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號角(四)

“轟!”“轟!”“轟!”

連續爆炸後,泥塊從天空落下,噼裡啪啦打在角室健二的身上,他擡頭看看離去的飛機,吐出嘴裡的沙子,然後費力的從泥土中爬出來,不遠處傳來呻呤聲,他急忙爬過去,是同隊的戰友赤尾次郎,這已經是他唯一的同中隊隊員了,從漢水西岸轉戰到這裡,中隊的其他袍澤早已經陣亡,只剩他們兩人了。

“赤尾君。”角室將赤尾從泥土中扒出來,就知道他已經活不成了,他的一條腿已經被彈片齊刷刷切去,血正汩汩的流進泥土中,將一大塊染成紅色。

“角室,我要去靖國神社了。”赤尾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似乎沒有感覺到那巨大的疼痛。赤尾和角室是中隊最老的士官,他們在第一次津浦路戰役時就離開家鄉,到支那作戰,到現在已經五年了,五年前他們一塊參軍,在鄉親們的歡呼聲中,披着紅花,抱着爲天皇效力,爲帝國開疆拓土的信念走進軍營,五年來,他們一塊浴血奮戰,身邊的戰友不斷倒下,換成一批批新兵,他們也逐漸從新兵變成了士官。

“赤尾,赤尾。”角室緊緊抱住他,似乎想將他的生命抱在懷裡。但赤尾的身體還是漸漸變冷。

“還有活着的嗎?”從陣地的另一邊傳來叫聲,一個頭上裹着繃帶的軍官貓腰跑過來,看到呆坐着抱着漸漸發涼屍體的角室。

“他已經死了,支那人開始進攻了!”軍官在角室頭上狠狠打了一掌,角室摸去淚水,抓起武器,跳進一個彈坑中,全神貫注的注視着正朝山上運動的支那士兵。

他不認識這個軍官,陣地上的官兵來自不同的部隊,他們原來的部隊早就被打散了,陣地也就剩下腳下的和另外兩個山頭。

支那軍的進攻持續不斷,他們的進攻戰術幾乎與皇軍完全相同,炮火,猛烈的炮火,然後就是一浪一浪的攻擊波。

“勾啪!”陣地上響起稀疏的槍聲,角室沒有開槍,支那人還比較遠,子彈現在非常寶貴,開戰到現在,他僅僅補充過一次五十發子彈和三枚手榴彈,就再沒有過補充了。

陣地上的機槍始終沒有響起來,角室估計,機槍已經沒有彈藥了。支那士兵的前進速度很快,短短几分鐘時間,就已經爬到半山腰了。角室盯住了一個軍官,那個軍官看上去很年輕,手裡端着一把三九式半自動步槍。角室很羨慕這種步槍,他用過這種步槍,比手中的三八步槍強多了,無論是火力還是殺傷力都要強,唯一的弱點恐怕是,子彈消耗太快。

角室瞄準那個軍官扣動了扳機,可就在那一瞬間,那個軍官突然向側面移動了下,“混蛋!”角室忍不住罵道。槍聲驚動了支那軍官,那個軍官一轉眼便從角室的目光中消失了。角室來不及尋找那個軍官,目標太多,用不着尋找了。

“嗒嗒!”,角室剛開兩槍,支那軍的機槍便迅速找到他,子彈在彈坑邊濺起數股塵土,角室一個側翻,跳進另一個彈坑,他不想現在就死,雖然他們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已經逃不出去了。沒有人再害怕,沒有人再躲避,他們無所顧忌的射擊,只求在死亡前,多打死幾個支那人,可他不一樣,他現在還不想死,不願死。

“轟!”一枚炮彈在不願處爆炸,角室心中大罵,支那人現在太富裕了,居然會調一門炮來對付他。

山下響起了嘹亮的衝鋒號,山坡的支那人發出一陣吶喊,他們直起身子,向山頂衝來。

“殺格格!”陣地上響起軍官的叫聲,角室忍不住暗罵愚蠢,支那人手中的三九式步槍火力遠遠超過皇軍,他們根本不與皇軍進行白刃格鬥,這個軍官肯定不是戰鬥部隊出來的,多半是師團的參謀。

角室決定不理會這個命令,他將刺刀上好,卻沒有站起來,而是壓低身子,伏在彈坑裡。果然服從命令,端着白晃晃刺刀站起來的士兵,幾乎立刻被山坡上射來的子彈打倒。

支那軍衝上山坡,角室從彈坑中躍而起,刺刀迅即刺中一個支那士兵,可沒等他抽出刺刀,從那個士兵身後閃出一道人影,槍影一閃,他就感到頭上遭到重重一擊,隨後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孫震就在角室對面的山上,高倍望遠鏡裡,青天白曰旗已經山頂上飄揚,灰色人潮涌上山頭,歡呼聲響徹雲端。

“告訴張宣武,給他一個小時找到神田,命令牟廷芳,留下少部分部隊打掃戰場,主力分成兩路,支援四十一和四十五。”

孫震放下望遠鏡,重重長出口氣,第六師團不愧是曰軍精銳,儘管已經在絕地了,可部隊依舊沒垮,就這三座山,他們依舊花了好幾天時間才攻上去。

今天,孫震下了死命令,九十四軍、四十一軍、四十五軍各攻一個山頭,八十六軍爲預備隊,必須在今天完成對神田的全殲。

九十四軍的成功,顯然激勵了正在進攻的中[***]隊,衝鋒號聲更加雄壯,漫山遍野都是中國士兵的吶喊聲,曰軍的反擊軟弱無力,偶爾響起的萬歲聲迅即被吶喊聲淹沒。

“電告莊司令,我部全殲第六師團,擊斃敵師團長神田正種,現正打掃戰場,請示下一步任務。”

孫震已經等不及了,二十二集團軍在整個戰役中一直擔任主攻任務,客店反擊,消滅三十九師團;迂迴鍾祥,切斷神田部隊的後路;官莊湖血戰,消滅十七師團;長壽苦戰,全殲第六師團,二十二師團一仗不落,可最後攻擊武漢,這最大的榮譽,卻沒有二十二集團軍的身影,這讓他在心裡有些不舒服,可他又不能抱怨什麼。

整個鄂北戰役幾乎都是他在指揮,沒能及時殲滅神田,是他自己的失誤,怨不得旁人。

“司令,”參謀長朱瑛知道孫震的想法,便建議道:“神田已經沒有力量了,不如這樣,從四十一和四十五各抽出一個師,向孝感進發。”

孫震想了想,又抓起望遠鏡向對面看了看,然後才下決心:“好,就這樣。命令124師和127師,立刻出發,向孝感前進。”

“是,司令。”朱瑛的想法與孫震大同小異,目前神田殘存部隊絕不會超過兩千人,而且還缺少彈藥,在四個軍的圍攻下,絕對逃不了。124師和127師都是預備隊,調走這兩個師對攻擊影響不大,再說還有莫與碩的八十六軍。

“把這個部署上報戰區司令部。”朱瑛剛抓起電話,孫震忽然補充了一句,朱瑛楞了下,忍不住提醒道:“要是莊司令不同意呢?”

“不同意也要報告,”孫震要鄭重的說:“現在是大兵團作戰,任何行動都必須報告,你想到的,文革,肯定也想到了,報了,他很可能批准,不報,他絕對會懲處。”

“明白,還是司令考慮周到。”朱瑛點頭,戰役過程中,莊繼華一再來電,強調服從命令,強調不準瞞報謊報戰績,一經發現,必然嚴懲。

“司令,張宣武攻上去了。”還在觀察的副參謀長耿長樂忽然叫起來。

孫震一把抓起望遠鏡,向張宣武方向望過去,青天白曰旗一經衝上山頂,曰軍幾乎沒有反擊,望遠鏡裡,中國士兵已經潮水般涌上山頭;另一面,四十五軍的旗幟也已經插上山頭。

“神田完了。”孫震看了一會便放下望遠鏡,不再管山頭的戰事,轉身端起杯子喝了口水,這時他才感到掩蔽所內有些氣悶,便起身走出掩蔽所,順着戰壕走上山頂。

山風獵獵,帶來絲絲硫磺味,他貪婪的猛吸一口,讓這股味道在肺裡繞行一週,再從鼻腔中出來,此刻,他感覺這就是天下最美妙的味道,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味道了。

一會兒,朱瑛也從掩蔽部內出來,他的腳步輕快的跳出戰壕,很快來到孫震身邊。

“司令,張宣武報告,找到神田的屍體了,這狗曰的切腹了。”

孫震什麼話也沒說,他站在巖邊,擡眼望着天空,天空明淨,碧藍,幾抹硝煙塗淡淡的抹在其上,猶如一幅極美的山水畫,高明的畫師剛剛開始塗抹山川。

“二十四年了,從宣統元年入西安陸軍學堂開始,我孫震從軍二十四年了,平生戰事無數,可就數今天最痛快,痛快!痛快!痛快!”孫震望着蒼穹振臂大笑:“哈哈!哈哈!!”

笑聲在羣山中迴盪,笑聲與歡呼聲融合,如山呼海嘯般,在天地間振盪。

被孫震的笑聲感染,朱瑛也興奮之極,他興奮的說:“這打國仗,比內戰痛快多了!跟着莊司令打仗,真他媽痛快!”

說完之後,他又向孫震說:“司令,莊司令同意我們的部署,不過,他命令,八十六軍也立刻開向孝感,我們集團軍其餘部隊和九十四軍,打掃完戰場後,也向孝感前進。”

“好!命令122師和125師留下打掃戰場,其餘部隊立刻集結,向孝感出發。”孫震的臉上依舊堆滿笑容,心情輕鬆之極。

(未完待續)

第五節 曙光(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二)第三節 魅影(三)第六節 戰地黃花(一)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四節 戰鼓(七)第二節 投敵(二)第十節 風雲(三)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三節 戰鼓(十)第三節 重起(六)第一節 突破(八)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二)第一節 陰謀(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六)第四十七節 分路(一)第三節 調整(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一)第四十六節 旁觀(四)第一節 上海陰謀(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九節 轟炸東京(四)第十節 拉薩風雲(一)第六節 救亡(八)第二節 陝北行(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二)第一節 出兵(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七)第四十五節 遷都(四)第六節 波瀾起(五)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九)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七)第三節 戰天津(十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一)第五節 反攻(一)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四節 再戰津浦(二)第三節 巧取(六)第八節 轉折(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四)第二節 端倪(二)第二節 陝北行(七)第二節 交易(二)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二)第三節 調整(二)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八節 南線(一)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一)第九節 號角(三)第二節 沙基(一)第十節 風雲(十三)第三十九節 變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八節 刺廖(八)第七十節 劫持第五節 盟國(五)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十)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七)第六節 突破(二)第六節 “小文革”(一)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五節 號角(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五節 友人(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六)第十一節 重振(六)第七節 閃電(十二)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五節 積聚(四)第一節 上海陰謀(四)第五節 雲集(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五)第十一節 大捷(六)第六節 和約(三)第四節 經濟改革(七)第一節 奪軍(七)第六十三節 羣毆第十四節 圍殲第三節 會戰(一)第六節 突破(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三節 魅影(七)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五節 “異心”(三)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四)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四十七節 分路(三)
第五節 曙光(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二)第三節 魅影(三)第六節 戰地黃花(一)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四節 戰鼓(七)第二節 投敵(二)第十節 風雲(三)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三節 戰鼓(十)第三節 重起(六)第一節 突破(八)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二)第一節 陰謀(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六)第四十七節 分路(一)第三節 調整(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一)第四十六節 旁觀(四)第一節 上海陰謀(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九節 轟炸東京(四)第十節 拉薩風雲(一)第六節 救亡(八)第二節 陝北行(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二)第一節 出兵(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七)第四十五節 遷都(四)第六節 波瀾起(五)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九)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七)第三節 戰天津(十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一)第五節 反攻(一)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四節 再戰津浦(二)第三節 巧取(六)第八節 轉折(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四)第二節 端倪(二)第二節 陝北行(七)第二節 交易(二)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二)第三節 調整(二)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八節 南線(一)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一)第九節 號角(三)第二節 沙基(一)第十節 風雲(十三)第三十九節 變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八節 刺廖(八)第七十節 劫持第五節 盟國(五)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十)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七)第六節 突破(二)第六節 “小文革”(一)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五節 號角(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五節 友人(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六)第十一節 重振(六)第七節 閃電(十二)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五節 積聚(四)第一節 上海陰謀(四)第五節 雲集(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五)第十一節 大捷(六)第六節 和約(三)第四節 經濟改革(七)第一節 奪軍(七)第六十三節 羣毆第十四節 圍殲第三節 會戰(一)第六節 突破(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三節 魅影(七)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五節 “異心”(三)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四)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四十七節 分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