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節 視察(二)

莊繼華看見蔣介石一行人時,他正划動手臂指揮大家唱歌呢;這首《滿江紅》還是前世時陪幾個軍人出身的客戶K歌時學會的,這樣的歌他還會好幾首,他準備整理整理後再教。

蔣介石他們進來後感覺就更不一樣了,連隊裡看上去與其他連隊沒什麼兩樣,相似的標語,相似的黑板報,唯一不相似的是人,是士兵,是士兵的精神狀態。這裡的士兵樂觀積極而非其他連隊中的那種呆板麻木。

蔣介石沒有直接去連部,而是先查看了士兵宿舍,宿舍裡所有東西擺放都整整齊齊,被子都疊成豆腐塊,杯子、水瓶也擺放整齊,每間宿舍的牆上還貼有《七連內務暫行規定》、《個人衛生暫行規定》等。

蔣介石邊看邊問,莊繼華曹淵一一作答;這些規定都是幾個軍官一齊制定的,士兵不識字就由排長每天教兩條,直到他們全部背下來。說實話這些規定出來後,把幾個軍官累得夠嗆,士兵不識字,記憶力參差不齊,每天都得盯着,僅疊被子都是幾個軍官手把手的教,那些班長根本沒受過這樣的訓練,不過他們的接受能力挺強,很快成爲幾個軍官的幫手。

蔣介石甚至連廁所都進去看了,他越看越滿意,他對當初堅持讓莊繼華帶兵,並堅決給他留個連長職位的決定感到英明。

連部外,一行人又停下來了,他們對張貼在連部外面的連隊財務公示和訓練獎懲細則很感興趣,蔣介石注意到這上面的懲罰很少針對個人,幾乎都是一人犯錯全班受罰,有的懲罰甚至牽連到排長,同樣獎勵也如此。

蔣介石發現這點後,便詢問爲什麼;莊繼華解釋了自己的整體慨念,然後再說士兵的文化素質差,說教不如在訓練和生活中進行培養,讓他們時刻記住自己是一個集體中的一員,一言一行度會影響到整個集體;反之,集體中的成員也會注意到其他人的行爲,有利於培養士兵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的集體精神。聽了莊繼華的說明後,蔣介石和周主任都大爲讚賞,認爲這個方法可以在校軍中推廣,而王柏齡則臉上陰晴不定,自從到了軍營門口,蔣介石就沒給他好臉。

在連部裡,蔣介石便開始詢問莊繼華關於擅自處理逃兵的問題,莊繼華這才知道蔣介石一行人來的真實目的,便再次解釋了自己當初的做法和目的,然後再次請求處分。曹淵然後補充說莊連長機會抓得很好,現在士兵士氣高昂,訓練熱情高漲,這說明當初的目的完全達到了。蔣介石和周主任這下才知道原來事情是莊繼華首先做出來的,曹淵只是作了總結。

但王柏齡立刻展開攻擊,他對莊繼華擅自處理逃兵,並且強調對逃兵處理太輕,放在其他連隊最少也是五十皮鞭。莊繼華辯解說連裡有規定不準體罰士兵,所以才改爲關禁閉的。

王柏齡大怒質問道:“誰給你的權力更改處罰方式?”

莊繼華奇怪的問:“團裡沒有明確的關於逃兵的處罰規定,所以我認爲對逃兵實行關禁閉的處罰是合適的。”

王柏齡冷笑道:“僅僅關禁閉就能讓士兵不再逃跑嗎?必須對逃兵進行嚴厲懲罰才能使他們不敢再逃。”

曹淵這時插嘴道:“團長,僅僅關禁閉當然不能禁絕逃兵,不過逃兵最主要的是思想問題,只要解決他們的思想問題他們就不會再逃。”

“哈,哈,”王柏齡怪笑兩聲,諷刺道:“莊連長,戰場上可沒有思想,只有生死,你能保證你的士兵在戰場上不逃跑?”

莊繼華想都沒想就說:“不能,可是體罰也不能保證士兵在戰場上不逃跑。”

王柏齡漲紅了臉,大聲怒喝道:“莊連長,現在我宣佈對逃兵處以鞭刑一百。”

這次莊繼華不讓步了,他不卑不亢的說:“報告團長,卑職要求向上級申訴。”

蔣介石沉着臉問:“你要向那裡申訴?”

莊繼華立刻說道:“卑職要向校長申訴,逃兵已經處罰過了,不應該再進行第二次處罰,如果團長認爲我處罰不妥,可以處罰我,但不能處罰以及國內受過罰的士兵。”

“你認爲你們團長的命令你可以不執行?”蔣介石厲聲問道。

“不,但按照校規,我有申訴的權利。”莊繼華毫不退縮。

“如果我也要你執行你們團長的命令呢?”蔣介石冷冷的說。

莊繼華一愣,隨後他解下了皮帶,雙手奉上,平靜地說:“如果校長一定要這樣,學生只有向校長辭職一途。”

王柏齡又驚又怒,對蔣介石說:“狂妄,狂妄。莊繼華,你當你是誰,你只是個小小的連長,別以爲離了你我們二團就垮了。”

蔣介石卻一直盯着莊繼華,似乎想看穿他的真實意圖。

莊繼華沒理王柏齡,繼續說道:“兵法上說將無威信則令不行,前曰我剛宣佈處罰,今曰即被推翻,士兵還會信任我嗎?既然士兵不再信任我,我又如何能指揮他們作戰。所以學生請求校長免去學生所有職務。”

曹淵急了上前說道:“校長、團長,當初連裡的工作局面確實很沉悶,連長是急於想把士兵發動起來,因而有所疏忽,但確實不是有意的。而且這件事我也有責任,是我的思想工作沒做好。”

周主任冷靜的看看蔣介石,似乎要勸解,卻最終又沒說話。他感到蔣介石似乎不是要處罰莊繼華,而是有其它目的。

蔣介石站起來,走到莊繼華面前,冷冷地說:“我給你的曾胡治兵語錄,你看了嗎?”

“報告校長,學生看了。”莊繼華回到道。

“看懂了嗎?”

“有些懂,有些不懂;學生古文比較差。”莊繼華坦率的說

“嗯,那我問你,用兵久則驕惰自生,驕惰則未有不敗者。你明白什麼意思嗎?”

“學生明白,他的意思是驕兵必敗,所以要時刻警惕勿以自滿。”莊繼華立刻回答道。

“你還沒明白,不但驕兵必敗,驕將也必敗。畢業演習,你取得優秀的成績,那麼你現在有沒有自滿之心?若沒有,你怎麼可能有如此大的疏忽?”蔣介石這話直刺莊繼華的內心。

莊繼華臉色漲紅,沒有接話。蔣介石繼續說:“第九章第四條說治軍之道,以勤字爲先;可是不但治軍之道如此,治身之道也是如此;曰三省吾身,對自身鬆弛的人是不可能成爲國家幹才的。你明白嗎?”

“是,校長教導,學生必牢記於心,再不敢有絲毫疏忽。”莊繼華背心直冒冷汗,TMD的誰說蔣介石蠢,前世那些導演編劇是不是都tmd的是一幫傻子。

周主任卻發現蔣介石的眼光不引人注意的掃了王柏齡一眼,後者正有些解氣的看着莊繼華。蔣介石微微皺皺眉,接着說:“爲將之道,無外忠、信、勇、廉四字,這四個字說難不難,難的是持之以恆。你以爲你辭職一走了之,就是維護了作爲長官的信,但你卻放棄了忠,這卻是爲將者最大的錯誤,唯有以天下爲己任,不懼世人之不理解,不懼世人之唾罵,堅定保持自己信念的人才能擔國之重任。”

“今天我本來是想重重處罰你的,但我來這裡後卻改變了主意,因爲你把連隊帶得的確很好,乃整個二團的表率,”說到這裡,蔣介石看到莊繼華的臉上又鬆緩下來,聲音便轉爲嚴厲:“不過你不要得意,二團的表率是不夠的,要成爲整個校軍的表率,而且你們還通過戰場檢驗,只有在戰場才能說誰好誰差。”

莊繼華聞言立刻又嚴肅起來,蔣介石看到他的樣子,心中有些好笑,臉上卻絲毫不表露出來:“不過我還是要處罰你。”

莊繼華連忙說道:“是,學生原意接受處罰。”

“那好,第一、你要寫篇檢討交給王團長,一定要認真檢討,不得敷衍了事。”

“是。”

“第二、我們走後,你在艹場上立正兩小時。”

“是。”

“第三,要在全團對你進行通報批評。你明白沒有。”

“是,學生明白,學生一定認真檢討,執行處罰,決不敢再犯。”莊繼華大聲說。

“*,校長這是責之深,愛之切。你要明白校長的苦心。”周主任旁邊插話道。他發現蔣介石已經完全把莊繼華當成自己人在訓了,這是什麼意思呢?周主任腦筋轉轉立刻就明白蔣介石的用意了,蔣介石這是在告訴他,莊繼華已經是我的人了。既然如此,那我就配合你一下吧。周主任說完就把莊繼華捧着的武裝帶取下來,給他重新穿上。

周主任又笑着說:“你們這個思想工作的方法可是一大創舉呀,不但能防範逃兵,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士兵的覺悟,促進他們革命的主動姓。”

莊繼華苦笑道:“主任,我可沒想那麼多,只是聽士兵說起感到很悲慘的,所以我讓他們上去講講,沒想到一下引起全連士兵的共鳴。在經過溥泉的引導和總結,纔有了今天的局面。”

曹淵心裡納悶,明明是你莊*提出的並實施的,現在怎麼成了我的功勞了呢?他正要說話,卻看見莊繼華遞來的眼色,便閉口不言了。

“*,防範逃兵還有一個方法,就是不要讓他們手裡有錢,他們沒錢就沒法跑,所以以後軍餉就不能直接發給士兵,由學校統一給他們寄回去。”蔣介石開始傳授如何防範士兵逃亡的經驗了,這一套周主任已經聽過好幾次了。

“學生明白了,一方面從經濟上防範,另一方面從思想上防範;二者相互配合,就能徹底解決士兵逃跑的問題。”莊繼華回答道。

“看來你是明白了。”蔣介石不滿的看了下王柏齡,後者顯然沒有聽進去。

“你集合部隊,我要給他們訓話。”蔣介石說。

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第二節 再編川軍(三)第五節 盟國(七)第十節 江戶之花(八)第三節 調整(二)第三節 會戰(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八)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一)第五節 號角(八)第五節 反擊(四)第十節 風雲(十九)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九)第九節 魅影(十一)第四節 謀殺(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五)第五節 盟國(五)第五節 雲集(七)第九節 轟炸東京(七)第八節 九變(一)第六節 波瀾起(六)第一節 戰局(四)第二節 陝北行(四)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一)第二節 沙基(五)第四十七節 分路(三)第十節 虎嘯(二)第二節 戰略轉向(五)第一節 蟄伏(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二)第六十九節 拉攏(二)第九節 魅影(十)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第二節 交易(三)第四十六節 旁觀(三)第二十五節 雲聚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八)第八節 南京,南京(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四)第六十五節 說和第八節 日薄(十)第九節 號角(四)第一節 返川(一)第九節 魅影(八)第五節 “異心”(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八)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三)第三節 太行行(九)第一節 諜影(一)第七十七節 平叛(五)第五節 積聚(一)第四十五節 遷都(二)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一)第二節 陝北行(三)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九節 魅影(十五)第五節 戰雲密佈(八)第四節 婚禮(二)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一節 蟄伏(三)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一)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二節 策劃(三)第八節 九變(四)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四節 陰雲(三)第三節 狙擊(五)第十節 撤退(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四)第六節 新雲南(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一節 挽弓(三)第五節 雲集(九)第二十八節 新聞(二)第一節 出兵(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七)第十節 風雲(四)第四十八節 傷懷(三)第三節 會戰(十一)第五節 “異心”(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四十二節 歧路(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
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第二節 再編川軍(三)第五節 盟國(七)第十節 江戶之花(八)第三節 調整(二)第三節 會戰(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八)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一)第五節 號角(八)第五節 反擊(四)第十節 風雲(十九)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九)第九節 魅影(十一)第四節 謀殺(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五)第五節 盟國(五)第五節 雲集(七)第九節 轟炸東京(七)第八節 九變(一)第六節 波瀾起(六)第一節 戰局(四)第二節 陝北行(四)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一)第二節 沙基(五)第四十七節 分路(三)第十節 虎嘯(二)第二節 戰略轉向(五)第一節 蟄伏(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二)第六十九節 拉攏(二)第九節 魅影(十)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第二節 交易(三)第四十六節 旁觀(三)第二十五節 雲聚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八)第八節 南京,南京(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四)第六十五節 說和第八節 日薄(十)第九節 號角(四)第一節 返川(一)第九節 魅影(八)第五節 “異心”(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八)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三)第三節 太行行(九)第一節 諜影(一)第七十七節 平叛(五)第五節 積聚(一)第四十五節 遷都(二)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一)第二節 陝北行(三)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九節 魅影(十五)第五節 戰雲密佈(八)第四節 婚禮(二)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一節 蟄伏(三)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一)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二節 策劃(三)第八節 九變(四)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四節 陰雲(三)第三節 狙擊(五)第十節 撤退(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四)第六節 新雲南(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一節 挽弓(三)第五節 雲集(九)第二十八節 新聞(二)第一節 出兵(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七)第十節 風雲(四)第四十八節 傷懷(三)第三節 會戰(十一)第五節 “異心”(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四十二節 歧路(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