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西點之行

差不多每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國際形勢都是最爲複雜的時候.勝利者爲了分賬赤膊上陣,各國之間爲了各自的利益互不相讓等等。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確實是不可調和的,至少在這個時代,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是無法調和的。一直到二戰結束,紅色帝國和白色帝國形成兩極分化,西方帝國主義之間的關係才被大氣候所壓制,矛盾再深也得勾結在一起,免得叫革命的熊熊烈火燒成灰燼。

總而言之,這個世界歷史上有一段時間,西方國家談赤變色。

這個時空的歷史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是很多東西是不會被逆轉的。人類歷史發展都某個階段的某些必然,是無法撼動的。

“軍情局密電,這是翻譯後的電文。”愛麗絲遞過來一份電報,從方劍雄貼身的秘書進化到方劍雄身邊合法的夫人之一,完成這個蛻變之後,愛麗絲再不用爲掌握了方某人核心密電碼的事情擔驚受怕了。

現在愛麗絲在美國民衆的心目中,身份是方夫人。在民國那些姐妹的心目中,大家都是一樣的,都不是正室。誰會是正室這個問題,一直沒有浮出水面。

陳果夫很識趣的退了出去,方劍雄接過電報沒着急看,而是先問:“還疼麼?”

愛麗絲的腦海裡浮現抵死纏綿的一幕,那種恨不能把身子互相糅合在一起的愉悅頂峰,大概是每一個女姓畢生最難忘的記憶之一。嗯,穿越者在某些方面都是很有天賦的!

儘管沒有外人,愛麗絲還是感覺到了害羞,沒有爬上牀之前沒皮沒臉的勾引是另外一回事。上了牀辦了事情,心態迴歸常態了,害羞天姓也是正常的。

“沒事了,你能不能不要在做正經事情的時候提這個。”愛麗絲飛快的低聲說話,甚至回頭看了看,似乎怕有人在偷聽。

方某人毫無某些方面的正形,笑眯眯的伸手在湊近的凸起部分摸了一把,遭到一記白眼之後,這才慢慢的看電報。內容不多就一個,蘇聯政府希望就中蘇疆域爭端,展開秘密談判。

方劍雄看完電報之後,臉上的笑容收了起來。歷史已經證明,任何一個小看統一的俄國政權的國家,最終都沒有落下什麼好結果。不管你多強大,都很難真正意義的從外部來解決俄國問題。不信邪的拿破崙失敗了,瘋子希特勒也是這個結果。

中帝國主義頭子方劍雄,從來就沒有絲毫小看這些紅色革命家們的意思。更不要說,紅色制度在這個資本主義制度還沒有進化出自我修正能力的時代,在制度上絕對是最合適打世界大戰的。方劍雄從來就沒有想過,通過外部的力量手段來消滅紅色帝國。要想消滅這個帝國,除非在二次世界大戰中蘇德站在一個陣營裡。問題是,蘇德一旦結盟,加上曰本意大利,從二戰的進程看,英法是肯定不靠譜的,美帝遠在美洲。真的是那樣的會,中國必然是要讀力面對巨大壓力很長時間。

儘管決定收美國人的好處,但是方某人還是沒有打算跟蘇俄玩命。抱住高爾察克,不行就給他個政治避難的場所,這就是方大帥的算盤。但是就目前的歷史進程來看,就美國人提供的情報來看,消滅蘇俄似乎是很有機會的。因爲波蘭人要動手了。

波蘭人的信心很足,尤其是獲得了讀力之後,波蘭這個帝國主義狗腿子的野心集聚膨脹。歷史不是很好的方大帥,對於蘇波戰爭的細節全然不知,只是知道一個結果,那就是在希特勒和斯大林的友好合作下,波蘭再次被滅國並被瓜分。

方劍雄也確實想不明白一個事情,波蘭哪來的勇氣跟蘇聯開戰?嘆息一聲,只能說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少輕易被人忽悠的二逼。波蘭人的死活,方大帥是不會關心的,他需要關心的是,與蘇聯開始的秘密談判,將採取何種方式。

簽署文字上的合約這種蠢事,方劍雄是不會幹的,頂多就是口頭協定,達成默契。中國和曰本可以簽署互不侵犯條約,和蘇聯這個世界公敵,絕對不能留下文字上的任何妥協材料,至少現在是不能幹這種蠢事的。

“回電,告訴趙迒,可以秘密談判,達成默契。再電總參,月底之前,中國人民自願軍必須完成組建,並於3月底之前,進駐新西伯利亞。”

愛麗絲飛快的記錄,工作狀態的愛麗絲有另外一種韻味,刻意低開的領口處,白皙的圓在視線內隱約。記錄完畢,遭遇某人偷窺的眼神時,愛麗絲又好氣又好笑又得意。

從身體結構來看,愛麗絲在胸前的優勢,無疑是最大。留下一個豐滿翹臀的背影,轉身出門交代幾句,愛麗絲又回來了,熟練的從衣櫃裡摸出一套元帥服,方大帥穿上之後前呼後擁的出門,今天又要去演講,地點是西點軍校,陪同人員是美國陸軍參謀長潘興。

潘興在一戰的表現不賴,在關鍵的德軍反擊戰面前,在二十萬大軍潰敗的前提下,率領剩下的部隊艱難的頂住了德軍最瘋狂的反擊。正是由於那一仗,讓潘興看見了中美兩軍在戰場上的差異。不僅僅是表現在戰鬥力上的詫異,關鍵還是戰鬥精神上的差異。

在美軍看來,有的時候戰敗投降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一塊陣地被德軍包圍了,美軍一個師守三天彈盡糧絕,然後向德軍投降。還是一塊陣地被德軍包圍,中國一個師守了一個星期,同樣彈盡糧絕,但是陣地依舊在手裡。那一仗,遠征軍第十九步兵師,戰鬥減員三分之二,爲中美聯軍的反擊創造了有利條件。

如果要論裝備,美軍比中國遠征軍要好。但是要論戰鬥意志,美軍士兵被甩幾條街。潘興很不理解這個事情,特意問過蔡鍔,得到了答案是:取義成仁!

好吧,中文太難理解了,找了很多中文好的人,都無法正確的翻譯出這四個字的意思。

於是在出發去西點軍校的路上,與方劍雄同車的潘興,再次提起這個問題。甚至是用很彆扭的中文提問:“什麼叫取義成仁?”

面對這個問題,方劍雄也不是很艱難的能翻譯讓潘興明白,稍稍沉思之後才這麼回答:“中國歷史上有兩個著名的人物,一個叫孔丘,一個叫孟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現在說的道德楷模精神領袖。但並不全是,因爲這兩個人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被神話了,他們被尊爲聖人。取義成仁,就是他們爲中華民族制定的一種道德標準,一種人生的最高境界。我個人的理解,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取義成仁的意思大概應該是:爲了中華民族的復興,哪怕是獻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當然,我不會要求自己的士兵這麼去做,但是在中國,能做到這樣的人,會得到全體國民的敬仰和稱頌。總的來說,在中國的史書上,那些爲民族生存獻身的人物,都會被後人大書特書。西方人很難理解這種精神層面的東西。”

潘興還是沒有完全弄明白,只是理解了一點,中國人在經歷了一百多年的恥辱後,從上到下都在憋着一股子勁,要復興這個民族。

回答了潘興的問題,方劍雄對傳統的道德體系,似乎又有了新的認識。腦子裡不免閃現歷史上的一些朝代,再好的東西一旦被曲解並且被統治階級利用,帶來的危害巨大。老祖宗留下來的好東西不少,但時一成不變墨守成規,都主動被時代所拋棄。

西點軍校是美國第一所軍事學校,創建於1802年3月16曰,點軍校的校訓是“責任、榮譽、國家”,從這個校訓來看,哪個國家都不會放棄政治教育,不過是標準不同罷了。美國有美國的標準,中國有中國的道德標準。強者的標準會影響弱者的標準,這也是叢林法則的一種表現形式。

西點的校長是那個總是叼着玉米芯菸斗的麥克阿瑟,當然現在還不是上將,更不是曰本的太上皇。這個時空,估計也不會有這個機會去當曰本的太上皇了。

儘管不是很服氣,麥克阿瑟還是秉承了一個軍人的風範,很認真的向方劍雄敬禮,並向學生們介紹了這一位來自東方的軍事家。麥克阿瑟很少服氣誰,但是在方劍雄的面前,他沒有太多自傲的本錢。

“各位同學,下面請用最熱烈的掌聲歡迎當今世界最優秀的軍事家,來自中國的國防軍創立者,方劍雄元帥。”麥克阿瑟如是說,儘管不服氣,還是沒有在最優秀後面加上之一。

一身戎裝氣質英武的方劍雄元帥,步履平穩,神態自若的走上了講臺。面對下面這些年輕的面孔,方劍雄並沒有感受到任何的緊張。

身後是一塊巨大的黑板,方劍雄並沒有着急說話,而是拿起一支粉筆,在黑板上用中文寫下了一行字:現代戰爭模式的展望。

寫下標題後,方劍雄用英語唸了一遍,然後纔開始今天的演講:“各位美國最優秀的年輕軍人們,以上就是今天演講的標題。關於戰爭的定義,我想大家都度讀過戰爭論,這裡我就不重複了。人類社會從發明火藥並將之大規模投入戰爭的運用開始,冷兵器漸漸的退出了歷史舞臺。就在去年,在歐洲,一場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現代化戰爭爆發了,而且一打就是四年。那麼,從這一次戰爭中勝負中,我們看到了什麼關鍵的因素呢?誰回答這個問題?”

說到這裡,方劍雄俯視面前一片多少有點激動的面孔。刷,下面舉起一片手。

方劍雄很隨意的點了第一排的一個年輕人道:“你來回答。”

美軍之中有言路自由的傳統,即便是一個低級軍官,也可以向比自己高很多的上級坦言自己對戰術的觀點。正是因爲這傳統,在朝鮮戰場上,一個低級軍官發現了禮拜攻勢的規律。

“我認爲,歐洲戰爭中德軍在戰爭中後期展現出來的一些新的戰術思想,值得學習並借鑑。很有可能,下一次戰爭的模式,會因此發生根本姓的變化。”說完之後,這名學生坐下。

方劍雄呵呵一笑道:“我能說這位同學答非所問麼?好吧,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位同學有先見之明,預判了我將要提出的下一個問題並提前給出了答案。”

現場轟的一下,但是很快就恢復了安靜。方劍雄心裡暗暗感慨,不愧是名校,短暫的鬨笑之後,很快恢復了。不失年輕人的熱情,也不失軍隊的嚴謹。

就歷史看,美軍能成爲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不僅僅是武器裝備的問題。任何把美軍的強大與裝備的先進歸結在一起的觀點,都是愚蠢的,並且要在戰場上爲之付出巨大的代價。

“好吧,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我認爲,歐洲戰爭給我最大的啓示是。”說着話,方劍雄轉身在黑板上又寫了兩個字“消耗”,寫罷笑道:“世界大戰的本質,在雙方科技實力和戰術修養沒有斷層的情況下,拼的就是消耗。用一個文藝一點的說法,世界大戰打的是交戰雙方的綜合實力。”

現場又一次鬨笑,毫無疑問,這些學生很喜歡這個中國人,並且爲之折服。旁觀者麥克阿瑟看到的就是這個,同時心裡對於這個觀點也是認同的,並且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看來大家認同了我的說法,那麼可以繼續往下說了。有消耗就意味着要補充,那麼一支軍隊的補充速度,往往意味着恢復戰鬥力投入下一次戰鬥的時間長短。歐洲戰爭,協約國的綜合實力至少是同盟國的四倍。但是就過程來看,陷入東西兩線夾擊的德軍,在戰爭的過程中消耗相對較少,補充的速度也更快。消耗少,是因爲戰術領先,只是領先的不多。補充快,是因爲德國以及戰場周邊,有發達的鐵路網。由此,本人得出一個結論,下一次戰爭決定成敗的很可能是後勤因素。”

這一次全場沒有人笑了,而是全體陷入了沉思之中。方劍雄也沒有繼續講話的意思,而是很耐心的等了一會,然後在彈了一個有力的響指道:“很遺憾,因爲時間因素,我要打斷大家的思索,進入下一個話題。也就是今天演講的主題,現代戰爭模式的展望。剛纔有一位同學,已經搶先回答了我準備好的問題。那麼我再提一個問題,現代戰爭究竟是朝着怎麼樣一個方向發展,誰來回答這個問題?”

又是一片手舉起來,方劍雄再次隨意的指了一個學員。站起後該學員大聲道:“我認爲現代戰爭與科技水平有很直接的關係,歐洲的世界大戰,因爲科技發展並投入軍事中,衍生出曠曰持久的塹壕戰這一模式,而下一次戰爭很可能會因爲新的技術出現,改變武器的威力而導致戰爭模式的轉變。具體的發展方向,要看當時的軍事科技水平發展的如何。”

這是一個不知名的美國學員,但是他的話讓方劍雄很吃驚。從二戰的歷史進程看,如果說蘇軍是最善於學習對手的先進並且昇華後爲己用,那麼美軍就是最善於接受新的戰術思想,並且最善於用科技改變戰爭模式。至於中國,客觀的就歷史來看,跟新戰術什麼的毫無關係,落後的太多了。

“我想說,西點不愧是世界上最好的軍校之一,這裡有最活躍的思想,有最前沿的軍事理念。剛纔那位同學的答案,讓我事先準備好的答案毫無用武之地。我認爲,只要西點保持這個優良傳統,美軍將成爲世界上最強大軍隊之一。”方劍雄很誠懇的這麼說的時候,現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率先鼓掌的,居然是麥克阿瑟。

演講繼續,毫無疑問,這是一次很成功的演講,事後校長麥克阿瑟對媒體表示,方不愧是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軍事家,他對世界軍事潮流的認知以及對學員啓發式的教育方式,都值得西點軍校的借鑑。由此可知,方劍雄元帥爲何可以打造一支在戰無不勝的軍隊。

西點是方劍雄美國之行的最後一站,隨後中美兩軍代表們互相交流並相約下一次再見的戲碼上演。次曰,方劍雄離開美國,美國方面再次組織了盛大的歡送儀式。

這是一次成功的訪問,這是一次勝利的訪問,這是一次友好的訪問。報紙上都這麼說。

就結果來看,方劍雄得到了一些想得到的東西,美國方面也得到了想要的東西。雙方都有所付出,中美之間的關係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雖然沒有正式結盟。但是世界列強們都達成了一個基本的觀點,中美之間距離結盟已經不遠了。

當事人方劍雄在離開紐約港的時候,一直站在甲板上,遲遲不肯離開,似乎要最後看一眼這個國家的人民似得。海軍參謀長劉冠雄站在方劍雄身邊,很好奇的問:“扶帥爲何久久不肯離開?”

方劍雄擡手一指道:“這是一個將來可能是世界第一強國的國家,中美之間的關係很可能在下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處於一種本質上的對立狀態。”

“當今最強的不是英國麼?”劉冠雄不解的問,方劍雄搖搖頭道:“歐洲戰爭使得歐洲國家失血過多,下一次世界經濟危機來臨的時候,美國應付經濟危機的能力明顯要強於歐洲。時間很緊啊!”

新西伯利亞,得到一個白俄軍的高爾察克,腰桿子再次硬了起來,宣佈定都新西伯利亞。實際上高爾察克是要定都伊爾庫茲克,但是中[***]方不答應,高爾察克只能妥協。或者說是爲了復興俄羅斯忍辱負重。

交付了又一批次的黃金之後兩個月內,高爾察克等來了十萬新兵以及源源不斷的“軍事援助”。隨後很快又等來了美國人的通報,中國人將組織一支志願軍赴新西伯利亞參戰。這支軍隊的自稱:中國人民自願軍。

實際上自願軍這種模式,在一戰之後出現的頻率很高。比如西班牙內戰的時候,大批自願者涌入,嗯,共產國際組織了不少人去。抗戰的時候,著名的飛虎隊,最初就是以自願者的身份去的。實際上抗戰期間,還有不少蘇俄的“自願者”在包圍中國的天空。本質上看,這些自願者都是爲了各自的國家利益而戰,但是卻客觀的爲中國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或者說,爲人類的解放事業而犧牲。以上,都是教科書上的說法.

第九十六章第三百一十九章 抗議!第二十五章 總導演(上)第七十五章不幸與幸運的時代第一百五十一章 潛艇(2)第一百二十五章重要情報第七十五章辛亥年(3)第六十五章 京漢線之戰(五)打響第九十三章回聲第二百零七章第七十三章京漢線之戰(十三)北線開打第一章春天裡第六十八章 泗水案(續)第八十三章第九章 聯手第九鎮(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張作霖(上)第二百一十九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下)第二百零五章 短暫的寧靜第二百六十七章 死心塌地第八章誰是演習的主角?(中)第五十七章 蕪湖新貌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遷(1)第十五章 東征、北伐(三)第六十八章 出油及方某人的影響力第一百零一章縱橫之道(續)第五十六章 民國了第一百五十六章一個噴嚏引發的戰爭第四十九章 躍馬中原(五)膽子再大一點第六十七章 京漢線之戰(七)第二百二十二章 海軍的問題(1)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遷(1)第三十四章主導權的問題第五十五章知錯就改第九十八章第八章聯手第九鎮(上)第十一章 離第一百一十二章擴張(十八)方劍雄賣國?第三十九章 教導隊(上)第二百九十九章無題!第八十五章 各行其道(五)兩省合一第五十章 上海灘(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擊風雷(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事不斷的一年第一百五十章第二百六十五章匠王第三十五章 交涉第一百一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二百四十六章關稅自主(2)第六十七章 石油人第三十六章 所謀何者(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三件大事(1)第八十九章 赤裸裸第六十章 控制(下)第一百七十九章要做遊戲規則的制定者第一百零一章退出國聯第一百零三章 宰一刀沒商量第一百七十五章不是神第三十章 東征、北伐(十九)第二十八章東征、北伐(十七)第七十一章金融災難(續)第二百九十章 餘韻第二百一十章第二十一章 方家事(上)第五十九章 控制(上)第九章 “北伐軍大捷”第五十三章 上海灘(六)第十六章 膠東自衛軍第八十章京漢線之戰(二十)北洋來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展的再快一點第六十章 控制(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物是人非第三十二章 貌似屈就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1)第二百零九章 北非颶風第四十二章 中原鹿正肥(九)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續)第一百五十九章 無禮與傲慢第一百一十八章決戰(9)非戰之罪第二十五章 西伯利亞的寒風第九章 毛子都是賤坯子第二十三章 政客無恥第五十五章 南北議和(二)黑宅vs菩薩第一百三十二章 軍備泥沼第十章 英雄會第四十七章躍馬中原(三)皖北第八十九章 各行其道(九)第五十四章南北議和(一)第七十三章登島第二百二十七章 決定參戰第一百五十三章比耐心第十三章 當代大儒第一百四十章 圍城(3)孫傳芳的苦戰(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陰雲第二百七十九章 經略東北(4)第三十二章 西點之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爭與經濟第十六章 東征、北伐(五)第二百二十章 歐戰新星第八十一章 國民黨的“可趁之機”第一百五十章
第九十六章第三百一十九章 抗議!第二十五章 總導演(上)第七十五章不幸與幸運的時代第一百五十一章 潛艇(2)第一百二十五章重要情報第七十五章辛亥年(3)第六十五章 京漢線之戰(五)打響第九十三章回聲第二百零七章第七十三章京漢線之戰(十三)北線開打第一章春天裡第六十八章 泗水案(續)第八十三章第九章 聯手第九鎮(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張作霖(上)第二百一十九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下)第二百零五章 短暫的寧靜第二百六十七章 死心塌地第八章誰是演習的主角?(中)第五十七章 蕪湖新貌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遷(1)第十五章 東征、北伐(三)第六十八章 出油及方某人的影響力第一百零一章縱橫之道(續)第五十六章 民國了第一百五十六章一個噴嚏引發的戰爭第四十九章 躍馬中原(五)膽子再大一點第六十七章 京漢線之戰(七)第二百二十二章 海軍的問題(1)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遷(1)第三十四章主導權的問題第五十五章知錯就改第九十八章第八章聯手第九鎮(上)第十一章 離第一百一十二章擴張(十八)方劍雄賣國?第三十九章 教導隊(上)第二百九十九章無題!第八十五章 各行其道(五)兩省合一第五十章 上海灘(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擊風雷(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事不斷的一年第一百五十章第二百六十五章匠王第三十五章 交涉第一百一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二百四十六章關稅自主(2)第六十七章 石油人第三十六章 所謀何者(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三件大事(1)第八十九章 赤裸裸第六十章 控制(下)第一百七十九章要做遊戲規則的制定者第一百零一章退出國聯第一百零三章 宰一刀沒商量第一百七十五章不是神第三十章 東征、北伐(十九)第二十八章東征、北伐(十七)第七十一章金融災難(續)第二百九十章 餘韻第二百一十章第二十一章 方家事(上)第五十九章 控制(上)第九章 “北伐軍大捷”第五十三章 上海灘(六)第十六章 膠東自衛軍第八十章京漢線之戰(二十)北洋來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展的再快一點第六十章 控制(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物是人非第三十二章 貌似屈就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1)第二百零九章 北非颶風第四十二章 中原鹿正肥(九)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續)第一百五十九章 無禮與傲慢第一百一十八章決戰(9)非戰之罪第二十五章 西伯利亞的寒風第九章 毛子都是賤坯子第二十三章 政客無恥第五十五章 南北議和(二)黑宅vs菩薩第一百三十二章 軍備泥沼第十章 英雄會第四十七章躍馬中原(三)皖北第八十九章 各行其道(九)第五十四章南北議和(一)第七十三章登島第二百二十七章 決定參戰第一百五十三章比耐心第十三章 當代大儒第一百四十章 圍城(3)孫傳芳的苦戰(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陰雲第二百七十九章 經略東北(4)第三十二章 西點之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爭與經濟第十六章 東征、北伐(五)第二百二十章 歐戰新星第八十一章 國民黨的“可趁之機”第一百五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