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國民黨的“可趁之機”

“具體的人選,都回去琢磨吧,圈子擴大的太快也不好,我、鬆坡、百里、潤農就算了,其他人可以引入一位合適的人選。”方劍雄一句話,就把這個事情給定下來了。搞出這麼一個核心的小圈子,實在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原因很簡單,爲了提高應對未來的效率。很多事情放在國會和內閣去吵架,黃花菜都涼了都未必有個結果,這個圈子只能算權宜,不可成慣例。這一點,方劍雄心裡是很明確的。

“國民黨的議員在國會裡提議,現在世界太平,全世界都在限制,國防軍的規模需要進一步削減,軍事委員會的存在沒有必要。現有選舉制度需要改進,全面效仿美國普選。”湯化龍的位置,決定了他所關注問題的角度。這些年,國家經濟發展很快不假,但是暴露出來的問題也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貧富差距拉大,政府官員貪腐弊案的增加,廣大農村依舊貧困等等,這些都給在野黨留下了攻擊政府的彈藥。

還有一句隱藏的話,湯化龍沒說出來,那就是軍事委員會的存在,成爲了軍隊制約政府的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這個,也是國民黨議員在國會裡提出的觀點。並且還舉例,美國就沒有什麼軍事委員會,但是這並不妨礙美國成爲世界第一經濟強國。

“還有議員說,我們的軍事力量過於強大,對世界和平是一種威脅,另周邊國家深感不安。”顧維鈞冷冷的補了一句,語氣充滿了不屑的補刀:“這幫傢伙就是吃飽了撐着的!”

“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看待任何事務,首先肯定是從自身的利益出發。人類發展到今天,國家作爲一個利益載體出現的本身,就是爲了這個國家的人爭奪地球上有限的生存空間。我們和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關係,都是爲生存空間競爭的關係。發達的國家欺負落後的國家,這是叢林法則決定的,絕對不會因爲人類文明的進步而改變這一本質。要想不被人欺負,自身強大才是最可靠的保證。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那麼反過來看。戰爭手段無法解決問題或者無法承受戰爭成本的時候,新的戰爭模式將衍生。經濟侵略,文化侵略,都有可能是新的戰爭模式。我們這些人趕上了這個時代,能做的事情就是儘快的帶着這個國家追趕世界。並且將傳統中優秀的東西繼承下來。如果把追趕世界的責任交給下一代,那就是我們這一代人最大的恥辱。我們有責任,爲中華民族下一代人的生存空間而奮鬥。同時我們也有責任告訴下一代人,我們爲什麼這麼做?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纔是中華民族生存並發展的根基所在。指望任何外部力量的幫助,都是緣木求魚做無用功。”

很難得的,在這個場合。方劍雄一次講了那麼多的話。同時也帶來了一片沉思,看見這個場面,方劍雄在心裡稍稍的感到了欣慰。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方劍雄能做的就是儘量的讓更多的人接受自己的影響。不要求他們跟自己想的一樣。但是至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對當今世界或者說人類歷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平發展”本身,就是弱者的遮羞布。在沒有足夠強大之前,先拿來遮掩一下而已。當足夠強大的時候。遮羞布丟了就是。

歷史走進了1929年,去年底洋行緊縮銀根政策拉開序幕。年初內閣總理顧維鈞多次強調,民國經濟在過去的一年“經濟過熱”。大總統孫寶琦也在國情諮文發佈中指出,中國民營資本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過去十五年的高速發展,對西方市場形成了很大程度的依賴,一旦西方市場有變,將對民營資本企業產生巨大的影響。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目前能想到的就是給過熱的經濟降溫。總統的國情諮文中,創造性的提出了國家對經濟發展整體“宏觀調控”的這個說法。

這是一個很新鮮的說法,給世界上的一些經濟學家帶來了不小的衝擊。但是在國內,不斷出臺遏制經濟過熱的政策,卻引起了民間不小的反彈。也讓在野黨看見了“可趁之機”!

《民立報》《民權報》《統一報》等在野黨報紙,紛紛撰文抨擊政府遏制經濟發展的政策。共和黨掌握的報紙和媒體自然不甘示弱,報紙和電臺一起上,奮起反擊。總之開始吵架!

1929年的上半年,吵架的話題主要集中在“市場經濟的自由”。在野黨抓住內閣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做文章,認爲政府出臺的政策本身,就是對市場自由粗暴干涉。沒有自由的市場經濟,還叫什麼市場經濟?

國民黨和統一黨在國會的議員聯手提議,彈劾內閣破壞市場自由。

“同志們,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共和黨執政的內閣犯了不可原諒的錯誤,他們對世界經濟和國內經濟發展出現了錯誤的判斷,去年底央行出臺緊縮銀根的政策,嚴重的影響到了東部沿海多個省市的經濟發展。這些省市的許多企業,不同程度的出現了資金緊張的情況。一些企業已經因爲央行的政策瀕臨倒閉。毫無疑問,共和黨在自毀長城,這是我們的機會,必須抓住這個機會擴大我黨在東部經濟發達省份的影響。”國民黨中常會的會產,主席臺上現任國民黨主席胡漢民,口沫橫飛激動的手舞足蹈。

臺下的黨員們,絕大多數也很激動,被共和黨踩了那麼多年,誰的心裡不憋屈?當然也有冷靜者,比如湊在一起低聲說話的廖仲愷和蔣志清。作爲孫某的追隨者,蔣志清一度跟隨孫某在日本避禍,隨後追隨至美國,孫某死後,蔣志清以先總理的追隨者身份回國,並且很快跟廖仲愷等黨內新生力量打成一片,形成了一股新的勢力。

“介石,爲何愁眉不展?難道你覺得展堂主席說的不對麼?”廖仲愷說話的時候,輕輕地撇了一眼正在說話的胡漢民以及正在熱烈鼓掌的汪兆銘。

“我不懂這些,也說不好對不對,就是覺得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現在高興還太早了。我還是那個觀點,國民黨沒有軍隊根本就鬥不過共和黨。”蔣志清在國民黨內的地位一直不高,這個跟他軍人的出身有關,現在黨內最得勢的是那些筆桿子,能寫能說的主。

“民國憲法規定,軍人不得干政,不得參加政黨。現在的國防軍,已經不像以前了,想在國防軍中做軍官,就得先考進蕪湖或者保定國防大學。不得不說,方扶國這一招太狠了。短短十幾年的時間,現在的國防軍上下,都是他方某人的門生弟子。”廖仲愷提起這個,不免有點喪氣,看了一眼臺上那些激動的同僚,心裡多少感覺到了一些無奈。這些年下來,廖仲愷對於國民黨的失望日漸加深,這個不僅僅跟國民黨上上下下整天就知道空談三民主義的風氣有關,還受到共和黨執政成績顯著的打擊。

“先總理在美國養病期間曾說,方扶國乃三千年出一個的絕世梟雄,任何小看他的想法本身就是極爲愚蠢的。你再看看臺上,這些就知道空談的傢伙,他們能看到的事情,方扶國能看不到麼?別人相信這個,我是肯定不會相信的。我甚至懷疑,這是方扶國的一個陰謀。”蔣志清一邊說話,一邊苦笑着搖頭。廖仲愷眉頭一皺道:“我們應該想法子阻止他們對內閣的彈劾,繼續靜觀其變,等待一個絕佳的時機再出手。否則這一次再出現失敗,國民黨想東山再起就難了。”

蔣志清沒說話,而是遙遙頭道:“沒有用的,阻止不了。黨內能保持冷靜的人太少了。”

又一次失望的會議結束後,蔣志清步履沉重的回到租來的住所,回國以後在國民黨內收到了強烈的排擠,雖然和廖仲愷等人結識並互相欣賞,但是對其在黨內謀求發展並無太多的幫助。蔣志清現在是上海證券公司的一個散戶,就這老朋友張靜江贊助後纔有的本錢。趕上這幾年上海股市一直在上漲,蔣志清倒也能靠着炒股混個溫飽。

房東的婆娘在樓道口織毛衣:“蔣先生,有你的信。”房東是一個安徽人宣城,姓梅,平時很喜歡跟房客吹噓自己跟蕪湖方家有親戚關係。早年追隨梅家大佬梅馨久來滬做房地產生意,這才攢下一些身家,買了一些打折的公寓,幹起了寓公這個有前途的職業。梅房東認爲這是自己人生中最有眼光的一次決定。

“辛苦了,梅太太。”蔣志清接過信件,沒有着急打開看,不過飛快的掃了一眼信件的落款是來自北京的信件。回到房間,匆匆的看罷信件,失望的輕輕嘆息一聲。陳果夫在信中絲毫沒提請他去北京的事情,只是表示工作很忙,感謝關心等等。

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第一百二十章中亞風雲(5)鋼鐵洪流(1)第六十一章現實困難第一百章 縱橫之道(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終結者計劃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擊風雷(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激戰吳淞口第五十七章 航空事業發展的契機第一百五十二章 海軍的魂第一百四十四章 世界大戰爆發第一百三十七章張作霖(下)第三十三章 沆瀣一氣第六十七章 泗水案(下)第二百五十章 拯救者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落後第一百六十一章 建國以來最大的戰役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事不斷的一年第十三章 強硬反擊第八十二章各行其道(二)強硬第八十三章 尋找着力點第一百四十五章舉世震驚的講話第十二章 被坑拜師第四章 風聲〔2〕第三十五章 中原鹿正肥(二)第五十三章 上海灘(六)第三十二章 貌似屈就第一百八十三章戰術欺騙(上)第一百二十五章決戰(6)民黨之改組爭議第二百零六章第一百八十章 攻堅戰第九十七章 再赴上海第八十八章第三十章 見撫臺(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快速果決的外圍清掃戰第五十章 躍馬中原(六)奔襲蚌埠第二百五十九章中國石化(3)第一百八十七章 北斗迴歸第四十二章戰爭模式的變化(3)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第一百八十六章 巷戰第七章 巴黎和會準備會議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選結束第九十七章 再赴上海第二百六十四章新的中美關係第四十九章 上海灘(二)第一百九十一章張網第二百七十九章 經略東北(4)第二十一章 方家事(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無力迴天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續)第一百五十章 潛艇第二百一十一章 激戰吳淞口第二百二十九章宿命!你死我活!第二章 代表團第三十七章 革命黨上門(上)第三百二十四章有錢還是要掙第二百三十三章 提前發動第四十章 教導隊(下)第一百章 中亞火藥桶第十四章 三方談不攏第一百九十一章 雷霆(中)第七十章 吃飯問題第二百三十四章緊鑼密鼓的準備期第十四章 三方談不攏第十四章 抵達德國的貴客第五十六章 民國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是亂的時節第一百零三章 宰一刀沒商量第一百四十四章 世界大戰爆發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展的再快一點第一百九十九章拆樓利器和自殺反擊第一百章 中亞火藥桶第七十四章衆目所指第二百九十五章 水利部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百七十三章不合作的德國人第七十章 吃飯問題第七十四章辛亥年(二)第九十八章 擴張(四)蔡元培武漢行。第七十七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2)第三百二十八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以我爲主(三)第二十章東征、北伐(九)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模第一百七十七章朱可夫臨危受命第一百四十章 圍城(3)孫傳芳的苦戰(一)第三百二十五 章 大蛋糕(上)第九十五章各忙各的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幹啥去了七十六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1)第一百九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六十九章 京漢線之戰(九)第二百四十章主動出擊?第二章 代表團第二百九十三章 既要合作也要防備第一百一十九章釘子第二百四十章主動出擊?第三百二十八章
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第一百二十章中亞風雲(5)鋼鐵洪流(1)第六十一章現實困難第一百章 縱橫之道(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終結者計劃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擊風雷(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激戰吳淞口第五十七章 航空事業發展的契機第一百五十二章 海軍的魂第一百四十四章 世界大戰爆發第一百三十七章張作霖(下)第三十三章 沆瀣一氣第六十七章 泗水案(下)第二百五十章 拯救者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落後第一百六十一章 建國以來最大的戰役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事不斷的一年第十三章 強硬反擊第八十二章各行其道(二)強硬第八十三章 尋找着力點第一百四十五章舉世震驚的講話第十二章 被坑拜師第四章 風聲〔2〕第三十五章 中原鹿正肥(二)第五十三章 上海灘(六)第三十二章 貌似屈就第一百八十三章戰術欺騙(上)第一百二十五章決戰(6)民黨之改組爭議第二百零六章第一百八十章 攻堅戰第九十七章 再赴上海第八十八章第三十章 見撫臺(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快速果決的外圍清掃戰第五十章 躍馬中原(六)奔襲蚌埠第二百五十九章中國石化(3)第一百八十七章 北斗迴歸第四十二章戰爭模式的變化(3)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第一百八十六章 巷戰第七章 巴黎和會準備會議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選結束第九十七章 再赴上海第二百六十四章新的中美關係第四十九章 上海灘(二)第一百九十一章張網第二百七十九章 經略東北(4)第二十一章 方家事(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無力迴天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續)第一百五十章 潛艇第二百一十一章 激戰吳淞口第二百二十九章宿命!你死我活!第二章 代表團第三十七章 革命黨上門(上)第三百二十四章有錢還是要掙第二百三十三章 提前發動第四十章 教導隊(下)第一百章 中亞火藥桶第十四章 三方談不攏第一百九十一章 雷霆(中)第七十章 吃飯問題第二百三十四章緊鑼密鼓的準備期第十四章 三方談不攏第十四章 抵達德國的貴客第五十六章 民國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是亂的時節第一百零三章 宰一刀沒商量第一百四十四章 世界大戰爆發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展的再快一點第一百九十九章拆樓利器和自殺反擊第一百章 中亞火藥桶第七十四章衆目所指第二百九十五章 水利部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百七十三章不合作的德國人第七十章 吃飯問題第七十四章辛亥年(二)第九十八章 擴張(四)蔡元培武漢行。第七十七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2)第三百二十八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以我爲主(三)第二十章東征、北伐(九)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模第一百七十七章朱可夫臨危受命第一百四十章 圍城(3)孫傳芳的苦戰(一)第三百二十五 章 大蛋糕(上)第九十五章各忙各的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幹啥去了七十六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1)第一百九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六十九章 京漢線之戰(九)第二百四十章主動出擊?第二章 代表團第二百九十三章 既要合作也要防備第一百一十九章釘子第二百四十章主動出擊?第三百二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