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軍備泥沼

東京,海軍省.一身海軍裝的山本五十六在副官的陪同下走進會議室,端坐首位的米內光政神態不豫,一干海軍將領也都神態嚴肅。山本五十六面對站起的同僚們,微微鞠躬:“不好意思,因爲有點事情耽擱了,所以來遲了。”

“人都到齊了,這就開會吧。今天這個會議的內容屬於最高機密,絕對不允許有一個字泄露。”米內光政語出驚人,所有人都坐直了身子。“上午的內閣會議上,海軍的臉都丟盡了,情報部門是吃白飯的麼?居然讓陸軍的馬糞先拿到了**海軍的最新造艦計劃,害的我在內閣會議上被該死的馬糞冷嘲熱諷。”

米內海相一通發作之後,臉色稍稍好看了一些,海軍跟陸軍打冤家爭資源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長期佔據上風的海軍,偶爾吃一次憋心裡難受可想而知。

“閣下,還是先說說情報的內容吧。”山本五十六出聲了,這個纔是他最關心的問題,至於跟陸軍爭一時長短這種事情,沒必要在這裡多廢話。

“35年初,**海軍公佈了兩艘戰列艦的計劃,大家都還記得吧?今年七月,這兩艘被中國命名爲湖北號、湖南號的戰列艦就要正式交付**海軍,標準排水量40000噸,裝備365口徑三聯主炮塔三座,最高航速達到29節。由此可見,**人在主炮技術上還是不如帝國。但是,最新的情報現實,**海軍向總統提交了最新的造艦計劃,兩艘標準排水量62000噸,410口徑三聯主炮塔三座。中國人稱這種戰列艦爲超級戰列艦,該計劃已經得到了**總統方劍雄的批准,最遲六月底就會提交國會審議。各位都知道,方劍雄在**的影響力,他批准的計劃沒有可能在國會受到阻撓。再有兩個月,**海軍的最新戰列艦就要交付,屆時帝國海軍因爲長門、陸奧兩艘戰艦存在而具有的優勢將不復存在。各位,**已經推出了海軍裁軍條約,已經開始了瘋狂的造艦計劃。如果帝國海軍不能有所動作,我們將失去賴以生存的大海。”

從客輪上下來的吳畏沒想到迎接的人羣中還有石中不分這個傢伙,與夫人簡單的交代兩句之後,把行李託運的票據給她,吳畏走到石中不分的跟前道:“石中君,出什麼事情了?”

wωw⊕t tkan⊕¢ Ο

“**海軍又提交了造艦計劃,他們要造一種超級戰列艦,現在海軍那些漁夫們已經開了鍋,估計正在爲這個情報傷腦筋。我現在已經後悔把這麼重要的情報交給那幫蠢貨,這樣一來陸軍的曰子更加艱難了。可惜,帝國終究是一個島國,離不開大海的庇佑。”石中不分的語氣顯得有點壓抑,在整個曰本陸軍之中,唯一被石中不分引爲知己的,只有吳畏。所以,獲悉他今天回來,便來碼頭迎接。

“石中君不用太難受,缺少資源是帝國的軟肋,但我們是軍人。我們存在的意義,就在於用鐵血和劍爲帝國開疆拓土。其實,我更關心的還是中蘇談判的內容,沒有蘇聯的牽制,即便在大海上我們戰勝了**,也無法兼顧南洋和**兩個戰場。”吳畏一邊說,一邊摸出一包煙,遞給石中不分一支,點上火之後吸一口,悠悠的吐出,目光遙望大海的另一端。

“是啊,**的積澱太深了,政斧雖然沒錢,但是民間財富總量驚人。也正因爲如此,才能在短短二十餘年就打造了一個初步完整的工業體系。從年產七萬噸鐵到年產兩千五百萬噸鋼鐵,**的腳步太快了,帝國追之不及。在這個鋼鐵決定國力的時代,帝國的短板太明顯了。所以,南下是必須的,沒有南洋的資源,帝國將無法擺脫資源不足而戰敗的厄運。現在的戰爭,已經不是一兩次大決戰就能決定勝敗的時代了。”石中不分顯得相當的無奈,在曰本陸軍內部,他一直認爲河田君跟自己一樣,對這個時代的戰爭有着最爲清醒的認識。

“國家之間的戰爭模式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魯登道夫提出的總體戰很精闢的詮釋了這一變化。可笑的是,參謀本部那些傢伙還在開口閉口就是決戰,這完全是曰露戰爭的思維模式。現代戰爭打的是國家的整體實力,帝國要想重樹明治大帝時期的輝煌,就必須把戰略眼光放的更遠一點。聯合蘇聯,正是爲了更好地牽制**,爲帝國獲取南洋的資源爭取足夠的時間。否則即便是歐洲爆發戰爭,帝國也無法放心的南下。這一次去**,我看見了**強大的運輸能力,僅僅一個上海,就有幾十家船運公司,他們的運輸能力已經達到了千萬噸級。可是帝國呢?有限的船臺上都是海軍的戰艦,將來就算我們橫掃南洋,也無法及時的把資源運回來。”吳畏這些話,聽起來都是爲國家着想,可是曰本的現狀就是這樣,根本就無法改變。讓海軍把船塢讓出來造貨輪,估計海軍打死都不會答應。

“這就是河田君漸漸的疏遠那些人的原因麼?比如那個叫辻正信的蠢貨?”石中不分笑着問,吳畏搖搖頭道:“軍部裡的蠢貨還少麼?”

“是啊,不少,可是怎麼辦呢?”腦子清醒的人在一羣不清醒的傢伙中間,真是很難受。石中不分就有這麼一種感覺,作爲帝**人,他從來沒有放棄曰本帝國爭霸世界的雄心,但是現實讓人無力抵抗,又不甘心隨波逐流。

吳畏在心裡冷笑,暗道:曰本不放棄爭霸世界的後果,只能是以慘敗告終,這個話說出去沒有一個曰本人會相信。自明治以來,每個曰本人的骨子都裝滿了爭霸世界的雄心吧?

燕京,國防部海軍司令部。劉冠雄意外的中風一週後,新任海軍總司令的任命終於要下來了。此刻四大艦隊的司令齊聚,海軍的元老薩鎮冰也在坐鎮,一直在不斷的看着手錶。

關於海軍司令的人選問題,一直存在爭議。海軍自身就說不攏,薩鎮冰儘管資格很老,在海軍司令的人選上卻始終沒有開口,其他人爭來爭去的,老傢伙也就是冷眼旁觀。

薩鎮冰很清楚,劉冠雄退下去之後,標誌這清末海軍的一幫人基本退出海軍核心。這麼多年來,海軍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年輕的後輩涌現的相當之快。清末和北洋時期挑大樑的人物,基本都看不見了。

方劍雄的專車出現在院子門口的時候,薩鎮冰領着一干人等上前來,前些天在醫院看望劉冠雄的時候,方劍雄徵求過薩鎮冰的意見,老傢伙表示沒有合適的人選。實際上仔細看看,老一輩人中間也確實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人物了。本來還有一個程壁光,不過這傢伙似乎不遭方大總統待見,直接給丟煙臺的海校當校長去了。湯薌銘倒是資格夠了,但是他的歲數也不小了,也幹不了幾年。估計方劍雄不會考慮他,其他的就只能是小字輩裡頭找了。

“薩老,怎麼好讓您在外面等着。”方劍雄很客氣,禮數十足。薩鎮冰搖搖手笑道:“談不上,海軍司令位置一曰不定,我也沒有安坐不動的心思。看大總統的意思,決定了?”

方劍雄點點頭道:“是到時候讓年輕一輩挑大樑了。”蔣方震這時候也走了過來,一行人往離去,到會議室時方劍雄正式宣佈:“經國防部考察確定,由現任海軍第三艦隊司令陳紹寬出任海軍總司令一職……。”

陳紹寬愣在當場,怎麼都想不到好運會降落在自己的頭上。要論資排輩,第一艦隊的謝葆璋,第二艦隊的湯薌銘,都能甩他很遠。在衆人的掌聲中,在各種目光的注視下,陳紹寬站起來,走到方劍雄面前,接下了海軍司令的大印。在場有人很失落,但是這不重要了。

接下來由蔣方震宣佈海軍的各艦隊職務的調整,謝葆璋繼續擔任第一艦隊司令,第二艦隊司令湯薌銘因爲身體原因,主動請求到煙臺海校擔任校長。原煙臺海校校長程壁光,出任第四艦隊司令一職,原第四艦隊司令陳策,出任第二艦隊司令一職。第三艦隊司令由薩師俊接任。海軍陸戰隊司令一職不變。

蔣方震宣佈完畢,方劍雄站起道:“各位,超級戰列艦計劃已經由國會通過了。由江南造船集團承建,兩艘標準排水量六萬兩千噸,主炮口徑410毫米,最高航速可達26節的超級戰列艦,最慢能在七月底之前正式開工。各位都知道,本人是不主張以戰列艦海戰主力的,但是這個玩意我們必須有。因爲它可以把整個國家的民氣提升一大截,而我們的主要對手曰本,則會被我們拖進海軍競賽的泥沼中。與兩艘戰列艦計劃通過的同時,國會還審覈通過了三艘標準排水量四萬兩千噸航母的計劃。分別由青島、湛江、欽州三地船廠承建。厚輔上任之後,一定要提前把相應的海軍航空兵練出來,從工期上看,航母一年就能下水,未來海戰的主力,還是航母,這一點絕對不能動搖。”

海軍現有航母四艘,不過都是小噸位的,就一艘兩萬兩千噸級,其他的都是一萬**千噸。航母這個東西在二戰有多重要就不說了,所以這一次方家算是下了血本了。爲了這三艘航母,歐亞集團還發動了一次募捐活動,即便不在人前出現的顧恆都站到臺前,一口氣帶頭捐了五個億,最終全國各地的募捐款一共二十二億,基本上不用國會出什麼錢,不然就國會那幫老摳,能答應一次撥款二十五個億來造兩艘戰列艦和三艘航母?要知道這一次造艦,用上了很多新技術。成本比一般的戰列艦要高很多,其中最貴的不是別的,正是戰列艦410主炮的炮管,這玩意國內其實造不出來,是從美國購入的。這種口徑大炮的技術,美國死活不肯轉讓,方劍雄很無奈,**-17都到手了,炮管的技術其實並不那麼重要。不過這個時代的海軍,還是更信任戰列艦一點。航母這個東西,還沒有被證明。

這一次造艦計劃,也是對**造船能力的一次全面的檢驗。戰列艦這個東西,根本就不是簡簡單單的造船那麼簡單,涉及的技術多了。之所以明知超級戰列艦在未來的海戰中未必有太大的發揮餘地,方劍雄還是堅持要造,更多的是爲了技術積累。

這個造艦計劃一公佈,會議現場就沸騰了,新任司令陳紹寬失態的站了起來,大聲道:“扶帥,社會上的募捐款可全在這裡頭了。”

第一百二十八章 物是人非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模第一百四十二章 緣木求魚第七十四章辛亥年(二)第十二章 英國出損招第一百四十一章 圍城(4)孫傳芳的苦戰(二)第五十七章 唯一的渠道第三十三章 沆瀣一氣第六十三章太湖秋操(下)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二百二十九章宿命!你死我活!第十九章 榨取最大的利益第九十二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中)第二百七十三章不合作的德國人第八十六章第七十章 金融災難(下)第六十一章現實困難第二百四十六章關稅自主(2)第三十章 東征、北伐(十九)第八十一章 你們別無選擇第一百五十六章一個噴嚏引發的戰爭第一百二十章中亞風雲(5)鋼鐵洪流(1)第四十八章躍馬中原(四)倪逃冷追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戰(3)徐州城破三百二十二章 樣子要兇惡一點第一百五十一章 潛艇(2)第七十一章標準第七章 不能對比第一百四十九章 基本統一第七十章京漢線之戰(十)漏洞!第三十六章 中原鹿正肥(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平,是打出來的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局新變化第一百七十章第八十章京漢線之戰(二十)北洋來人第十五章 東征、北伐(三)第三十九章中原鹿正肥(六)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三百零一章 最後的決戰(1)第七十五章 京漢線之戰(十五)女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蘇間的再次外交較量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1)第一百零七章 內外發難第十九章東征、北伐(八)第四十二章戰爭模式的變化(3)第七十五章不幸與幸運的時代第九十一章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五十章 上海灘(三)第一百一十九章釘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毒牙!第三章 奇士韓衍(上)第一百一十四章以我爲主(四)第二十九章 華人第一百三十二章匪患第四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十五章 徐州城內人心散第四章 奇士韓衍(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潛艇(2)第十五章 代理人(上)第八十九章 赤裸裸第十三章東征、北伐(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模第二百二十六章黑虎掏心之策第九十七章 再赴上海第三十章 怎麼打?第一百一十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下)第七十六章辛亥年(四)第三百零一章 最後的決戰(1)第十七章 重點扶持對象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12)謀求體面的收場第二十一章 突發事件第二十五章 總導演(上)第九十二章第十九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下)第一百七十章第二百七十一章 再臨滬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深表遺憾第三百零七章 遠東護僑第八十章 釘釘子第二百二十三章難產的作戰計劃第一百四十一章 圍城(4)孫傳芳的苦戰(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註定的黑暗第四十六章 外國友人的擔心第八十一章 國民黨的“可趁之機”第一百四十三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五十五章知錯就改第二十八章 青木宣純第二百九十二章 護法?第一百零七章 中亞風雲(2)第五十三章躍馬中原(九)跟誰和談?第一百九十六章 毒牙!第七十四章 京漢線之戰(十四)汝河鏖兵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二百一十八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上)第六十一章京漢線之戰(一)匪首現身第二百二十一章 全面追趕第三十一章 爾虞我詐的國際形勢第七十八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3)
第一百二十八章 物是人非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模第一百四十二章 緣木求魚第七十四章辛亥年(二)第十二章 英國出損招第一百四十一章 圍城(4)孫傳芳的苦戰(二)第五十七章 唯一的渠道第三十三章 沆瀣一氣第六十三章太湖秋操(下)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二百二十九章宿命!你死我活!第十九章 榨取最大的利益第九十二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中)第二百七十三章不合作的德國人第八十六章第七十章 金融災難(下)第六十一章現實困難第二百四十六章關稅自主(2)第三十章 東征、北伐(十九)第八十一章 你們別無選擇第一百五十六章一個噴嚏引發的戰爭第一百二十章中亞風雲(5)鋼鐵洪流(1)第四十八章躍馬中原(四)倪逃冷追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戰(3)徐州城破三百二十二章 樣子要兇惡一點第一百五十一章 潛艇(2)第七十一章標準第七章 不能對比第一百四十九章 基本統一第七十章京漢線之戰(十)漏洞!第三十六章 中原鹿正肥(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平,是打出來的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局新變化第一百七十章第八十章京漢線之戰(二十)北洋來人第十五章 東征、北伐(三)第三十九章中原鹿正肥(六)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三百零一章 最後的決戰(1)第七十五章 京漢線之戰(十五)女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蘇間的再次外交較量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1)第一百零七章 內外發難第十九章東征、北伐(八)第四十二章戰爭模式的變化(3)第七十五章不幸與幸運的時代第九十一章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五十章 上海灘(三)第一百一十九章釘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毒牙!第三章 奇士韓衍(上)第一百一十四章以我爲主(四)第二十九章 華人第一百三十二章匪患第四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十五章 徐州城內人心散第四章 奇士韓衍(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潛艇(2)第十五章 代理人(上)第八十九章 赤裸裸第十三章東征、北伐(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模第二百二十六章黑虎掏心之策第九十七章 再赴上海第三十章 怎麼打?第一百一十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下)第七十六章辛亥年(四)第三百零一章 最後的決戰(1)第十七章 重點扶持對象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12)謀求體面的收場第二十一章 突發事件第二十五章 總導演(上)第九十二章第十九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下)第一百七十章第二百七十一章 再臨滬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深表遺憾第三百零七章 遠東護僑第八十章 釘釘子第二百二十三章難產的作戰計劃第一百四十一章 圍城(4)孫傳芳的苦戰(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註定的黑暗第四十六章 外國友人的擔心第八十一章 國民黨的“可趁之機”第一百四十三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五十五章知錯就改第二十八章 青木宣純第二百九十二章 護法?第一百零七章 中亞風雲(2)第五十三章躍馬中原(九)跟誰和談?第一百九十六章 毒牙!第七十四章 京漢線之戰(十四)汝河鏖兵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二百一十八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上)第六十一章京漢線之戰(一)匪首現身第二百二十一章 全面追趕第三十一章 爾虞我詐的國際形勢第七十八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