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面聖

?雖然長安城仍然沉浸在黎明的寂靜之,但大明宮卻是另一番景象。///在大明宮的紫宸殿,大殿氣勢宏輝,爐火熊熊,燈光耀眼,驅散了黎明前的黑暗。

今天的早朝,是大唐帝國最高級的軍事政治會議,朝廷三品以的大員雲集於此,其不乏年高德勳的李家王爺。高仙芝等人雖然在安西的地位無崇高,但在這裡,卻是級別最低的,根本沒資格走在前面,因此被安排在王公和大臣們的最後的位置,等候天子的宣召。

任何場合,明星總是最後一個出場的,這次也不例外。

在大臣們的焦急等待,大幕終於拉開。隨着一陣悅耳的絲竹音樂聲,手捧香爐等物件的太監和宮女們們魚貫而入,分列兩廂。隨即,在高力士的攙扶下,唐玄宗李隆基步履瞞珊的走進來,站在丹闕之,掃視了衆臣一眼,然後慢慢的坐在了龍牀之。

羣臣們很驚訝,今天早朝不過是一個普通的日子,唐玄宗李隆基沒有穿鬆軟舒服的着常服,而是服袞冕,太監、宮女前導,樂隊伴奏出行,這是極不常見的。

大唐朝廷的早朝參拜有3種不同的舉行時間和形式,一種是元日和冬至日舉辦的大朝會,最隆重,需要有“大陳設”,“展宮懸鼓吹,陳車輅輿輦,”皇帝“服袞冕,御輿以出,曲直華蓋,警蹕侍衛如常儀”,接受羣臣客使朝參禮賀。

一般的情況下,是在幾個小太監的服侍下,皇帝穿着常服出面接見羣臣,聽取日常的工作彙報。

這一次例外,雖然不如大朝會,但儀式較往日隆重得多,一般來說,只有在接見外國使節纔會如此。如此排場,羣臣們料定,今天將有重大的事情發生。

不過,這只是朝臣們的猜測,皇帝出場,這是人世間最大最亮的明星,羣臣們沒有因此忘了禮節,整齊劃一的山呼舞蹈,“殿皆呼萬歲。”

羣臣拜舞已畢,李隆基開腔了,說道“今日早朝,朕也偷個懶,別的事不議了,有着急的事兒,都交給宰相。你們也閒閒,當朕看你們勞苦功高,給你們放個假。”

李隆基雖然在溫柔鄉泡酥了骨頭,但國家大事還是一絲不苟的,沒有不在早朝聽取羣臣彙報國家大事的先例。今天打扮的如此隆重,而不管國家大事,這很令人費解。羣臣不明所以,但不敢議論,齊聲說道“吾皇英明,臣等謝萬歲。”

李隆基揮了揮手,止住了羣臣的阿諛奉承,回頭問高力士,說道“去問問,高仙芝等人到了沒有?”

“大家宣召,這是莫大的榮耀,高仙芝豈能不來,早到了,大家。”高力士小聲的說道。

李隆基微微點了點頭,吩咐道“那宣來吧。”

“是,大家。”高力士說着,走前幾步,大聲說道“萬歲有旨,宣高仙芝等安西都護府有功將士入朝拜見。”

高仙芝等人聽到了宣召,立刻邁着碎步,快步走到丹闕之下,“撲通、撲通”跪倒在地,山呼舞蹈,高聲大呼“吾皇萬歲,萬萬歲!”

李隆基微笑着揮揮手,說道“世哪有不死的人,朕也早晚要死的,喊一兩聲讓朕高興高興算了,這麼大聲多累。說說吧,你們都叫什麼名字?”

高仙芝、封常青和席元慶大聲報出了自己的名字。

李隆基依然微笑着,說道“李嗣業沒來,兵部已經呈了他的表章。李嗣業英勇豪邁,朕也是如雷貫耳啊,朕以後自然會見他一面。今日早朝,朕要表彰你們,是想讓羣臣們看看,朕是不會忘記爲國家流血犧牲的勇士們的。”

高仙芝等人熱淚盈眶,齊聲歡呼“吾皇萬歲!”

李隆基滿意的接受了邊將的歡呼,當初,在高力士呈了邊令誠的密信以後,他很爲夫蒙靈察的膽大妄爲震驚,因此,當即作出決定,剝奪了夫蒙靈察的軍職,讓高仙芝坐了帥位。對於被剝奪了一切職務的夫蒙靈察,李隆基故意沒有調他回京,是想看看,高仙芝是如何對待老領導的,邊令誠的密報讓他滿意。今日一見高仙芝,頓覺英姿颯爽,感到自己沒有用錯了人。

李隆基年老體衰,老人的心態嚴重,看到這幾員大將都過了而立之年,於是問起了家務事,說道“你們立有戰功,朕都賞了,全國各州府都接到了邸報,大臣們也都知道了,朕不再重複了。不過,幾位愛卿立了大功,給國家長了顏面,這些補償是不夠的。朝廷的福廕榮及子孫,將你們兒子的名字報到有司,朕要封賞他們。”

高仙芝和席元慶齊齊的回答道“萬歲,我等尚未婚配,請萬歲收回成命。”

李隆基頗感怪,心裡也有些不高興,邊關大帥,沒有一個人質扣在京城,讓自己很不放心。但這話不能說出來,於是故作親切的問道“你們都過了而立之年,難道還沒有婚配?你們不要告訴朕,你們是要學‘匈奴未滅,何以家爲’的故事吧?”

李隆基提起的是一個古老的故事,漢武帝時期,年僅18歲的霍去病以校尉的身份,跟隨大將軍衛青出征,率領8000騎兵長途奔襲,開創了國曆史大縱深迂迴進攻的先河,斬獲匈奴2萬餘人,戰功冠於全軍,被漢武帝封爲冠軍侯。

以後,在與匈奴的戰鬥,霍去病衝鋒陷陣,斬將搴旗,共斬俘匈奴10萬餘人。

漢武帝很喜歡霍去病,曾下令給他建造府第,但他卻拒絕了,激昂的說道“匈奴未滅,何以家爲!”

這句洋溢着愛國激情的名言,世世代代激勵着後人。

李隆基那這個故事相,高仙芝的臉皮再厚,也是不敢擔當的,因此,誠惶誠恐的說道“萬歲,臣不敢當。臣之所以未婚配,是因爲多年前和未婚妻失散,今日已經找到了,不日即將迎娶。席元慶沒有婚配,是因爲出身寒苦,家境貧寒,至今沒有門當戶對的人家。”

李隆基哈哈一笑,說道“既如此,恭喜愛卿,大婚之日,朕也有禮物贈送。席元慶是本朝大將,朕看好的人,誰敢藐視?朕想,出了這個門,有無數的人去提親了。”

李隆基的幽默,讓豎着耳朵聽的羣臣發出了笑聲,家有女兒的,都在琢磨着怎麼能把女兒嫁給席元慶的事。

李隆基像一個年老的家長,高仙芝等人內心十分感動,因此齊聲感謝。

李隆基慢慢擺了擺手,止住了高仙芝等人的阿諛奉承,怪的看着封常青,問道“封愛卿,他們說得響亮,你卻一言不發。你不要告訴朕,你也是光棍一個?”

李隆基撕破了封常青內心的傷口,因此伏地不起,淚水盈眶,哽咽着說道“萬歲,臣自幼和牛家小姐指腹爲婚,後來,臣父遭到了詆譭陷害,家破人亡。牛家小姐和臣私奔,牛家派人追殺,臣因此受傷,腿疾是那時留下的。臣妻牛氏自盡,臣因此孤身一人。”

李隆基心裡一沉,他沒有料到,在自己的英明領導下,竟然出現了臣下遭到了陷害的事情,這讓他很不高興了,因此,面色一沉,說道“楊國忠何在?”

楊國忠立刻趨前幾步,躬身跪倒,說道“臣在。”

李隆基吩咐道“官員受到誣陷,這是宰相的責任。你要速速查來,如若屬實,需嚴懲不貸。”

這是前任宰相李林甫的事,和我有什麼關係!楊國忠內心不滿,但不敢說出來,恭敬地答應一聲,躬身退回了原位。

封常青伏地叩首,腦門子幾乎磕出血來,大聲的謝恩。

李隆基淡淡一笑,說道“起來吧,邊關將士異域流血,朕豈能讓你朝廷流淚。大丈夫快意恩仇,朕準你爲妻報仇,你看如何?”

封常青熱淚滾滾而下,大聲謝恩。

李隆基想了想說道“邊將不能在京城行動,朕借給你五百金吾軍士,愛卿可以任意調用。”

讓邊將調用京城治安的軍隊,這是大唐開國以來絕無僅有的事情,可見恩寵至極,封常青感奮異常,大聲謝恩。不過,封常青知道厲害,不敢登着鼻子臉,補充道“金吾是天子治理都城的軍隊,臣不敢奉詔。報仇之事,臣一人足矣。”

李隆基一不留神越過了界,也在爲自己的輕率後悔,不過,皇帝向來是金口玉牙,豈能說了不算!聽到封常青拒絕,因此很高興,於是欣然準了。

封常清恭敬的謝恩,不經意間,他看到了楊國忠陰冷的目光,似乎透着無邊的仇恨。他突然覺得一激靈,猛然想起了這個目光似乎熟悉。終於,他想起了太原街頭的一幕,頓時,冷汗浸溼了脊背。

封常清靈機一動,大聲啓奏道“臣封常清有事請求陛下恩准。”

李隆基正要退朝,突然聽到封常清的喊聲,覺得意外,問道“不知愛卿還有何事?”

“今日早朝之時,臣和高仙芝、席元慶結伴而來,碰到了一個自稱是史思明的突厥將軍,他讓我們請求陛下降恩,饒過安祿山。臣看他可憐,因此冒死奏,請陛下聖心獨斷。”

封常清此言一出,頓時引起了朝堂百官的議論,李隆基更是吃了一驚。

這些日子,李隆基一直爲安祿山的事着急,特別是因爲此事拖得太久,虢國夫人在牀都不好好幹活了。

李隆基心眼兒柔軟,最不願意得罪的是自己喜歡的女人,特別是哪個很會哄人的虢國夫人。於是,他一直暗示朝臣能站出來爲安祿山開脫,可讓他無失望的是,滿朝武都在裝聾作啞,因爲懼怕楊國忠,誰也不肯出這個頭。因此,他急的頭髮都白了幾根,今天聽到封常清的請求,簡直是心花怒放,恨不得誇獎封常清幾句。

聽到封常清突然爲安祿山求情,楊國忠吃了一驚,感覺到要壞事,於是立刻站起身來,大聲說道“陛下,安祿山有罪,朝廷已有定論。今日朝堂之,外臣擅議軍國大事,這是壞了朝廷的法度,封常清應該問罪。”

楊國忠此言一出,頓時,整個朝堂一片肅靜,大臣們都爲這個莽撞的封常清捏了一把汗。

唐玄宗李隆基沒有搭理楊國忠,和顏悅色的對封常清問道“封愛卿,安祿山違抗軍令,致使前軍慘敗,朝廷處置並無不妥,愛卿緣何爲他開脫?”

封常清伏地不起,大聲回答道“陛下,邊關多戰事,戰場變化莫測,邊將用兵,自然來不及請示。陛下剛纔提及‘匈奴未滅,何以家爲’,試想,如果漢武帝劉徹處處掣肘,霍去病不能自由發揮,何來大捷?況且,攻守之間,情況多變,兵法雲,‘勝敗兵家之常也。’安祿山爲國家奮戰,有罪自然難逃其咎,但說他抗命,這是欲加之罪。臣聽說,朝廷要將安祿山治以死罪,殺戒一開,必然寒了前方將士的心。事關重大,請陛下明察!”

楊國忠勃然大怒,厲聲呵斥道“封常清,你竟然如此大膽,邊將行事,必有詔令,如果邊將擅自用兵而朝廷不知,以後豈不壞了國家法度。陛下,封常清大逆不道,應移送有司問罪。“

“安祿山有罪,已經在大牢拘押了很久。朕剛纔說過,朕是不會忘記爲國家流血犧牲的勇士們的,更不忍爲國奮鬥的將士繼續受苦。因此,着刑部辦理手續,立即釋放安祿山,讓他回到營州戴罪立功。”封常清的請求有牽強的成份,但也不是沒有道理,李隆基本來要偏袒安祿山,也不管這個理由是否說得過去,害怕朝臣反對,於是當機立斷,下達了命令。

李隆基的話是聖旨,楊國忠不敢不聽,於是伏地領旨,答應立刻辦。不過,他在地爬起來的時候,狠狠地用目光“剜”了封常清一眼,順便也看了一眼高仙芝。

早朝結束了,李隆基在高力士的攙扶下退去,在路,他向高力士說道“安排一個機靈的,跟着封常青,朕要看看他怎麼處理家務事,將詳情報朕。”

高力士心一驚,李隆基挖了一個坑,等着封常青跳下去,他如果處理不當,以後危險了。不過,這是李隆基內心的小算盤,他不能將這話說出去,小聲的答應着。

第145章 呼羅珊的來客第224章 康國的偷襲行動第128章 偷情血案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14節 強盜打劫第328節 冒死突擊第33節 倒黴的牛羊販子第327節 母馬計第269章 阿布思反了第271章 聯手哥舒翰第188章 烈女第194章 和義公主第234章 頓兵于堅城之下第105章 圍魏救趙第182章 又見煙花第237章 信鴿第273章 臨危受命第226章 誘敵聚殲第39節 捕俘(1)第160章 社會大哥哥舒翰第78節 突騎施鐵騎第158章 段秀實揭榜第113節 霓裳羽衣曲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201章 深山密洞第121章 交鋒第286章 叛軍如火第318節 吃人的睢陽第162章 必死的信使第135章 折戟石堡城第234章 頓兵于堅城之下第81節 撥換城陷落第52章 落魄秀才第299章 無疾而終的御駕親征第326節 李抱玉和白孝德第180章 兄弟相會第91章 別了,突騎施第17節 再見煙花第77章 紅堆拉山口第58節 香積寺第34節 奈何做賊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89章 逃出生天第115節 不速之客第101節 攻克俱蘭城第231章 慶祝勝利第237章 信鴿第75節 威風的蘇祿可汗第217章 短兵相接第202章 懸崖上的繩索第294章 潼關血戰第122章 楊國忠訓誡第148章 卡赫塔巴第301節 秘密接頭第99章 怛邏斯城淪陷第275章 詔令即將下達第332節 回紇登裡可汗第79節 戍堡血戰第154章 死亡行軍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187章 青燈古佛奈何天第93章 突騎施遊兵第223章 大軍進發第156章 哥舒翰請命第160章 社會大哥哥舒翰第274章 太原平亂第196章 據河破敵第177章 京城告御狀第164章 血戰石堡城第88節 英雄末路第72節 血戰第253章 陌刀軍破敵第13節 波斯美女第174章 越過青海湖第318節 吃人的睢陽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201章 深山密洞第69節 死到臨頭第68章 難熬的黎明第10節 從軍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218章 初戰大敗第48節 烏雞變鳳凰第321節 叛軍內訌第6節 太原鬥毆第246章 唐軍左翼潰敗第329節 再一次兵敗邙山第10節 從軍第141章 說降阿弩越城第269章 阿布思反了第102章 死皮賴臉的封常青第115節 不速之客第294章 潼關血戰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21節 芳心暗許第172章 殺人立威第239章 穆斯林總督的和平第219章 絕處逢生第150章 復活波斯帝國的神秘女人
第145章 呼羅珊的來客第224章 康國的偷襲行動第128章 偷情血案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14節 強盜打劫第328節 冒死突擊第33節 倒黴的牛羊販子第327節 母馬計第269章 阿布思反了第271章 聯手哥舒翰第188章 烈女第194章 和義公主第234章 頓兵于堅城之下第105章 圍魏救趙第182章 又見煙花第237章 信鴿第273章 臨危受命第226章 誘敵聚殲第39節 捕俘(1)第160章 社會大哥哥舒翰第78節 突騎施鐵騎第158章 段秀實揭榜第113節 霓裳羽衣曲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201章 深山密洞第121章 交鋒第286章 叛軍如火第318節 吃人的睢陽第162章 必死的信使第135章 折戟石堡城第234章 頓兵于堅城之下第81節 撥換城陷落第52章 落魄秀才第299章 無疾而終的御駕親征第326節 李抱玉和白孝德第180章 兄弟相會第91章 別了,突騎施第17節 再見煙花第77章 紅堆拉山口第58節 香積寺第34節 奈何做賊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89章 逃出生天第115節 不速之客第101節 攻克俱蘭城第231章 慶祝勝利第237章 信鴿第75節 威風的蘇祿可汗第217章 短兵相接第202章 懸崖上的繩索第294章 潼關血戰第122章 楊國忠訓誡第148章 卡赫塔巴第301節 秘密接頭第99章 怛邏斯城淪陷第275章 詔令即將下達第332節 回紇登裡可汗第79節 戍堡血戰第154章 死亡行軍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187章 青燈古佛奈何天第93章 突騎施遊兵第223章 大軍進發第156章 哥舒翰請命第160章 社會大哥哥舒翰第274章 太原平亂第196章 據河破敵第177章 京城告御狀第164章 血戰石堡城第88節 英雄末路第72節 血戰第253章 陌刀軍破敵第13節 波斯美女第174章 越過青海湖第318節 吃人的睢陽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201章 深山密洞第69節 死到臨頭第68章 難熬的黎明第10節 從軍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218章 初戰大敗第48節 烏雞變鳳凰第321節 叛軍內訌第6節 太原鬥毆第246章 唐軍左翼潰敗第329節 再一次兵敗邙山第10節 從軍第141章 說降阿弩越城第269章 阿布思反了第102章 死皮賴臉的封常青第115節 不速之客第294章 潼關血戰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21節 芳心暗許第172章 殺人立威第239章 穆斯林總督的和平第219章 絕處逢生第150章 復活波斯帝國的神秘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