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經略東北(4)

回到自己的在北京的寓所,張謇再次仔細的把這些舉報信看一遍,最後才把目光落在方劍雄的批字上:“所謂三大罪狀,多爲捏造,不足信也。唯有事關《租佃法案》一節,或有可能。季老德高望重,短短不會因小利而毀晚節,此事恐季老未必知情。”

這個事情以這種方式展現在張謇的面前,肯定是有說法的。按照方大帥的路子,肯定不是他的意思。應該是某位老奸巨猾者在教方大帥這麼做。不然今天請張謇去喝茶的,就應該是廉政公署的人。

張謇在內閣不僅僅代表着傳統的立憲派的利益,還代表着江蘇地方士紳的利益。還有就是江蘇工商界的利益。如果民國曆史沒有變化,將出現近代史上龐大的江浙財團這一利益集團。這一時空的這一階段,江浙財團實際上被肢解成了很多塊。其中實力最大的就是依附歐亞集團的宋漢章、虞洽卿、盛宣懷等一批人,但是這批人又各有不同,立場和利益都不同。

方劍雄就是通過歐亞集團的擴張,慢慢的撬開這個羣體,並且逐漸的分化這些利益集團。現在擺在方劍雄面前的。就是張謇爲代表的傳統江蘇紳士利益集團,怎麼辦?是採取強制手段,一竿子打翻他們。還是通過和平的手段解決問題?

方劍雄苦惱了很久,如果採取雷霆手段,一掃江蘇傳統勢力,產生的後顧必然是江蘇工商業遭到巨大的打擊。這樣做。完全是在開歷史的倒車。很顯然中國現有工商業的從業者,主要是這些有知識有實力的士紳,他們控制了廣大的村鎮流通渠道。

強力的手段不現實,那麼剩下的手段就簡單了,限制、打壓、分化,來一套組合拳。現在是第一步,投石問路,看看張謇的反應。如果他能順應方大帥的意思。那就用緩招。以江浙爲突破口,從張謇、湯壽潛入手。真正意義上的把《租佃法案》落水到位,移民東北的問題也自然能得到張、湯的順應。

張謇在家裡悶了一天,對外稱病,連班都沒上。立憲派的同好湯壽潛趁夜色登門。

湯壽潛這個交通部的副部長,可謂當今炙手可熱的主。新推出的地方修路收費,必須過他這一關,然後再請詹天佑用印,纔算完事。詹天佑是厚道人,心思在鐵路上,年紀又大了,交通部的主要事情,都是湯壽潛在管。另外一個副部長於右任,也是個不怎麼管事的,到不是不想管,問題他是民黨的出身,在內閣受排擠很自然。這個于右任,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到處去視察交通和市政建設,然後給人題字。

緊跟這湯壽潛進張府的,是內政部的副部長熊希齡,這也是個進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前清的時候,他的政治前途還是很光明的,袁世凱當政期間,也還混的不錯。熊希齡也是立憲派的主要人物,幾個前清的進士老爺,進了內閣自然能走的比較近。

張謇的書房裡燈火通明,白熾燈泡取代了蠟燭,三位內閣的部長副部長,都沒怎麼說話,都盯着桌子上的黑材料。這一次是張謇的,下一次呢?這幾位在內閣都是比較有實權的部長,自然不願意丟了政治前途,現在的民國正值一個快速上升期,腦子壞掉才離開政壇。

“蜇先兄,此事恐怕你我首當其衝。”張謇還是先說話,打破了沉寂。現在這個內閣,說起來派系林立,三人聯合也是一股不小的勢力,現實逼着他們不得不聯合起來。

“唔,此事須慎重,容我斟酌一二。”湯壽潛沒有接這個話,他腦子裡一直在琢磨,方劍雄的真實用意。當今這個內閣,湯壽潛的判斷,出自孫寶琦的手筆。不然很難做到現在各方利益都得到了一定的照顧,這一次的事情,明顯是出自一個老謀深算者之手。否則就不會這麼讓人進退兩難,這是一道很難做的選擇題。

熊希齡一直沒說話,這三位裡頭,從歷史上看,他是最成功也是最堅持的,幹過內閣總理。怎麼說呢,這就不是簡單地人物。

張謇目光過來的時候,熊希齡咳嗽一聲道:“這個事情說起來不算大麻煩,不然我們就不會坐在這裡談了。方扶國的眼睛裡哪裡能揉沙子?袁世凱何等人物,都栽在他手裡。”一番話說的很有意思,其他兩位注意力更集中的時候,熊希齡繼續道:“此事其實很容易對付,只要把握住兩點就行。第一,東北移民之事,在內閣會議上討論是堅決支持,國會審議之時,統一黨國會議員,不得有任何反調出現。第二,家裡的事情也該好好整理一下了,別的沒事,就是這個《租佃法案》,千萬碰不得。至於外人,就不要管了,把姿態做出來,讓別人都看到,最好能在報紙上弄出一陣風波來,那就最好了。”

“秉三,似乎言猶未盡啊!”湯壽潛表情輕鬆了許多,思維也活躍了,笑眯眯的接過話。熊希齡哈哈哈的乾笑幾聲道:“季老,蜇先兄,大家都是明白人,何必裝糊塗呢?”

張謇點點頭道:“是該下決心了,不然這刀子都架在脖子上了,再想動作就來不及了。”

三人正在聚會的時候,方劍雄的書房裡也在密謀,孫寶琦和湯化龍都在,旁聽的還有一個顧維鈞。孫寶琦特別器重這個年輕人,走到哪裡都帶着。顧維鈞人長的好,本事也夠,從來都是女人眼裡的佳婿人選。就拿眼下這位唐姓的夫人來說吧,那就是前內閣總理唐紹儀的女兒,吵死吵活要加顧維鈞,不然就去出家,還要去八大胡同掛牌做紅姐兒。搞笑的是,父親和女兒同一天在同一個地點,先後辦的喜事。也算是民國一大趣聞了。

顧維鈞這種青年才俊,走到哪裡註定都是要閃光的,就像黑夜裡的螢火之。但是今天則不然,因爲他面對的不僅僅是賞識自己的孫寶琦,還有這個國家之際上的第一人方劍雄還有內閣總理湯化龍。

從個人資歷和政治地位發展曲線來看,湯化龍是真的命好,趕上了方大帥出兵武漢。這才搭上了線,從此飛黃騰達,至內閣總理。關鍵他這個內閣總理是有實權的,孫寶琦的重心,還是在黨務上,同時做一個國家的象徵存在。

“扶國,這麼大的一筆開銷,這是要了張季直的老命啊。”孫寶琦說話的時候,眉頭緊鎖。東北移民一事,方劍雄事先沒跟他們說,現在才說出來,孫寶琦當然要頭疼一下了。

湯化龍在邊上沒吭聲,很耐心的等着方劍雄的下文。方劍雄笑着拿出一份計劃書,遞給兩人道:“看看這個。”湯化龍遲疑了一下,接過來,一張看完,遞給顧維鈞,孫寶琦接過去看。兩人看了十分鐘前後,都看完了。

“這個公債的發行點在上海,倒是個不錯的選擇。內閣商議一下,手裡緊一緊,也能湊出個五六千萬來。”湯化龍立刻表態,他擔心的是這個錢全部從財政走,那就真要命了。

方劍雄掃了一眼顧維鈞道:“少川,你也說說這個事情。”

顧維鈞猶豫了一下,笑道:“這個公債的年利率不過百分之五,恐怕很難爲民間所接受。”

方劍雄笑着沒說啥,對湯化龍道:“濟武兄,內閣會議上,你來提這個事情。東北有煤有鐵,盛產大豆,還能種優質水稻。民生的問題,是國內是否穩定的關鍵,直接影響到能不能集中全國之力發展重工業。把東北打造成一個大糧倉,對國家的安定繁榮,有莫大之功。”

東北的事情就這麼定下了,方劍雄把注意力稍微扭轉了一下,兩路大軍正在朝着既定的目標挺進。這個季節出兵,壞處是氣候帶來的困難很多,好處是可以做到出其不意,同時也能讓士兵嘗試在惡劣天氣的條件作戰。對於方劍雄來說,1917年是個大好年景,很多事情都要抓緊辦了,不要日後留下手尾。

第五十一章 要快,一定要快!第九章 “北伐軍大捷”第二百一十二章 挑動矛盾第一百四十八章 中國也會誤炸!第二十八章 見撫臺(上)第十一章 離第一百八十九章戰場觀察第八十五章 讓別人無路可走第一百零三章 宰一刀沒商量第一百零一章退出國聯第六十五章 時光飛躍第二百九十九章無題!第九十三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下)第四章 風聲〔2〕第二百六十三章 顧問的建議第五十二章躍馬中原(八)第一百五十一章 哭泣的法蘭西第四十四章 亂(中)第九十八章 擴張(四)蔡元培武漢行。第六十三章京漢線之戰(三)臨戰第六章 針對性的訓練(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鬥智第六十章盛宴啓動第四十四章 勤務兵第三百一十六章岡村寧次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二十六章東征、北伐(十五)第四十七章躍馬中原(三)皖北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煙販子第九十四章 故人再聚首!第十五章 東征、北伐(三)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陰雲第九章 “北伐軍大捷”第八十一章 你們別無選擇第四十一章中原鹿正肥(八)第五十九章朱家寶的蕪湖行(下)第一百一十二章擴張(十八)方劍雄賣國?第七十七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2)第一百零一章退出國聯第二百八十六章 巴黎失守第六十三章女悍匪(下)第二十章東征、北伐(九)第二百六十八章 中日友好?第一百三十六章忙着挖坑第一百六十一章 崇高的敬意!第四十章 陸軍大學開張第三百零八章沒打算講理第二百九十章 餘韻第三百一十八章 還講不講理?第六十一章京漢線之戰(一)匪首現身第八十七章第一百六十二章 熱火朝天的1914第十九章 榨取最大的利益第一百五十二章 海軍的魂第一章序曲第二百九十三章 既要合作也要防備第三十七章 革命黨上門(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黑夜閃電行動第六十五章 泗水案(上)第三十六章橋頭堡第八十章 核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別廢話第四十二章戰爭模式的變化(3)第三十一章 屈才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我爲主(一)第六十章 控制(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12)謀求體面的收場第三百一十五章 兩軍遭遇第一百六十四章 反擊風雷第二百四十一章第十五章 徐州城內人心散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幹啥去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爭與經濟第二百三十三章 提前發動第三十八章中原鹿正肥(五)第二百一十章 海軍的姿態第四十七章躍馬中原(三)皖北第二百三十九章大方向第一百一十五章以我爲主(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默契戰爭第十章 新一輪整編第二百四十五章關稅自主(1)第二章航空隊(下)第一百九十九章拆樓利器和自殺反擊第六章 歸來者第二十九章 見撫臺(中)第四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三十九章訪談第四十六章 外國友人的擔心第一百六十八章 歸還青島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平,是打出來的第四十一章 女性解放先行者(上)第六十七章 石油人第七十二章京漢線之戰(十二)低頭第二十五章 總導演(上)第六十六章 泗水案(中)第三百零三章 最後的決戰(3)第二十一章 方家事(上)第十章 新一輪整編
第五十一章 要快,一定要快!第九章 “北伐軍大捷”第二百一十二章 挑動矛盾第一百四十八章 中國也會誤炸!第二十八章 見撫臺(上)第十一章 離第一百八十九章戰場觀察第八十五章 讓別人無路可走第一百零三章 宰一刀沒商量第一百零一章退出國聯第六十五章 時光飛躍第二百九十九章無題!第九十三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下)第四章 風聲〔2〕第二百六十三章 顧問的建議第五十二章躍馬中原(八)第一百五十一章 哭泣的法蘭西第四十四章 亂(中)第九十八章 擴張(四)蔡元培武漢行。第六十三章京漢線之戰(三)臨戰第六章 針對性的訓練(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鬥智第六十章盛宴啓動第四十四章 勤務兵第三百一十六章岡村寧次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二十六章東征、北伐(十五)第四十七章躍馬中原(三)皖北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煙販子第九十四章 故人再聚首!第十五章 東征、北伐(三)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陰雲第九章 “北伐軍大捷”第八十一章 你們別無選擇第四十一章中原鹿正肥(八)第五十九章朱家寶的蕪湖行(下)第一百一十二章擴張(十八)方劍雄賣國?第七十七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2)第一百零一章退出國聯第二百八十六章 巴黎失守第六十三章女悍匪(下)第二十章東征、北伐(九)第二百六十八章 中日友好?第一百三十六章忙着挖坑第一百六十一章 崇高的敬意!第四十章 陸軍大學開張第三百零八章沒打算講理第二百九十章 餘韻第三百一十八章 還講不講理?第六十一章京漢線之戰(一)匪首現身第八十七章第一百六十二章 熱火朝天的1914第十九章 榨取最大的利益第一百五十二章 海軍的魂第一章序曲第二百九十三章 既要合作也要防備第三十七章 革命黨上門(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黑夜閃電行動第六十五章 泗水案(上)第三十六章橋頭堡第八十章 核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別廢話第四十二章戰爭模式的變化(3)第三十一章 屈才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我爲主(一)第六十章 控制(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12)謀求體面的收場第三百一十五章 兩軍遭遇第一百六十四章 反擊風雷第二百四十一章第十五章 徐州城內人心散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幹啥去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爭與經濟第二百三十三章 提前發動第三十八章中原鹿正肥(五)第二百一十章 海軍的姿態第四十七章躍馬中原(三)皖北第二百三十九章大方向第一百一十五章以我爲主(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默契戰爭第十章 新一輪整編第二百四十五章關稅自主(1)第二章航空隊(下)第一百九十九章拆樓利器和自殺反擊第六章 歸來者第二十九章 見撫臺(中)第四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三十九章訪談第四十六章 外國友人的擔心第一百六十八章 歸還青島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平,是打出來的第四十一章 女性解放先行者(上)第六十七章 石油人第七十二章京漢線之戰(十二)低頭第二十五章 總導演(上)第六十六章 泗水案(中)第三百零三章 最後的決戰(3)第二十一章 方家事(上)第十章 新一輪整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