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下)

老頭子的詢問讓會議室裡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了陳鋒,對於這個四年前才強勢崛起的副座,會議室裡的這羣高級將官那都是佩服得很,當然了,也有一部分對於陳鋒如今的權勢地位羨慕嫉妒的很,但是更多人卻知道,對於陳鋒這樣獨立發展起來的勢力,羨慕嫉妒是沒用的。

陳鋒看了看老頭子,然後說道:“南下緬甸作戰的必要是有,但是怎麼打派誰去打需要仔細斟酌!”

“哦,肅嚴有什麼意見請說,這件是關乎黨國以及整個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有什麼話請直說!”老蔣道。

陳鋒突然站了起來,環視一週,然後大聲說道:“這南下緬甸作戰不僅僅是我們幾個在這裡說說就行的,是要把幾萬甚至是幾十萬將士送上前線,可以說我們在這裡的幾句話要決定幾十萬將士的命運,所以有些問題我們必須開誠佈公的說出來,也許有些話並不好聽!”

“肅嚴,你是軍委會的副委員長,也是塞北省主席,第八戰區司令長官,以你的身份地位還有什麼讓你不能暢所欲言的,還是那句話,有什麼意見儘管說,就當是爲了那幾十萬將士!”老蔣道。

陳鋒道:“派兵南下緬甸作戰,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我們是去幹什麼了?我們入緬作戰是爲了保護我們的對外通道,是爲了不讓中國孤立,而不是爲了那些英國鬼子,如果這一點搞不清楚。那麼是要吃大虧的!”

主張南下作戰的何應欽起身說道:“肅嚴老弟此話有失偏頗,抗日和支援英國是一起進行的。抗日即援英,不應該分開講。況且根據中英共同防禦意見,中英兩軍爲確保仰光海港之目的,應集結主力在緬泰邊境毛淡棉,登勞山脈及景東以南地區預先構築陣地採取決戰防禦,並將重點指向毛淡棉方面。另以一小部在中緬邊境車裡、臨江間擔任持久防禦,以一部配合艦艇在仰光及仰光海面警戒。”

老頭子也皺了皺眉頭說道:“是啊肅嚴,我們這次南下緬甸作戰就是得到了英軍的邀請。否則的話我們根本就出不了國。根據雙方作戰的指導要領:中英兩軍在車裡、臨江以南亙景東以南克耶邦緬泰國境至毛淡棉一帶構築縱深的據點式堡壘羣陣地,吸引敵人於我主力陣地前,以強大之火力摧毀敵人之攻擊,不失時機轉移攻勢,將敵人包圍殲滅於我主陣地前,再一舉出擊來侵之敵。”

“敵人主力如從中央來犯,我利用既設陣地消耗敵人至一定程度。由景東及毛淡棉兩翼先擊破敵人,將其包圍而殲滅之。敵人主力如由毛淡棉附近來犯,我軍應利用薩爾溫江天險及據點工事吸引敵人於我主陣地前,以強大之火力摧毀敵人攻勢,配合我左翼部隊擊破一部敵人,將敵人主力包圍於毛淡棉海岸附近而殲滅之。敵人主力如由景東來犯。我軍應吸引敵人于山嶽地帶內,以正規戰與游擊戰並用,竭立遲滯敵人,主力從毛淡棉附近出擊,先擊潰敵之一部。截斷敵人後路,包圍而殲滅之。這所有的作戰設想都是根據兩軍共同防禦來制定的。單獨拋開英國人是不行的!”

陳鋒冷笑道:“我們拿英國人當盟友,不見的人家也拿我們當盟友,在英國人看來我們不過是堵搶眼的沙袋,隨時可以丟棄的累贅!”

陳鋒可不是無的放矢,歷史上英國人做的可比陳鋒說的過分多了,這時候的英國也感到綏靖政策在東亞,不能收到理想效果。英國人從日軍進軍越南看出了日本的胃口之大是難以填滿的。對英國來說,確保印度事關重大,然而,保住印度的關鍵在於“守住緬甸,用它作爲保衛印度的最後一道屏障。

此時,英國自己的實力被牽制在歐洲和北非,可以調動到亞洲的力量不多,而印度軍隊雖然兵力很多,但是戰鬥力卻稀鬆的很,如果對抗日軍,希望不大。迷茫中的英國看到中國的抗戰愈戰愈強,英國政府趕忙在1941年1月,任命丹尼斯少將爲駐重慶陸軍武官,開始和中國醞釀中英軍事問題。中國爲了保護滇緬公路這最後的國際運輸線,英國則爲了保護印度的屏障緬甸,兩國簽署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

在英國無暇顧及日本挑戰的情況下,只有藉助中國的抗戰力量來遏制日本的進攻,從而保持英國在亞洲的力量均勢。這就是英國人的目的,只是想利用中國人爲他看家門。從沒有把中國當做真正的朋友。在這種貌合神離的聯盟領導下,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從一開始就似乎已經註定是一場悲劇。

“這怎麼可能,算計我們對他們有什麼好處???”陳誠等人都有些不敢置信。

“好處?如果英國人真的是那我們當盟友,他們就不會出賣中國人的利益像日本人媾和了,如果英國人真的拿中國人當朋友,那他們爲什麼不讓我們提前進入緬甸佈防,而是在仰光淪陷之後才緊急要求我們入緬作戰,英國佬這是既不想讓日軍開進緬甸,同時也懼怕我們中國/軍隊開進緬甸,擔心我們的行動會有損於他們對緬甸的統治,因而遲遲不讓中國軍隊進入緬甸先期佈防。”陳鋒冷冷地說道。

陳鋒說的話他們都知道,蘆溝橋事變,點燃了中日間全面戰爭,開戰一年多後,中國積弱的國力就暴露無遺,軍隊傷亡達一百多萬,裝備也損毀大半,戰場上的物資損失國內無力彌補。要維持抗戰的局面,除了當時政治、經濟、軍事等多種因素外,從國際上輸入大量軍需物資,對於維持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不致崩潰,穩定大後方經濟有重要意義。成爲戰爭中敵我爭奪的首要戰略目標,但武漢會戰後,中國僅剩西南國際運輸線尚可暢通。

英國是一個老牌的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國家,十分自高自大。它向來慣用兩面手法控治歐洲大陸,挑撥戰爭,從中漁利,這是它的拿手好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不久,英國爲了同法國爭奪歐洲霸權,就逐漸支持德國法西斯主義,並妄圖慫動希特勒進攻蘇聯。

正是玩火者必自焚,希特勒並未完全依照張伯倫的意圖首先進攻蘇聯,相反地是在併吞了一系列小國之後,先下手幹掉了法國。隨後英法聯軍在敦克爾克丟盔棄甲大撤退,倫敦一時張皇失措。

英國遠征軍在法國的慘敗,使日本有了敲詐英國的可乘之機,爲了切斷中國西南國際運輸線,動搖中國人的抗戰決心,日本要求英國政府切斷滇緬公路,否則將對英日關係產生嚴重影響。

英國並未接受縱容德國這一教訓,不但沒有對日本法西斯主義者的瘋狂侵略提高警惕,積極在緬甸佈防,反而幻想仍用兩面手法敷衍日本,以保全它在遠東殖民地的大後方,並且同日本正式成立封鎖滇緬路三個月的協定。但日本法西斯主義者並未因英國的拉攏而停止它獨霸亞洲的野心,相反地正是利用這一協定看破英國的弱點。雖然英國拒絕了了日本提出的延長關閉滇緬路的要求。但是不管怎麼說,在這方面英國人出賣了中國政府,其行爲令人心寒和不恥。

陳鋒繼續說道:“丘吉爾是個自私的實用主義者,請求我們南下作戰這是迫不得已纔想出的招數,我們必須小心英國人的陰謀。況且入緬作戰不是說說就可以的,交通工具在哪裡,補給在哪裡,日軍在哪裡、陣地在哪裡、傷員送到哪裡、怎麼處理與當地人的關係,有沒有空中支援,這些問題你們想過沒有,英國人說需要中國人南下作戰我們就眼巴巴的趕着去,這是對幾十萬將士的不負責任。”

“英國殖民主義者既想保護住緬甸以維護其殖民主義的既得利益,卻又不想讓別人插手,尤其害怕中國軍隊進入緬甸,那樣會鼓舞緬甸民族獨立運動的發展,因爲在歷史上中國對緬甸有過很大的影響。我可以斷定,如果我們就這樣急匆匆組織軍隊前往緬甸作戰,必然會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悲劇!”

陳鋒的話擲地有聲,令整個個會議室一下子變的十分寂靜,包括老蔣在在內的所有人都低下頭仔細考慮陳鋒剛纔所說的話。

由於英國一再拖延,中國遠征軍已經錯過了入緬佈防的最佳時間,現在仰光已經淪陷,中國遠征軍這個時候才倉促入緬,再加上缺乏足夠的交通工具和必要的給養,而緬甸境內的自然環境又十分惡劣,南下作戰的前景確實堪憂。

事實也正是如此,由於英國方面的私心,導致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最終以失敗而結束,一部撤退至雲南西部,一部撤退至印度境內。日軍不僅佔領了緬甸全境,切斷了滇緬公路,而且深入到中國滇西怒江兩岸,對中國抗戰的大後方昆明、重慶形成嚴重威脅。

如果英國殖民當局能早點讓中國軍隊在仰光和毛淡棉駐防並預先構築堅固工事的話,緬甸可能不致整個淪陷,中國軍隊也可能不會有數萬人慘死在北緬的野人山中,且由於滇緬公路暢通,中國國內的抗戰也不至於陷入極端艱苦的境地。

第140章 陳鋒的逆襲第一百二百章 一線生機求各種第139章 意外的驚喜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20章 空手套白狼第211章 聯合指揮部第164章 姐妹交心第261章 營救失敗第101章 四子王部落的厄難第474章 談判進行時第113章 救援第449章 陳鋒的想法第155章 揚帆遠航第64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二)第225章 齊聚塞北第402章 奪寶奇兵第223章 亨利第22章 戰爭的號角第245章 獎勵與御前會議第343章 會議1第169章 人才第422章 摧枯拉朽的西歐戰場第270章 四:劍指晉冀第393章 被打悶棍了第647章 大東北戰略——斬龍伏虎第185章 達成共識第213章 反攻(2)第446章 要開戰了第647章 大東北戰略——斬龍伏虎第149章 戰車第398章 談判與重任務第507章 無恥的木村與無恥的日本媒體第153章 光桿司令陳紹寬第464章 石油危機第326章 全殲(二)第151章 中.共來人第155章 揚帆遠航第158章 戰第30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捷報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620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下)第280章 悲催的第四集團軍第573章 孫殿英投敵第59章 喋血孤城之瘋狂地進攻第466章 慘勝第513章 刷存在感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第56章 喋血孤城之炮戰第57章 喋血孤城之轟炸第568章 海軍雄起(八)第39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573章 孫殿英投敵第154章 陳鋒與陳紹寬之間的交易第673章 驚雷行動第375章 序幕——焦頭爛額的彬山元第110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3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83章 破局(一)第639章 大東北戰略——陸海軍部的妥協第538章 岡村的“戰果”第629章 大東北戰略——一觸即發第402章 奪寶奇兵第504章 美國國務卿的口頭聲明第54章 作戰部署第510章 日本高層的恐慌第575章 曾家巖官邸的會議第554章 一條不一樣的路(一)第414章 逼蔣抗日(上)第338章 嚴重的問題第26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戰前部署第216章 徐州變局第473章 血戰烏蘭巴托(下)第60章 喋血孤城之圍點打援第653章 大東北戰略——接收岳父的遺產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91章 糖衣來襲(三)第443章 陳鋒的小激動第531章 崗村赴任第568章 海軍雄起(八)第57章 喋血孤城之轟炸第497章 冀南會戰第462章 6.8大空戰(中)第569章 海軍雄起(九)第74章 撫卹制度第2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暴怒的東條英機第540章 大戰風雲再起第640章 大東北戰略——海軍的首秀第637章 大東北戰略——東北亞戰區第91章 糖衣來襲(三)第129章 中彈第343章 會議1第250章 陳鋒的驚訝第225章 齊聚塞北第176章 殺雞儆猴第57章 喋血孤城之轟炸第62章 喋血孤城之甕中捉鱉第256章 談判2第473章 血戰烏蘭巴托(下)第307章 戰雷(一)第133章 強勢處理
第140章 陳鋒的逆襲第一百二百章 一線生機求各種第139章 意外的驚喜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20章 空手套白狼第211章 聯合指揮部第164章 姐妹交心第261章 營救失敗第101章 四子王部落的厄難第474章 談判進行時第113章 救援第449章 陳鋒的想法第155章 揚帆遠航第64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二)第225章 齊聚塞北第402章 奪寶奇兵第223章 亨利第22章 戰爭的號角第245章 獎勵與御前會議第343章 會議1第169章 人才第422章 摧枯拉朽的西歐戰場第270章 四:劍指晉冀第393章 被打悶棍了第647章 大東北戰略——斬龍伏虎第185章 達成共識第213章 反攻(2)第446章 要開戰了第647章 大東北戰略——斬龍伏虎第149章 戰車第398章 談判與重任務第507章 無恥的木村與無恥的日本媒體第153章 光桿司令陳紹寬第464章 石油危機第326章 全殲(二)第151章 中.共來人第155章 揚帆遠航第158章 戰第30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捷報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620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下)第280章 悲催的第四集團軍第573章 孫殿英投敵第59章 喋血孤城之瘋狂地進攻第466章 慘勝第513章 刷存在感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第56章 喋血孤城之炮戰第57章 喋血孤城之轟炸第568章 海軍雄起(八)第39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573章 孫殿英投敵第154章 陳鋒與陳紹寬之間的交易第673章 驚雷行動第375章 序幕——焦頭爛額的彬山元第110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3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83章 破局(一)第639章 大東北戰略——陸海軍部的妥協第538章 岡村的“戰果”第629章 大東北戰略——一觸即發第402章 奪寶奇兵第504章 美國國務卿的口頭聲明第54章 作戰部署第510章 日本高層的恐慌第575章 曾家巖官邸的會議第554章 一條不一樣的路(一)第414章 逼蔣抗日(上)第338章 嚴重的問題第26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戰前部署第216章 徐州變局第473章 血戰烏蘭巴托(下)第60章 喋血孤城之圍點打援第653章 大東北戰略——接收岳父的遺產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91章 糖衣來襲(三)第443章 陳鋒的小激動第531章 崗村赴任第568章 海軍雄起(八)第57章 喋血孤城之轟炸第497章 冀南會戰第462章 6.8大空戰(中)第569章 海軍雄起(九)第74章 撫卹制度第2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暴怒的東條英機第540章 大戰風雲再起第640章 大東北戰略——海軍的首秀第637章 大東北戰略——東北亞戰區第91章 糖衣來襲(三)第129章 中彈第343章 會議1第250章 陳鋒的驚訝第225章 齊聚塞北第176章 殺雞儆猴第57章 喋血孤城之轟炸第62章 喋血孤城之甕中捉鱉第256章 談判2第473章 血戰烏蘭巴托(下)第307章 戰雷(一)第133章 強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