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

朱由檢剛在霸州城親自祭奠了兵備道張倫和通州百姓。【本章節首發、愛、有、聲、,請記住網址(.aiyousheng)】

並因此使得官民齊心,且對自己這位皇帝陛下的忠心達到最**。

但卻不料,此時卻傳來堂堂的內閣大學士李建泰明知皇上駕臨而還要投降闖賊之事。

所以,羣臣知道後都強烈建議誅殺此奸賊!

即便是素日李建泰交好的戶部尚書倪元璐也當即割袍表示與李建泰斷絕關係。

周遇吉更是跪於朱由檢面前,請求帶兵立即攻下保定城,誅滅李建泰!

“陛下,雖說南撤乃當務之急,但李建泰此奸賊不除不足以平民憤!”

兵部尚書李邦華也從旁諫言道。

朱由檢很欣慰這些大臣們頭一次是真的因爲自己而如此激動。

作爲皇帝,他也很滿意,現在的南撤隊伍總算有同仇敵愾之氣。

但事實上,對於李建泰的公然叛變投敵,朱由檢並沒有羣臣那麼反應激烈。

或許,對於他們而言,李建泰作爲內閣大學士,算是現今爲止投降李自成的最高級別官員(韓演是致仕閣老)。

所以,對百官們的刺激很大,無論是感性上還是理性上都覺得此人不除不行。

但朱由檢作爲一個後世之人,已經有了李建泰會投敵的心理準備,所以也就沒那麼反應強烈。

不過,朱由檢也認爲李建泰不除不行,保定城也必須控制在自己手中。

至少在未來半月內要控制在自己手中,這樣自己南下才會足以有精力去應對劉澤清部。

“衆愛卿所言甚是,李建泰要除!

保定城也不能交於奸臣之手!

但保定城比通州城還堅固,我們只有七萬兵馬,還要作爲南下重振大明之根基,所以奪取保定城只能智取不能力克;

如今既然李建泰投敵,而闖賊劉芳亮部也據聞進入真定府境內,不妨我們假扮成闖賊所部招降保定李建泰部,李建泰若信的話,我們便可輕易奪取保定城,且可以不費一兵一卒斬殺奸臣!”

朱由檢說畢,便問道:“諸愛卿以爲如何?”

羣臣頓時大悟,忙稱讚陛下英明。

朱由檢微微笑了笑,他知道自己帶的這幫臣子,雖說都是忠心可嘉,但真正能力挽狂瀾的能臣實在是比較少。

所以,他不能指望這些官員能夠代替自己想出更好的計策來。

好在,兵部尚書李邦華也不是完全沒用的文臣,在朱由檢說後,忙補充建議道:

“李建泰素來狡詐多疑,不容易被人誆騙,素聞闖賊多爲秦人,寧武伯所帶來的近衛一軍乃原山西壯勇,不知寧武伯麾下可有多少秦人,不妨以他們假扮闖賊所部,先騙得李建泰開城,然後我大軍再衝進城去。”

“這個請大司馬放心,我麾下大部分都是秦地之人,假扮闖賊自然容易!”

周遇吉如此一說。

朱由檢便讓周遇吉當即帶一千騎兵和一千步兵扮成闖賊模樣去了保定城。

然後,除兵部尚書李邦華與東廠提督王承恩以及右都督劉夫人帶着隨扈皇親與百官留守霸州外;

皇帝朱由檢親自帶着御馬監何新所部四萬京營兵跟隨在周遇吉所部後面,隨時準備突入保定城!

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領兵部右侍郎的李建泰當初以自請募兵爲由得到朱由檢恩准離京募兵勤王,且撥予他五千京營官兵,而得以離開京城。

李建泰本想回家鄉山西用自家錢糧募兵但在聞聽山西被李自成佔領後,他便退縮不前,不敢再去山西,而退到了保定城裡。

如今,他看見李自成勢大,便有了投靠李自成的心思。

李建泰不怕即將成爲亡國之君的朱由檢。

在他看來,朱由檢現在已經是喪家之犬,諾大的大明王朝都能被他弄成這樣,明顯已經沒有重新崛起的機會,所以他毅然決定投降新朝。

但他也不敢掉以輕心,深怕朱由檢一怒之下,直接要攻打保定城,並將他誅殺。

所以,李建泰現在只盼望着闖賊劉芳亮部趕快抵達保定城,他好直接投降,這樣他就不會擔心朱由檢會來攻打保定城。

就在李建泰盼望着闖賊之際,隨軍太監杜秩忙將城外出現闖賊大軍的消息告知給了李建泰。

李建泰聽後不由得大喜,但也的確如李邦華所言,他也不敢掉以輕心,貿然讓劉芳亮的闖賊大軍進入保定城。

而且一想到自己好歹也是堂堂大學士,直接就屁顛屁顛地跑去投降實在是丟人,便故意裝病不起,讓杜秩出城去求見闖賊,請求投降。

這樣以後,在史書上也可以說成是他李建泰因生病而被逼投降。

“杜公公,見到劉將軍後務必小心,問問他們到底如何處置我等,一切都可先需虛應着,另外,多聽聽他們說話的聲音,最好別弄錯了,現在兵荒馬亂地,誰知道誰是真正的闖賊的。”

李建泰囑託道。

“閣老放心!”太監杜秩說着就出了保定城。

沒多久,杜秩便又回來稟告給李建泰說卻是闖賊無誤,且說話都說秦地口腔,並也將闖賊允諾禮送他這位閣老和其他隨軍官員進京面聖的事告訴給了李建泰。

李建泰聽後不由得大喜,便命大軍打開城門,迎接闖賊劉芳亮部。

周遇吉所假扮的闖賊順利來到了保定城外。

而李建泰也除下烏紗帽,帶着一干文武官員出現在周遇吉面前單膝跪下:“前明東閣大學士李建泰等乞求歸附聖朝,望將軍收留!”

“哼,滾一邊去!”

周遇吉刻意學闖賊將領的樣子用秦地口音粗魯地罵了一句,然後就帶領大軍進了城。

而李建泰和杜秩二人則依舊掛着諂媚地笑容屁顛屁顛地跟了進來。

“將軍一路車馬勞頓,小的已備下酒菜於衙署,還望將軍賞光,也爲將軍準備了一二俏麗丫鬟,也可解悶,不知將軍可否移駕?”

李建泰話剛說完。

這邊,周遇吉則突然大喝一聲:“來人,將這兩位叛國之賊立即拿下!”

李建泰不由得感覺到大爲驚訝,忙問向杜秩是怎麼回事。

杜秩也不明白。

而這時候,周遇吉已經下令放炮告知陛下朱由檢保定城已經拿下,且在城頭正式豎立起了明旗。

李建泰見此才恍然大悟,疾呼道:“中計了!”

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一百八十章 關於崇禎十八年的恩科會試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十一章 南撤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一百九十章 你喜歡朕嗎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五百二十章 精忠的朝鮮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
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一百八十章 關於崇禎十八年的恩科會試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十一章 南撤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一百九十章 你喜歡朕嗎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五百二十章 精忠的朝鮮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