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總結會議

十一月初五。

巡撫衙門召集的會議,終於召開了,參加會議的,依舊是那些人,四品以上的官員,州縣的知州、知縣,一共是一百多人。

參加會議的官員,沒有感覺到多少的驚奇,應該說,一年的事情,做的差不多了,糧食豐收了,各地正在種植冬小麥,農戶不需要官府的督促,主動忙活開了,除開一些剛剛安置的流民,尚需要官府提供一定數量的種子,本地百姓都不會開口了,他們或者存有種子,或者花錢去購買種子,官府對他們的幫助夠大了,繼續伸手,都不好意思了。

府州縣衙門嚴格執行規定的賦稅,收取賦稅的時候,不準隨意增加百姓負擔,一旦察覺這樣的情況,當事的官吏將遭受到嚴厲的處罰,沒有誰會拿着自己的官帽子去開玩笑的,收繳賦稅的過程特別順利,百姓幾乎都是自動到衙門去上繳的,而且都兌換成了銀子,也有極少數上繳糧食的,都是因爲沒有來得及交易。

到陝西各地收購糧食的商賈,鋪天蓋地,互市需要龐大數量的糧食,而且糧食交易的價格不菲,能夠在老百姓手裡收購到糧食,就意味着能夠賺到白花花的銀子,這種情況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擡高了糧食收購的價格,得到好處的是老百姓,商賈也會算賬,從外省收購糧食,光是運輸就要消耗不少,還不如提高一些價格,在本地收購,也有聰明的商賈,下了定金,說好冬小麥豐收之後,多餘的糧食。悉數都收購了,價格不會很低的。

各地出現的另外一種情況,就是絕大部分的村鎮,都在開始修建房屋,或者是整修以前破舊的房屋,當蘇天成得知了這些情況。而且親自到咸陽附近的村鎮去看見之後,放心很多了,幾千年以來都是如此,農民的條件稍微好一些了,首先想到的事情,就是要將房子修得好一些,這樣自己也能夠體面一些的。

各地基本都出現了可惜的局面,諸多的官員爲,這次參加會議。一定是總結成績的,巡撫衙門還可能要提出表彰的事情,可能組織檢查了,上次開會的時候,巡撫大人親自說了,年底要組織檢查的,表現最好的府州縣,巡撫衙門要予以表彰。這樣的表彰,誰都是在意的。這是對自身成績最大的肯定。

參加會議的人中間,最爲失落的,估計就是陳於泰了,也包括鞏昌府的諸多知縣,部分知縣對陳於泰的意見很大,他們得知了其他府州縣的情況。更是知道了人家能夠拿到月例銀子了,可鞏昌府拿不到,因爲糧食生產的情況不好,陳於泰偏向於種植小麥,結果人家種植了甘薯和玉蜀黍。還進行了套種,糧食產量大幅度的提升,糧食多了,能夠交易了,農戶手裡也有銀子了,上繳賦稅是很積極的,可鞏昌府依舊存在不能夠完全上繳賦稅的情況。

再說了,巡撫衙門早就有規定,要根據糧食產量,對各級官府實施獎勵,這筆銀子,實際上是從互市的利潤之中抽取的,據說延安府、西安府和漢中府等地,都拿到了不少的銀子,偏偏鞏昌府沒有拿到什麼銀子,官吏的日子依舊清苦。

出現這樣的情況,鞏昌府的各級官吏,也只能夠自認倒黴,規定是很清楚的,自己做不好,就怪不了別人。

當然,來參加會議的知州和知縣,條件也差不到哪裡去,他們還是有銀子用的,只不過和別人比較起來,感覺到不舒服罷了。

蘇天成走進會議室的時候,早就知道了衆人的想法了,他一直都很注意陳於泰,對於鞏昌府今年的情況,他是心知肚明的,自己不管怎麼強調,作用不一定很大,陳於泰不是自己的心腹,兩人之間的關係一般,接觸的時間也不多,強行的批評或者是想其他辦法排擠,效果不一定很好,還要注意到朝廷的猜忌,用事實說話,令陳於泰無話可說,這纔是最好的辦法,相信這次會議之後,陳於泰也坐不住了,人家都能夠做好,而且人家的學識水平,還不如自己,陳於泰是殿試狀元,實際上做出來的工作成績,遠不如人家,一張臉往什麼地方放。

會議的議程是早決定好的,時間是一天。

上午的時間,西安府、延安府和漢中府,都要發言,他們要詳細講述本地出現的變化,以及採取的什麼措施,包括下一步如何做,下午抽出一個時辰的時間,分爲三個組,商討一下,相互交流經驗,最後是蘇天成講話。

這種會議的模式,和幾百年之後的工作會議,形式完全一樣。

可惜如今的交通不方便,否則蘇天成會召開現場會,也就是將所有人帶到變化最大的地方去實地看看,耳聽爲虛眼見爲實,那樣的效果更好,可惜短時間之內,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上午的會議,衆人聽得非常認真,是不是有人沉思。

令蘇天成最爲欣慰的是,開會的議程雖然和幾百年之後是一樣的,但發言的人不同,發言的理念也不相同,口號之類的東西都沒有,說的都是實實在在的事情,用事例來做出來總結,比如說延安府的發言,就說到延安府所轄的州縣情況,重點說到了每個州縣糧食的產量,交易出去的糧食是多少,價格是多少,老百姓實際上得到的收入是多少,有多少的老百姓開始重新修建房屋了,西安府的發言,重點說到了商貿的變化,咸陽縣的範圍大幅度的擴展,城池的面積,幾乎增加了兩倍,這不過是短短一年的時間,衆人也是親眼看見的,而漢中府的發言,重點說到的是各級官吏的變化,從以前和百姓敵視,到如今的水乳交融,強調指出,官府和官吏的變化,是一個地方發展最爲關鍵的原因。

這些發言,得到了衆人的讚許,就連自恃很有水平、有些不屑一顧的陳於泰,也是聽得眼睛都不眨了。

一個時辰的討論,熱烈的情況,更是出乎了蘇天成的預料,本來以爲沒有誰會說多少的,想不到人人都爭着發言,說到本地變化的時候,一致認爲,巡撫蘇天成大人提出來的政策,必須要長期堅持下去。

巡撫衙門負責記錄的衆多吏員,幾乎沒有歇息的時間。

終於到了蘇天成最後的總結了。

蘇天成肯定了接近一年時間的工作,指出來糧食生產任然是重中之重,絕不能夠有絲毫的疏忽,陝西還缺乏基礎,萬一遭遇了災荒,還是存在餓死人的危險,府州縣衙門,必須要盡最大的能力,組織好糧食生產,要保證連續三年的糧食豐收,才能夠增加陝西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其次要重視商賈的事宜,商賈是一個地方發展的關鍵,咸陽縣城爲什麼能夠在短短時間之內,擴大三倍的面積,得益於商賈的發展,其餘地方,缺乏咸陽縣如此的優勢,但也能夠在吸引商賈方面,做一些文章,決不能輕視商賈,否則吃虧的是自己,最後是官吏的認識問題,官吏要效忠皇上,要服從朝廷,要爲老百姓辦事,既然被稱之爲父母官,就要向父母關心家人子女一樣,去爲老百姓辦事情。

關於目前的任務和來年的工作,蘇天成重點強調了,冬季已經來臨,各地要關心百姓疾苦,不能夠出現凍餓致死的情況,特別是後來安置的那些流民,他們家徒四壁,必須要得到官府的支持和救濟,度過難關。

蘇天成講話的過程中,一些聰明的官員,終於明白了,西安府、延安府和漢中府的發言,都是有針對性的,來年各級官府,也要按照這樣的要求去做。

“。。。諸位同僚,我等一起在陝西爲官,乃是千年修得的緣分啊,陝西各地發生這麼大的變化,這都是諸位同僚共同努力的結果,更是皇上信任和支持的結果,想想陝西曾經是流寇肆掠的地方,也是流寇造反的起源地,本官剛剛到這裡的時候,聽見的議論是民風彪悍,不過這一年時間過去了,諸位也感受到了,這裡的老百姓,並非是蠻不講理的,只要我等的認識發生了變化,實實在在爲老百姓辦事情了,老百姓也就支持和擁護官府。。。”

“。。。上次說到檢查的事宜,這次會後,馬上就要開展了,檢查的內容是三個方面的,一是今年的成績,二是冬小麥播種的情況,三是老百姓的生活情況,各項檢查皆是上等的府州縣,巡撫衙門將拿出來五十萬兩白銀,予以獎勵,這些獎勵的白銀,悉數都兌現給諸多的官吏,這項制度,也要確定下來,凡做的好的,就要獎勵,當然,做的不好的,甚至是很差的,也要批評,甚至是彈劾。。。”

會議結束之後,照例是安排酒宴,諸多的官員發現,巡撫大人幾乎給每個人都敬酒了,表示了感謝,衆人當然不會想到,兩個月之後,蘇天成就離開陝西了。(未完待續。。)

第144章 戰果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630章 山海關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121章 熱鍋(1)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148章 辯解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160章 剿匪(2)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188章 行動(5)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1080章 暗戰(1)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418章 造勢第485章 計劃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179章 幫倒忙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843章 慘敗(1)第8章 交易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476章 啓動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994章 整合(2)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1106章 自作孽(2)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99章 聖眷難測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492章 宿命論(1)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820章 面對面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318章 大比武(3)
第144章 戰果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630章 山海關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121章 熱鍋(1)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148章 辯解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160章 剿匪(2)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188章 行動(5)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1080章 暗戰(1)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418章 造勢第485章 計劃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179章 幫倒忙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843章 慘敗(1)第8章 交易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476章 啓動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994章 整合(2)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1106章 自作孽(2)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99章 聖眷難測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492章 宿命論(1)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820章 面對面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318章 大比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