥朋胸前的傷口,最後也覺得無可奈何,只得說:“大丈夫一言,駟馬一鞭!可我也有一個要求,讓我跟上一起走。你看,你的人質一個受了重傷,一個是女人,到了你們認爲安全的地方就是留下他們,他們也很難安全地回來!”

藍衣的刺客仰天大笑,“你甘願做質,有何不可!——把兵器留下,下馬來!”

李重去解腰上的配劍時,他身邊的侍衛正要開口勸,李重嚴厲地掃視他們一遍,擺了擺手,示意他們都不要出聲。他從容地解下配劍交給身旁的宋延之,就下馬了。宋延之急得滿臉通紅,也飛快地下了馬,攔着皇帝,說:“不……皇……讓我去吧,讓我去!”

這時納蘭在對面嘶聲喊道:“不……你別來,我自己會回來的,一定,安全的回來!——用不着你跟來……”李重深情地看了一眼納蘭,堅定地撥開宋延之的手,對他說:“在赤縣衙門等候消息!”然後走向藍衣的蒙面男人。

“你知道,你如果不老實的話,我保證那兩個人必死無疑!爲了更有保障就要委屈你了。”——他從懷中拿出繩子綁住李重的雙手,拉過二匹馬,先讓兩位同伴抱着人質坐上去,再拉過李重的馬——他當然認得這是一匹最上好的馬,示意李重上馬,然後對着楞楞呆着、有些失去主張的宋延之等人說:“煩請衆位回去了!”

看着主人嚴厲堅定的目光,宋延之無奈,只得帶領衆人調轉馬頭回去了。那刺客很謹慎,看着宋延之一隊人的身影遠去了,才上馬,又點住李重的穴道使他不能動,還覺得不放心,用布條把李重的眼睛綁住,才與同伴揚鞭而去。

7.芸兒2.裴中洛13.遇刺3.憶昔:十載華年逐香塵1.金秋壽慶3.憶昔:十載華年逐香塵10.千秋節11.崔彥朋4.落水1.金秋壽慶5.長寧公主5.長寧公主4.落水4.落水5.長寧公主10.千秋節13.遇刺3.憶昔:十載華年逐香塵4.落水5.長寧公主1.金秋壽慶14.第 14 章5.長寧公主11.崔彥朋7.芸兒4.落水7.芸兒2.裴中洛1.金秋壽慶13.遇刺3.憶昔:十載華年逐香塵6.沈譽6.沈譽11.崔彥朋4.落水8.情義兩全成佳偶14.第 14 章7.芸兒6.沈譽1.金秋壽慶6.沈譽11.崔彥朋2.裴中洛14.第 14 章2.裴中洛14.第 14 章6.沈譽8.情義兩全成佳偶6.沈譽8.情義兩全成佳偶4.落水2.裴中洛6.沈譽11.崔彥朋13.遇刺11.崔彥朋4.落水8.情義兩全成佳偶1.金秋壽慶13.遇刺4.落水5.長寧公主1.金秋壽慶10.千秋節13.遇刺5.長寧公主3.憶昔:十載華年逐香塵4.落水8.情義兩全成佳偶6.沈譽2.裴中洛3.憶昔:十載華年逐香塵2.裴中洛13.遇刺10.千秋節7.芸兒7.芸兒11.崔彥朋5.長寧公主11.崔彥朋10.千秋節14.第 14 章10.千秋節1.金秋壽慶6.沈譽4.落水11.崔彥朋2.裴中洛
7.芸兒2.裴中洛13.遇刺3.憶昔:十載華年逐香塵1.金秋壽慶3.憶昔:十載華年逐香塵10.千秋節11.崔彥朋4.落水1.金秋壽慶5.長寧公主5.長寧公主4.落水4.落水5.長寧公主10.千秋節13.遇刺3.憶昔:十載華年逐香塵4.落水5.長寧公主1.金秋壽慶14.第 14 章5.長寧公主11.崔彥朋7.芸兒4.落水7.芸兒2.裴中洛1.金秋壽慶13.遇刺3.憶昔:十載華年逐香塵6.沈譽6.沈譽11.崔彥朋4.落水8.情義兩全成佳偶14.第 14 章7.芸兒6.沈譽1.金秋壽慶6.沈譽11.崔彥朋2.裴中洛14.第 14 章2.裴中洛14.第 14 章6.沈譽8.情義兩全成佳偶6.沈譽8.情義兩全成佳偶4.落水2.裴中洛6.沈譽11.崔彥朋13.遇刺11.崔彥朋4.落水8.情義兩全成佳偶1.金秋壽慶13.遇刺4.落水5.長寧公主1.金秋壽慶10.千秋節13.遇刺5.長寧公主3.憶昔:十載華年逐香塵4.落水8.情義兩全成佳偶6.沈譽2.裴中洛3.憶昔:十載華年逐香塵2.裴中洛13.遇刺10.千秋節7.芸兒7.芸兒11.崔彥朋5.長寧公主11.崔彥朋10.千秋節14.第 14 章10.千秋節1.金秋壽慶6.沈譽4.落水11.崔彥朋2.裴中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