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佈局蘇聯

日軍向魯西八路軍根據地發動進攻的事情陳鋒是知道的,不過他卻沒有命令部隊行動,至於原因嗎有三個。第一個當然是因爲地理位置,雖然第八戰區的勢力已經深入冀中地區,但是對於發生在魯西的戰事還是無能爲力。儘管他可以派空降部隊增援八路軍,但是根據情報部門傳回來的情報顯示,日軍這次發動的不過是一次旅團級的掃蕩,爲了這種規模的戰鬥暴露第八戰區的傘兵部隊顯然有些得不償失。

第二個原因是陳鋒相信八路軍總部能夠應對這種級別的掃蕩,此時八路軍的實力顯然不是歷史上的八路軍所能相比的,歷史上八路軍是於1939年2月由八路軍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發出整軍計劃的訓令,分期整訓部隊,每期爲3個月,第一期從3月1日開始,整訓31個團約計10萬人。其中規定山東縱隊選定條件好的部隊,整理3個基本團,作爲山東的主力部隊。

但是由於歷史的改變,此時八路軍的實力遠遠強於歷史上同時期的八路軍,就拿山東的八路軍來說,單單一個魯西根據地就足足有12個整編團,每個團足足2500人,另外還有多個支隊,想必區區旅團規模的掃蕩應該不在話下。正因爲如此,在日軍發動大掃蕩的時候陳鋒纔沒有動作。

另外最重要的是陳鋒正在謀劃一件大事,根本就沒時間也沒精力關心八路軍的事情,相比八路軍區區一個魯西根據地的安危,這件事則關乎着整個中華民族的興衰。同時也關乎着他陳某人的身家性命。

要說陳鋒做的這件事其實準備工作已經做了兩年有餘了,如果說佈局的話應該是在抗戰爆發前就已經開始了,只不過一直沒有一個好時機實施,現在終於有機會了。因此陳鋒一大半的精力被這件事勾引走了。

陳鋒到底有什麼圖謀?其實這並不是什麼秘密,就是要在秋明地區駐軍了。根據蘇聯政府與陳鋒之間的協議,作爲換取陳鋒所部必要時出兵中國東北的條件,蘇聯要把雙方共同開發的秋明油田連同整個秋明地區全部交給陳鋒所部,當然陳鋒要一次性補償蘇聯政府五千萬美元的資金投入。

對於秋明地區蘇聯雖然也很看重,不過由於秋明地區地處西伯利亞,距離蘇聯的重心莫斯科太遠,而且地區經濟發展極其落後,對於油田開發的投入實在太大。而蘇聯又不是一個缺油的國家。單單一個高加索就足以滿足整個蘇聯的工業用油了,因此秋明油田最重要的意義不是爲蘇聯本國提供石油,而是爲蘇聯政府換取外匯。

總而言之。此時的秋明油田對於蘇聯來說並不是關乎國家經濟命脈的產業,即便是交給中國人也沒什麼,根本不影響蘇聯經濟的發展。

但是如果不同意陳鋒的要求,那麼關鍵的時候第八戰區就不可能爲了蘇聯而冒險。到時候德日兩國東西夾擊蘇聯的話,那問題可就嚴重了,不僅僅是秋明一個雞肋油田保不住,甚至於還會威脅到整個蘇聯的國家安全。所以,出於國家領土安全考慮,蘇聯政府不得不將秋明油田的所有權交給陳鋒。

同時,根據雙方的協議。在蘇聯軍隊撤出油田之後。陳鋒所不可以進駐不超過一個步兵團的部隊保護油田的安全。雖然秋明油田地靠西伯利亞盆地。遠離戰場,但是中蘇、中蒙邊界卻有大量的馬幫土匪。如果沒有軍隊保護的話,油田的安全就是一個問題,況且靠近油田的地方還有一個人口不足2萬人的小城鎮,那裡住的可都是油田的工人,他們的安全必須得到保證。

其實駐軍蘇聯的計劃陳鋒早就開始佈局了,從他俘虜葉赫莉娜的那一刻起,這個計劃就啓動了。他很清楚自己一個人根本無法同蘇聯這個強大的國家抗衡,即便是現在他坐擁兩省之地以及數十萬大軍,但是同樣無法撼動蘇聯這個巨無霸。

但是爲了保命,他與蘇聯之間的衝突甚至是戰爭勢不可免,因此怎樣解決蘇聯一直是陳鋒心裡的一個大難題。不過這個難題在他見到葉赫莉娜的那一刻起似乎有了解決的辦法。

堅固的碉堡最容易的是從內部攻破,一個國家也一樣,外地果然可以將其滅亡,但是自我毀滅相對來說卻更容易。中國歷史上名義上統一全國的封建王朝有十幾個,但是真正被外敵所滅亡的卻僅有宋、明兩朝,更多的卻是被自己內部的勢力所滅亡。

蘇聯這個強大的國家同樣很難從外部攻破,即使是強如德國法西斯,依然不能令其滅亡,事實證明蘇聯完全有能力應對外部的任何挑戰,甚至於在世界大戰之後一躍成爲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之一。

同樣,熟知歷史的陳鋒更清楚,蘇聯最終解體正是因爲它的內部出現了問題,最終導致這個實際上最大的龐然大物轟然倒塌。

所以陳鋒認爲,對付蘇聯只能從它的內部出擊,一擊必殺!於是他想到了一個早就被人們遺忘了的羣體——白俄。

白俄不是一個人,更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羣可憐的無家可歸的流浪羣體。它是指在俄國十月革命和蘇俄國內革命戰爭爆發後離開俄羅斯的俄裔居民,幾乎所有的白俄對當時的蘇維埃政權持反對態度。

白俄形成的原因不是陳鋒關心的,陳鋒只是想要利用這些原本就屬於俄國的這些人完成對蘇聯的分裂,只有這樣他纔有機會收回那些被強佔的土地,完成自己的光榮使命,保住自己的小命。

陳鋒知道1917到1920年間離開俄國的人數估計在200萬左右,這些人主要爲效忠於沙皇的士兵和軍官以及沙皇俄國政府冊封的貴族以及高級官員,另外還有一些大地主大商人,這些人都是布爾什維克政府所要消滅的人。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同時,也給中國“送”來了俄國難民——“白俄”。蘇維埃政府取得俄國的國家權力之後,擔心遭到清洗的白俄紛紛外逃,大多數普通白俄首先來到俄羅斯南部和烏克蘭,然後前往土耳其以及東歐的斯拉夫國家,例如南斯拉夫王國、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另外一大批人則移居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芬蘭、波斯、德國和法國。但是大多數的政府和軍隊官員以及在西伯利亞及遠東抗擊紅軍的人往往和他們的家人一起移民到中國的哈爾濱、上海以及其他城市,葉赫莉娜的父親就是其中之一。

“十月革命”後俄國發生了內戰,此時的蘇聯人稱之爲衛國戰爭,這場戰爭持續的時間很長,足足三年有餘,直到1922年10月,紅軍才取得全面勝利。由於交戰的雙方是由西向東交戰,所以到戰爭末期,大部分白俄軍官和士兵都被趕到了遠東地區。最後俄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最後一任首腦季捷裡赫斯將軍下令,所屬軍隊向中朝邊境附近撤退,並宣佈讓所有自願離境者隨同出國,於是白俄遷徙浪潮由此開始。

在人潮滾滾的白俄流亡者中,首批是博羅金將軍率領的第一團和莫爾恰諾夫將軍的第三團,夾雜着沒錢的男女平民逃到了中國境內的琿春附近,總共約有七千人左右。其後,跟隨而至的白俄輾轉到哈爾濱和東北各地,人數多達二十萬。

逃到中國的白俄有多少陳鋒並不清楚,但是按照安德烈、維克多等人所說,人數至少也有七八十萬,這些人絕大多數都生活在中國東北以及塞北地區,還有一部分則是生活的上海。

由於失去了國家的庇護,白俄的生活極端貧困,大部分難民大多一貧如洗,淪入社會底層。有的淪爲碼頭搬運苦力、有的淪爲僱傭兵、還有一部分人落草爲寇,例如葉赫莉娜的老爹。

葉赫莉娜的父親原本是沙皇俄國警衛騎兵師師長,中將軍銜,十月革命之後他既沒有追隨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也沒有支持蘇維埃政府,而是帶着大批願意追隨他的士兵以及他們的家人一路向東遷徙,先是在西伯利亞呆了一段時間,隨着俄國內戰的不斷升級,他們的臨時聚集區受到了戰爭的波及,無奈之下只好再次遷徙,最後在中國塞北地區落了根。

由於生活所迫,葉赫莉娜的老爹只好帶着他的手下落草爲匪,成爲塞北草原上衆多馬匪中的一支。要知道他們可是沙俄的近衛騎兵師的正規部隊,是真正的精銳,雖然人數只有不到兩千人,但是戰鬥力可不弱,遠不是草原上的那些小股馬匪所能抗衡的。

因此,只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這支由白俄騎兵組成的馬匪就成爲塞北草原上最大的幾大馬幫之一,而這種威勢一直持續了將近十五年,直到葉赫莉娜折翼黃石崖。

第288章 發財了第81章 死局(五)第653章 大東北戰略——接收岳父的遺產第94章 難熬的一天第435章 日本要找小夥伴第442章 反應不一(下)第15章 葉赫莉娜的條件第220章 爆火青黴素第467章 希特勒的機會第406章 德國侵佔挪威第8章 系統獎勵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385章 收復保定第439章 “大東亞戰爭”的準備第2章 第一個系統任務第268章 諜戰風雲(四)第275章 一觸即發第599章 珍珠港是個陰謀第558章 視察南洋領(二)第179章 閻府洗塵宴第659章 贖買方案第218章 克萊兒的震驚第320章 結盟第125章 刺殺進行時(五)第147章 五條殺令第49章 基地發展戰略(二)第55章 喋血孤城之兵臨城下第667章 珊瑚海海戰第161章 戰後總結第492章 畑俊六的使命第519章 萬分期待的1941年第380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上)第346章 失控的中國戰場與波蘭投降第518章 日本軍政大換血第322章 糜爛的戰局第74章 撫卹制度第701章 終戰審判第685章 大決戰第161章 戰後總結第114章 重傷瀕死第177章 韓復渠伏法、、求各種第80章 死局(四)第509章 陳某人的報復第697章 希特勒之死第270章 一:諜戰風雲第572章 海軍雄起(十二)第34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陳鋒的計劃第175章 抵達開封第379章 打回來第660章 統一軍令至關重要的一步第316章 大華夏風暴第124章 刺殺進行時(四)第265章 諜戰風雲(一)第618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上)第404章 初聞金百合(上)第310章 戰雷(四)第558章 視察南洋領(二)第26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戰前部署第263章 甲賀千代子第588章 南下重慶第564章 海軍雄起(四)第684章 撤兵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240章 計劃實施第661章 更深層次的合作第488章 決定日本命運的一步 二合一第265章 諜戰風雲(一)第625章 大東北戰略——日軍反擊策略第279章 互有算計第529章 閒院宮載仁親王第68章 天下名揚(一)第123章 刺殺進行時(三)第268章 諜戰風雲(四)第579章 血戰鄭州(二)第529章 閒院宮載仁親王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159章 撤退第376章 序幕——聲東擊西第62章 喋血孤城之甕中捉鱉第653章 大東北戰略——接收岳父的遺產第512章 棒子和鬼子同樣可恨第419章 老蔣的塞北之行(下)第245章 獎勵與御前會議第270章 二:大戰再起第41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628章 大東北戰略——美菲軍投降與不期而遇的精銳第682章 日本人要和談第176章 殺雞儆猴第365章 掃尾第156章 除夕第606章 畑俊六的表現機會第564章 海軍雄起(四)第569章 海軍雄起(九)第19章 提前相遇的王牌第82章 死局(六)第357章 衝突與強勢第638章 大東北戰略——進攻還是防守第120章 捧殺(三)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346章 失控的中國戰場與波蘭投降
第288章 發財了第81章 死局(五)第653章 大東北戰略——接收岳父的遺產第94章 難熬的一天第435章 日本要找小夥伴第442章 反應不一(下)第15章 葉赫莉娜的條件第220章 爆火青黴素第467章 希特勒的機會第406章 德國侵佔挪威第8章 系統獎勵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385章 收復保定第439章 “大東亞戰爭”的準備第2章 第一個系統任務第268章 諜戰風雲(四)第275章 一觸即發第599章 珍珠港是個陰謀第558章 視察南洋領(二)第179章 閻府洗塵宴第659章 贖買方案第218章 克萊兒的震驚第320章 結盟第125章 刺殺進行時(五)第147章 五條殺令第49章 基地發展戰略(二)第55章 喋血孤城之兵臨城下第667章 珊瑚海海戰第161章 戰後總結第492章 畑俊六的使命第519章 萬分期待的1941年第380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上)第346章 失控的中國戰場與波蘭投降第518章 日本軍政大換血第322章 糜爛的戰局第74章 撫卹制度第701章 終戰審判第685章 大決戰第161章 戰後總結第114章 重傷瀕死第177章 韓復渠伏法、、求各種第80章 死局(四)第509章 陳某人的報復第697章 希特勒之死第270章 一:諜戰風雲第572章 海軍雄起(十二)第34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陳鋒的計劃第175章 抵達開封第379章 打回來第660章 統一軍令至關重要的一步第316章 大華夏風暴第124章 刺殺進行時(四)第265章 諜戰風雲(一)第618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上)第404章 初聞金百合(上)第310章 戰雷(四)第558章 視察南洋領(二)第26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戰前部署第263章 甲賀千代子第588章 南下重慶第564章 海軍雄起(四)第684章 撤兵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240章 計劃實施第661章 更深層次的合作第488章 決定日本命運的一步 二合一第265章 諜戰風雲(一)第625章 大東北戰略——日軍反擊策略第279章 互有算計第529章 閒院宮載仁親王第68章 天下名揚(一)第123章 刺殺進行時(三)第268章 諜戰風雲(四)第579章 血戰鄭州(二)第529章 閒院宮載仁親王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159章 撤退第376章 序幕——聲東擊西第62章 喋血孤城之甕中捉鱉第653章 大東北戰略——接收岳父的遺產第512章 棒子和鬼子同樣可恨第419章 老蔣的塞北之行(下)第245章 獎勵與御前會議第270章 二:大戰再起第41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628章 大東北戰略——美菲軍投降與不期而遇的精銳第682章 日本人要和談第176章 殺雞儆猴第365章 掃尾第156章 除夕第606章 畑俊六的表現機會第564章 海軍雄起(四)第569章 海軍雄起(九)第19章 提前相遇的王牌第82章 死局(六)第357章 衝突與強勢第638章 大東北戰略——進攻還是防守第120章 捧殺(三)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346章 失控的中國戰場與波蘭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