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棒子們的屈服

對於朝鮮這個國家,陳鋒沒有好感的同時更覺得這個國家完全沒有存在的必要,朝鮮歷史上就一直是中國的屬國,其地位與琉球、安南等國一樣,只是在西方列強入侵亞洲的時候才脫離了中國政府。

想想後世的北朝和南韓給中國製造了那麼多的麻煩,尤其是棒子們無所不到的剽竊,陳鋒真心覺得這個國家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既然這個時候卓爾小國還敢跳出來叫囂,那麼陳鋒覺得沒必要給他們好臉色!

陳鋒思考再三,決定向國民政府施加壓力,儘量將這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驅逐出中國。

說幹就幹,很快一封從歸綏第八戰區長官部發往重慶行營的電報被緊急送到了老蔣的辦公桌上,電報的內容很簡短,但是措辭卻極爲嚴厲,這是第八戰區司令長官,國民政府一級上將陳鋒親自寫給老蔣的,鑑於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此次轟炸平壤和釜山日僞軍事基地的事件中不負責任的言論,以及造成的惡劣影響,第八戰區長官部申請政府將其驅逐出中國。

陳鋒的電報並沒引起老蔣的重視,看完電報之後他將戴笠以及何應欽找來,讓他們親自去一趟渝中區七星崗蓮花池38號,讓他們親自和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總統金九談談,希望他們公開向陳鋒所部道歉,畢竟這件事陳鋒所部做的並沒有太大的錯誤。

更重要的是,現在第二次長沙會戰已經到了最激烈的時候了。爲了支持政府對日作戰,第八戰區甚至調集了近二十萬大軍發動了冀南會戰。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這個情老蔣都得承陳鋒的。

不過令老蔣感到鬱悶的是,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總負責人金九竟然明確回答前來拜會的何應欽,他們是不會向陳鋒所部道歉的。因爲慘死在陳鋒所部飛機下的萬餘朝鮮人民不會同意他們向陳鋒這個戰爭罪犯低頭!

金九之所以敢這樣說,是因爲他覺得像陳鋒所部這樣公開違反國際公約,向人口密集的城市投放航彈的行爲必將會引起世界其他各國民衆的反對的,尤其是美英等國。況且他已經接到遠在美國華盛頓的李承晚發來的電報,所現在美國的報紙雜誌已經出現了反對陳鋒的聲音。而且規模正在擴大。

金九覺得這正是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擴大威望的大好時機,長久以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都是默默無聞的,雖然他們已經得到了國民政府以及法國、波蘭等國的承認,但是美英等國都不承認他們的存在,就連日本人也不在乎他們,在近二十年的時間裡他們甚至於沒有受到日本人的威脅,這是赤裸裸的無視。

日本人不理他們。完全是因爲他們對日本的威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整個朝鮮半島知道他們的人也不是很多,甚至於他們還不如北方那個金胖子在朝鮮出名,這讓金九等人極爲鬱悶。

得知陳鋒所部轟炸平壤和釜山之後,尤其是在日本外務省召開了記者招待會,得知大轟炸造成了萬餘朝鮮平民的傷亡之後。金九第一反應不是憤怒,而是欣喜若狂。

在中國這麼多年,中國的政局他是瞭解的。對於陳鋒這個風一樣崛起的大軍閥,金九等人都是羨慕嫉妒恨,尤其是陳鋒這個年僅二十多歲的小年輕的個人威望已經達到了他們所不能企及。只能仰望的地步,這一切的一切都令金九等人抓狂。

得知陳鋒所部的襲擊造成大量的朝鮮平民的傷亡。金九很高興,以陳鋒在世界上的威名,只要大韓民國在這個時候站出來爲朝鮮平民打抱不平,那麼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威望一定會在短時間內大大提高的,如果能迫使陳鋒所部低頭,金九可以斷定,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一定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大量的朝鮮人投奔,勢力大增。

正是在這種想法的支撐下,金九等人才會不顧何應欽等人的勸告,做出令他們後悔終身的決定的。

既然人家不願意,那老蔣也沒有一點辦法。雖然說這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確實是在他的地盤上,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人家可不需要國民政府提供一毛錢的資金,人家有自己的資金來源,儼然是一個獨立的政府,國民政府對人家沒有任何的監管權。

老蔣只好將金九等人的決定告訴陳鋒,讓他自己看着辦吧!對於這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老蔣也沒有多少好感,弱者就要有弱者的覺悟,而這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恰恰就沒有這種自知之明。

要不是承認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是先總理國父做出的決定,老蔣早就將這個自以爲是的臨時政府趕出中國了。

接到老蔣發來的電報之後,陳鋒立即作出迴應,一方面命令北方空軍對朝鮮境內的所有港口以及重要城市進行大規模空襲,同時向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發出最後通牒,如果他們不站出來公開道歉,第八戰區將宣佈對其宣戰。

這近似無賴的通牒令老蔣以及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都大吃一驚,他們想過陳鋒會發怒,但是沒想到陳鋒竟然會如此不識“大局”,向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宣戰對於陳鋒所部來說倒是沒有多少壓力,但是對於國民政府來說就是壓力山大了,畢竟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表面上來講還是國民政府的盟友,要是陳鋒所部與其宣戰的話,那置國民政府於何地?

老蔣瞭解陳鋒的脾氣,他知道那個愣頭青什麼事情都能做出來的,連蘇聯這個強大的國家都敢打更不要說這個沒有一寸土地的臨時政府了。而且老蔣敢斷定,一旦陳鋒決定向這個臨時政府宣戰,那麼用不了幾天。陳鋒所部的那支神秘的特種部隊就會降臨重慶,對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進行最殘酷的打擊。

老蔣決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那是對國民政府以及他蔣某人威信最大的打擊,也是老蔣一方面致電陳鋒,嚴令他不能輕舉妄動,同時再次派何應欽等人前往七星崗蓮花池38號,會見金九等人,並且將陳鋒的電報給他們送去,讓他們自己定奪。

對於陳鋒,金九等人也是有一定的瞭解。知道那位中國軍閥有一半蒙古人的血統,做事不喜歡拖泥帶水,只要他認定的事情那麼多半不會更改。現在既然以這種正式的公文發出了最後通牒,那麼說明那位中國將軍已經做好了對他們宣戰的準備了。

金九等人慌了,陳鋒的事蹟他們都聽說過,尤其是其麾下那支幾近被神化了的部隊,連日本人在他們面前都屢屢吃癟。更不要說他們了,也許人家只需要派一個步兵營就能將他們剿滅了。

金九等人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商討這件事。還沒等會議的結果出來,他們就接到了從朝鮮本土發來的緊急電報,今天上午陳鋒所部的空軍再次對朝鮮境內的仁川、漢城進行了大規模空襲,這次同樣造成了大量的平民傷亡。

消息傳來金九等人既憤怒又害怕。那位中國將軍真的是無所禁忌,在這種形勢下還敢這樣做,這說明人家是有恃無恐,如果他們不屈服的話,恐怕用不了多長時間就遭到最爲慘重的打擊的。無奈之下金九等人只好選擇屈服。

11月25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報紙上公開聲明。向第八戰區以及陳鋒本人鄭重道歉。

很快,陳鋒對此便給予了迴應。首先陳鋒大大誇獎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知錯能改的態度,其次陳鋒警告所有的朝鮮人,朝鮮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屬國,中國與朝鮮之間始終保持着最爲親密的關係,這種友好的關係保持了幾千年之久,彼此之間親密如兄弟,根本就談不上仇恨。

這次北方空軍對平壤以及釜山等地的轟炸雖然造成了一定數量的朝鮮平民傷亡,但是要知道他們的初衷並不是轟炸朝鮮人,而是日本軍用設施,爲大軍進攻並且收復朝鮮做準備。況且,北方空軍並不單單隻對平壤、漢城、釜山等朝鮮城鎮進行轟炸,同樣對中國的旅順口等地也進行轟炸,同樣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這是戰爭必然要付出的代價。

因此陳鋒希望所有朝鮮人都要看清楚事情的本質,不要與日本人走的太近,更不要成爲日本人的走狗。

這次,朝鮮發生瞭如此大規模的排華事件,主要原因並不是北方空軍的轟炸,而是日本殖民主義的刻意煽動,因此真正的罪魁禍首是日本人,而不是中國人。

最後,陳鋒正告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和朝鮮半島上的朝鮮人,立即中止對華人的迫害以及搶奪,違令者定斬不饒。同時陳鋒還通過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向所有在日軍中服役的朝鮮人,要求他們立即放下武器,否則的話他們將被徹底視爲日本人,即便是以後戰爭結束了,他們都將被當做戰犯接受軍事法庭的審判。

隨後,陳鋒命令冀南前線的部隊繼續加大進攻的力度,務必要攻破擋在他們前面的日僞軍,既然木村兵太郎所部不願意放人,更不願意投降,那麼陳鋒就讓徐財富所部繼續圍困邢臺城,其他部隊則是繼續向其它城鎮進攻。

在陳鋒所部的猛烈進攻下,冀南三大戰場中的兩個戰場的日軍漸漸不支,11月29日,劉莉所部攻佔衡水,並且重創了日軍第六混成旅團以及戰車第三師團,日軍第21師團看到陳鋒所部援兵勢大,只得命令部隊後退。

隨後胡鐵生所部也攻佔了南宮縣,日軍第114師團立即後撤至了山東與河北的交界處,等候華北方面軍司令部的指示,截止11月底,陳鋒所部攻佔了冀南絕大多數的城鎮,整個冀南只剩下邢臺和邯鄲兩座城市還被日僞軍控制着。

但是在這兩座城市外圍,數以十萬計的中國軍隊講不到兩萬日僞軍團團圍住,既不進攻也不放開大路,雙方就這樣對峙着。

魯南.棗莊。

在陳鋒所部的緊急救援之下。八路軍山東軍區剩餘的三萬八千餘人終於跳出了日軍的包圍圈,不過這一戰八路軍損失不小。共有一萬三千餘人戰死,另外還有六千多傷員。

但是八路軍的拼死抵抗也給日軍兩大師團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由於日軍第36、37兩大師團組建的時間並不長,所以戰鬥力並不是很強。在這20多天的戰鬥中,日軍兩大師團雖然武器裝備佔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兵力上卻遠遠少於八路軍,因此損失了不少士兵,戰後統計。兩大師團共損失了七千多兵員,其中戰死者高達三千六百餘人。

面對陳鋒所部不死不休的轟炸和進攻,華北方面軍一點辦法也沒有,他們也與駐朝鮮的日軍以及關東軍配合,打算聯合重創北方空軍的遠程轟炸部隊,但是卻沒有任何效果,陳鋒所部在預警雷達的配合下每每都能巧妙地躲過日軍航空兵的攔截。甚至還設計重創了駐朝鮮的日軍航空部隊。

在繼平壤、釜山、仁川、漢城之後,朝鮮的多個城市遭到北方空軍的轟炸,此外大連港和丹東港以及煙臺也遭到了北方空軍的轟炸,給日軍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由於陳鋒所部的轟炸,大量的朝鮮人從城市裡逃到了農村,他們發現中國的飛機是不會對朝鮮的小城市以及鄉村進行轟炸的。一時間整個朝鮮各大城市都出現了用工難的問題,日本侵略者在朝鮮的各個行業都遭到了慘重打擊。

鑑於木村兵太郎等人被困冀南,華北方面軍司令部致電第十二軍司令部,命令飯田貞固中將接手前線指揮權,統一指揮山東以及冀南的日僞部隊。華北方面軍司令部要求飯田貞固要不惜一切代價將木村兵太郎以及被困的第32師團的士兵救出來。

飯田貞固接手指揮權之後,立即將指揮部由冀南遷移到了山東聊城。同時命令日軍混成第六旅團退守滄州,防止陳鋒所部進擊天津。戰車第三師團、第21師團則是立即南下,到南宮外圍待命。

與此同時,日軍第114師團、僞軍步兵第3師、8師以及馬良所部的4個步兵旅被緊急調到了前線,配合114師團。

除此之外,剛剛結束棗莊方向戰鬥的日軍第36、37師團也接到命令,第十二軍司令部要求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進佔冠縣。

12月1日,日軍第12軍司令部下令,麾下的4個步兵師團一個戰車師團以及3個僞軍步兵師、4個僞軍步兵旅、3個炮兵旅團共計16萬人兵分兩路,一路出臨清、臨西,然後沿威縣、雞澤、南和,直攻邢臺。另一路是出冠縣,經廣平、肥鄉等縣,兵鋒直指邯鄲。

飯田貞固的目標很清楚,他知道在失去制空權,而且地面部隊也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再加上冀南這地方正好夾在支那第一戰區、第二戰區、第八戰區之間,想要奪回來恐怕是不可能了,所以他這次的主要任務就是將木村兵太郎中將救回來。

冀南會戰發生重大變化之時,長沙會戰卻已經進入了高潮。由於情報屢屢遭到日軍的破譯,第九戰區的兵力調動以及佈防兵力在日軍面前洞若明火,日軍第十一軍司令部根據第九戰區的兵力調動及時調整兵力部署。

所以第九戰區預定在汨羅江兩岸與日軍決戰、擊滅日軍主力的企圖不但沒有實現,在此方向擔任守備的各軍反被日軍各個擊破,損失慘重。

11月17日,日軍第3、第6、第40師團、早淵支隊與荒木支隊在汨羅江以南擊破中國第37、第26、第10軍等部防禦後乘勢向南突進,陸續進抵撈刀河北岸,迫近長沙。

第九戰區及時作出調整,命令第99軍、第72軍、第26軍、第74軍、第79軍、暫編第2軍、第37軍緊急進駐撈刀河南北,拱衛長沙。具體作戰命令爲:“電令第79軍應守備撈刀河南北地區,保衛長沙外圍;暫編第2軍先頭部隊暫編第8師,限於20日到達榔梨市待命;第74軍應以2個師兼程向黃花市前進,在夏家塘、春華山、赤石河、石灰咀之線佔領陣地,迎擊南進日軍。”

但第九戰區這一電報又被日軍特種情報部門竊收和破譯,阿南唯幾認爲:“第74軍是蔣介石中央系統中最精銳部隊之一,自第一次長沙會戰起,曾與第11軍多次較量,是第11軍的老對手,在上高會戰中又碰過它的釘子,這次一定要捕捉而消滅之。”

因此第11軍司令官阿南立即調整部署,令第3師團向撈刀河以南突進;解除第6師團原定佔領平江的任務,改向撈刀河谷推進,攔擊第74軍;令第40師團在掃蕩金井附近地區後南下。

第446章 要開戰了第604章 擴兵備戰第197章 換俘第639章 大東北戰略——陸海軍部的妥協第26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戰前部署第492章 畑俊六的使命第68章 天下名揚(一)第538章 岡村的“戰果”第290章 武漢會戰意外結局第142章 不靠譜的第四師團,第543章 以牙還牙第171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二)第617章 盟軍痛苦的一天(下)第570章 海軍雄起(十)第119章 捧殺(二)第610章 不聽話的阿南第671章 夜襲第193章 震撼閱兵第66章 喋血孤城之名將之花凋謝在無名第379章 打回來第305章 大整編第290章 八:系統變化第335章 再度擴編第451章 突圍前的小潰敗第468章 日本的動作第183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2)第674章 戰前部署第391章 重創戰車第三師團第139章 意外的驚喜第548章 黑龍江艦隊的危機第664章 軍政分離第447章 6月1日凌晨的突擊第524章 豬一樣蠢的隊友第620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下)第384章 秋山靜子之死第109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二)第323章 戰事升級第160章 這次系統沒坑爹第72章 公祭(二)第644章 大東北戰略——梅津上任第283章 黃雀在後第79章 死局(三)第251章 許大壯第517章 1940—豐收之年第269章 諜戰風雲(五)第499章 日軍的反擊計劃第468章 日本的動作第447章 6月1日凌晨的突擊第678章 賭博第592章 莫斯科第554章 一條不一樣的路(一)第454章 蘇蒙聯軍投降第287章 襲石門第67章 一日雙捷第107章 奇襲錫林浩特第685章 大決戰第430章 魯西大掃蕩第462章 6.8大空戰(中)第79章 死局(三)第20章 空手套白狼第501章 激戰新牆河第320章 結盟第73章 公祭(三)第240章 計劃實施第366章 第八戰區的大兵團第63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一)第117章 系統實力評估第76章 日軍的報復第359章 南洋領發展大綱以及實施辦法細則第485章 美日談判的前奏第149章 戰車第22章 戰爭的號角第669章 視察海軍第148章 國民政府的回報第583章 美日開戰前奏(一)第357章 過江龍地頭蛇座山雕第540章 大戰風雲再起第158章 戰第24章 練手第100章 國葬(二)第254章 劉莉的愛情第181章 紅藍對抗訓練第85章 破局(三)第186章 陳鋒的憂慮(1)第334章 改組省政府與大跨步發展第409章 日本內部分歧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290章 七:系統升級與魂牽夢繞的女人第498章 戰鬥升級第403章 意外之喜第408章 第八戰區的“脫光”行動第488章 決定日本命運的一步 二合一第629章 大東北戰略——一觸即發第640章 大東北戰略——海軍的首秀第487章 取名第256章 談判2第270章 二:大戰再起第476章 妥協第317章 大戰的序幕第527章 御前會議前的垂詢
第446章 要開戰了第604章 擴兵備戰第197章 換俘第639章 大東北戰略——陸海軍部的妥協第26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戰前部署第492章 畑俊六的使命第68章 天下名揚(一)第538章 岡村的“戰果”第290章 武漢會戰意外結局第142章 不靠譜的第四師團,第543章 以牙還牙第171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二)第617章 盟軍痛苦的一天(下)第570章 海軍雄起(十)第119章 捧殺(二)第610章 不聽話的阿南第671章 夜襲第193章 震撼閱兵第66章 喋血孤城之名將之花凋謝在無名第379章 打回來第305章 大整編第290章 八:系統變化第335章 再度擴編第451章 突圍前的小潰敗第468章 日本的動作第183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2)第674章 戰前部署第391章 重創戰車第三師團第139章 意外的驚喜第548章 黑龍江艦隊的危機第664章 軍政分離第447章 6月1日凌晨的突擊第524章 豬一樣蠢的隊友第620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下)第384章 秋山靜子之死第109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二)第323章 戰事升級第160章 這次系統沒坑爹第72章 公祭(二)第644章 大東北戰略——梅津上任第283章 黃雀在後第79章 死局(三)第251章 許大壯第517章 1940—豐收之年第269章 諜戰風雲(五)第499章 日軍的反擊計劃第468章 日本的動作第447章 6月1日凌晨的突擊第678章 賭博第592章 莫斯科第554章 一條不一樣的路(一)第454章 蘇蒙聯軍投降第287章 襲石門第67章 一日雙捷第107章 奇襲錫林浩特第685章 大決戰第430章 魯西大掃蕩第462章 6.8大空戰(中)第79章 死局(三)第20章 空手套白狼第501章 激戰新牆河第320章 結盟第73章 公祭(三)第240章 計劃實施第366章 第八戰區的大兵團第63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一)第117章 系統實力評估第76章 日軍的報復第359章 南洋領發展大綱以及實施辦法細則第485章 美日談判的前奏第149章 戰車第22章 戰爭的號角第669章 視察海軍第148章 國民政府的回報第583章 美日開戰前奏(一)第357章 過江龍地頭蛇座山雕第540章 大戰風雲再起第158章 戰第24章 練手第100章 國葬(二)第254章 劉莉的愛情第181章 紅藍對抗訓練第85章 破局(三)第186章 陳鋒的憂慮(1)第334章 改組省政府與大跨步發展第409章 日本內部分歧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290章 七:系統升級與魂牽夢繞的女人第498章 戰鬥升級第403章 意外之喜第408章 第八戰區的“脫光”行動第488章 決定日本命運的一步 二合一第629章 大東北戰略——一觸即發第640章 大東北戰略——海軍的首秀第487章 取名第256章 談判2第270章 二:大戰再起第476章 妥協第317章 大戰的序幕第527章 御前會議前的垂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