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

文官們盡皆面露失望之色。

但這些文官們也都不好再說什麼。

畢竟現在的帝王朱由檢已經不是他們能觸逆的了。

如今的朱由檢軍權財權在握,而且造反的文官本就屬於十惡不赦之罪,這些文官豈敢有半點置喙。

而藩王們倒是心裡有些感動,心想陛下到底還是自家人,雖說手段狠辣,但到底對文官要比對自己朱家人的懲罰要重一些。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崇禎帝朱由檢這已經是夠仁慈了。

據宋應星報告說自從大批量的俘虜參與大明工業建設中後便使得大明各類工業產品的產量大幅度增加。

甚至,如果這些大批量的俘虜繼續參與大明工業建設,去從事免費的且是高風險的工作,大明的工業計劃可以提前完成,北伐也可以提前進行。

朱由檢不知道宋應星是故意以大明工業建設需要勞動力爲理由達到間接勸阻自己這個帝王瘋狂殺戮的目的還是真的是在說明大明的工業建設急需大量的勞動力。

不過,朱由檢不得不承認的是,隨着大明工業的發展,對人口的需求的確是急劇增加。

特別是重工業行業尤其是一些高危行業,需要一些低廉的勞動力去參與。

但現實是大明的大部分人口都掌控在士紳階層手裡,或是其家僕也或是其佃農或者是其宗族成員。

朱由檢要想搞資本工業發展就得在前期剝削大量低廉的勞動力去實現工業產值的提升。

這樣可以把更多的卓越手工業者集中更高端的工業生產中去,促進大明工業研製新事物的速度。

因而,朱由檢才稍微仁慈了那麼一點,沒有斬盡殺絕,儘可能地讓一些與政治實際關係不大的牽連人口去以服從勞役的方式代替株連。

事實上,只有在工廠勞役過後才知道一天六七個時辰的不停勞作比被直接處死還要痛苦。

沒有自由沒有人權更沒有待遇提升體系,只有不停的勞作。

朱由檢在無意之間便已經變成一個罪惡的資本家,且也從一個屠夫漸漸地變成了一個吸血鬼。

閒話少敘。

這一日,在最後一次公審完參與起事的前左都御史唐世濟後,刑部尚書高倬宣讀了對唐世濟的最終判決,即處以凌遲之刑,三千五百刀!

左都御史唐世濟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被處以三千五百刀的凌遲極刑!

唐世濟當場就暈過去了。

等他被人用一桶冷水潑醒後,唐世濟想也沒想就跪在了高倬面前:

“枝樓兄,求求您,求求您替我向陛下求求情,微臣知道錯了,微臣真的錯了!微臣不該對陛下的新政有所不滿,微臣不應該反對陛下加徵商稅,微臣願意把所有的財物都獻出來,只要陛下肯饒臣一命,微臣做什麼都願意!或者賜微臣一個全屍好不好。”

刑部尚書高倬擺了擺手。

很快,唐世濟便被拉了下去,頓時慘叫聲響起,整個公審臺上的藩王和文官皆面露駭然之色。

原浙江巡撫張秉貞掛着各種牌子走了上來,一直在傻笑,但當他被宣佈處以三千五百刀凌遲時,他則大聲喊了出來:

“別,別,別這樣對我,陛下啊,微臣是無辜的,微臣只是一時糊塗才答應了建奴的奸細啊,這些都是張慎言那個老賊從中安排的呀;

求求陛下不要這麼對待微臣,微臣是兩榜進士,是清流翰林,是孔孟子弟,是天子門生啊,陛下您怎能如此狠心!

微臣求求陛下,求求陛下饒了微臣,微臣願意效仿史公,願意效仿太史公被閹割怎麼樣,微臣保證在內廷一定做一個只忠心於陛下的好臣子!嗚嗚!”

張秉貞不停地向宮城方向磕着頭,嘴裡不停地念叨着。

“住口!張秉貞,就憑你也能同史公相提並論,同太史公相提並論!我內臣也是你這種反賊想當就能當的!”

這邊東廠提督王承恩倒是將張秉貞的話聽了進去,但沒有阻止刑部的人處決張秉貞,甚至還當場怒斥了起來。

因爲他知道現在陛下就在後面看着,他這種內臣與文官多一點接觸,就會被陛下一直記住。

張秉貞也被直接處決,慘叫聲叫了整整三天。

接下來則是郭庸。

郭庸被處決的時候,大明的劊子手已熟練的閉着眼睛就可以對郭庸行刑。

從崇禎十七年以來,因爲各種國內外政治軍事鬥爭的激烈,而朱由檢的鐵血暴政也一直在進行,所以受凌遲之刑的重犯可謂一直層出不窮。

這也直接促進了大明醫學事業的外科手術的極大提升。

一些劊子手已被選進了大明近衛軍野戰醫院參與外科手術治療工作。

朱由檢也專門令御藥房的管事太監在南京城成立了大明皇家醫院,而這家醫院除了行駛太醫院職能外,還有專門供人研究臨牀醫學特別外科的治療。

大明或者說是整個華夏的醫學以中醫爲主,對內科治療已臻化境,但對於外科治療則相對匱乏,雖說中醫更爲博大精深,但也不能無外科手術之輔助。

當然也不是說大明就無外科手術之醫生,不過比較少而已。

反正,誰也不會想到的是,這些被凌遲的犯人已經在悄然間促進了大明解剖事業的發展,大明也已不止一個宋慈出現。

“陛下饒命啊,微臣不想這樣死啊,這樣的好痛苦啊!微臣不敢了,微臣再也不敢了!”

郭庸也在哭啼中死去。

文官被處決的時間花費比較長,既要被批鬥又要被嚴懲,因而直接花了兩個月才輪到犯事武官。

對於武官,除了副將以上的嚴懲處以剮刑外,其餘的皆只是被處斬,亦或命其終身接受勞動改造。

等到崇禎二十一年十一月時,整個南京城太平門一帶幾乎就是血紅一片。

在這裡已不下萬人被處決,堪比明初的大案。

不過,與明初不同的是,如今的南京城太平門一帶雖是哭聲不絕數月,血色不減當年,但沒人覺得這裡多麼陰森恐怖,反而覺得這個世界已比以前變得安全了許多。

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四百章 疑陣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八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十一章 南撤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十一章 南撤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整個大明的人都知道你是大漢賊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謀反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
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四百章 疑陣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八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十一章 南撤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十一章 南撤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整個大明的人都知道你是大漢賊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謀反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