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知錯就改

反正這篇作文寫的很精彩,方劍雄是肯定寫不出來這種文字的。

一份千餘字的電報,坦白講方劍雄看的很感動,也不得不承認孫文是近代史上中國革命的第一人。站在後來者的角度看,姑且不論結果,單單就這份精神,以孫爲領導核心的革命羣體,中間確實有很多值得敬仰的先行者。

可是孫怎麼都沒想到的是,方劍雄對於未來的認知,跟他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在方劍雄看來,孫爲了達到推翻清室,建立屬於自己政治理念的民國這個目的,做了很多出格的事情。這些事情,完全不容於方劍雄的價值觀。

孫在最後稱:願與兄攜手共建民國之未來,復興我五千年中華之民族。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白了,大家結盟吧。先幹掉老袁再說。

三年多的近代生涯,足以讓方劍雄看清楚的事情很多。站在多年以後的看現在,說兩句隔靴搔癢的話,這樣的人很多。嘴炮,總是比較輕鬆的,不用費啥力氣。

大概現在的孫,也是這個心態吧。任何事情。都是破壞容易,建設困難。更何況是一個偌大的國家,舊的秩序剛剛打破。新的秩序還沒行程。這麼一個時代交替的階段,亂成爲了一種必然。沒有經過亂世的人,是不會理解亂世人不如犬這句話的。

平行歷史上。孫扮演的角色,本質上是一個破壞者。民國之亂的形成,原因很多。不能單純的算在孫的頭上,但是孫作爲亂的製造者這一,佔的戲份倒是很足的。

而方劍雄呢?他所想的,所做的,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用自己的方式來結束民國之亂。儘管方劍雄很清楚,因爲要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個國家還是要亂上一陣的。實際上。方劍雄現在正在做的,跟孫歷史上做的,本質上沒有多大的區別。都是讓這個國家陷入一時的混亂,唯一的區別是,方劍雄有收拾亂局的實力。而孫沒有。正是因爲如此,方劍雄對於孫纔有不能認同的地方。既然沒有能力收拾亂局,僅僅因爲個人的一點政治理想,一直很堅持的站在國家政府的對立面。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孫甚至還不如一些軍閥,好歹那些軍閥面子上還在維持這個國家的統一。承認後來的北洋政府是合法政府。而孫呢,則是高舉着所謂護法的大旗,在南方不斷的興風作浪。

總而言之,還是那句話:再爛的政府,也比沒政府強!再差的秩序,也比沒秩序好!

當然,這個根深蒂固的理念,在現在的很多革命者們看來,是很不值錢的玩意。

這個時代的亂,不僅僅是因爲不同的政治目的,還有形形色色的隱藏着的野心。

大致來說,因爲亂,纔有機會,因爲亂,纔有故事。

方劍雄拿着這麼一份電文,久久不語,對窗而立。對於孫,方劍雄的心態是複雜的。傳統的歷史教育中,孫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正面人物,是一個偉人。置身於這個時代之中,同樣能感受到孫對這個時代有着自己的固執的政治理念。不管怎麼說,孫這樣的鬥士,都是值得讓人高看一眼的。即便用敬這個字眼,也該算是過分。

窗外是一個世界,窗內又是一個世界。

方劍雄掙扎了近一個小時後,終於轉身回頭,一直在邊上等着的尹銳志站起來,手裡端着記錄本。“回電:憲政,民國之本。內閣總理制度,劍雄之所願爾。敦促項城儘快南下,終結民國之亂,實現中華之一統。”

堅持走自己的路吧!方劍雄如釋重負,這個時代的這些大人物們,或許有這樣那樣的值得尊敬的地方。但是,這個國家的未來,我看的更清楚。

回電之後,方劍雄大步流星走進指揮部的會議室,聯合自治區的政務大會還在繼續的時候,國防軍整軍大會,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

此前因爲戰端不斷,國防軍一直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整編。現在必須趁着短暫的和平間歇,把這個大事確定下來。

指揮部內,一場激烈的爭論正在進行。有趣的是,爭論的雙方,一方爲總參的兩位大佬,剛從蕪湖趕回來的總參謀長蔣方震和副職張孝淮,另一方爲副總參謀長德國人漢密爾頓、炮兵師長程芝萱、德**事顧問領隊鮑勃。雙方爭辯的焦點,居然是一個步兵師的火炮配置問題。

方劍雄進來的時候,雙反還在激烈的整編,程芝萱的大嗓門幾乎在吼:“105炮,一發炮彈就是25公斤,一個基數就是一噸半。平漢線北線戰役,幾乎將所有汽車都用上了,就這,我們的彈藥問題都沒有徹底解決。即便是有汽車,在現有的道路上,汽車的故障率太高了。重炮下放到師,不現實,我堅決反對。”

“我認爲,結合國防軍現有的情況,重炮最佳的使用方式,是以團、營爲單位。平時由總參直屬,戰時補充到一線部隊。直接下放到師一級,根本就是天方夜譚。”漢密爾頓的聲音也不小,德國人的固執在這個時候體現的很突出。

“總司令多次強調,我們未來的對手,是日本。根據日本陸軍的現有編制,以一個步兵師對抗一個日本師團,沒有重炮,我們拿什麼對抗?日軍的單兵素質,要遠遠高於我軍,班一級的作戰,憑藉武器上的優勢,國防軍不會落下風。排一級的作戰,頂多打個平手。到連一級,我看就是必輸無疑。我認爲總司令的構想,是可以全面且慎重的。”這是蔣百里在說話,大概是中毒太深了,對於大炮兵這一套,蔣百里就算認知到客觀存在的困難,也捨不得放棄。

“我認同百里的意見。未來中日之戰,以我們的海軍實力,戰場只能在中國的境內爆發。按照國防軍的實力,一年之內拿下北方,進而控制整個國家政權都不是不能想象的事情。假設中日之戰在五年之後爆發,有五年的時間,難道不能解決道路困難麼?”這是張孝淮的聲音,看的出來,他也很激動。方劍雄一番大炮兵的構想,對於每一個軍人而言,都是一種精神毒藥啊。沒有幾個人能扛的住這個誘惑。

“不不,這不現實。五年的時間,中國根本就很難實現工業化。沒有工業化,談什麼大規模的機動?汽車在歐洲,現在都不是運輸的主力。德國陸軍主要依靠的還是遍佈境內的鐵路網,中國太大了,一個便捷的鐵路網,絕對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資金、技術這些都是不可逾越的困難。還有一個問題,炮兵是技術兵種,組成的人員從哪裡來?只會開炮的人好找,讓大炮打的準的人,不是一天兩天能練出來的。這是重炮,不是射程只有兩三千米的小炮。”

把兄弟鮑勃也說話了,這傢伙一直呆在武昌,帶着一幫德國人,深入各個部隊,實地瞭解情況。回來後正趕上蔣百里和張孝淮提出了新的步兵師火炮編制,然後與來武昌開會的程芝萱發生了激烈的爭辯。德國人很快加入了爭吵中,雙方中文夾着德文,吵的是不亦樂乎。

開始的時候方劍雄還能面帶微笑的偷聽,越聽方劍雄的表情就越嚴肅。所謂的一個師12門105炮,有點山寨56年的編制。現在聽了一會,才意識到,自己犯了很大的錯誤,甚至還誤導了兩個總參謀長。

現代戰爭,打的不就是後勤麼?這一點,發生在遠東那次戰爭,給共和國的領袖們狠狠的上了一課,代價是巨大的。方劍雄作爲一名穿越者,同樣也不是神。對於歷史大勢的把握,不等於對細節也能瞭如指掌。

如果非要解釋一下方劍雄在這時代的心態,大概就是懷着一顆惶恐的心,在謹慎的探索。力爭打下堅實的基礎,力爭凡事走在對手的前面。現在看來,做的還不錯,但是還遠遠不夠。

正是因爲有這種心態,方劍雄才能對身邊的人提出的正確意見給於足夠的重視,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欣然接受並改正。當然也有堅持在現在人看來是錯誤的東西。

“我聽到了一場精彩的辯論,看來我們需要就這個問題,進行一次認真的研究了。”方劍雄的開口,立刻中斷了雙方的爭辯。

私下裡稱呼方劍雄的字,在這個場合,蔣、張二人,都是很正式的敬禮問候:“總司令好!”這就是一個職業軍人應有的素質。

第三百零三章 最後的決戰(3)第六十三章太湖秋操(下)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一百四十三章 後續第十一章 離第八十四章第八十九章第四十九章 躍馬中原(五)膽子再大一點第二十九章 華人第三百章 中美軍隊之間的分歧第二百五十章 拯救者第三十一章 屈才第四十一章中原鹿正肥(八)第十二章 被坑拜師第九十四章 故人再聚首!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選結束第一百八十七章 沒什麼好談的!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戰(10)惟楚有才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蘇間的再次外交較量第三百二十七章曾經的尊嚴第二十九章 東征、北伐(十八)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模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是亂的時節第三十七章 民國版的《古城會》第一百一十四章擴張(二十)代號:牛郎第一百一十九章 中亞風雲(4)不能容忍第三十六 章“友軍”第二百二十八章對決第三百零一章 最後的決戰(1)第一百八十章 發現第二百二十五章41年第一季度第二百零八章 將要發瘋的英國第一百零九章 擴張(十五)調整第一百三十六章 張作霖(上)第二十八章 見撫臺(上)第六十四章 失敗的嘗試第一百七十一章 放煙火第五十二章 布柳赫爾的阻擊第一百八十三章戰術欺騙(上)第一百一十一章夢幻?魔幻?第二百五十章 拯救者第六十二章 庫頁島出油第九章 毛子都是賤坯子第四十四章 勤務兵第三百二十三章 利益永恆第四章 不戰取江西第一百二十章決戰(11)底線第四十二章奪營(中)第七十九章京漢線之戰(十九)第八十九章 赤裸裸第二百二十五章41年第一季度第一百九十九章 居然是屠殺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爭與經濟第三百零三章 最後的決戰(3)第二十六章 總導演(中)第八十一章 國民黨的“可趁之機”第九十五章第九十五章 擴張(一)徐紹幀來投第一百九十二章 危機感第三十七章 中原鹿正肥(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無力迴天第二百二十一章 全面追趕第七十七章 軍情局在行動第六十二章 太湖秋操(中)第一百五十三章比耐心第五十章 躍馬中原(六)奔襲蚌埠第二百零一章 各國第一百一十五章以我爲主(五)第十一章 獨立新軍種--空軍第一百三十八章很滿意第二百二十五章 變遷(2)第一百六十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一百三十五章“中曰一定要友好”第一百零四章第二百六十七章 死心塌地第三十三章 東征、北伐(終)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二百七十九章 經略東北(4)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七十八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3)第一百四十章油田買賣、提醒!第三十五章 且忍一時(下)第二十四章東征、北伐(十三)第一百三十九章盟友的選擇第四十八章 謀第一百五十五章加緊備戰第一百五十六章一個噴嚏引發的戰爭第七章 不能對比第一百二十三章決戰(14)條件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六十章盛宴啓動第六十二章 庫頁島出油第五章 針對性的訓練(上)第一百零七章二次革命(上)第七十二章京漢線之戰(十二)低頭第一百七十三章 戰前第五十五章 南北議和(二)黑宅vs菩薩第一百二十五章 傷兵第五十章 上海灘(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張作霖(上)
第三百零三章 最後的決戰(3)第六十三章太湖秋操(下)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一百四十三章 後續第十一章 離第八十四章第八十九章第四十九章 躍馬中原(五)膽子再大一點第二十九章 華人第三百章 中美軍隊之間的分歧第二百五十章 拯救者第三十一章 屈才第四十一章中原鹿正肥(八)第十二章 被坑拜師第九十四章 故人再聚首!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選結束第一百八十七章 沒什麼好談的!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戰(10)惟楚有才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蘇間的再次外交較量第三百二十七章曾經的尊嚴第二十九章 東征、北伐(十八)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模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是亂的時節第三十七章 民國版的《古城會》第一百一十四章擴張(二十)代號:牛郎第一百一十九章 中亞風雲(4)不能容忍第三十六 章“友軍”第二百二十八章對決第三百零一章 最後的決戰(1)第一百八十章 發現第二百二十五章41年第一季度第二百零八章 將要發瘋的英國第一百零九章 擴張(十五)調整第一百三十六章 張作霖(上)第二十八章 見撫臺(上)第六十四章 失敗的嘗試第一百七十一章 放煙火第五十二章 布柳赫爾的阻擊第一百八十三章戰術欺騙(上)第一百一十一章夢幻?魔幻?第二百五十章 拯救者第六十二章 庫頁島出油第九章 毛子都是賤坯子第四十四章 勤務兵第三百二十三章 利益永恆第四章 不戰取江西第一百二十章決戰(11)底線第四十二章奪營(中)第七十九章京漢線之戰(十九)第八十九章 赤裸裸第二百二十五章41年第一季度第一百九十九章 居然是屠殺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爭與經濟第三百零三章 最後的決戰(3)第二十六章 總導演(中)第八十一章 國民黨的“可趁之機”第九十五章第九十五章 擴張(一)徐紹幀來投第一百九十二章 危機感第三十七章 中原鹿正肥(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無力迴天第二百二十一章 全面追趕第七十七章 軍情局在行動第六十二章 太湖秋操(中)第一百五十三章比耐心第五十章 躍馬中原(六)奔襲蚌埠第二百零一章 各國第一百一十五章以我爲主(五)第十一章 獨立新軍種--空軍第一百三十八章很滿意第二百二十五章 變遷(2)第一百六十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一百三十五章“中曰一定要友好”第一百零四章第二百六十七章 死心塌地第三十三章 東征、北伐(終)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二百七十九章 經略東北(4)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七十八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3)第一百四十章油田買賣、提醒!第三十五章 且忍一時(下)第二十四章東征、北伐(十三)第一百三十九章盟友的選擇第四十八章 謀第一百五十五章加緊備戰第一百五十六章一個噴嚏引發的戰爭第七章 不能對比第一百二十三章決戰(14)條件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六十章盛宴啓動第六十二章 庫頁島出油第五章 針對性的訓練(上)第一百零七章二次革命(上)第七十二章京漢線之戰(十二)低頭第一百七十三章 戰前第五十五章 南北議和(二)黑宅vs菩薩第一百二十五章 傷兵第五十章 上海灘(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張作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