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節 李隆基下野

?折騰了整整一個白天,影響中國歷史走向的馬嵬坡兵變終於平息,唐軍將士們找地兒安歇了,廣袤寂寞的土地,終於再一次獲得了安寧。[燃^文^書庫][www].[774][buy].[com]

隨行的將士們進入了夢鄉,唐玄宗李隆基的世界還醒着,這一夜,對於唐玄宗李隆基來說,是從神變成人的轉折,在那一刻,他失去了全部的權威,以及至高無上的尊嚴,無憂無慮的生活結束了。毫不客氣的說,這樣的反差十分巨大,不管誰碰上了這樣的事情,都肯定是一個不眠之夜。

第二天一早,又到了出發的時候,隨行的將士集體待命。按照慣例,唐玄宗李隆基進行了早點名。這一點名就壞了,李隆基悲哀地發現,大臣們要麼跑了,要麼死了,只剩下了左相韋見素一人。

看到孤零零的一個小弟聽候吩咐,唐玄宗李隆基悲從心來,幾乎要痛哭一場。不過,事已至此,說什麼都沒有用了,要做的事就是補齊差額。李隆基下達了詔令,任命韋見素的兒子韋諤爲御史中丞、善後事宜總監,替李隆基掌管日常事務。

唐玄宗李隆基解決了身邊的問題,馬上命令啓程,因爲這個地兒傷感,他是一分鐘也不願意待了。不過,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將士們圍着皇帝起鬨,就是不邁一步。

看到這種情景,唐玄宗李隆基蒙了,宰相楊國忠死了,大臣們都跑光了,就剩下朕一個人了。已經把朕整成了嚴格意義的孤家寡人,你們還有什麼不滿意的,要弄哪樣?

“楊國忠那廝謀反,我們把他殺了,現在卻要去楊國忠的老巢劍南。那裡是楊國忠的地盤,知道我們殺了楊國忠,還能饒了我們?因此,那個地兒我們是不去的。”士兵代表給了唐玄宗李隆基答案。

將士們的要求並不過分,因爲這是一個現實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很難得到圓滿的解決。現在,黃河流域烽火連天,富庶的江南太遠,西北緊靠吐蕃,還有死灰復燃的突厥,這些都是不可取的地方。關中、成都山水相連。到那裡是最安全的,如果不去劍南。還能去哪裡呢?

唐玄宗李隆基無奈,只好召集大臣、內侍,以及軍隊的將領們開會研究今後的去向。

在沒有絕對權威的情況下,會議的主題很容易不受控制的跑偏,這一次就是如此。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主意,河西、隴右、太原都成了選項,有些長安籍的官員更搞笑,提出了回長安的建議。

這些主意沒有一個好的,唐玄宗李隆基苦瓜着臉。如果放在以前,他早就火冒三丈了,可是,現在不成了,這些挎着洋刀的大兵都火着呢,一個不高興就會惹出另一場變故。

看到李隆基的表情難看,韋諤提出一個折中建議。說道:“叛軍奪取潼關,長安無險可依,再回長安就是找死。既然大家不願意去劍南,那就去扶風郡,然後再商量最終目的地。”

扶風郡的郡治爲雍縣(今陝西風翔縣),距離這裡很近。

既然大家東拉西扯。那還不如找個就近的地兒,於是,韋諤的主意得到了幾乎一致的擁護,向扶風郡進發的目標確定下來。

所謂禍不單行。就在唐玄宗李隆基剛要離開的時刻,附近的百姓自發的集中起來,擋住了他的去路。

百姓們圍着唐玄宗李隆基質問,李家的祖宗陵墓都在這裡。難道皇帝就這麼丟開百姓走了麼?

百姓們的質疑很有道理,唐玄宗李隆基被整得啞口無言,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於是,索性將難題留給太子,讓太子李亨斷後,安撫羣情激昂的百姓。

百姓攔住太子李亨的馬頭說道:“天下之大,皇帝可以到任何地方,可是我們小民只有這一畝三分地,不能離開。我們願意帶領子弟跟隨殿下一起破賊,收復長安!”

說話間,人越聚越多,轉眼已經有數千人的規模。

百姓們越聚越多,太子李亨的手下手忙腳亂,但是,李亨的表現卻是輕鬆無比。所謂時勢造英雄,對於李亨來說,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自古以來,皇位繼承人和皇帝之間的關係很微妙,唐玄宗李隆基與太子李亨之間一直面和心不合,如果不是因爲李亨能夠隱忍,小命早就丟了。

太子李亨活在父親李隆基的陰影之下,可謂度日如年,馬嵬坡百姓擋路,正好給了李亨與父親李隆基分道揚鑣的藉口。是啊,窩窩囊囊的當了20多年的太子,誰不想說了算一回!這樣的機會當然不能放過。

於是,藉着百姓擋道的理由,太子李亨決定與唐玄宗李隆基分道揚鑣,走自己的路。隨便應付了百姓們幾句,李亨率領飛龍軍另闢蹊徑,走上了另一條道路。

在太子李亨和百姓們討價還價的時刻,唐玄宗李隆基一行來到了岐山。

這個岐山就是“鳳鳴岐山”傳說發生的地方。

在這裡,唐玄宗李隆基等候了很久,終於得到了太子李亨走上了另一條路的確切消息。他在一瞬間就明白了,仰天長嘆:“這都是命啊!”

唐玄宗李隆基平安進入扶風郡,總算安穩了,然而,此地距離長安很近,叛軍騎兵一個衝鋒就能趕到,因此,這裡不是久留之地,應該繼續向劍南出發。但是,此時已經完全失控,軍隊沒有任何紀律可言,將士們甚至無視唐玄宗李隆基的存在,陳玄禮都沒有辦法管束自己的士兵了。

時至今日,大勢已去,唐玄宗李隆基無奈了,只能聽任事情繼續惡化。

正應了那句話,“車到山前必有路”。就在唐玄宗李隆基走投無路的關頭,從四川運來的10萬匹彩絹送到了扶風郡。

看到堆積如山的寶貝,唐玄宗李隆基馬上來了主意,命人將彩絹堆到地上,一幅一幅的打開,然後讓龍武大將軍陳玄禮集合禁軍將士。

彩絹在陽光下發出了異樣的光芒,禁軍將士的眼睛當時就直了。

唐玄宗李隆基走到了驛站的二樓,鼻涕一把淚一把的發表了演說,演說的內容很長,大致就是如下:“我老糊塗了。用人不當,才導致這場叛亂,敵人勢大,我避敵鋒芒,離開了長安,因爲走得倉促,沒有讓你們和妻子兒女告別。待遇又不好,一路勞累。我很不好意思。現在,你們領着彩絹,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原諒一個老人吧,我和自己的孩子們到成都,你們到長安後,別忘了替我向你們的家人問個好。”

不得不說,唐玄宗李隆基畢竟是皇帝,掌控人心的能力煉的爐火純青、無人能及,如此低聲下氣。禁軍將士們都受到了感動。人啊,都是感情矛盾的動物,一感動,就覺得自己不是東西,於是,將士們痛哭流涕,紛紛表態道“陛下。我們都錯了,從今而後,誰敢對陛下不尊重,就是狗孃養的!我們都不走了,保護陛下入川。”

唐玄宗李隆基成功的忽悠了禁軍,但是。他已經對這些人失去了信心,於是說道:“出門在外不容易,是去是留,隨你們的意吧!”

將士們指天畫地的表態,忠於陛下,永不背叛。

毫無疑問,唐玄宗李隆基的演講是成功的。從此,軍心穩定了下來。

唐玄宗李隆基一路辛苦跋涉,一個多月後,逃難的隊伍平安的越過了劍閣,進入劍南節度使的防地,徹底安全了。不過,這一路夠艱難的,到達成都時,扈從官吏軍士總共1300人,宮女僅剩下24人而已。

不過,最艱難的時期熬過去了,唐玄宗李隆基平安到達了成都,又過上了錦衣玉食的日子,而和他分道揚鑣的太子李亨的日子卻是十分的難過。

在脫離了父親的羽翼之後,太子李亨選擇了朔方。

太子李亨選擇朔方的原因很簡單,朝廷最安穩的地方就是四川,但那裡老爹選擇了,自己就不能去了。中原戰火熊熊,江南也是叛亂不斷,剩下的地兒不多了,朔方是郭子儀的大本營,那裡兵強馬壯,而且距離不遠。

朔方就在今天的寧夏,首府是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南)。

這地兒最早是多民族雜居的地區,漢人和吐蕃人居多。過了很多年,來自青藏高原的党項人在黃河流域崛起,靈州成了西夏的首都。不過,這是以後的事。

在這裡多說一句,西夏建國,也是付出了慘重代價的。在安祿山的叛軍進入長安以後,從青藏高原遷移到中原的党項人首先出兵,在沒有任何援助的情況下,在長安城外和安祿山的叛軍血戰,很多貴族英勇殉國。

得知了党項人的英勇無畏,李亨大爲感動,因此發出詔令,允許党項人在西北居住。

党項人獲得了生活的空間,以後纔有了西夏党項帝國。

這是後話,還是言歸正傳吧。

從馬嵬坡到達靈州,必須渡過渭河,太子李亨一行人就被渭河攔住了去路。

渭河水流湍急,又沒有船,將士們只能拽着馬尾巴過河。騎兵渡過去了,步兵沒有馬尾巴可拽,唯有望河興嘆,無奈之下,只好就地解散,該幹嘛幹嘛。

總算渡過了渭河,然而,太子李亨的人馬幾乎減少了一大半。

由於擔心遭遇叛軍的阻擊,太子李亨命令軍隊強行軍,一日一夜急行軍300餘里。就是如此的亡命逃跑,也沒有躲過叛軍的追擊。好在李亨窩囊,兒子還行,在兒子李倓(音談)的指揮下,唐軍“一日百戰”。

一日百戰,這肯定有忽悠的成分,爲太子李亨臉上貼金的,不過,仗肯定沒少打,人也沒少死。誰也架不住這麼折騰,最後,太子李亨的身邊只剩下數百將士。

太子李亨就帶着這一支可憐的小部隊,輾轉來到了平涼郡(寧夏固原縣)。

平涼郡地廣人稀,但這裡盛產戰馬,因此,太子李亨很快得到了數萬匹戰馬。

太子李亨手中有了戰馬,於是豎起招兵旗,招募了500士兵,有這些人馬打底,李亨的軍事力量有了一點模樣。

不過,平涼郡地廣人稀,招不到多少軍隊。很難有大的發展,因此,太子李亨“未知所適。”

李亨在這個荒涼的地方不知所措,似乎日暮途窮,然而,只要不死就有救,一個人活着。總會有轉機的,這一次也不例外。得到了太子李亨在平涼郡的消息。朔方節度判官、節度使留後杜鴻漸敏銳的發現機會到了。

杜鴻漸馬上召開擴大會議,和六城水運使魏少遊、節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盧簡金等人商議,說道:“平涼地廣人稀,不是屯兵之處,必欲制勝,非朔方不可。如果我們奉太子李亨爲主,以此爲號召,用不了幾天,各地的豪傑就會投奔。大兵一舉,可復二京。”

杜鴻漸說得極有道理,但是,說話聽聲,鑼鼓聽音,在他的字裡行間就可以看到,他是藏着私心的。這一點不難發現。因爲如此一來,他就成了從龍之臣,以後的發展前途無量。實際情況也是如此,李亨稱帝以後,他的地位直線上升,成了中央領導。

這就是所謂的“時勢造英雄”吧!

對於杜鴻漸抱大腿的主張。這是人人沾光的好事,當然不會有異議。於是,杜鴻漸火速派使者到平涼,給太子李亨送來了邀請函和朔方地區的將士、馬匹、兵器、糧食、軍用物資等花名冊。

看到了邀請函和花名冊,太子李亨一直忐忑不安的心終於放下了,這些天的奔波有了回報,自己終於成了有錢人了!

太子李亨馬上命令啓程。抵達靈武郡。

太子李亨進入了靈武,杜鴻漸等人馬上忙乎起來,爲李亨登基做準備。不過,讓他們意外的是,李亨似乎並不領情,嚴詞拒絕了他們懇請稱帝的無理要求。

自古以來,沒有誰不羨慕當皇帝,特別是有資格的人更想,李亨當了幾十年的太子,就是爲了當皇帝,這一點毫無置疑的成分。然而,李亨也有難言之隱,在孝字當頭的那個時代,在唐玄宗李隆基還在成都發號施令的時刻,他急於將自己扶正,毫無疑問會在歷史上留下罵名。因此,李亨堅決不同意。

杜鴻漸不幹了,自己費了那麼大的勁兒,不就是等着你當皇帝,我們也高升麼。你思想落後,不思進取,這不是耽誤我們進步麼!於是,他對太子李亨說道:“將士們都是關中人,這些人日夜思念家鄉。他們拋家舍業,不遠萬里跟隨殿下來到邊塞,就是想立下大功。如果殿下寒了他們的心,以後再想收攏人心就難了。願殿下不要顧及個人名聲,滿足大家的心願吧,這不僅是您的責任,也是爲江山社稷着想!”

太子李亨的腦袋搖得像撥浪鼓,饒你是巧舌如簧,俺就是不答應。

按理說,這樣大逆不道的勸說,太子李亨應該勃然大怒纔對,但他只是搖頭。杜鴻漸明白了,這是太子李亨欲擒故縱的把戲,於是,那就繼續表演,將戲份做足了。

杜鴻漸聯絡了當地很多的官員,聯名寫勸進書,上一次不行,那就繼續上!

就是如此,在拉拉扯扯中,勸進書一直上了5次。

戲份差不多了,再演下去容易齣戲。太子李亨不在裝逼了,說了一句:“你們這是逼我不忠不孝啊!好吧,看在平叛的份兒上,我同意了。”

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太子李亨在靈武城的南門城樓,舉行了簡單甚至簡陋的登基儀式,是爲唐肅宗。登基後,改年號爲至德,並且將當年改爲至德元載,唐玄宗李隆基被推尊爲太上皇。當天,唐肅宗李亨就派使者前往四川,向榮升太上皇的李隆基報告這一消息。

那一天,唐肅宗李亨的內心是複雜的。多年來險象環生的太子生涯從此劃上句號,多年的政治對手楊國忠也已死翹翹了,今日登基,終於可以自由的呼吸。但是,叛軍已佔據了兩京,氣焰熏天,收復失地,重整河山的重擔依然沉重。

唐肅宗李亨暗暗思索,自己的肩膀能扛得住這如山的重擔麼?

答案很簡單,沒人逼你上賊船,幹不了也得幹。

當年的八月十二日,唐肅宗李亨派出的使者輾轉來到成都,將李亨的書信轉達給了昔日的唐玄宗李隆基。

使者知道自己送的是什麼信,因此,規規矩矩的跪着,頭都不敢擡。

唐玄宗李隆基看到太子李亨已經擅自登基的消息,心情五內雜陳,當年自己設計將父親逼成太上皇,登上了皇帝寶座。現在,歷史再一次重演,自己被兒子逼成了太上皇,或許這就是報應吧!

在那一刻,唐玄宗李隆基心灰意冷,經過了這麼大的挫折,他不想再去作無謂之爭,既然兒子想要那就拿去吧,畢竟早晚都是他的。

想到這裡,唐玄宗李隆基哈哈大笑着說道:“吾兒應天順人,我還有什麼可擔憂的!”

唐玄宗李隆基真是個人物,心裡恨不得殺人,但依然笑得出來,從此一點看,他就是一個英雄。

4天以後,唐玄宗李隆基下詔:從現在開始,朕的“制”(詔書)、“敕”(敕令)改稱“誥”,官員給朕上書一律稱“太上皇”;以後的軍國大事,皆由皇帝先行裁決,然後報給朕知。等到收復長安,朕就什麼事也不管了。

兩天以後,唐玄宗李隆基在成都登上高臺,舉行了傳位儀式,命侍中韋見素、宰相房綰等人攜帶傳國玉璽以及冊封李亨爲皇帝的詔書啓程,前往靈武傳位。

從這一天開始,唐玄宗李隆基自稱太上皇,不再過問國家大事,他的時代結束了。

宋代史學家範祖禹評價說:唐肅宗李亨至靈武稱帝,此乃“太子叛父”,是“不孝”。也就是說,是一次未經唐玄宗李隆基許可的擅立,儘管李隆基被迫承認了既成事實。

第80章 受命出征第160章 社會大哥哥舒翰第137章 勒索第59章 神秘的女孩第110節 馬老四來了第120章 楊釗改名第173章 決死一戰第187章 青燈古佛奈何天第29節 煙花去哪兒了第89章 逃出生天第233章 高仙芝的神箭第211章 鴕鳥比賽第286章 叛軍如火第90節 梟雄末日第55節 一路向西第70節 遊擊將軍第64節 劉三哥第309節 李隆基下野第262章 不請自到的安祿山第210章 漢家奴第242章 戰火再一次燃燒第253章 陌刀軍破敵第166章 上野寺溝第65章 段秀實發威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136章 程千里敗了第213章 阿萊拉第90節 梟雄末日第207章 穆斯林總督的戰爭第183章 抱得美人歸第166章 上野寺溝第273章 臨危受命第82節 雪夜突擊第116章 拜會虢國夫人第47節 死到臨頭第7節 相約從軍第254章 穆斯林總督的猶豫第270章 搞死吉溫第14節 強盜打劫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13節 波斯美女第228章 祭告河神第44節 大老闆鮮于仲通第65章 段秀實發威第116章 拜會虢國夫人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252章 對陣怛邏斯城下第91章 別了,突騎施第139章 盾兵婆勒川第189章 翠兒第96章 夫蒙靈察大帥第105章 圍魏救趙第271章 聯手哥舒翰第307節 可恥的西原大敗第72節 血戰第48節 烏雞變鳳凰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14節 強盜打劫第89章 逃出生天第69節 死到臨頭第214章 會晤卡赫塔巴第38節 大賀氏第324章 沒有贏家的北邙山之戰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315節 太原保衛戰第180章 兄弟相會第315節 太原保衛戰第286章 叛軍如火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25節 輪臺大捷第139章 盾兵婆勒川第154章 死亡行軍第34節 奈何做賊第185章 面聖第267章 虢國夫人思春了第65章 段秀實發威第69節 死到臨頭第116章 拜會虢國夫人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127章 彩雲之南的南詔第132章 王忠嗣拒戰第109節 深夜求救第326節 李抱玉和白孝德第264章 安祿山逃出生天第222章 大食突襲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95節 馬老四第66節 兵變第144章 波斯奴第34節 奈何做賊第41節 裡應外合第233章 高仙芝的神箭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177章 京城告御狀第57節 路遇屍體第141章 說降阿弩越城第10節 從軍第167章 吐蕃贊普第160章 社會大哥哥舒翰第326節 李抱玉和白孝德
第80章 受命出征第160章 社會大哥哥舒翰第137章 勒索第59章 神秘的女孩第110節 馬老四來了第120章 楊釗改名第173章 決死一戰第187章 青燈古佛奈何天第29節 煙花去哪兒了第89章 逃出生天第233章 高仙芝的神箭第211章 鴕鳥比賽第286章 叛軍如火第90節 梟雄末日第55節 一路向西第70節 遊擊將軍第64節 劉三哥第309節 李隆基下野第262章 不請自到的安祿山第210章 漢家奴第242章 戰火再一次燃燒第253章 陌刀軍破敵第166章 上野寺溝第65章 段秀實發威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136章 程千里敗了第213章 阿萊拉第90節 梟雄末日第207章 穆斯林總督的戰爭第183章 抱得美人歸第166章 上野寺溝第273章 臨危受命第82節 雪夜突擊第116章 拜會虢國夫人第47節 死到臨頭第7節 相約從軍第254章 穆斯林總督的猶豫第270章 搞死吉溫第14節 強盜打劫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13節 波斯美女第228章 祭告河神第44節 大老闆鮮于仲通第65章 段秀實發威第116章 拜會虢國夫人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252章 對陣怛邏斯城下第91章 別了,突騎施第139章 盾兵婆勒川第189章 翠兒第96章 夫蒙靈察大帥第105章 圍魏救趙第271章 聯手哥舒翰第307節 可恥的西原大敗第72節 血戰第48節 烏雞變鳳凰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14節 強盜打劫第89章 逃出生天第69節 死到臨頭第214章 會晤卡赫塔巴第38節 大賀氏第324章 沒有贏家的北邙山之戰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315節 太原保衛戰第180章 兄弟相會第315節 太原保衛戰第286章 叛軍如火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25節 輪臺大捷第139章 盾兵婆勒川第154章 死亡行軍第34節 奈何做賊第185章 面聖第267章 虢國夫人思春了第65章 段秀實發威第69節 死到臨頭第116章 拜會虢國夫人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127章 彩雲之南的南詔第132章 王忠嗣拒戰第109節 深夜求救第326節 李抱玉和白孝德第264章 安祿山逃出生天第222章 大食突襲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95節 馬老四第66節 兵變第144章 波斯奴第34節 奈何做賊第41節 裡應外合第233章 高仙芝的神箭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177章 京城告御狀第57節 路遇屍體第141章 說降阿弩越城第10節 從軍第167章 吐蕃贊普第160章 社會大哥哥舒翰第326節 李抱玉和白孝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