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反應不一(中)

日本在一戰後受到限制和發展是有目共睹的,首先是美國爲了攫取世界霸權,主張廢除日英同盟,同時在華盛頓會議上限制海軍主力艦的力量,廢除石井.蘭辛協定,限制根據九國條約規定的日本在滿蒙的特殊權益以及美國製定排日的移民禁止法案等等,這些都給日本的前途投下了陰影。

不難看出,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要阻止日本的發展,特別是阻止日本向大陸的發展。

另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作爲戰後必然的經濟現象,在世界市場上引起了生產過剩,從而導致了國際貿易競爭尖銳化。

作爲後進資本主義國家的日本,隨着大戰期間工業化的躍進,日益需要從海外進口物資同時向海外開闢市場,因而也被捲進已經尖銳化了的國際貿易競爭中去。象日本這樣物資、資金都不充裕的窮國,不得不在靠廉價勞動力進行對外傾銷上來尋求悲慘的出路。

可是,歐美各國爲了對抗傾銷,採取了相互間高築關稅壁壘的措施。日本不得不逐漸從印度和南方市場等世界市場上被排擠出去。

昭和四年(1929年)發生的世界經濟危機對日本經濟也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尤其農村漁村的貧困狀況,更是慘不忍睹。而這次危機的結果,致使世界的關稅戰愈演愈烈,以英美爲首,各國的保護產業政策日益加強,終於在昭和7年(1932年)的渥太華會議上,發展到結成大英帝國的所謂集團經濟。

這樣,終於堵塞了國際間勞動力、物資和資金的自由流動。凡爾賽和平會議上通過的民族自決主義,只有以正常的國際經濟秩序爲保障才能行得通。但是。如上所述,國際經濟在被集團封鎖的情況下,象日本這樣人口過剩,資源貧乏,資金不足的國家,其生存就從根本上受到了威脅。

日本人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西方國家的種種舉動完全是把日本當傻子的玩兒。只要是一個正常的國家就會對這種行爲感到憤怒。事實上也是這樣,一戰後日本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關係跌倒了冰點。

時至今日,日本人對於歐美各國根本沒有絲毫好感,所以奪取西方各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日本人是一點心理負擔也沒有,而且還會得到更多國民的支持。但是與之相比。進攻蘇聯危險性太大不說,而且國內支持的人也不多,該怎麼選日本政府基本上不用考慮。

日本人拒絕了德國政府的請求。日本雖然同德國是盟友,但是日本卻沒必要爲了這份“情誼”而將整個日本的前途都搭進去,那不理智,更不現實。

對於日本和蘇聯簽訂中立和約,中國方面也極爲不滿。消息傳來,中國國內一片譁然,同時更是愁雲慘淡。衆所周知,在中日開戰之後,尤其是日本將中國全部對外口岸全部攻佔之後,唯一可以就近援助並且願意援助中國的國家就是蘇聯。

截至目前爲止。蘇聯對華軍事貸款達到了2億美元,培訓中國航空人員10206名。中國政府從蘇聯購買飛機1285架。其中驅逐機777架,ce中程轟炸機328架,iie遠程轟炸機30架,te-3重型轟炸機50架,教練機100架。此外還有發動機、油料、航空彈藥等。

從1937年12月在南京上空秘密參戰,到1939年底基本從各地機場撤出。共有700多名蘇聯志願隊員直接參加了保衛南京、武漢、南昌、成都、重慶、蘭州等地的25次戰役,出動飛機千餘架次,擊落日機數百架,炸沉日軍各類船艦70餘艘。這還僅僅只是蘇聯援助國民政府的武器裝備數量,如果加上塞北地區的話,那就數量和規模就更大了。

可以說在美英沒有正式援助中國之前,蘇聯式中國唯一的盟友加奶孃,但是一旦這個中立條約簽訂之後,奶孃就沒了,因此蘇日中立條約的簽訂對於中國的影響極大,甚至於關乎中國抗戰的前途。

根據蘇日兩國的約定,今後蘇聯在中日戰爭中,由支持中國轉向中立的立場,這是蘇聯在中蘇關係問題上的一個倒退。同時蘇聯援華物資銳減並逐漸中止,這就削弱了中國抗日的軍事力量。

因此,這個條約在政治上是對中國抗戰的一個打擊,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抗日熱情,也損害了蘇聯的形象。此條約不僅引起了國民政府對抗戰前途的憂慮和對於蘇聯政府的惡感,而且也使得中國其他方面對“條約”表現出不滿。

正如條約簽訂當天日本外相松岡洋右對德國駐蘇聯大使說的那樣:“這一條約對於日本是非常重要的,它將是加於中國國民政府的一項極大的壓力,可能由此而容易迫使中國屈膝求和;同時,日本對抗英美的地位增強了。”

正因爲如此日本政府對此條約感到“很高興”,近衛首相迅速地取得天皇的批准,近衛文磨在給日本外相松岡洋右的信件中是這樣陳述的:“因爲這一條約緩和了陸軍長期以來想與俄國作戰的衝動,帶來了使蔣介石屈服的希望,並使南進的道路更安全些。或許甚至美國政府也會變得較寬和一些。”

其實按照日本政府的想法,最好是簽訂《蘇日互不侵犯條約》,時尚他們也是向着這個方向努力的。一開始日本駐蘇大使東鄉茂德在同蘇聯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會談時提出了第一份日蘇中立協定草案,內容包括:“第一條 1.締約雙方確認,兩國相互關係的基礎是1925年1月20日在北京簽訂的關於日蘇相互關係基本原則的條約。2.締約雙方應維持和平與友好關係,相互尊重領土完整。第二條 如締約一方,儘管是愛好和平的行動,遭到第三國或其他幾個國家的攻擊,另一方在整個衝突期間將保持中立。”

隨後東鄉大使在拜會蘇聯外交人員委員時,聲稱以近衛爲首的日本新內閣希望儘快締結日蘇中立協定,請求迅速研究他轉交的協定草案並給予答覆。

但是蘇聯人分析了日本提出的內容之後,認爲就其內容而言,協定將不僅是一箇中立條約,而實際上將是一個互不侵犯與不參加敵對聯盟的條約。此外,蘇聯政府認爲有必要聲明,蘇聯與日本的利益,包括中立協定的利益,首先要求解決蘇日關係中某些非常重要的問題;這些問題如得不到解決,無論是現在或者將來都會成爲改善兩國相互關係的嚴重障礙。

隨後,蘇聯政府在覆文中詳細分析了日本政府提出的中立協定草案的具體條文,指出:蘇聯在同日本締結中立條約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惡化它同中國及在太平洋與南海地區有重大利益的一系列國家的關係,從而可能給蘇聯造成嚴重的、不僅是經濟上的損失。蘇聯希望減少損失,所以東鄉大使的議案被擱置了。

1940年4月底,新任日本駐蘇大使建川美次再同莫洛托夫進行會談,建川美次表示,日本政府希望同蘇聯締結與《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類似的《蘇日互不侵犯條約》。兩國之間的所有爭議問題應在締結互不侵犯條約之後解決。建川美次認爲,中立條約是不夠充分的,因爲它對互不侵犯問題說得不夠清楚。

同時建川美次送交蘇方一份《日蘇互不侵犯條約草案》,具體內容包括以:“第一條 締約雙方保證相互尊重領土主權,不對另一方採取任何侵略行動,無論這種行動是單獨的,或是同一個或幾個第三國聯合的;第二條 如締約一方成爲一個或幾個第三國侵略的對象時,締約另一方保證不以任何方式支持這些第三國;第三條 兩締約國政府今後保持密切接觸,以便在有損兩國政府共同利益的問題上交換情報或提供諮詢。第四條 締約任何一方保證不參加直接或間接反對另一方的任何國家集團;第五條 締約雙方在任何問題上發生爭執與衝突,將按照友好交換意見的方式或在必要時建立調解衝突委員會,以和平方法解決;第六條 本條約自簽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10年。如締約任何一方在本條約期滿前一年內未聲明廢除,本條約有效期將自動延長5年。”

但是蘇聯政府對這份草案並不滿意,因此莫洛托夫在答覆建川美次大使時指出:“如果日本政府不準備提出歸還蘇聯早先喪失的領土——南庫頁島與千島羣島問題,那適宜於討論的是締結中立條約,而不是締結互不侵犯條約,因爲締結中立條約時可以不涉及領土問題,只需取消日本在北庫頁島的租讓權達成協議。”

第429章 煙俊六的決定第620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下)第495章 大雲山——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前奏第60章 喋血孤城之圍點打援第459章 不淡定的朱可夫第365章 掃尾第309章 戰雷(三)第55章 喋血孤城之兵臨城下第一百二百零一章 救治措施求各種第694章 本土決戰第330章 花錢買兒子第194章 熱血演講第372章 序幕——前途未卜的特3旅第433章 佈局蘇聯第255章 談判1第230章 糧食危機第438章 日本的《基本國策綱要》第243章 宣戰(2)第487章 取名第132章 部署反擊第581章 血戰鄭州(四)第661章 更深層次的合作第513章 刷存在感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第446章 要開戰了第290章 八:系統變化第265章 諜戰風雲(一)第481章 鉅額獎勵第642章 大東北戰略——陳大司令要報復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513章 刷存在感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第475章 陳鋒的選擇第357章 過江龍地頭蛇座山雕第702章 番外第210章 收復熱河的機會第377章 序幕——逐鹿空戰第75章 各有所動第256章 談判2第357章 衝突與強勢第306章 嫦曦赴美第676章 收復天津第588章 南下重慶第681章 背地裡的陰招第401章 要當爹了第68章 天下名揚(一)第255章 談判1第39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159章 撤退第563章 海軍雄起(三)第123章 刺殺進行時(三)第613章 長沙大捷與新加坡淪陷第8章 系統獎勵第666章 日軍方面的反應第270章 三:戰前會議第191章 憋屈的談判第142章 不靠譜的第四師團,第47章 瘋狂擴編(二)第184章 粉墨登場的康兆民第512章 棒子和鬼子同樣可恨第637章 大東北戰略——東北亞戰區第320章 結盟第385章 收復保定第399章 收穫與移民第128章 刺殺進行時(八)第290章 三:戰鬥總結第514章 棒子們的屈服第171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二)第522章 豬一樣蠢的隊友第203章 急劇上升的死亡率第504章 美國國務卿的口頭聲明第279章 互有算計第250章 陳鋒的驚訝第480章 連鎖反應第469章 三國協約第218章 克萊兒的震驚第697章 希特勒之死第654章 大東北戰略——重慶方面的消息第235章 行不通的作戰計劃第532章 岡村的三件事第15章 葉赫莉娜的條件第417章 逼蔣抗日第58章 喋血孤城之折翼塞北第541章 兵臨滿洲里第690章 進軍朝鮮第415章 逼蔣抗日(中)第203章 急劇上升的死亡率第645章 大東北戰略——兵臨伊春第548章 黑龍江艦隊的危機第330章 花錢買兒子第668章 目標—中途島第446章 要開戰了第672章 魂斷中途島第95章 後宮淳的陰謀第43章 再添一個老婆第396章 聽聽大家的想法第569章 海軍雄起(九)第81章 死局(五)第654章 大東北戰略——重慶方面的消息第611章 長沙城外的戰鬥第618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上)第178章 交易
第429章 煙俊六的決定第620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下)第495章 大雲山——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前奏第60章 喋血孤城之圍點打援第459章 不淡定的朱可夫第365章 掃尾第309章 戰雷(三)第55章 喋血孤城之兵臨城下第一百二百零一章 救治措施求各種第694章 本土決戰第330章 花錢買兒子第194章 熱血演講第372章 序幕——前途未卜的特3旅第433章 佈局蘇聯第255章 談判1第230章 糧食危機第438章 日本的《基本國策綱要》第243章 宣戰(2)第487章 取名第132章 部署反擊第581章 血戰鄭州(四)第661章 更深層次的合作第513章 刷存在感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第446章 要開戰了第290章 八:系統變化第265章 諜戰風雲(一)第481章 鉅額獎勵第642章 大東北戰略——陳大司令要報復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513章 刷存在感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第475章 陳鋒的選擇第357章 過江龍地頭蛇座山雕第702章 番外第210章 收復熱河的機會第377章 序幕——逐鹿空戰第75章 各有所動第256章 談判2第357章 衝突與強勢第306章 嫦曦赴美第676章 收復天津第588章 南下重慶第681章 背地裡的陰招第401章 要當爹了第68章 天下名揚(一)第255章 談判1第39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159章 撤退第563章 海軍雄起(三)第123章 刺殺進行時(三)第613章 長沙大捷與新加坡淪陷第8章 系統獎勵第666章 日軍方面的反應第270章 三:戰前會議第191章 憋屈的談判第142章 不靠譜的第四師團,第47章 瘋狂擴編(二)第184章 粉墨登場的康兆民第512章 棒子和鬼子同樣可恨第637章 大東北戰略——東北亞戰區第320章 結盟第385章 收復保定第399章 收穫與移民第128章 刺殺進行時(八)第290章 三:戰鬥總結第514章 棒子們的屈服第171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二)第522章 豬一樣蠢的隊友第203章 急劇上升的死亡率第504章 美國國務卿的口頭聲明第279章 互有算計第250章 陳鋒的驚訝第480章 連鎖反應第469章 三國協約第218章 克萊兒的震驚第697章 希特勒之死第654章 大東北戰略——重慶方面的消息第235章 行不通的作戰計劃第532章 岡村的三件事第15章 葉赫莉娜的條件第417章 逼蔣抗日第58章 喋血孤城之折翼塞北第541章 兵臨滿洲里第690章 進軍朝鮮第415章 逼蔣抗日(中)第203章 急劇上升的死亡率第645章 大東北戰略——兵臨伊春第548章 黑龍江艦隊的危機第330章 花錢買兒子第668章 目標—中途島第446章 要開戰了第672章 魂斷中途島第95章 後宮淳的陰謀第43章 再添一個老婆第396章 聽聽大家的想法第569章 海軍雄起(九)第81章 死局(五)第654章 大東北戰略——重慶方面的消息第611章 長沙城外的戰鬥第618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上)第178章 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