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登島

方劍雄笑眯眯的聽着,陳策覺得有戲,繼續糾纏道:“扶帥,您看啊。眼下實力最強的第二艦隊,擁有四艘戰列巡洋艦,戰列艦噸位高達七噸多,第一艦隊也有兩艘接近三萬噸的大傢伙,就算第三艦隊也比第四艦隊強一些,兩艘英國買回來戰巡,四噸多。”

“行,你打住吧,航母噸位也就那麼,江南造船在建的航母,只能交給實力最強的第二艦隊,先用於訓練一個有戰鬥力的航母編隊。我這麼跟你說吧,航母目前是個新鮮事物,海軍需要時間來摸索錘鍊航母戰術。你就別惦記了,海軍部那幫大佬們根本不會答應。這樣好了,我再給你一個海軍飛行大隊的編制,這艘航母就不要惦記了。海軍還有兩艘當初美國造的青島級戰巡要改成航母,你耐心的等兩年吧。”

陳策是一刻都不想等的,海軍四大艦隊資源就那麼多。手快有手慢無,問題是方劍雄話已經說到這個地步了,陳策也只能無奈的接受。仔細想起來,還是很無奈的事情,誰讓湯薌銘這傢伙最早投入方大帥的旗下,更不要說還有一個當總統的哥哥。中國就是這樣,人情有時候比天大。第二艦隊一直是中國海軍的主力艦隊,駐泊地上海也是中國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對外經濟的命脈所在。

無奈的陳策只能指望的接受現實時。方劍雄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稍作思索便道:“對了,應該把沈鴻烈的海軍陸戰一師輪流從臺灣調海南來,在海南進行訓練,適應熱帶氣候。”

方大帥顯得很不着調的歪樓。陳策也不好繼續糾纏下去,只好陪着說了兩句。這個海軍陸戰隊的編制,最初只有一個旅,當初是方劍雄主張搞的,海軍上下也很支持。主要還是因爲陸軍和海軍之間較勁,哪個國家都這個德行。不過現在多了一個正當紅的空軍,讓本來就不富裕的軍費又少分了一點而已。總的來看。陸軍一直是老大,並且以老大自居。整個民國都是陸軍打下來,牛逼一點也是情理之中。問題是海軍不買賬,你說是你打的就是了?當初青島打日本。陸軍怎麼不下海去打戰列艦?陸軍當然要還嘴,海軍本事再大,戰艦也上不岸,真正解決問題的還是陸軍。於是海軍就琢磨着把陸戰隊的規模搞大一點。手裡捏着地面部隊,有點什麼需要登陸的作戰。也不用求到陸軍。

於是海軍千方百計的要擴大陸戰隊,國防部那邊海軍陸軍整天吵架,互相挖苦。反正陸軍就是見不得海軍陸戰隊的規模擴大。黃興因病退休後,現任國防部長段祺瑞是挺陸軍的,所以這個海軍陸戰隊的規模一直沒什麼起色。薩鎮冰豁出去老臉,在軍委會議上跳腳拍了桌子,靠着老資格才把陸戰旅編成了陸戰師。箇中辛酸不足爲外人道也。大部分的時候,方劍雄在軍中一言九鼎,涉及軍隊編制的時候,還是很講民主的。這也是陸戰隊的規模遲遲沒有得到擴大的緣故,按照海軍的意思,恨不得把陸戰隊弄出十個八個師來。

其實方劍雄也願意擴大海軍陸戰隊的規模,問題是軍費緊張。海軍本來就燒錢的厲害,新航母遲遲不能開工,而是把原來的戰巡改裝成航母,不就是爲了省錢麼?當然這個花費也少不了多少,就是能省一點算一點的意思。

這個海軍陸戰隊歸海軍部直屬,目前的駐地在臺灣。提起收回臺灣這個事情,當初日本內部也是頗有爭議。日本海軍是在庫頁島的石油和臺灣的戰略地位之間掙扎,日本陸軍則糾結於北進的戰略,軍部一些頑固派,對於大陸政策死活不肯鬆手。日本原敬內閣,則爲了與中國搞好關係而頭疼。

總之原因很複雜,一度日本海軍爲了反對北進的戰略而反對陸軍的一些聲音,最終還是在英美法的壓力之下,在石油和遠東州土地的誘惑之下,中日之間達成了一致。當然,其中北進派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日本陸軍打不過中國陸軍,還打不過俄國?看着中國陸軍幫助白俄打到鄂木斯克,日本軍部眼珠子都紅了。

當然這些事情現在都過去了,因爲臺灣的收回,整個日本的海上運輸線都暴露在中國海軍的眼皮子底下,怎麼算這個帳都是賺了。日本內閣和海陸軍,也覺得自己賺了,每年五十萬噸石油捏在手裡,那叫一個安心。平行歷史上日本看似強大的海軍,戰艦出航都是要算着每一滴油來的,徹頭徹尾的窮逼。也就是民國三十多年,國家一直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一直在內亂不休中掙扎,這才被日本遠遠的甩在了身後。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歷史上袁世凱爲首的北洋集團的執政無能是可以明確的。

華盛頓海軍條約簽署之後,中國海軍的發展也陷入了一個緩慢的階段。早年從美國那裡買了四艘戰巡,後來自己造了兩艘,再後來一口氣從英國買了五艘舊的戰巡。二十萬的噸位根本早就超出了。沒法子,只能把從美國訂購的兩艘青島和一艘從英國買的戰巡級改成航母,這才面前維持在二十萬噸。

民國造船業並沒有因此退步,轉向民用之後反而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在政府的有意引導下,中國遠洋航運業飛速發展。工業的發展需要能源,石油是中國進口最大的項目,其次是糧食。因爲中美關係的良好,加上海運成本的低廉,大量的石油和糧食從美國運到中國。反過來中國製造的輕工業產品以及一些特有的產品,依靠着極其廉價的成本,也順利的打開了美國市場,中美貿易快速升溫,轉而刺激了中國遠洋航運的發展。上海、青島、湛江、欽州等四個海港城市,因爲造船業和航運的發展經濟發展勢頭迅猛。

所以別看海軍造戰艦不多,實際上一旦爆發戰爭,半年之內就能把民用造船能力轉化爲軍用。就造船業而言,中國目前的能力已經超過了日本,不足之處在於技術的積累。動力系統方面由於西方技術的保守,材料合成與精密加工能力還差的很多。不過最近兩年由於德國人的合作大規模的鋪開,這些短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補充。

每每想到人才和技術積累底蘊的不足,方劍雄也很無奈的在心裡哀嘆,外掛不是萬能的。

三亞現在就是一個小漁村,如果不是歷史的扭曲,三亞這個地方再過五十年也未必有太多的變化。方劍雄的目的地是榆林軍港,簡陋的民用三亞港,得益於橡膠產業的催生。

在榆林港登岸時,天色已經是中午,海軍最特別的一個兵種潛艇部隊,原來的大本營在上海,現在已經搬到了榆林。陳復的軍銜也從上校變成了少將,即便在海軍部內部,陳復也是誰的帳都不買,反正就聽方大帥的,誰來都白搭。

海軍上下對於陳復的做派,只能當着沒看見。陳復跟海軍部的大佬們關係很爛,倒是跟陳紹寬和陳策這兩個本家的關係還不錯。

“卑職見過扶帥!”陳復站在碼頭上筆直的立正敬禮,方劍雄面帶微笑上前,與潛艇部隊的一幫人握手說話,安撫了幾句“辛苦了,保重身體”之類的話。隨即便上了陳復準備的越野車,奔着田獨而去。這個時候的田獨,就是一個小村子。農科院雜交稻的科研隊把實驗田選在田獨,主要是看中這個地方的一年四季如春,而且靠近榆林軍港,交通運輸便利。

越野車在開往田獨的土路上顛簸,鋪了一層細沙的土路,看起來平坦,跑起來煙塵滾滾,上下亂顛,很是考驗人的屁股。方劍雄很意外的看見了道路邊有一個施工隊,正在修一條窄軌的鐵路,當即對司機道:“停車。”

隨行的陳復趕緊詢問:“扶帥,有什麼指示?”方劍雄一指一百五十米開外的施工隊道:“這些人是幹什麼的?”陳復看了一眼笑道:“開礦的,田獨有鐵礦,儲量不大,但是品質很高。我派人查過,他們是從上海來的,帶隊的是一個叫朱家驊的。以前是國民黨員,因爲不滿國民黨一些作爲退了黨,上海五金富商朱葆三投資,在田獨開採鐵礦的同時,還辦了個曬鹽場。這是一條窄軌鐵路,通往三亞港,用來運送鐵礦石。”

第九十二章 民國元帥第三十七章後勤命脈(2)第二十四章《橫濱條約》第十四章 三方談不攏第八十章京漢線之戰(二十)北洋來人第十章 聯手第九鎮(下)第一百零五章擴張(十一)上門採購第二百二十章 歐戰新星第二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八十七章 北斗迴歸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零七章 中亞風雲(2)第三百零四章 最後的決戰(4)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心第一百二十章中亞風雲(5)鋼鐵洪流(1)第二百三十二章 值得期待第三百一十八章 還講不講理?第六十章 一聲嘆息第三十八章 革命黨上門(下)第十九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下)第三十五章 中原鹿正肥(二)第二百一十七章空襲特混艦隊第二百九十七章 歷史慣性第四十八章 謀第一章序曲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續)第八十章 釘釘子第四十四章 中原鹿正肥(十一)挽救危局第二百二十八章對決第六十八章 京漢線之戰(八)戰局變化第五十八章 忽悠無處不在第三十七章 革命黨上門(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雷霆(中)第四十三章 亂(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是亂的時節第一百九十章 後起之秀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事不斷的一年第二十七章 安慶行第一百一十一章夢幻?魔幻?第九十九章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戰爆發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地總結會第五十二章核心問題(上)第六十九章 聯合?第二百七十九章 經略東北(4)第二十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五十四章 上海灘(七)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島問題第二十六章東征、北伐(十五)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續)第二百四十章主動出擊?第二十一章王、蔣訪日第四十六章躍馬中原(二)再勝第七章 巴黎和會準備會議第九十章 各行其道(十)第八章 1919年上半年第五十三章核心問題(下)第九十三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下)第十二章 被坑拜師第十五章 東征、北伐(三)第六十章 控制(下)第一百零七章 中亞風雲(2)第七十五章不幸與幸運的時代第九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四十二章 女性解放先行者(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兩軍遭遇第一百一十八章決戰(9)非戰之罪第三百二十七章曾經的尊嚴第二百二十八章對決第五十一章 要快,一定要快!第三百零六章 遠東佈局第五十八章 忽悠無處不在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一十二章不信邪和不客氣第五十七章 南北議和(四)欲和不能第三章 菜鳥連長和他的士兵們(上)第九十二章 民國元帥第二百零五章 短暫的寧靜第一百三十九章盟友的選擇第一百零六章血案第一百四十六章 這個世界上不止一個流氓!第一百四十二章 圍城(5)閻老西第九章 毛子都是賤坯子第一百一十章 擴張(十六)提前佈局第一百一十三章 掀桌?第一百一十八章決戰(9)非戰之罪第一百三十九章盟友的選擇第五十一章 要快,一定要快!第七十九章 贏家只有一個!第三百一十八章 還講不講理?第八十九章第五十七章 航空事業發展的契機第四十三章奪營(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暫時不考慮結盟第六十六章 泗水案(中)第六十七章 1909第一百四十五章 特區
第九十二章 民國元帥第三十七章後勤命脈(2)第二十四章《橫濱條約》第十四章 三方談不攏第八十章京漢線之戰(二十)北洋來人第十章 聯手第九鎮(下)第一百零五章擴張(十一)上門採購第二百二十章 歐戰新星第二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八十七章 北斗迴歸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零七章 中亞風雲(2)第三百零四章 最後的決戰(4)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心第一百二十章中亞風雲(5)鋼鐵洪流(1)第二百三十二章 值得期待第三百一十八章 還講不講理?第六十章 一聲嘆息第三十八章 革命黨上門(下)第十九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下)第三十五章 中原鹿正肥(二)第二百一十七章空襲特混艦隊第二百九十七章 歷史慣性第四十八章 謀第一章序曲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續)第八十章 釘釘子第四十四章 中原鹿正肥(十一)挽救危局第二百二十八章對決第六十八章 京漢線之戰(八)戰局變化第五十八章 忽悠無處不在第三十七章 革命黨上門(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雷霆(中)第四十三章 亂(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是亂的時節第一百九十章 後起之秀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事不斷的一年第二十七章 安慶行第一百一十一章夢幻?魔幻?第九十九章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戰爆發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地總結會第五十二章核心問題(上)第六十九章 聯合?第二百七十九章 經略東北(4)第二十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五十四章 上海灘(七)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島問題第二十六章東征、北伐(十五)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續)第二百四十章主動出擊?第二十一章王、蔣訪日第四十六章躍馬中原(二)再勝第七章 巴黎和會準備會議第九十章 各行其道(十)第八章 1919年上半年第五十三章核心問題(下)第九十三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下)第十二章 被坑拜師第十五章 東征、北伐(三)第六十章 控制(下)第一百零七章 中亞風雲(2)第七十五章不幸與幸運的時代第九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四十二章 女性解放先行者(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兩軍遭遇第一百一十八章決戰(9)非戰之罪第三百二十七章曾經的尊嚴第二百二十八章對決第五十一章 要快,一定要快!第三百零六章 遠東佈局第五十八章 忽悠無處不在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一十二章不信邪和不客氣第五十七章 南北議和(四)欲和不能第三章 菜鳥連長和他的士兵們(上)第九十二章 民國元帥第二百零五章 短暫的寧靜第一百三十九章盟友的選擇第一百零六章血案第一百四十六章 這個世界上不止一個流氓!第一百四十二章 圍城(5)閻老西第九章 毛子都是賤坯子第一百一十章 擴張(十六)提前佈局第一百一十三章 掀桌?第一百一十八章決戰(9)非戰之罪第一百三十九章盟友的選擇第五十一章 要快,一定要快!第七十九章 贏家只有一個!第三百一十八章 還講不講理?第八十九章第五十七章 航空事業發展的契機第四十三章奪營(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暫時不考慮結盟第六十六章 泗水案(中)第六十七章 1909第一百四十五章 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