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南郊(一)

靖康五年正月十八,世祖高皇帝親祭南郊,告昊天上帝、太祖太宗:將順天膺命,征伐西夏,開絲綢之路而富國,收河套之馬以強兵。

靖康之世,郊祀隆而慎,非軍國大事而不祭;赦不輕下,行天之道,使罪人受刑伏法。

嗟乎,聖人之政!

——《世祖本紀》回到大內垂拱殿,趙桓連下三道聖旨:

“金牌傳招:熙鳳路大總管吳階進京述職,不得遲誤!”

略知朝廷典故的人都知道:用金牌傳大臣入京,不是此人獲罪於朝廷,就是國家有大事要發生了!

“開國侯、駙馬都尉岳飛,扔回捧日軍團任都指揮使!江南振武軍團升一線軍團,就地擴充兵源,調防京城,原捧日軍團都虞候張憲調任振武軍團都指揮使!江南再成立一個二線軍團,賜名建昌!”

岳飛早晚會重新啓用,此在情理之中;在這個時候,升振武軍團爲一線軍團,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敕令沿邊六路經略安撫使,檢查糧倉、補充不足,據實上奏。”

這分明就是要打仗了嘛!

趙桓吩咐,宰執不必回府,就在大內用膳,然後還要會議的。說完話,回後殿用膳。

今日,政事堂偏殿的氣氛很沉重,樞密使張叔夜帶着兩名副手也來蹭飯,主人不熱情,客人無所謂。吃飯的時候,沒有一個人說話,那哪是在吃飯,更像是在嚼蠟啊!七名宰執,包括趙鼎在內,都是城府很深的人,講究一個榮辱不驚,泰山崩於前而面不變色。思緒要在肚子裡抻開來,撕爛了,揉成一團,再抻。如此這般,反反覆覆,直到心有定計,這才肯說的!

剛吃了兩刻鐘,內侍過來宣招,看來,陛下還真急呢!

李綱端起茶杯,漱漱口,道:“走吧!”

宰執更衣,入垂拱殿議事。

趙桓心情很激動,真的是坐不住,站着說道:“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朕意已決:征討西夏,並且朕決意親征,此事無須再議!招諸位卿家來,要商議的是,怎樣把這一仗打好,都說說吧!”

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李綱身上,李綱眯着三角眼,注視着空洞的前方,慢條斯理地說道:“要說,打一仗也不是打不起。東面要防備金國,西邊要大打,往少了說,需要動用五十萬軍隊。五十萬打六個月,嗯,最多六個月,長了就不行了!”

首輔宰相表示同意,次相副相再無異議,樞密院那邊三人也頻頻點頭,出兵的事情就算定下來了。

秦檜卻道:“出兵可以,陛下親征,干係重大,臣以爲還是慎重些爲好!”

趙鼎接着說道:“臣認爲,陛下不可親征。”

七名宰執異口同聲,都反對趙桓親征!

趙桓急道:“朕仔細思量過,欲用吳階指揮此次戰役,朕即使親征,也不會干涉指揮事宜的。應該沒有比吳階更合適的人選了!諸位卿家想過沒有,吳階領軍,其他三位大總管會不會心服?”

宰執們思忖着官家的話,曲端與吳階有隙,不但不會心服,也許還會有掣肘的事情呢!

“此仗必須衆志成城,或可成功,朕不去,誰可遣?”趙桓問道。

是啊,這些大總管,除了陛下,哪個能擺弄,哪個肯任你擺弄?李綱不行,張叔夜不行,其他人就更不行了。

宰執們面面相覷,沒有人出來說話,最後就算默許了。

率先打破沉默的是張邦昌,他問道:“請問陛下,最終準備達到什麼目的?”

既是出兵,總歸要有名確的目的,這也是宰執們都想問的問題。

趙桓慨然道:“滅亡西夏,全取河套養馬之地,進而打通絲綢之路,將我大宋的貨物運往西域。至於金國方面,至少要收回燕雲十六州,據長城而守,徹底改變不利的戰略態勢!”

官家的想法很宏偉,實施起來難度很大。百餘年來,每一位大宋的君主都想做到的事情,難道現在就一定可以做到嗎?

張叔夜躊躇着,道:“東線如何定奪?”

西夏與金國的關係,不好也不壞,大宋進攻西夏,金國焉有不趁機出兵,撈些便宜的道理?河北兩路,兩個軍團,實力稍顯薄弱,面對二十萬金兵,能不能頂住?宗澤威望遠在韓世忠之上,但是身子骨不好;韓世忠能穩住這麼大的局面嗎?

張叔夜想問的就是這個問題,不知官家是怎麼考慮的。

趙桓沉吟着道:“宗澤身體不好,頂過這一仗就回京養老吧!朕的意思,封韓世忠爲懷化大將軍,統籌河北兩路防務!宗老將軍是一定不會計較的,愛卿以爲如何?”

如果宗澤能不計較自然是最好,張叔夜心內還是存有疑問,官家既如此說,看看再說吧!

會議開到亥時,結束之際,趙桓正色道:“宰執們準備一下,朕將南郊祭天,祈求昊天大帝的庇佑!”

李綱等人山呼領旨,肅然而退!

岳飛接到聖旨,心內的熱血陡然燃燒起來,一刻也不願等,當即打點行裝,準備走馬上任嘍!

柔福帝姬正在指揮着女使、婆子收拾東西,忽聽裡間傳來孩子的哭聲,岳飛不待吩咐,進去抱起嶽雷,將寶貝兒子拋到空中,眉飛色舞地說道:“爹爹要走了,會不會想爹爹啊!”

嶽雷天生的大膽,也不怕,還咯咯地笑着:“爹爹,再高些,再高些!爹爹,長大了,雷兒能不能飛?”

岳飛道:“不能!”

“爲什麼?小鳥就能飛,我是人,反而不能夠?”

岳飛聽得一愣,是啊!人是萬物之靈,爲何小鳥能飛,人卻不能飛呢?

嬛嬛恰巧進來找東西,看到這般情景,驚叫一聲,連道:“幹什麼,快把孩子放下!真是一對活寶,怎麼就不知道害怕呢!”

岳飛聞言,連忙將孩子放在地上,道:“不會的,我有分寸!”

“有分寸也不行!”四年之間,嬛嬛由一名妙齡少女,變成了嫵媚的婦人。身材豐滿,儀態端莊,別是一番風情!

岳飛今兒個心情好,笑道:“雷兒,你是想要一個小弟弟,還是小妹妹呢?”

嶽雷歪着脖子好是想了想,最後道:“要一個小弟弟,再加一個小妹妹!”

嬛嬛瞪了一眼夫君,將孩子支走,嗔怪着:“當着孩子,說這些做什麼!”

“他又不懂?”

“你就懂了?”

此時的妻子,越發地美了。岳飛看得心中一蕩,一步上前,將妻子擁在懷中。每到這個時候,嬛嬛的肩膀抖得厲害,如同小兔子遇到了大灰狼,那麼惹人憐愛!四年了,她好像一點都沒有變呢!

岳飛的手撫弄着胸前的山峰,嬛嬛緊張地盯着門口,生怕有人進來,想阻止孟Lang的夫君,話到嘴邊,又不肯說出來。心頭的小鹿“怦怦”直跳,臉兒好熱啊,不由得把身子貼得更緊了。

第四章 升龍(六)第八章 臺灣請假第三章 出山(二)第一章 心路(一)第一章 狼窩第七章 戰火(一)第六章 交趾(四)第九章 日出(一)外篇 高麗公(三)第六章 交趾(三)第六章 交趾(四)外篇 望燕雲(一)第十一章 論劍(二)第六章 交趾(一)第五章 火藥(三)第九章 生根第九章 驕傲(一)第三章 遠航(三)第十六章 聖訓外篇 陽關曲(四)外篇 紫電獸(二)第二章 護花(二)外篇 照夜白(四)外篇 紫電獸(二)第十章 日中第四章 大喜第十章 飄蕩第九章 生根第三章 巨匠(一)第六章 交趾(一)第六章 震動(一)第一章 中宮(二)第六章 秦淮(二)外篇 望燕雲(六)第六章 屠龍(一)第一章 魂傷(三)第九章 驕傲(五)第二章 護花(二)第八章 宋州(七)第七章 血光(三)第八章 對壘(二)第九章 天照神(一)第七章 蘭若第十三章 太原(二)第十章 發芽序一 風流第八章 宋州(一)第十四章 盛宴(一)第六章 交趾(四)第一章 魂傷(一)第六章 震動(二)第七章 光復(四)第十四章 杭州第三章 南洋(二)第十一章 祥瑞(一)第九章 天使(一)第五章 天意(二)第二章 春雨(六)第八章 對壘(五)第九章 天使(二)月底了第九章 倉惶(一)第六章 曙光(五)第七章 光復(四)第三章 太聰明(二)第一章 疾苦第五章 爲雲(一)第十二章 春雷(一)第三章 太聰明(三)第四章 廟算(二)第十章 發芽第九章 驕傲(六)第四章 莫須有第一章 厚積(二)第二章 南郊(一)第二章 定計第十章 小町王(一)第一章 心路(一)第七章 弄月(一)外篇 望燕雲(五)第六章 交趾(五)第七章 雲頂(二)第九章 天使(一)第九章 天照神(二)第八章 對壘(三)第十章 飄蕩第五章 爲雲(一)第十三章 大圓滿(一)第七章 灌溉(一)第十二章 無聲(二)第二章 春雨(六)第四章 協力(二)第五章 蹊徑第四章 協力(一)第五章 江寧(一)第六章 秦淮(一)第三章 巨匠(一)第二章 護花(二)第十三章 征服(一)
第四章 升龍(六)第八章 臺灣請假第三章 出山(二)第一章 心路(一)第一章 狼窩第七章 戰火(一)第六章 交趾(四)第九章 日出(一)外篇 高麗公(三)第六章 交趾(三)第六章 交趾(四)外篇 望燕雲(一)第十一章 論劍(二)第六章 交趾(一)第五章 火藥(三)第九章 生根第九章 驕傲(一)第三章 遠航(三)第十六章 聖訓外篇 陽關曲(四)外篇 紫電獸(二)第二章 護花(二)外篇 照夜白(四)外篇 紫電獸(二)第十章 日中第四章 大喜第十章 飄蕩第九章 生根第三章 巨匠(一)第六章 交趾(一)第六章 震動(一)第一章 中宮(二)第六章 秦淮(二)外篇 望燕雲(六)第六章 屠龍(一)第一章 魂傷(三)第九章 驕傲(五)第二章 護花(二)第八章 宋州(七)第七章 血光(三)第八章 對壘(二)第九章 天照神(一)第七章 蘭若第十三章 太原(二)第十章 發芽序一 風流第八章 宋州(一)第十四章 盛宴(一)第六章 交趾(四)第一章 魂傷(一)第六章 震動(二)第七章 光復(四)第十四章 杭州第三章 南洋(二)第十一章 祥瑞(一)第九章 天使(一)第五章 天意(二)第二章 春雨(六)第八章 對壘(五)第九章 天使(二)月底了第九章 倉惶(一)第六章 曙光(五)第七章 光復(四)第三章 太聰明(二)第一章 疾苦第五章 爲雲(一)第十二章 春雷(一)第三章 太聰明(三)第四章 廟算(二)第十章 發芽第九章 驕傲(六)第四章 莫須有第一章 厚積(二)第二章 南郊(一)第二章 定計第十章 小町王(一)第一章 心路(一)第七章 弄月(一)外篇 望燕雲(五)第六章 交趾(五)第七章 雲頂(二)第九章 天使(一)第九章 天照神(二)第八章 對壘(三)第十章 飄蕩第五章 爲雲(一)第十三章 大圓滿(一)第七章 灌溉(一)第十二章 無聲(二)第二章 春雨(六)第四章 協力(二)第五章 蹊徑第四章 協力(一)第五章 江寧(一)第六章 秦淮(一)第三章 巨匠(一)第二章 護花(二)第十三章 征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