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宋州(七)

接下來的進程要順利的多,也印證了劉琦的判斷:這是敵軍的一次試探性的進攻。也就是說,人家要稱稱大宋的斤兩,然後纔好決定接下來的行動。婆羅洲神廟被三面圍困,西北方向還保留着一條與外界聯繫的通道,這也是神廟沒有最終陷落的原因吧?

劉琦進入神廟的當天晚上,聯軍方面派來使者,要立即進行會談。劉琦與達亞克人簡單商量了一下,同意見面。戌時左右,人到了。

劉琦一見來人,哈哈大笑:“人生何處不相逢,王子殿下,別來無恙?”

三佛齊王子茶野伽在前,他身後跟着兩個人,卻不認識。

茶野伽雙手合十,笑道:“不好,大帥來了,我們就不好了。”

劉琦道:“聽殿下話裡的意思,莫非是不歡迎?”

“我們怎麼想不緊要,大帥不是到了嗎?”茶野伽身子向旁邊一閃,指着身邊的兩人,“我來爲大帥介紹,闍婆國王子室利烏耶,勃泥國大將軍向打。”

這兩位都不會中國話,需要通譯才能交流。劉琦知道,對面的三個人就是聯軍的最高統帥,嘿嘿,三位全都到了,很給大宋面子嘛!按照常理推測,茶野伽既然認識我,只要他一個人過來就行了,怎麼三位都過來了呢?莫非是互相不放心?

劉琦與兩位見禮,轉身要介紹達亞克人的代表,也是達亞克最大部落的首領施弩,施弩一臉怒氣,也不搭理人,自顧自坐下端起一杯酒,猛地灌了進去。如果不是實在沒有辦法,施弩不願意見到這些該死的侵略者。是他們侵佔了達亞克人的家園,是他們殺害了我們的親人,這樣的仇恨,怎麼能忘記?

劉琦能體諒施弩的心情,又不能怠慢了客人,只得充當主人,請他們坐下,還未說話,勃泥國大將軍向打道:“中國人屠殺受傷士兵的事情,劉大帥總要給個解釋!”

這是先聲奪人?想不到這傢伙還懂得這麼多彎彎繞繞。

劉琦道:“交戰之前,對方不由分說,向我方展開猛烈攻擊,如果不是我們早有防備,也許就不能活着到這裡與大將軍說話了。我大宋皇帝陛下曾經說過,犯我大宋天威者,雖遠必誅!今天,就把這句話送給大將軍如何?”

“什麼?你……”

向打勃然大怒,矮胖的身子從地上跳起來,拔刀就要撲過來。劉琦紋絲未動,身邊的何知秋一直小心戒備着,向打的身子剛站穩,就把火槍頂在了他的腦袋上。何知秋的手扣住扳機,冷冷地說道:“動一動,打爆你的頭!”

這辰結,施弩也在拔刀,茶野伽勸了闍婆國王子,再來拉開何知秋。何知秋沒有動,另外一名親兵的槍指向茶野伽,吼道:“停在原地,不得妄動!”

茶野伽本想做個和事老,這下子有些下不了臺,進不是退不是,望着劉琦,等着劉琦發話。

劉琦將送到嘴邊的椰汁放下,道:“這裡沒你們的事情,出去候着!”

“是!”何知秋兩人退下,屋內恢復了平靜。

劉琦起身挽起向打的胳膊,道:“常言道,不打不相識,大將軍的火氣也是忒大了些。小兵不懂事,千萬不要怪罪纔好!”

向打被人家用槍指着頭,相當不爽,胳膊用力,向把劉琦的手撥開。不料,那隻待在胳膊上的手,就像是一座山,胳膊竟然不能動彈分毫。向打再用力,還是如此。左邊不能動彈,右手倒是空着,不由得大怒,揮拳轟向劉琦面門。劉琦五指箕張,叼住對方拳頭,令其不得寸進,笑道:“大將軍如果有意切磋,可以挑一個時間,本人奉陪就是。”

“好了,向將軍還不肯罷休嗎?”茶野伽將向打拉回到座位上,一場紛爭暫時告一段落。

沉默片刻,還是茶野伽率先說道:“大帥此來,不知有何見教!”

“本人奉皇帝陛下敕令,下南洋,欲與南洋各國永結盟好。皇帝陛下希望,各國互相尊重,互不侵犯,共享太平。順便通報諸位,海盜黑龍搶掠我大宋商船,已經被本人於日前剿滅。”劉琦和緩地說道。

向打翻着一雙金魚眼,陰陽怪氣地說道:“黑龍兇惡殘暴,比野狼還要狡猾,難道真被劉將軍滅了?哼,本人深表懷疑!”

劉琦怒道:“是何言也?向打是在懷疑大宋軍隊的實力,還是在爲黑龍叫屈?速速答來!”

向打一時語塞,茶野伽再度出來打圓場,道:“向將軍不是那個意思,大帥想必是誤會了。能享受太平,誰願擅動刀兵?關於婆羅洲島的戰事,大帥有何評價?”

在座的三人,向打不是一個粗人,而闍婆國王子室利烏耶,長着一雙藍眼珠,他的人就像他的眼睛一樣,讓人看不透呢!茶野伽去過大宋,一定對大宋的實力深有體會,對大宋有好感也非常有可能。前番交手的軍隊,應該是向打的部下,也就是勃泥國人;三個國家,勃泥國實力最弱,三佛齊、闍婆相差不大,但是此次戰爭中,勃泥國出力最多,消滅達亞克人的決心也是最堅定。三佛齊不請自來,應該是後來才與另外兩國達成了某種協議,他們是能撈到多少就是多少。因此,能夠以力壓服勃泥,再以理說服闍婆,即可大功告成。

念及於此,劉琦道:“聽說,兩個月的時間,達亞克人損失了四十萬人,是也不是?”

向打似乎是專門與劉琦過不去,挖苦道:“打仗還能不死人,真是可笑啊,可笑!”

室利烏耶道:“我軍多次遭到對方非戰鬥人員的襲擊,造成嚴重損失,大帥是打過大仗的人,想必也能理解。”

劉琦拍案而起,道:“你捫心自問,死的可都是軍人?兩軍交戰,無所不用其極,目標就是爲了取得戰鬥的勝利,這沒什麼可以指責的。但是,肆意屠殺平民百姓,則不可容忍。只要是人,能做出這樣傷天害理的事情嗎?發生了這樣的事,知道了就一定要管,否則,上對不起陛下的重託,下對不起自己的良心。這是本人的基本態度,也是大宋的態度,諸位看着辦吧!”

向打也跟着跳了起來,怒道:“我們打了幾十天,死了幾萬人,難道憑你一句話,就收手不成?哼,不過只有可憐的兩千人,能敵過我二十萬大軍?”

劉琦按劍而立,義正詞嚴地說道:“我兩千人,可以擊潰你的一萬人,是不是可以斷定,只要我有兩萬人,就可以滅了勃泥國?”

向打向前吃了虧,憋着一肚子火氣,正無從發泄,聽到這話,“嗷”地一聲,就要過來拼鬥。施弩一個跨步,擋在兩人中間,罵道:“向打可敢與我鬥一場?”

聽到裡面的動靜,外面的士兵又闖了進來,室利烏耶說道:“向將軍,我們是來談事情的,不是來廝殺的,再若如此,本王就告辭了。”

打是打不起來的,衛兵再退出去,大家坐下來,接着談嘛!

劉琦也不兜圈子,拋出大宋的條件:“大宋希望:從現在開始,交戰雙方必須立即停火;達亞克人將退出婆羅洲島,由大宋負責安置,請諸位好好考慮!”

可能向打也沒有想到,大宋的條件竟然是這個樣子,所以並沒有立即表示反對,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茶野伽與另外兩人用眼神做了一番交流,道:“容我等商量,通知大帥之前,我軍不會再發動新的進攻。”

“好!劉某多謝了!”劉琦起身,向三位深深一禮。

第一次會談就此結束,三位客人告辭而去。

接下來的幾天,劉琦實地考察了達亞克人的防禦陣地,提出了非常有價值的建議,施弩等達亞克各族首領,將劉琦當作神一樣敬仰,自然是全盤吸收,着手改變部署,調整兵力。

達亞克人各方面都很落後,以狩獵爲主,農業爲輔,似乎還未開化,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他們也根本不能想象大宋先進發達到了什麼程度。要收服他們,方法很簡單,只要將有決定權的幾位頭領或者他們的兒子,送到大宋,走一走,看一看,就會變成最順服的百姓。

不過,另一方面,他們淳樸、善良,就像山中的清泉,跟他們相比,我們這些人就是人間的濁物了。和他們一起,頗能體驗一番人間最美好的東西,這樣的機會也是不多啊!

十幾天後,那邊傳來消息,基本同意大宋的建議,希望馬上進行下一輪談判。劉琦派何知秋爲自己的全權代表,達亞克方面則是施弩親自出馬,劉琦記掛着宋州,叮囑何知秋,儘快結束談判,在不影響大局的情況下,可以適當讓步。

九月初四,四國五方使者在婆羅洲神廟簽署協議,戰爭結束了。協議中規定:兩年之內,婆羅洲島上的達亞克人將全部撤出,由大宋負責安置。達亞克人的個人財產可以隨身帶走,但是不得損毀房屋等建築物。至於他們三個國家如何分贓,劉琦根本就沒有興趣去關心。

初五日的宴會上,四國五方各懷心腹事,表面上氣氛還算融洽。梅天良烤的野鴨子,獲得大家的一致稱讚,被叫上來,介紹一下烤制的方法。之所以他烤出來的鴨子味道獨特,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主要是因爲用了梨木烤制,別的木材,根本就做不出這樣的味道。施弩拍着梅天良的肩膀敬酒,梅天良喝完之後,掉頭就跑。他是真害怕,萬一施弩知道是他的老大殺了錫理麻喏,他會不會被當成鴨子烤了啊?

向打吃了個滿嘴流油,端起酒杯,搖晃着來到劉琦面前,道:“劉大帥,大宋的鴨子好吃,大宋的酒好喝,大宋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國家,咱們一起喝一杯!”

這個人粗中有細,倒也不能小視,劉琦道:“這不過是雕蟲小技,何足掛齒,大將軍謬讚了!”

說的客氣,酒還是喝了。

茶野伽眉飛色舞,講述着在大宋的所見所聞,大宋成爲自始至終的主題。

從手下的士兵中選拔一些人出來,留在婆羅洲島,一方面監視聯軍方面的動靜,一方面儘可能地教給達亞克人一些東西。既然已經成爲一家人了,就要多在一起,時間長了,慢慢也就有感情了。

劉琦又從達亞克人中,挑選了五百人,編入艦隊,不用他們打仗,只要幫着幹些粗活就行。緊趕慢趕,出發的時候已經是九月十九了。

艦隊從蘇拉威部落的港口出發,向南行駛,目標是闍婆國東北部的蘇臘巴亞港。蘇臘巴亞港沒有城郭,人口五六萬的樣子,抵達之日,劉琦派人上岸採購給養,並打聽宋州的事情。

別說,還真打聽到一些事情。三佛齊有一個種族叫做馬打藍,在他們族內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這裡是廣袤無垠的陸地,海在很遠很遠的地方。突然有一天,天崩地裂,周圍的陸地消失了,出現了海洋。又過了很多年,從大海的東南方,來了幾個人,他們自稱是馬打藍族的後裔,住在很遠很遠的東南方的大海中。

如果,傳說都是根據生活中的真實而來,那麼就一定存在宋州。既然他們可以依靠小船就跨海而來,我們沒理由不能渡海而去。

劉琦的信心更足,從當地僱傭了幾個嚮導,離開蘇臘巴亞港,駛向東南。最初的三四天,還能看到一些大大小小的島嶼,接下來就是漫無邊際的海水。行駛在海面上,日復一日,很容易生出厭煩的情緒,劉琦深知這一點,時不時地出來,巡視一番。

這一天,走到羅亞多的艙室外面,聽到一陣奇怪的聲音。

“一筒!”

“三萬!”

“小鳥!”

“慢慢,吃!吃就是不動的意思,不要動了啊!”

“吃什麼吃,我碰!”

“你他孃的耍賴,碰不早說,人家牌都亮出來了,你才吱聲。”

“咋地,我要碰你就不能吃!我是你們的長官,我說了算。”

“長官耍賴,長官該打,揍他!”

這是誰啊,這麼大的膽子,敢打羅亞多?

他們是在做什麼?一筒,三萬又是什麼?

劉琦非常好奇,推門而進。羅亞多正在與一名軍官撕扯,看到劉琦,四人連忙起身,敬禮,然後滿世界地找衣服。四個傢伙,都是一樣的打扮,全身上下只有一件大褲衩子。

“算了,都看見了還穿什麼?”劉琦坐下,拿起桌子上的一張四四方方的木塊,不解地問道:“這是什麼?”

“麻將牌!”羅亞多答道,“左右呆着也沒事,所以就隨便玩玩!”

劉琦一張一張地看過去,越看越糊塗,再問道:“我怎麼從來沒見過?”

羅亞多一指梅天良,道:“他教給我們的。”

梅天良一看劉琦就哆嗦,做了好事都哆嗦,今天打牌,總不能算好事吧?身子哆嗦,腿肚子就轉筋,三轉兩轉,“噗嗤”跪倒,道:“是小的教了他們,他們也教了小的。咱們共同商量,弄了一副牌出來。”

劉琦看着他的樣子,笑道:“起來吧!教教我,怎麼玩!”

梅天良大喜,起身就開始白話起來。劉琦是什麼人啊?文武全才的水軍都指,響噹噹的國公,聰明自然不在話下,學起來那叫一個快。半個時辰,已經瞭然於胸,玩起來不落下風呢!

“六條!”劉琦扔出一張牌,忽然想到了什麼,“東西不錯,就是簡單了一點,可以考慮再加些東西進去!咱們水軍,在大海上航行,方位最是緊要,所以要再加上‘東西南北中’。咱們水軍,也不乏文雅之士,要把這東西弄得雅一些,才能雅俗共賞,‘梅蘭竹菊’四君子自然是少不得的。怎麼樣?大家都來說說?”

羅亞多想想,道:“既然有方位,也要有時間纔對,再加上‘春夏秋冬’如何?”

於是乎,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需要再加什麼東西,加了之後怎麼玩,鑽研的勁頭,比之研究水戰戰法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麼一弄,就越發好玩了!有事辦事,無事就研究麻將牌,船上的生活終於不像原來那樣枯燥。

一天劉琦看書累了,正在休息,忽然被何知秋叫醒。這小子滿臉都是喜悅,手上用的力氣很大:“大帥,前面發現一片陸地!”

“真的?”劉琦一躍而起,靴子也顧不上了,抓了一件衣服就跑出來。

海的盡頭,果然出現了一片陸地,到底是平常的島嶼,還是朝思夢想的宋州?

甲板上的人越來越多,氣氛越來越熱烈,最後就是震天的歡呼聲了。

“今天是何日?”劉琦的聲音中透着歡喜。

“大宋靖康十年十月十五!”

“什麼時辰?”

“未時三刻!”

宋州,我們來了!

第二章 國色(一)第二章 視疾(一)第一章 蕭牆(一)第八章 兒山城(三)第四章 風化(二)第三章 武威(一)第四章 升龍(五)第七章 和談(一)第二章 天威(三)第九章 太歲(三)第九章 逐鹿(二)第三章 武威(三)第四章 死鬥第十二章 上京第七章 雲頂(二)第十三章 征服(二)第四章 折衝(二)第九章 倉惶(一)外篇 高麗公(五)第十二章 行獵第八章 遇刺(二)第四章 平安京(一)第六章 曙光(三)第六章 曙光(三)第五章 火藥(二)第十一章 流花外篇 陽關曲(一)第四章 都賽第十一章 祥瑞(一)第五章 江寧(一)第十三章 太原(一)第八章 對壘(四)第十三章 征服(一)第三章 涼州(三)第十四章 盛宴(二)第八章 無主(二)第八章 盛事第六章 震動(一)第九章 驕傲(四)第九章 太歲(四)第十六章 聖訓第五章 天意(一)第五章 縱橫(二)第三章 遠航(二)第二章 春雨(二)第十四章 落日(二)第十一章 流花第三章 太聰明(二)第二章 春雨(七)第十二章 柱國(一)第四章 都賽第二章 南郊(一)第九章 驕傲(六)第七章 血光(二)第十三章 太原(二)第二章 天威(一)第十六章 聖訓第十一章 救駕(二)第九章 倉惶(二)第一章 蕭牆(二)第三章 捧日(二)第二章 春雨(五)第三章 凱旋第十三章 天火(一)外篇 紫電獸(二)第十一章 流花八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十二章 無聲(二)第十四章 痛飲(一)第十章 驚心(一)第五章 縱橫(二)第十二章 春雷(二)第八章 臺灣外篇 破陣鉞(一)第十一章 論劍(一)第一章 中宮(二)第五章 冷夏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三章 涼州(一)第十一章 救駕(二)外篇 照夜白(四)第四章 親征(二)外篇 高麗公(三)第九章 倉惶(二)第五章 縱橫(二)第三章 巨匠(一)第九章 天照神(一)外篇 望燕雲(五)第八章 宋州(七)第一章 夜花(一)第一章 蕭牆(一)第三章 武威(四)第九章 驕傲(二)第五章 鳥羽院(一)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二)第七章 勇氣(二)第六章 家國(二)第一章 魂傷(一)第八章 遇刺(一)
第二章 國色(一)第二章 視疾(一)第一章 蕭牆(一)第八章 兒山城(三)第四章 風化(二)第三章 武威(一)第四章 升龍(五)第七章 和談(一)第二章 天威(三)第九章 太歲(三)第九章 逐鹿(二)第三章 武威(三)第四章 死鬥第十二章 上京第七章 雲頂(二)第十三章 征服(二)第四章 折衝(二)第九章 倉惶(一)外篇 高麗公(五)第十二章 行獵第八章 遇刺(二)第四章 平安京(一)第六章 曙光(三)第六章 曙光(三)第五章 火藥(二)第十一章 流花外篇 陽關曲(一)第四章 都賽第十一章 祥瑞(一)第五章 江寧(一)第十三章 太原(一)第八章 對壘(四)第十三章 征服(一)第三章 涼州(三)第十四章 盛宴(二)第八章 無主(二)第八章 盛事第六章 震動(一)第九章 驕傲(四)第九章 太歲(四)第十六章 聖訓第五章 天意(一)第五章 縱橫(二)第三章 遠航(二)第二章 春雨(二)第十四章 落日(二)第十一章 流花第三章 太聰明(二)第二章 春雨(七)第十二章 柱國(一)第四章 都賽第二章 南郊(一)第九章 驕傲(六)第七章 血光(二)第十三章 太原(二)第二章 天威(一)第十六章 聖訓第十一章 救駕(二)第九章 倉惶(二)第一章 蕭牆(二)第三章 捧日(二)第二章 春雨(五)第三章 凱旋第十三章 天火(一)外篇 紫電獸(二)第十一章 流花八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十二章 無聲(二)第十四章 痛飲(一)第十章 驚心(一)第五章 縱橫(二)第十二章 春雷(二)第八章 臺灣外篇 破陣鉞(一)第十一章 論劍(一)第一章 中宮(二)第五章 冷夏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三章 涼州(一)第十一章 救駕(二)外篇 照夜白(四)第四章 親征(二)外篇 高麗公(三)第九章 倉惶(二)第五章 縱橫(二)第三章 巨匠(一)第九章 天照神(一)外篇 望燕雲(五)第八章 宋州(七)第一章 夜花(一)第一章 蕭牆(一)第三章 武威(四)第九章 驕傲(二)第五章 鳥羽院(一)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二)第七章 勇氣(二)第六章 家國(二)第一章 魂傷(一)第八章 遇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