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節 襄漢失守

隨着襄垣、邢州兩戰的勝利,並隨着西野招討司在長冶,中野招討司在邯鄲,準備與河東河北的金兵決戰,大河以北的形勢向着對宋軍有利的方向發展。

但就在這時,襄漢失守。

在金兵佔據洛陽以後,扼守伊陽縣風牛山寨的翟興一軍,成爲金兵的心腹大患。金兵爲了圍攻汴梁,不斷髮動軍事行動,肅清汴梁外圍,終於在紹興元年年底擊殺了翟興。

翟琮忍痛發憤,繼承父志。他聯合宋朝神武左副軍統制、襄陽府、鄧、隨、郢州鎮撫使、兼襄陽知府李橫和隨州知州李道,向僞齊發動進攻。雖然翟琮的軍力已大爲削弱,李橫也兵少糧乏,裝備頗差,但金兵中的籤軍紛起響應,北伐的進展相當順利。

籤軍的起義者,主要有兩部分隊伍。牛皋、趙起、朱全、牛寶、朱萬成等軍歸附於李橫,董先、張玘、董震等軍歸附於翟琮。

紹興二年,李橫與牛皋、彭玘等軍克復了汝州、潁昌府、信陽軍等地。已經降金的唐州知州胡安中也由李道招降。

翟琮部署董震、張玘、董貴、趙通諸部攻入西京河南府,處決了發掘宋朝皇陵的降金河南尹孟邦雄。軍事上的節節勝利,使翟琮一軍很快便控制了東至鄭州,西至京兆府的廣大地域。重圍中的汴梁也遙遙在望。

翟琮和李橫兩軍從西面和南面兩個方向進逼開封府,三月間,金朝元帥左都監完顏兀朮會合李成所率二萬籤軍,在開封城西北牟施岡同宋軍會戰。李橫、牛皋等軍沒有鎧甲,被金方重甲騎兵擊潰。

宋軍從此一蹶不振,短短數月之間,不僅伊陽縣的風牛山寨、鄧州、隨州、唐州、襄陽府等地相繼陷落,連處在較近後方的郢州也被敵軍攻佔。李橫、翟琮、牛皋、董先、李道、張玘等先後退到江南西路。

此時,岳飛正駐守在江南西路“剿賊”,即對付當地的民亂。他聽聞李橫牛皋等到了洪州,便急忙趕去相見。

此時,擔任江南西路安撫使的,乃是朱勝非,和太后朱鳳漣認過本家。

岳飛對朱勝非說:“自從金兵圍攻汴梁,微臣無時不刻不想着前去解救,但苦於行在始終要飛在江南剿賊,報國之心不得施展。眼下金賊已經取了襄漢,只怕我們不應戰也不行了。”

按照岳飛的想法,不說臣子的本份,朱勝非是太后的本家兄弟,妹妹有難,還不該趕緊去救援麼?

“救援汴梁這等大略,自當由朝廷決之,鵬舉不可妄加評論。”朱勝非善意的規勸。

“相公可是需要汴梁的旨意?末將不才,願到汴梁去請旨。”

“汴梁被圍,消息不通,我們還是靜候行在的決斷吧。”

岳飛便只得默默的退了出來,門口卻遇見一條大漢,正在等他:“敢問是嶽鎮撫?”

“敢問你是?”

“末將牛皋。” 牛皋宇伯遠,汝州魯山人,他比岳飛年長十六歲,時年已四十七歲。牛皋當過弓手,曾組織當地民衆抗金,在京西路一帶與敵軍進行十餘戰,每戰皆捷。

“聽聞鎮撫力主救援汴梁,末將感奮,願爲鎮撫馬前小卒。乞聽節制。”

“未準朝旨,不敢拘收”,岳飛知道牛皋所部也有萬餘人,也欣賞牛皋是條好漢,便請他“前來江州權行駐紮。”

在江州,岳飛如同受困的猛虎,不得不收斂雄心,等候行在的均旨。而此刻,汴梁的局面進一步緊張起來。

紹興二年十月底的汴梁,已經是一片戰場,在城牆外一週半徑十里的範圍內,見不到一丈見方的平地,到處溝壑縱橫。

在防禦圈的最外圍,與潁昌府遙遙相望的地方,人稱“石將軍”的石勇正在指揮手下的軍漢們挖坑。

已經升爲指揮使的石勇對老搭檔薛永道:“叫大家動作快點,巡視官就要來了。”

薛永這一干背嵬軍的學員跟着呼延庚進了汴梁,就地官升三級,打散後成爲各個巡防營的指揮使和虞侯。

薛永懶洋洋的躺着,享受着冬日暖陽:“巡視官可難伺候了。這次我可不陪着,他們要逛,你帶着去。”

巡視官難伺候,這是衆所周知的。這個認爲戰壕挖得過窄,影響運送傷員;另一個認爲戰壕挖得太寬,連戰馬都可以跳下來,還有什麼用?第三個會認爲胸牆築得太矮,與金兵對射時護不住人;再來一個要求把胸牆全部剷平,伏在壕溝裡就夠了,胸牆相反妨礙衝殺出去。

而真正負責指導挖戰壕的單廷珪將軍,只是在每次戰後來查看一番:“大家要盡心,把壕溝都挖好了。”

至於該怎麼挖戰壕,聖水將軍完全不知道:“本將只待宣帥一聲令下,就往溝裡灌水。”

待單廷珪走後,團練使林沖又會到來,將兩人大罵一頓:“一個石頭人,一個病老虎,什麼時候才能把戰壕挖好呢?”

這就是在汴梁的最外圍每天的常態。

兩人正在閒聊着,來了一個傳令兵:“校尉,團練使找你前去說話。”

由於在朝廷的官職爵體系中,代表地位高低的本官,從刺史以下,正六品上到無品一共二十級官銜,都稱爲校尉或者副尉,因此小兵們也稱這些低級軍官爲校尉。

石勇咳嗽一聲:“召誰,我?你知道是什麼事情嗎?”汴梁圍城也好幾個月了,每日無非就是抵禦金兵的進攻,或者準備抵禦金兵的進攻。現在團練使叫他去,莫非想來一個短促出擊?

“老天爺知道,傳令兵全給派出去了。各個指揮使都要去。”

“那好吧。”石勇吩咐薛永,“你帶着兄弟們在這繼續挖坑,我去去就來。”

石勇來到團部,刺史以及團練司通判都不在,一干機宜們圍在一起,竊竊私語,石勇問他們,他們卻搖搖頭,什麼也不說。

只有另一個指揮的焦挺在。石勇知道這是個三棍子打不出個屁的人,也就沒有問他。

這時,一個人風風火火的進來:“你們知道嗎,咱們外圍沒人了。”

第九十三節 勸說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泗第二百二十四節 張浚第四十三節 爵帥由來第二百一十五節 愛國賊第二百五十六節 獻俘第七節 魯達第二百一十九節 儲君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二百五十八節 搶位第七節 魯達第五十節 旁牌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二百二十四節 張浚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一百七十四節 前途第一百五十九節 候援第一百六十八節 京兆府第七十三節 小戰第八十四節 援魏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三節 郭永第五十八節 不定第二百五十五節 背水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二百二十八節 惑敵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第三節 真相第一百一十四節 苦難行軍第五節 潰兵第九十九節 幼犬對弱雞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十七節 京東東路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四十四節 拒馬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一百二十節 遇伏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一百六十八節 京兆府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四十節 定製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四節 棣州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一百三十六節 責任之爭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二十八節 戰守第一百八十四節 幕府第九十節 保塞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四十四節 該當如何是好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六十三節 老營第二百三十二節 迷惑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十九節 束伍第四十六節 旋風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四十九節 任命第四十二節 逃難第八節 金慄山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第十節 戰長安(二)第一百零四節 徹查第九十節 會戰的一致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三十三節 白袍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二百五十四節 細紅線第九十五節 參劾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十九節 陣地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四節 體系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五十九節 北上支隊第九十八節 改元
第九十三節 勸說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泗第二百二十四節 張浚第四十三節 爵帥由來第二百一十五節 愛國賊第二百五十六節 獻俘第七節 魯達第二百一十九節 儲君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二百五十八節 搶位第七節 魯達第五十節 旁牌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二百二十四節 張浚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一百七十四節 前途第一百五十九節 候援第一百六十八節 京兆府第七十三節 小戰第八十四節 援魏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三節 郭永第五十八節 不定第二百五十五節 背水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二百二十八節 惑敵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第三節 真相第一百一十四節 苦難行軍第五節 潰兵第九十九節 幼犬對弱雞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十七節 京東東路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四十四節 拒馬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一百二十節 遇伏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一百六十八節 京兆府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四十節 定製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四節 棣州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一百三十六節 責任之爭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二十八節 戰守第一百八十四節 幕府第九十節 保塞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四十四節 該當如何是好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六十三節 老營第二百三十二節 迷惑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十九節 束伍第四十六節 旋風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四十九節 任命第四十二節 逃難第八節 金慄山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第十節 戰長安(二)第一百零四節 徹查第九十節 會戰的一致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三十三節 白袍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二百五十四節 細紅線第九十五節 參劾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十九節 陣地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四節 體系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五十九節 北上支隊第九十八節 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