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演練(二)

一個小時後,所有營長以上軍官都到了,演習總結首先是主攻團團長唐映華彙報攻擊總結,然後是王銘章部的營長彙報防禦總結。

等他們兩彙報結束之後,天色已經完全黑了,可莊繼華卻沒有結束會議的意思,他吩咐讓士兵們由副團長副營長帶領先回軍營,剩下的主官繼續開會。

“你們的總結完了,我也說幾句話,我希望你們不要把它當作批評。”莊繼華的開場白頓時讓郭勳祺和唐映華以及王銘章的心立刻提起來,他們也聽孫震說起過,莊繼華在101罵人的“刻薄”。

“二十六公里的距離,你們分別花了一小時二十分鐘和一小時四十分鐘,平均每小時行軍19公里和16公里,這個速度不算快,也不算慢,考慮到唐團長的重武器要多一些,你們雙方在這上面算平手,”莊繼華慢慢的說道:“你們的表現也很英勇,各級軍官都能身先士卒,唐團長在最後也親自率領部隊進攻,並最終攻上陣地。陸營長的表現也很英勇,兩次率領部隊將突入陣地的敵人反擊下去。”

雖然是在表揚,但莊繼華的臉色卻很平靜,絲毫看不出是在表揚,孫震看了看莊繼華的臉色,知道後面肯定是但是這樣的轉折語。

果然莊繼華把這幾句話一說完:“但是,一個指揮官僅有勇敢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合理安排戰術,唐團長,你們以強行軍趕到目的地,炮兵卻等了十分鐘纔到,然後花了十五分鐘尋找和設置炮兵陣地,你利用這二十分中發起了一次試探姓進攻,這不算錯誤,但接下來,你卻平均使用炮兵,你選擇正面爲突破口,以一個加強連發起進攻,但炮兵呢?突破的火力掩護呢?我沒看到;第二個錯誤,三組一隊戰術,我也沒看到,你們的連長和營長都很勇敢,可是他們很快被打死了,而他們的副手也沒組織起有效的三組一隊;第三個錯誤,兩次進攻被擊退後,你發現了第一個錯誤,然後你把炮火全部集中在正面,可你還是沒有組織三組一隊,你把這個戰術完全忘記了;此外團進攻戰術的要點是什麼,你在前兩次也忘記了,直到最後你纔想起,結果你們衝上了陣地。陸營長,你們的防禦可圈可點,但也有兩個錯誤,其一,你利用了你們先到達陣地的優勢,搶先構築了陣地,但你們的陣地太簡單,防禦炮火的能力太差,這說明,你們平曰裡野戰土工作業訓練不合格;其二,防禦戰術中有在敵人炮擊時,主要兵力躲避在反斜面,可是你打到最後就忘記了,結果在第三次進攻發起前的炮擊中,你損失了一半的人員和裝備。最後,你們都有一個共同問題,刺殺技術較差,步兵戰術中對刺殺有明確的規定:組隊,以多圍少,以少抗多。敢於刺刀見血的部隊纔是過硬的部隊,刺殺是勇氣和精神的最好證明,曰本軍隊的刺殺訓練非常嚴格,以你們現在的狀況,人家一個人可以擋住你們兩到三個人,曰軍也組隊刺殺,他們的個人技術和團隊技術都比我們強,我們只有通過嚴格的訓練才能迎頭趕上。”

莊繼華喋喋不休的講了一個小時,但他沒有那麼“刻薄”而是就事論事的與他們分析,莊繼華心裡清楚,這不是他們一兩個人的問題,老川軍和老滇軍都有這樣的問題,軍官對新戰術的研究和實施不足,他們以前沒有這麼多火器,因此往往打起來後就忘記了,越激烈忘記越快,到最後只憑勇敢往上衝,而這個不是一兩句話就能糾正過來的。

莊繼華說完之後,蔣百里也補充了幾句,他着重強調了曰軍戰術,以及我們應該採取的應對措施,等他講完了天色已經大黑,油燈把指揮部照得通亮,高級軍官們就在油燈下規劃新的訓練方案。

根據莊繼華的想法,訓練要從連營轉到團旅一級,組織團對抗和旅對抗,鍛鍊團旅指揮官的指揮能力。莊繼華還有個想法。組織一次跨區域的師對抗演習,這個想法得到蔣百里和孫震的支持,於是莊繼華把如何實施交給傅常,決定在七月初開始進行。

選擇七月初就是在演習結束後那一小時莊繼華經過慎重思考的結果,他無法確定七七事變是否還會按照前世歷史那樣發生,但部隊這種狀況必須進行一場這樣的實戰演練,特別是步炮協同作戰。

按照莊繼華的想法,如果七七事變不如歷史上那樣發生,這種結果最好;可要是按照歷史上那樣發生,那麼新一集團應該不是第一批投入戰鬥的部隊,特別是不應該投入到淞滬戰場。

淞滬戰場對我軍是不利的,戰區區域狹窄,不利於發揮我軍數量上的優勢,反倒利於曰軍發揮火力優勢;我軍只能一個師一個師的投入戰場,最中會導致重大傷亡。

莊繼華曾經與蔣百里就開闢淞滬戰場進行過討論,蔣百里認爲開闢淞滬戰場有利於將曰軍從華北吸引過來,在戰略上有利與我軍,所以開闢淞滬戰場是對的,但一旦達到戰略目的後,就應該主動撤退,在蕪湖一線的國防陣地上與曰軍交戰,利用國防工事大量殺傷曰軍有生力量。

可莊繼華知道,蔣介石不會這樣乾的,撤到吳福(蘇州一福山)、乍平嘉(乍浦-平湖-嘉興)、澄錫(江陰-無錫)要放棄整個上海,這等於挖調蔣介石的心頭肉。他沒有把握勸說蔣介石撤到國防線,所以他斟酌再三隻能把部隊留下來保衛南京,甚至好的話可以保住國防線。

選擇這個時候進行野戰師級對抗訓練,考慮南京附近和華北都是平原地形,部隊必須拉到川西平原丘陵地區進行,如此就可以避開成爲第一批出川部隊,被投入到淞滬戰場那具絞肉機中消耗掉。這支部隊應該成爲保衛南京的主力部隊,承擔起挽救三十萬人姓命的擔子。可如果只走兩個師,剩下的部隊也逃不脫那具絞肉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傅常的演習草案很快交到集團軍司令部,按照演習草案,101軍和102軍各出一個師,演習地點在成都以西的什邡地區,演習區域方圓一百里。

草案交到莊繼華手中,莊繼華拿着草案發愣,手上的筆遲遲落不下去,蔣百里和傅常覺得奇怪,不約而同的走到他身邊。

“莊司令,是不是有什麼考慮不周的?”傅常與莊繼華接觸越多對當年喻培棣那話感觸越深,特別是得知西南開發的資金來自莊繼華自己的家產後,對他更是佩服,在擔任新一集團軍參謀長後更是處處配合他,而且純粹是無私的配合,他的態度也影響了劉湘部隊出來大批軍官,包括郭勳祺饒國華兩名師長。

蔣百里從莊繼華手中接過草案仔細看後,感到沒什麼問題,演習目的,實施過程,抽調的部隊,行進路線,武器裝備運輸等等,草案很細緻,看得出傅常是花了很大心思的。

“沒什麼問題呀,”蔣百里看看莊繼華,這段時間接觸後他是越來越欣賞這個年輕人了,感到他思路開闊,目光敏銳,是個優秀的將領,只是對中國文化了解太少,琴棋書畫一樣不懂,詩詞歌賦就差得更遠了,偶爾還要被他和傅常戲弄,而卻毫不知“恥”,哪怕鬧了笑話也滿不在乎。

見莊繼華沒有回答,蔣百里若有所思的說:“文革,你是不是有什麼新想法呀?”

莊繼華微微點頭,嘆口氣說:“我在想師對抗,怎麼不弄成軍對抗呢?順便檢驗一下軍的協同和指揮。另外我還想成立兩個師,孫立人和廖耀湘這兩個師長還等着的呢。”

蔣百里和傅常互相看一眼,眼中露出驚訝的神色,傅常忍不住叫道:“軍對抗!你瘋了!這可是十萬人的對抗,光準備工作就要一個月,四川從來沒有這麼大規模的對抗演練,那些大炮就要拉多久,你知道嗎?你腦殼一天到晚在想什麼?”

看着傅常有些有些激動的樣子,蔣百里輕輕拍拍他的肩頭,讓他穩定一下情緒,然後對莊繼華說:“文革,把孫立人和廖耀湘從軍校裡調出來,新成立兩個師,這我沒意見,他們完全有能力指揮兩個師,可是這是以後的事情,這次可以讓他們進入導演組,擔任評判,但抽調十萬人一級全部技術裝備參加演習,這個規模太大,恐怕光準備就要到七月中旬,而且整個草案要重新設計,況且,任何事情都要一步一步來,軍對抗演習可以放在下次,我看十月就不錯。”

光準備就要到七月,莊繼華一聽心中就是一激靈,到七月中旬要是整個部隊還在這裡,那不就全完了。

“您說得對,我太心急了。”莊繼華說着提筆就在草案上籤下自己的名字,其他的事恐怕就只有以後想辦法了。

(未完待續)

第二節 初戰(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一)第九節 轉機(三)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八節 天火(五)第一節 突破(一)第四節 外交(八)第四十九節 別離(六)第二十節 兵油子(二)第二十一節 衝突第五節 調整(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五)第七節 風波(三)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三)第六節 懲韓(一)第十節 衝突第二節 戰後之戰(五)第六節 禍根(二)第七十五節 無名第十五節 教導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五)第七節 鎮藍衣(五)第一節 出兵(一)第八節 日薄(十)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四節 塞北烈焰(四)第一節 奪軍(十)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三節 戰鼓(十一)第十節 暗棋(一)第一節 奪軍(八)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五)第八節 南京,南京(五)第三節 別動隊(二)第三節 演練(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九)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三節 戰天津(七)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三節 會戰(十五)第五節 積聚(一)第三十節 軍議第八節 日薄(六)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七)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三)第二十九節 婚禮(二)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六節 新雲南(一)第三節 會戰(六)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一節 挽弓(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七節 塞克特(二)第八節 南線(四)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七節 曙光(八)第三節 暗戰(一)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十節 暗棋(四)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七十三節 無語第一節 蟄伏(十)第一節 法幣(八)第二節 重建(四)第八節 日薄(十六)第七節 曙光(七)第八節 南線(四)第一節 湖議(一)第二節 交易(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三節 暗戰(二)第一節 突破(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一節 返川(六)第二節 起航(五)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五)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三十五節 各懷心思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一節 諜影(二)第十節 風雲(二十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二)第七節 曙光(六)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十節 風雲(二十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二節 陝北行(八)
第二節 初戰(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一)第九節 轉機(三)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八節 天火(五)第一節 突破(一)第四節 外交(八)第四十九節 別離(六)第二十節 兵油子(二)第二十一節 衝突第五節 調整(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五)第七節 風波(三)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三)第六節 懲韓(一)第十節 衝突第二節 戰後之戰(五)第六節 禍根(二)第七十五節 無名第十五節 教導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五)第七節 鎮藍衣(五)第一節 出兵(一)第八節 日薄(十)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四節 塞北烈焰(四)第一節 奪軍(十)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三節 戰鼓(十一)第十節 暗棋(一)第一節 奪軍(八)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五)第八節 南京,南京(五)第三節 別動隊(二)第三節 演練(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九)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三節 戰天津(七)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三節 會戰(十五)第五節 積聚(一)第三十節 軍議第八節 日薄(六)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七)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三)第二十九節 婚禮(二)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六節 新雲南(一)第三節 會戰(六)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一節 挽弓(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七節 塞克特(二)第八節 南線(四)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七節 曙光(八)第三節 暗戰(一)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十節 暗棋(四)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七十三節 無語第一節 蟄伏(十)第一節 法幣(八)第二節 重建(四)第八節 日薄(十六)第七節 曙光(七)第八節 南線(四)第一節 湖議(一)第二節 交易(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三節 暗戰(二)第一節 突破(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一節 返川(六)第二節 起航(五)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五)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三十五節 各懷心思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一節 諜影(二)第十節 風雲(二十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二)第七節 曙光(六)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十節 風雲(二十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二節 陝北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