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聖斷

聽到皇帝的冷哼,楊榮忙跪地。“爲臣不敢,只是以爲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請皇上明鑑”

朱棣又冷哼一聲,“好一個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但這兩種說法天差地別,你讓朕該聽誰的?”

“爲臣擔心的就是這個,”楊榮道:“每個人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說話,難免偏頗,繼而影響到皇上的聖斷。”

“那依你之見呢?”朱棣面色陰晴莫測、難以琢磨道。

“正如臣方纔所言,此事已然發生,早一天晚一天做決定,對不會有任何影響。皇上當派欽差,深入調查此事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然後再做聖斷也不遲。”楊榮堅定道。

朱棣那雙細長陰沉的眼睛,虎視眈眈的打量着楊榮道:“這是你的心裡話

“是。”在皇帝降妖除魔的目光下,楊榮卻愈發堅定坦誠起來。

君臣對視片刻,朱棣閉上眼睛,淡淡道:“那就這麼辦吧。”

“皇上聖明。”楊榮說不怕那是假的,他甚至已經做好了下獄的準備,此刻真有死裡逃生之感。

鬆一口氣的自然還有朱瞻基,他可不想剛剛重獲皇爺爺的歡心,轉眼又回到比過去還糟糕的狀態。

WWW⊕тTk дn⊕¢ Ο

“那這欽差的差事,就勞煩楊愛卿走一遭了。”朱棣的心思,只有他自己才能說清,但他誰也不會告訴,包括自己的孫子。頓一下,又道:“一事不煩二主,還有之前趙王讓你寫的那道聖旨,你也一併傳旨吧。”

“……”楊榮聽皇帝前一番話,心裡也暗暗慶幸,看來皇上終究還是愛護太子的,派自己當這個欽差,就算不會偏袒太子,也絕對會不偏不倚,那對太子來說就足矣了。然而當他聽到後一句,心裡又咯噔一聲,硬着頭皮問道:“臣請問皇上,對後一道聖旨,臣是單單傳旨還是……”

“要監督執行。”朱棣冷冷一笑道:“差事辦不好,你就不用回來見朕了

“……”楊榮登時像三九天被人兜頭澆了桶冰水,整個人都木在那裡了。

“怎麼,你很爲難麼?其實大可不必”朱棣似笑非笑道:“金銀之禁乃我大明的祖宗家法,朕不過是讓太子在京城重申一下而已。之前朕還有些擔心,擔心他連京城都鎮不住,但聽說他和薛居正、還有那個王賢,把京城裡外的牛鬼蛇神一掃而光,實在是大快人心,也實在是挾大勝的威風,推行金銀之禁的天賜良機”

“這”楊榮見皇帝竟這樣無賴,知道說什麼都是白搭了,只能低頭接旨道:“臣領旨。”

“好,你收拾收拾就出發吧,”朱棣點點頭道:“要儘快趕到京師,儘快推行金銀禁令,”說着皇帝嘆口氣,流露出些許真實想法道:“鈔法之壞,已經不堪入目。力挽狂瀾迫在眉睫,朕選在京城落子,不是爲難太子,更不是爲難你,而是對你們寄予隱隱厚望,明白麼?”

“臣明白。”楊榮哽咽道,攤上這種極品腹黑皇帝,他還能說什麼?只能乖乖被趕着往東往西。

“好了,你退下吧。”朱棣轉身拂袖,又看一下朱瞻基道:“你遠道而來,一路上累壞了吧?先去洗個澡,然後好好睡一覺,起來了咱爺倆再說話。”

“是,”朱瞻基起身,跟在楊榮後面離開了皇帝寢宮。

楊榮面色沉重、步履更沉重的走出乾清宮,火辣辣的太陽照得他目眩神迷,好一會兒才定下神,剛準備迴文華殿交代下手頭的差事,就聽身後有人叫:“楊師傅請留步。”內閣大學士幾乎都給朱瞻基上過課,叫師傅是絕對沒錯的

“太孫殿下。”楊榮站住腳,轉身作揖道:“不知殿下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當,謝謝楊師傅對我父子的維護之情。”朱瞻基抱拳道。

“殿下謬讚了,若是太子殿下這邊的奏章先到,臣也一樣會壓下來的。”楊榮淡淡道:“沒有別的事,臣先告辭了。”

“師傅留步,”朱瞻基也知道,楊榮的性格最爲謹慎,這又是皇帝的寢宮外,便不再廢話,直截了當問道:“請問楊師傅,金銀之禁是怎麼回事兒?怎麼好好的又要在京城重申這個?”

楊榮跟朱瞻基說一說這種事,自然不會犯忌諱,便重新站住腳,嘆口氣道:“殿下有所不知……”說着便將皇帝這道旨意的前因後果講給太孫知道。

朱瞻基一聽,心底一片冰冷,半晌方道:“皇爺爺這不是爲難我父親麼?老百姓用金用銀不用鈔,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兒了,給他們強扭過來,是要出亂子的。”

“哎”楊榮嘆口氣道:“皇上朝綱獨斷,就是刀山火海,做臣子的也只能硬着頭皮往上上。”

“辛苦師傅了。”朱瞻基想到京城將要雞飛狗跳的景象,愈加不寒而慄,因爲他突然明白,爲什麼在自己稟報之前,皇爺爺竟然不知道京城的亂象了。原本就算楊榮壓下,他小叔也會跟皇帝打小報告的。但朱高燧卻出人意料的沒有做聲,這顯然不是趙王突然倒戈,而是有更深的企圖……

現在看來,趙王的企圖已經很明顯了,就是不希望讓太子因禍得福,因爲被處罰而逃過這個要命的差事。是的,這差事會要太子命的,因爲太子最大的倚仗,就是百姓和官員的支持。與在百姓眼裡跟亂臣賊子劃等號的永樂皇帝不同,太子朱高煦在百姓中有口皆碑,都說他是個仁義的好太子,盼着他將來登極,能讓老百姓緩一口氣。

別瞧不起老百姓的支持,這東西看似沒什麼用處,但卻是實實在在的民心民意,所謂水能載舟,老百姓都支持太子,就是皇帝也沒法輕易動他。至於文官們的支持,用處就更加顯而易見了,可以說沒有文官的支持,太子就沒法堅持到今天……但若是太子在京城推行金銀之禁,肯定不可能張貼幾張告示就了事,那樣會惹惱皇帝,絕對沒他好果子吃的。

可要是嚴厲推行,那就免不了要大肆抓人,甚至要抄家搜查,讓人告密揭發,讓原本就亂成一團的京城,徹底亂成一鍋粥。那樣會得罪老百姓自不消說,連文官們也會對太子失望的……

文官們之所以癡心不悔的支持太子,是因爲太子符合他們心目中仁義之君的形象,所謂仁義,首先就要愛民恤民,非但不能做有損百姓的事情,而且必要時還得爲民請命,像這種明顯就是亂命的,就應該替百姓堅決頂住

也不管這大明朝誰能頂得住朱棣的壓力……

朱瞻基越想越是心亂如麻,等他回過神來,才發現楊榮已經不見了蹤影,不禁長嘆一聲,心中暗叫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皇爺爺是非要京城徹底亂套才肯罷休?,

火辣辣的日頭下,趙王府後殿中依然是一片清涼,不過不似昨日的安靜,而是響起一記一記的堂鼓的聲,那鼓聲一聲一聲,不是敲動人的耳鼓,而是一下一下在敲動人的心旌。

緊接着是不帶一絲的煙火氣的曲笛聲,笛聲清幽,彷彿是從天上傳下來的,鼓聲和笛聲相合,竟是天衣無縫,讓大殿內外的宮人都聽醉了、聽癡了。

緊接着,是一個坤伶吳儂軟語的唱詞聲:

“臉戢桃,腰怯柳,愁病兩眉鎖。不是傷春,因甚閉門臥。怕看窗外遊蜂,檐前飛絮,想時候清明初過……”

“先唱到這吧”殿中趙王的聲音響起,打斷了坤伶的唱聲。

朱高燧穿一身淡紫色的綢袍,慵懶的倚在榻上,對緊挨着自己,白衣長髮的韋無缺道:“怎麼樣?”

“這是《浣紗記》的唱段,不像是原來的金陵腔,倒加入了些北曲的唱腔。”韋無缺也是個行家,聞言微笑道:“想必是王爺的主意吧?”

“呵呵,不錯。”朱高燧笑道:“你覺着效果如何?”

“妙不可言。”韋無缺讚道:“行腔愈加婉轉優美,給人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

韋無缺這番誇讚,讓朱高燧的骨頭差點酥了,開心笑道:“孤打小聽南曲,總覺着有些地方不妥當,卻不知哪裡出了問題。後來精心鑽研了北曲和南方的多種曲調,終於發現原先的唱腔曲調平直簡單、缺少起伏變化,我就想彙集天下各種曲調之長來改進南曲……”說着嘆口氣道:“只是得一個音一個音的反覆磨,談何容易?大半年功夫才磨出方纔這六句。”

“萬事開頭難,等王爺後面就快了。”韋無缺道。

“多想你幫孤一起來做這件事啊”朱高燧滿眼不捨道:“要是有你幫忙,孤的速度會大大提高的。”

“在下是有心無力。”韋無缺苦笑道:“有道是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我這幾年光拳不離手了,曲兒是荒廢了,也就是能聽聽了……”

“哎。”朱高燧心疼道:“也難爲你了,這些年爲了我東奔西跑,這纔來了幾天,又要匆匆南下了。”他說着揮揮手,樂班和坤伶便齊齊躬身施禮,悄然無聲的退下。

“怎麼,宮裡有消息了?”韋無缺按捺住激動問道。

“嗯。”朱高燧嘆口氣道:“前天朱瞻基來了,有小子在父皇面前求情,我大哥果然涉險過關……”說着得意一笑道:“不過父皇也沒徹底揭過,而是讓楊榮當欽差回京,一方面查問此案,一方面督辦金銀之禁。顯然,要是後一個差事辦好了,前者便不再追究,否則,新賬舊賬一起算,夠我大哥喝一壺的”

第107章 偶遇第1005章 抗旨第474章 朕欲遷都第353章 韃靼人第575章 重考第469章 蹊蹺第5章 誰是誰冤家?第881章 暗度陳倉第1114章 太孫回來了第1232章 赴宴第64章 哎呦我的娘第70章 買賣雙方第916章 栽贓第604章 閻王殿第609章 皇帝北巡第1219章 金牌第823章 包圍第175章 建文君第208章 錦衣衛第129章 欽差到第429章 心有靈犀第966章 深謀第284章 母老虎第1030章 救援第396章 立身之道第905章 除夕第394章 審訊第847章 紀綱之死第60章 江南第一吏第944章 嘗新第1180章 父子第484章 雪中行第1171章 周詳第1275章 斷橋第142章 授業第710章 重逢第947章 硬來第463章 邯鄲道醒悟黃粱夢第754章 指鹿爲馬第890章 新都城第35章 冤家第1223章 維谷第685章 獄友第967章 絕壁第537章 潑婦第599章 人才難尋第20章 虎尾第1192章 責任第792章 撲朔第977章 入夥第832章 婚禮第1194章 兵臨城下第516章 投案第352章 狼來了第1193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169章 狗急跳牆第140章 封賞第472章 君臣父子第599章 人才難尋第614章 給假第1243章 人比人得死第262章 金尚書第698章 今夕何夕 君已陌路第994章 猝不及防第757章 一線生機?第1250章 二位欽差第1065章 無能爲力第137章 保鏢第429章 心有靈犀第114章 難第13章 知縣的決斷第1166章 檄文第541章 莊夫子的野望第677章 生產第369章 平步青雲第575章 重考第1029章 鐵板第211章 周臬臺的決心第472章 君臣父子第202章 大嘴第1115章 天人感應第403章 中舉第592章 牛滿山第325章 熊孩子第594章 皇帝請客第182章 城破第1083章 夾道歡迎第318章 沙城會盟第78章 贛黨第1166章 檄文第362章 愛第784章 王賢在路上第1006章 無計可施第885章 佛母第911章 鰲山燈第1246章 有仇就要報第1089章 早朝第1199章 東城牆破第174章 陷落第936章 出遊
第107章 偶遇第1005章 抗旨第474章 朕欲遷都第353章 韃靼人第575章 重考第469章 蹊蹺第5章 誰是誰冤家?第881章 暗度陳倉第1114章 太孫回來了第1232章 赴宴第64章 哎呦我的娘第70章 買賣雙方第916章 栽贓第604章 閻王殿第609章 皇帝北巡第1219章 金牌第823章 包圍第175章 建文君第208章 錦衣衛第129章 欽差到第429章 心有靈犀第966章 深謀第284章 母老虎第1030章 救援第396章 立身之道第905章 除夕第394章 審訊第847章 紀綱之死第60章 江南第一吏第944章 嘗新第1180章 父子第484章 雪中行第1171章 周詳第1275章 斷橋第142章 授業第710章 重逢第947章 硬來第463章 邯鄲道醒悟黃粱夢第754章 指鹿爲馬第890章 新都城第35章 冤家第1223章 維谷第685章 獄友第967章 絕壁第537章 潑婦第599章 人才難尋第20章 虎尾第1192章 責任第792章 撲朔第977章 入夥第832章 婚禮第1194章 兵臨城下第516章 投案第352章 狼來了第1193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169章 狗急跳牆第140章 封賞第472章 君臣父子第599章 人才難尋第614章 給假第1243章 人比人得死第262章 金尚書第698章 今夕何夕 君已陌路第994章 猝不及防第757章 一線生機?第1250章 二位欽差第1065章 無能爲力第137章 保鏢第429章 心有靈犀第114章 難第13章 知縣的決斷第1166章 檄文第541章 莊夫子的野望第677章 生產第369章 平步青雲第575章 重考第1029章 鐵板第211章 周臬臺的決心第472章 君臣父子第202章 大嘴第1115章 天人感應第403章 中舉第592章 牛滿山第325章 熊孩子第594章 皇帝請客第182章 城破第1083章 夾道歡迎第318章 沙城會盟第78章 贛黨第1166章 檄文第362章 愛第784章 王賢在路上第1006章 無計可施第885章 佛母第911章 鰲山燈第1246章 有仇就要報第1089章 早朝第1199章 東城牆破第174章 陷落第936章 出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