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故人來

所謂要緊的事情,便是追查可能出沒在諸暨縣中的白蓮教徒了。無論是出於對身爲縣令的兄長楊晨的保護,還是爲了履行職責,楊震都必須全力尋找任何有關他們的蛛絲馬跡,將可能存在的白蓮教危機掐滅在萌芽階段。

但這事卻並不易做,因爲楊震如今真正可用之人實在太少。畢竟追查白蓮教一事不可能大張旗鼓地做,不然一旦被他們察覺,必然聞風先遁,如此便不可能借助縣衙三班衙役的力量去尋找了。滿打滿算下,也就他自己,以及魏勇、蔡鷹揚三人能承擔這責任了。

即便後兩者都是諸暨本地人,想要暗地裡調查白蓮教卻依然很是困難。畢竟白蓮教徒也深知自己爲朝廷所警惕,輕易是不敢顯露身份的。就像當初的江陵,若非楊震他們誤打誤撞,正好發現了姚家的密室,只怕到今日都沒有人會知道原來白蓮教就在自己身邊呢。

似乎就連老天也覺得楊震太過勢單力孤,當時間進入到金秋十月時,給他送來了兩個幫手——阮通與王海。

兩人的到來,着實大大地出乎了楊震的預料。雖然他確實寫信向兩名過去的兄弟求助,希望他們能來諸暨幫助兄長在縣衙打開局面,站穩腳跟,可心裡卻對此並不抱太大的希望。

畢竟這個時代的人最是安土重遷,若不是實在沒有辦法,誰也不肯背井離鄉。至於像阮五他們這樣已在縣衙謀了份不錯差事的,就更不可能不遠千里地來到人生地不熟的諸暨做事了。其實就是放在後事,你也無法想象一個政府機構的公務員突然辭職,然後跑到外地找工作。

所以當楊震見到兩人風塵僕僕地來到自己跟前時,當真是又驚又喜:“阮五,王三,你們兩人當真是我楊震的好兄弟。這次若是有些出息,我必不負你們!”

阮通二人聞言卻是一聲苦笑:“楊二哪,我們這是投奔你來了。你也別把咱們想得如此義氣,實在是被逼無奈,纔不得不這麼做哪。”三人向來感情深厚,兩人便也直言不諱,把自己真正來此的原因透露了一點。

“哦?”楊震自嘲地一笑:“你倆也真是的,就不能讓我高興一下,等過兩日再做說明嗎?”雖然話裡似有埋怨之意,但其實楊震心裡卻是很高興的,這說明他們之間沒有欺騙,都是一片真誠。

“先不說這些了。走,我帶你們去酒樓接風洗塵,然後再想法把你們安排到縣衙裡當差。”楊震隨後一摟兩人的肩膀,很是客氣地說着話,便把他們往城南引去。

在當日與一衆衙役們歡飲的鄉夢樓裡,楊震與兩位兄弟點了一桌子酒菜,吃喝了起來。在酒過三巡後,楊震才把話題重新引到了阮通他們爲何會離開江陵一事上:“你們剛纔說是被逼無奈纔來的這兒,究竟是怎麼回事?”

“這話說來可就長了。”阮通有些氣悶地喝了口酒,這才道:“其實在我們當差之前,就

已經知道這個附郭縣的衙差不好當了,因爲那兒的大人物實在太多,一個不當心就得着道兒。而像咱們這種公差,要是沒有人保着,下場就更慘。”

見楊震他們幾人頻頻點頭,表示同意自己的看法,阮通心情才稍微好了些:“其實這次的事情也怪我。這不,去年因爲武昌城裡出了樁事情,有人狀告巡撫和好些個官老爺,我們荊州府的花大人也被去了職,並在隨後換了個新的知府。對了,這事二郎你之前就一直不在江陵,該是不知道吧?”

“這……”楊震只是含糊地道:“卻是有所耳聞的。”他沒想到,兩位兄弟的遭遇居然還與自己在武昌鬧出來的事情大有關聯。

王海接着道:“所以後來就換了個姓金的知府來。偏偏這位金大人來就來吧,還他孃的帶來了一個小舅子。那小子之前挺低調的,我們也就沒有多注意。可沒想到今年五月時,他竟在賭場裡與人起了衝突。”

“也是該着咱們兄弟倒黴,那賭場一直與我們交好,按時按節都有些孝敬。既然有人在他那兒鬧事兒,咱們兄弟自然要出面擺平的。”阮通說着,面露恨恨之色,只把一隻雞腿狠狠地咬下一大塊肉了,就好像在吃那位知府小舅子的肉般。

其實這種事情在此時是極多的,無論是賭館還是青樓,爲了有了保障,總會巴結官府裡那些當差的。這樣,即便有人鬧事,他們也能找靠山解決問題。而對這些當差的人來說,能得到一筆可觀的,甚至要遠超俸銀的收入,也是無法拒絕的一件事情。當然,這是在上官睜隻眼閉隻眼的情況下,不然誰都吃不消。

阮通把氣發泄到雞腿上,將它啃得只剩一根骨頭後,才一抹嘴繼續道:“我們也是照規矩辦,把那鬧事的小子給打了一頓,又關進了縣衙。不想才半天工夫,知府大人就把人給要了回去,然後就輪到咱們穿小鞋了。”

王海也滿臉的氣憤:“結果,伍知縣雖然有心保我們,還是迫於上面的壓力不得不把我們開革了。而在我們被開革出衙門後,他們還不肯放過,幾次三番派人與我們過不去,我們也和一些地痞鬥過幾次。”

“眼見在江陵實在是呆不下去了,再加上二郎你又正好給我們來了這封信,所以我們便厚顏來此了。二郎,今後我們可要靠你了。”

“說什麼靠不靠的,我們兄弟自當互相幫助纔是。”楊震忙笑道:“而且你們也看到信了,其實我需要你們說不準還多過你們呢。”

見他這麼說話,兩人心中更是一陣暢快。畢竟沒有人喜歡寄人籬下的感受,即便三人交情不錯,也總會感到彆扭。可現在楊震這麼一說,兩人心裡自然也就平衡了。至少不單單是投靠楊氏兄弟,而是來幫忙的。

心中有了這麼個認識,就讓阮通不禁打疊起精神來問道:“怎麼二郎,據我所知楊大人他當這個縣令該有半年了吧,怎的

還是有些爲難嗎?”

楊震肅然點頭:“你們是不知道這諸暨小縣城的水有多深哪。光是縣衙裡,主簿、縣丞、典史還有其他六房書吏都不與大哥一條心。至於外面,更是被宣酈兩家把持了幾乎所有的經濟命脈。若非我們之前藉着個機會把典史扳倒,讓他能夠在縣衙站住腳,只怕大哥的政令都出不了自己的房間。”

“什麼?”阮通兩人滿臉的難以置信:“竟還有這等事情?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其實我之前也覺得有些言過其實,但這段時日看下來,還真是如此。比如最近正是一年一度納糧稅的時候,可大哥他卻依然很是清閒。那些十里八鄉來縣城交糧的,都找的主簿蔣充。”

王海忍不住嘖舌道:“一縣錢糧可是大事,楊大人竟不能插手嗎?”

“他們出於禮貌還是會問上一句的,但事情依然由那蔣充負責,對此我大哥也實在是沒有辦法哪。”楊震皺眉道。其實這段日子除了調查白蓮教的蹤跡外,他也很關心兄長在縣衙裡的權威。

本以爲藉着除去宣闖,換上新的典史,再加上打壓住宣家報復的勢頭能奪回不少縣衙大權,甚至能夠壓制住蔣充、趙邦甫兩名佐貳。可結果卻讓他們失望了,即便是宣家,在沒有宣闖這個代言人後,也能通過底下的書辦控制一部分刑獄之事,更別提依然能借蔣充控制住全縣錢糧的酈家了。

畢竟,宣酈兩家在諸暨縣已經營百年,根深蒂固之下,又豈是短短時日裡就能完全挖倒的?而現在他們又有了防備之心,只怕接下來就更難對付了。

見楊震一副爲難的模樣,阮通便安慰道:“二郎你不必如此憂心,楊大人他畢竟是堂堂七品正堂,只要他找到了那些人的把柄,把縣衙大權奪回來只是個時間問題。或許是他初爲縣令對此間的明爭暗鬥尚欠缺經驗,纔會被他們壓制吧。”

“嗯?”楊震聽他這麼說來,似乎是有什麼見解,便爲阮通滿了一杯酒:“你且說說,我大哥能怎麼辦?”

“我這也是聽江陵縣衙那些老人們說的,他們可是見識過不少新任縣令手段的人。”阮通先說了這麼一句,才繼續道:“其實,哪個縣衙裡當差的屁股乾淨了,只要縣令大人肯細心地查,就能查出問題來。但卻不能因此就罷免了這些人,而是要把把柄捏在手中,引而不發,如此便能把權攬到自己手中了。”

“唔,這話倒是在理。”楊震點頭道:“那你以爲該怎麼找那些把柄呢?”

“縣衙之事,只在錢糧與刑獄而已。前者容易出現貪腐之事,後者則會滋生冤案。只要抓住這兩件細查,就不愁找不出那些人的把柄來。”

楊震略一思索,便面露喜色,忍不住端起酒杯敬了阮通一杯:“你說的不錯,看來這次能得你們相助,大哥在諸暨終於能有所作爲了!”

(本章完)

第七百八十一章 西南大亂(中)第三百六十七章 試探(下)第九百八十一章 夜襲第六百五十二章 趕盡殺絕(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趕盡殺絕(中)第九百三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五十一章 小皇帝的悲催一天第六百八十二章 審問第九百十九章 借刀殺人(上)第六百五十四章 江南之冬(中)第四百六十一章 另有所圖(上)第九百八十四章 拂曉突襲(下)第七百一十章 丁憂與奪情(中)第六百三十五章 歸京第四百十一章 主持大局(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借刀殺人(下)第五十二章 到達第二百十七章 名利雙收第六十一章 三道題(上)第六十一章 三道題(上)第七百三十一章 發難(下)第五百九十章 走投無路(上)第七百八十二章 西南大亂(下)第三百二十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上)第八百三十八章 阮通的自述(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速之客(四)第八百零一章 高手對決(上)第七百九十三章 冤家路窄(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回杭州城第六十五章 女人心思第七百四十五章 似有蹊蹺(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入彀(中)第一百十八章 再拿嫌犯第九百十八章 驚悉陰謀(下)第四十六章 運河遇道第七百十七章 師生(中)第八百五十八章 大局將定第八十九章 瘋狂推理第三百八十八章 重回大同(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進京(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叛變緣由(下)第五百十二章 御前官司(上)第九百八十八章 五百年前的重逢(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另有所圖(下)第二百零二章 立威(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一網打盡(下)第九百四十三章 故地故人(上)第九百十九章 借刀殺人(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登之圍(中)第七百五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七百零二章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第八百四十六章 契機(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另有所圖(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會審突變(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回杭州城第九百二十五章 誕生第五百七十五章 華亭徐家(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舉兩得(上)第八百二十八章 泗城內訌(下)第二百十四章 揚威(五)第五百九十三章 意外收穫(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三司會審(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正面相抗(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弄巧成拙(上)第八十五章 人心第二百九十七章 數月彈指間(下)第九十一章 誅心言論第七百二十章 雷霆(中)第七百五十六章 老冤家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九百五十六章 危與機(上)第六百零一章 青天老爺(下)第八百三十四章 猿回頭(下)後記第八百十七章 意外收穫(上)第五百三十五章 樹倒猢猻散(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小皇帝的悲催一天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人意料第九百七十九章 何以報怨仇(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入彀(下)第二百五十章 遭嫉第四百十六章 內訌(下)第四十章 文藝太監第一百零九章 越活越回去第一百八十九章 臨別前夕(一)第八百九十九章 漫長一日之子時(下)第九百四十九章 迫問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火焚街第三百七十一章 中秋殺人夜(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進宮面君(上)第九百五十四章 兵臨城下(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窮途末路(下)第八章 鄭方伯第七百三十四章 促膝長談(上)第三十一章 螺螄巷(五一求收藏哪!)第六百五十章 趕盡殺絕(上)第八百二十三章 偷入泗城州第二百章 新官上任(上)第九百二十三章 風暴前夕
第七百八十一章 西南大亂(中)第三百六十七章 試探(下)第九百八十一章 夜襲第六百五十二章 趕盡殺絕(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趕盡殺絕(中)第九百三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五十一章 小皇帝的悲催一天第六百八十二章 審問第九百十九章 借刀殺人(上)第六百五十四章 江南之冬(中)第四百六十一章 另有所圖(上)第九百八十四章 拂曉突襲(下)第七百一十章 丁憂與奪情(中)第六百三十五章 歸京第四百十一章 主持大局(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借刀殺人(下)第五十二章 到達第二百十七章 名利雙收第六十一章 三道題(上)第六十一章 三道題(上)第七百三十一章 發難(下)第五百九十章 走投無路(上)第七百八十二章 西南大亂(下)第三百二十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上)第八百三十八章 阮通的自述(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速之客(四)第八百零一章 高手對決(上)第七百九十三章 冤家路窄(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回杭州城第六十五章 女人心思第七百四十五章 似有蹊蹺(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入彀(中)第一百十八章 再拿嫌犯第九百十八章 驚悉陰謀(下)第四十六章 運河遇道第七百十七章 師生(中)第八百五十八章 大局將定第八十九章 瘋狂推理第三百八十八章 重回大同(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進京(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叛變緣由(下)第五百十二章 御前官司(上)第九百八十八章 五百年前的重逢(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另有所圖(下)第二百零二章 立威(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一網打盡(下)第九百四十三章 故地故人(上)第九百十九章 借刀殺人(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登之圍(中)第七百五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七百零二章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第八百四十六章 契機(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另有所圖(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會審突變(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回杭州城第九百二十五章 誕生第五百七十五章 華亭徐家(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舉兩得(上)第八百二十八章 泗城內訌(下)第二百十四章 揚威(五)第五百九十三章 意外收穫(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三司會審(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正面相抗(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弄巧成拙(上)第八十五章 人心第二百九十七章 數月彈指間(下)第九十一章 誅心言論第七百二十章 雷霆(中)第七百五十六章 老冤家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九百五十六章 危與機(上)第六百零一章 青天老爺(下)第八百三十四章 猿回頭(下)後記第八百十七章 意外收穫(上)第五百三十五章 樹倒猢猻散(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小皇帝的悲催一天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人意料第九百七十九章 何以報怨仇(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入彀(下)第二百五十章 遭嫉第四百十六章 內訌(下)第四十章 文藝太監第一百零九章 越活越回去第一百八十九章 臨別前夕(一)第八百九十九章 漫長一日之子時(下)第九百四十九章 迫問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火焚街第三百七十一章 中秋殺人夜(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進宮面君(上)第九百五十四章 兵臨城下(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窮途末路(下)第八章 鄭方伯第七百三十四章 促膝長談(上)第三十一章 螺螄巷(五一求收藏哪!)第六百五十章 趕盡殺絕(上)第八百二十三章 偷入泗城州第二百章 新官上任(上)第九百二十三章 風暴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