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家國(二)

鄭七郎是哪個?卿兒扶着她起來,明媚凝神望去,門口果然站着一名威風凜凜的黑臉將軍。

明媚暗中掐了一把大腿,確定眼前的一切都是真的:“你是從大宋來的?”

“是!鄭七郎參見帝姬!這是陛下的御筆手札,請帝姬過目!”卿兒取過書信,明媚手哆嗦着展開,藉着燭光觀瞧。熟悉的紙張,熟悉的字體,熟悉的印章,熟悉的味道。是三哥寫來的信,三哥沒有忘記她,請她回國,請她回家。

可是,家在哪裡?國又在哪裡?

半晌,明媚沒有說話,也不知說些什麼,卿兒取過剪刀將燭芯剪短一些,鄭七郎跪倒在地,耐心等待着。

明媚喃喃道:“三哥,噢,陛下還好嗎?聖人還好嗎?”

“陛下龍體康健,聖人在四年前賓天了。”

家裡的情況她也知道一些,父王薨逝,長兄繼承了王位,每當有使者過來,都會捎些禮物。最初的幾年,聯繫很多,記得拆開親人的信箋的時候,明媚每每都要淚流滿面,失聲痛哭。每當這個時候,她的男人也就是太宗皇帝完顏晟都會在身旁默默地安慰她,完顏晟殺熊射虎,蓋世英雄,唯獨對她耐心到了極點,她慢慢地也接受了這種奇怪的感情。沒有完顏晟的無微不至的呵護,她活不到今天。漸漸地,她能以一種平靜的心情閱讀來自家鄉的信箋,也能在親人送來的禮物中得到幸福愉悅。今天,又是怎麼了?

“東京還好嗎?”

鄭七郎驕傲地說:“東京城足足擴大了兩倍,人口增加到二百六十萬,比之當年更是繁華,百姓們從來沒有忘記大宋的驕傲——姚黃仙子,每年的八月十五,帝姬離開京城的日子,百姓們都會自發地舉行儀式,爲在遠方的帝姬祈福。”

明媚淚如泉涌,仰靠在炕上,良久方道:“你娶的是哪一位帝姬?”

“華福帝姬!”

“哦,原來是十九妹!她還好嗎?”

“好!”七郎心頭有些着急,“啓稟帝姬,時間無多,來日方長,請帝姬準備一下,隨我們上路吧!”

卿兒在一旁歡喜地說道:“娘子,我早就做了準備,您只需要檢查一下,看看有沒有遺漏就可以了!”

當下的卿兒,似乎不認識了一般。明媚淡淡地說:“這件事,你是事先知道的?”

卿兒連忙跪倒:“五年前,我到城裡買東西的時候,他們找上了我。我不能拒絕,我想回家。我知道,娘子也是想回家的,這裡再好也是異鄉,不是嗎?我一直想告訴娘子,他們不讓我說,生恐泄露了消息,壞了大事。娘子,對不起,卿兒萬死!”

“他們是誰?”

鄭七郎道:“是一個直屬樞密院的秘密組織,負責刺探敵情,蒐集情報。”

沉默了一會,明媚道:“卿兒,你想回去就回去吧,我不怪你!我不想回去了,最讓我牽掛的人都在這裡,我不回去。”

卿兒撲上來,抱住明媚帝姬的大腿,低聲啜泣,鄭七郎連忙勸道:“帝姬容稟:陛下臨行囑咐,明媚帝姬遠嫁,實在是不得已而爲之。朕虧負明媚太多,大宋虧負明媚太多,給我們一個報恩的機會吧!”

明媚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痛哭失聲,受了多少委屈,受了多少屈辱,今天這算什麼?她是自願來到金國的,嫁了一個比父親還老的男人,原來她是那麼的驕傲,她是那麼的美麗,塞外的冬天使最美的花兒漸漸枯萎,塞外的風沙無情地隔絕了她對家鄉的思念。她變成了一個沒有家,沒有國的人,現在,他們又來了,要接她回家。

哪裡是家?何處是國?

就在這時,外面一聲清晰的響聲,從外面進來幾個人,前面的一位被繩索捆了個結實,後面的幾位都是黑衣黑褲,顯見是大宋的人。宗煒的嘴上堵着一塊布,眼睛裡是難以置信的驚愕。

“報,一切準備就緒,可以啓程了!”一人低聲向鄭七郎彙報。

明媚看到兒子,哭喊着撲過來:“不要傷害我的兒子,他有什麼罪,他又有什麼罪啊?”

鄭七郎道:“請帝姬止悲,我們沒有傷害殿下,殿下也是陛下請的客人,要一起和帝姬回國的!”

“爲什麼?”

鄭七郎搖頭道:“臣委實不知,不過陛下曾經反覆叮囑,不能傷害殿下的性命。”

明媚凝視着鄭七郎,慢慢地說:“放開他!”

帝姬衣服不整,未施丹砂,髮髻凌亂,雙頰還掛着淚痕,但是,帝姬身上的那股與生俱來的皇家氣度還在,令人不敢仰視。

鄭七郎對宗煒說道:“殿下最好不要做出格的事情,不要讓我們太爲難!”

手一揮,綁繩鬆開,宗煒跪倒在母親身前:“母親,他們沒傷着你吧?”

明媚欣慰地一笑,繼而說道:“我不想回大宋了,讓陛下把我忘了吧!”

七郎以及殿中的黑衣人全部跪倒,七郎懇求道:“今日大宋的昌盛,帝姬功不可沒;帝姬遠嫁,就像千斤巨石壓在每一個人的心頭,我們現在有能力請帝姬回國,與家人團聚,無論如何請不要拒絕才是。帝姬可以帶着兩位殿下一起走,這個沒有問題,有什麼要求儘管提,我們全都滿足。請帝姬隨我們啓程吧!”

“請帝姬啓程!”

明媚在殿中不停地走着,是那麼無助,最後將決定權交到了兒子手中:“兒啊,你說我該回去嗎?”

宗煒當然是不願意的,但是他了解母親的心,思鄉的閘門一旦打開,就會演變成無法遏止的巨Lang,如果不能回到故鄉,母親會一輩子不歡喜,一輩子沉浸在悲傷之中。

“母親,兒子聽您的。不過,走起來未必容易啊!”宗煒身爲親王,軍事駐防自然知道一些:朝北面走,南轅北轍,越走越遠;西面是上京,守備嚴密,基本上行不通;南面也是一個樣,似乎只能從東面入海。但是,距離此地百里,有一處水寨,大小戰船二百多艘,扼守着混同江到上京的水路,是上京東面最重要的軍事要地。領軍將領是武捷軍都統完顏素蘭,此人深得大哥宗磐的信賴,熟悉水戰,乃水軍第一悍將。陸路方面,混同江下游,近海之地駐守着合裡賓忒千戶的五千的人馬,一色的女真騎兵,弓馬嫺熟,銳不可當。宋軍深入,馬匹未必夠用,無論是走水路還是走旱路似乎都是難於上青天。

鄭七郎微微一笑,道:“這個殿下無須掛懷,我們肯定會毫髮無傷地將帝姬和殿下送回國內。”

明媚手兒顫抖着,撫弄着兒子的頭髮,鎮定地問:“我如果執意不從,你們是不是也要強行帶我回去?”

“末將豈能違逆帝姬的懿旨!不過,兄弟們爲了這一天準備了二十年,一旦徒勞無功,恐怕會作出蠢事,請帝姬深思熟慮!”

宗煒擋在帝姬身前,叱喝一聲:“大膽,你竟敢威脅我們?”

七郎道:“談不上威脅,只是就事論事而已。帝姬,您或許不知道,您在百姓,在戰士,在陛下心目中的分量有多重。您當年創造了歷史,也請給我們一個改寫歷史的機會吧!”

鄭七郎的潛臺詞明媚豈能聽不出來?帝姬遠嫁,明媚自然會以深明大義奇女子的身份載入史冊,但是對於大宋來說是百年的恥辱;大宋二十年臥薪嚐膽,一定要洗刷恥辱,創造新的歷史。

明媚喟然長嘆:“好,我就隨你們回去!把宗強叫來!”

宗強睡得正香,被卿兒叫醒,老大不願意了。來到母親房中,愕然地發現了許多不認識的人,聽到母親的解釋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明媚拉着兒子的手,問道:“兒啊,你是想留下還是和娘一起走?”

母親哥哥都要走,宗強當然要娘在一起,而且看着黑衣宋軍,好像很有趣的樣子。

鄭七郎沒有足夠的馬匹,宗強帶了宗煒的手令去守衛莊園的親軍那裡取馬,意外的順利,丑時左右,一行人悄悄離開響水別院,向東北方向急進。

午時左右,趕到混同江邊的一處小碼頭,碼頭上停着幾艘漁船。七郎派人前去聯絡,一切正常,三十幾人分乘三條漁船向下遊駛去。現在的位置,應該已經在水寨的下游了,宗煒面色沉重,不是仰望天空,似乎在搜尋着什麼。

忽然,天空中出現了一個黑點,流星般向下墜落,原來是一頭海東青。宋軍見多識廣,對於海東青既新奇又陌生,在雄鷹落在宗煒肩頭的剎那,同時發出一陣歡呼。鷹兒全身如墨,爪子卻如晶瑩剔透的白玉,這是海東青中的名品——玉爪,宗煒親暱地叫它“小黑子”。

撫摸着愛鷹的羽毛,宗煒神色黯然地說道:“小黑子,我要走了,你可怎麼辦啊?回上京,回家去!聽話啊,去!”

揚手一抖,小黑子飛上高空,旋即落下,宗煒一次又一次地將它轟走,最後“啁啾”聲聲,小黑子飛走了。

宗強來到哥哥的身邊,小聲道:“你捨得?”

一聲嘆息,不捨得又能怎樣?

水花翻滾,船兒向下遊蕩去,行半個時辰,西南方向忽然傳來隆隆的戰鼓聲,不僅天空中再度出現了小黑子的身影,它在船頭盤旋一圈,似乎在向主人訴說着什麼,而後又戀戀不捨地去了。

宗煒雙拳緊握,目光炯炯;宗強瞧了一眼哥哥,開心地笑了。

完顏素蘭與宗煒交情深厚,自然認得小黑子,依靠小黑子來通風報信,這是鄭七郎疏忽的地方,也是宗煒棋高一招。鄭七郎鎮靜地觀察着周圍的情況,同時吩咐水手將船的速度衝起來,敵軍在後面緊緊追趕,靠三條漁船是無法進行戰鬥的。

整齊的號子聲想起來,船兒陡然提速,如同離弦之箭,鄭七郎側耳傾聽,慢慢地露出會心的笑容。

金國戰船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下游也傳來了陣陣歡呼聲:“恭迎明媚帝姬回國!”

“恭迎明媚帝姬回國!”

五艘中型戰船,逆流而上,很快從身邊穿過,迎向敵軍。

船上的水手緊張忙碌着,雪白的軍服在陽光的照射下極爲醒目,上游的敵船足有幾十艘,難道他們要以卵擊石?

“停船!”鄭七郎一聲令下,船兒也不靠岸,開始在水中兜圈圈。

七郎避開明媚帝姬,靠近宗煒,指着西方的水面,悠閒地說:“請兩位殿下瞧一出好戲!看到沒有,居中的那艘戰船上懸掛的軍旗,上面是不是有一個‘羅’字,我軍東海艦隊都指揮使羅亞多將軍親自到了,貴國要倒黴了!”

宗強哈哈大笑:“鄭七郎未見有什麼本事,吹牛的功夫確是一等一的強啊!”

宗煒試探着問道:“可是四年前大敗東瀛水軍的羅亞多?”

鄭七郎道:“正是!十一殿下到底還年輕,對我們大宋瞭解的不多。有沒有興趣咱們撲一把?”

宗強不甘示弱:“撲什麼?”

“我們這些人,隨便十一殿下挑,不管是哪一個人,都可以陪殿下玩兩手,比試拳腳或者兵器都行,弓箭也沒有問題,如果我們輸了,殿下想怎樣就怎樣!如果殿下輸了,請一路上安分點,少給我們找點麻煩!”

“好!”

話音剛落,傳來隆隆的炮聲,宋軍五艘戰船率先開炮,也不知船上配置了多少門大炮,從一開始就沒有停止過怒吼。一刻鐘不到,金國戰船籠罩在火海之中。雙方距離縮短到一里左右,宋軍戰船忽然掉頭,似乎抵擋不住,逃跑了。戰鼓聲驚天動地,無數的戰船從火海中鑽出來,緊追不捨。很明顯,宋軍佔據了炮火與機動性上的絕對優勢,剛纔的交手,金軍損失慘重。宋軍戰船在不遠處停下,迅速掉頭,再度出擊。五船並行,幾乎能夠看清炮口處噴出的火焰,每一輪射擊都會給敵人造成巨大的傷亡。

金軍還在進攻,宋軍針鋒相對,給予迎頭痛擊。當兩軍幾乎貼在一起的時候,傳來宋軍的歡呼聲,水面上再沒有一艘金國的戰船。

第六章 家國(一)第十二章 行獵第四章 風化(二)第二章 盤龍山(二)第十三章 天火(二)第五章 播種(一)第一章 蕭牆(一)外篇 陽關曲(二)第四章 風化(二)第四章 親征(二)外篇 高麗公(三)第十章 發芽第二章 春雨(八)第八章 對壘(二)外篇 高麗公(一)外篇 高麗公(三)第八章 對壘(二)第九章 太歲(四)第六章 君臣(二)第四章 風化(二)第三章 涼州(三)第四章 平安京(四)第十一章 祥瑞(一)第七章 光復(三)第十章 明媚第二章 春雨(三)序二 無疆第五章 鳥羽院(三)第十一章 大同(二)第二章 視疾(二)第二章 護花(二)第二章 狼王第二章 春雨(二)第一章 心路(一)第十二章 海戰(二)第四章 折衝(二)第十二章 柱國(一)第十三章 大圓滿(一)第十三章 天火(一)外篇 陽關曲(五)第四章 協力(二)第二章 護花(二)第五章 縱橫(三)第十四章 作樂外篇 破陣鉞(一)第一章 蕭牆(二)第十章 決斷(一)第七章 灌溉(二)扯脖子喊啊第二章 春雨(七)第十章 日中第七章 和談(二)第五章 火藥(三)第五章 定州第四章 平安京(二)第一章 夢想(二)第十章 飄蕩第十章 小町王(一)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二章 春雨(二)第十一章 祥瑞(一)第六章 君臣(二)道可道,非長道外篇 破陣鉞(二)外篇 紫電獸(二)外篇 照夜白(一)第七章 血光(七)第二章 春雨(五)第三章 出山(二)第五章 江寧(一)第十二章 海戰(二)第七章 色魔序一 風流第四章 莫須有第十一章 回家外篇 照夜白(四)第十三章 苦戰(二)上架公告第十三章 征服(一)第五章 江寧(二)第四章 都賽第四章 大喜第七章 灌溉(一)第二章 春雨(七)第六章 震動(一)第五章 火藥(一)第一章 入夢第七章 日高見(三)外篇 破陣鉞(三)第五章 縱橫(二)第九章 太歲(二)第七章 弄月(一)第十三章 苦戰(一)第十三章 手足第二章 護花(二)第三章 南洋(二)第八章 虎鬥(一)第六章 交趾(一)第五章 縱橫(一)
第六章 家國(一)第十二章 行獵第四章 風化(二)第二章 盤龍山(二)第十三章 天火(二)第五章 播種(一)第一章 蕭牆(一)外篇 陽關曲(二)第四章 風化(二)第四章 親征(二)外篇 高麗公(三)第十章 發芽第二章 春雨(八)第八章 對壘(二)外篇 高麗公(一)外篇 高麗公(三)第八章 對壘(二)第九章 太歲(四)第六章 君臣(二)第四章 風化(二)第三章 涼州(三)第四章 平安京(四)第十一章 祥瑞(一)第七章 光復(三)第十章 明媚第二章 春雨(三)序二 無疆第五章 鳥羽院(三)第十一章 大同(二)第二章 視疾(二)第二章 護花(二)第二章 狼王第二章 春雨(二)第一章 心路(一)第十二章 海戰(二)第四章 折衝(二)第十二章 柱國(一)第十三章 大圓滿(一)第十三章 天火(一)外篇 陽關曲(五)第四章 協力(二)第二章 護花(二)第五章 縱橫(三)第十四章 作樂外篇 破陣鉞(一)第一章 蕭牆(二)第十章 決斷(一)第七章 灌溉(二)扯脖子喊啊第二章 春雨(七)第十章 日中第七章 和談(二)第五章 火藥(三)第五章 定州第四章 平安京(二)第一章 夢想(二)第十章 飄蕩第十章 小町王(一)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二章 春雨(二)第十一章 祥瑞(一)第六章 君臣(二)道可道,非長道外篇 破陣鉞(二)外篇 紫電獸(二)外篇 照夜白(一)第七章 血光(七)第二章 春雨(五)第三章 出山(二)第五章 江寧(一)第十二章 海戰(二)第七章 色魔序一 風流第四章 莫須有第十一章 回家外篇 照夜白(四)第十三章 苦戰(二)上架公告第十三章 征服(一)第五章 江寧(二)第四章 都賽第四章 大喜第七章 灌溉(一)第二章 春雨(七)第六章 震動(一)第五章 火藥(一)第一章 入夢第七章 日高見(三)外篇 破陣鉞(三)第五章 縱橫(二)第九章 太歲(二)第七章 弄月(一)第十三章 苦戰(一)第十三章 手足第二章 護花(二)第三章 南洋(二)第八章 虎鬥(一)第六章 交趾(一)第五章 縱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