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皇帝請客

“雖然這奏章上沒具體說是誰,但條條指向趙王。”張輔苦笑道:“據說人有幾件事萬萬不能做,其一就是向父親說他兒子的壞話。”

“以目前掌握的線索看,只能如此。”聽聞英國公這樣說,王賢卻只笑笑道:“但求問心無愧,給皇上留好餘地就是了。”

“你這是兩層意思。”張輔笑道。

“其實是一層意思,”王賢也笑道:“盡人臣的本分罷了。”

“有道理。”張輔點頭笑道:“我終於知道你爲什麼明明是太孫一手提拔的人,皇上還要重用你了。”

“其實皇上太孫本是一體,”王賢淡淡道:“皇上如此寵愛太孫,怎麼會對他有芥蒂呢?”

張輔聞言心頭一震,他聽得出王賢這是話裡有話……王賢的意思是,都只看到皇上對太子的不好,卻忘了皇上對太孫的好,難不成皇上會把太子太孫分開來看不成?這個道理簡單到無可辯駁,讓張輔不得不暗暗反思自己的立場……

之後兩人無話,不知不覺,雄雞一唱天下白,王賢也終於緊趕慢趕,把呈給皇上看的材料整理了出來,交給張輔。

“成了,你休息吧,我進宮去了。”張輔將奏章收好,朝王賢點點頭,離開了鎮撫司衙門。

“我送公爺。”王賢微笑着把張輔送到門口,突然二黑湊上來,對他耳語幾句,王賢點點頭,待那手下走了,他對張輔道:“今天宮門沒開,趙王殿下就在北苑外候着了。”

“哦?”張輔一愣道:“他這麼着急面聖幹什麼?”

“昨天咱們抓了那麼多人,趙王不會不知道。”王賢淡淡道:“估計是打馬騾子驚了吧。”說着笑笑道:“要是趙王能向皇上坦白,公爺不就省得向父親說兒子的壞話了?”

“哈哈,但願如此吧!”張輔大笑起來,這時候家僕牽來馬,他朝王賢一拱手,便打馬揚長而去。

北苑,儀天殿,永樂皇帝一大早見過趙王后,就一直陰沉着臉,沒來由打了幾個小太監的板子,嚇得一衆太監宮女魂不附體。直到有太監通稟說,張輔來了。皇帝的神情才放鬆不少,讓人趕緊準備早膳,那些太監宮女也終於鬆了口氣,井然有序的忙活起來。

待張輔上殿,朱棣便招呼他道:“文弼這個時間來,肯定還沒吃早飯吧,來來來,陪朕一起用膳。”

張輔其實在王賢那裡已經用過了,但哪敢掃皇帝的興致,便恭聲笑道:“那微臣就享福了。”

“也沒有龍肝鳳髓給你吃。”朱棣擺擺手道:“都是些家常的早點,如今咱們想吃什麼吃不到?就是喜歡這熟悉的老味道。”

“皇上說得太對了。”張輔謝了恩,在下首錦墩上坐下,只見桌上擺了十幾種早點,什麼小窩頭、驢打滾、豆汁、灌腸、炒肝、麻豆腐……與金陵這邊的吃食迥異,但張輔卻倍感親切,因爲都是他小時候在北京常吃的。

皇帝拿着筷子,指着一道道早點道:“你品品,看看能不能嚐出是誰的手藝?”

張輔只好夾了一塊炒肝,細細的品嚐一番,然後擱下筷子,道:“是不是皇上潛邸中廚師呂大海的手藝?”

“哈哈哈,人都說英國公精明過人,不過這次你可猜錯了。”朱棣聞言捻鬚大笑道:“呂老頭今年六十多了,顛不動勺了,朕去年給他個光祿寺少卿的榮銜讓他退養了,現在是他兒子接班了。這是他兒子的手藝!”

“倒已經可以亂真了,怪不得呂師傅放心讓他接班。父子兩代侍奉皇上,也是一段佳話了。”張輔看皇帝興致不錯,心裡暗暗嘀咕,剛纔臨進來前,黃偐還悄悄對他說,皇上心情不好,讓他小心點呢。雖說皇上喜怒無常,也不會變得這麼快吧?

“別放下筷子啊,打太孫去了山西,難得有人陪朕一起用膳,你愛吃什麼就儘管吃,你拘束了,朕也吃不好。”朱棣熱情的說着,自個端起飯碗來用起早膳。

和皇帝一起進膳,張輔也不是頭一回,不過放開膽子吃是不可能的。他恭謹的欠着身子坐着,一邊小心翼翼的動着筷子,心裡一邊飛快的盤算……他知道皇帝的起居習慣,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五更天用飯,之後便開始一天的忙碌,這會兒雖然早,但也有卯時了,皇上怎麼可能才吃飯呢?

或者說之前,有什麼原因讓皇上吃不下飯?張輔自然想到臨走前,王賢所說的那件事……趙王進宮了!

看來八成是趙王已經向皇上坦白了什麼。張輔暗暗有數後,便且安下心,陪皇上用起了早膳。哪知剛吃了兩口,皇帝已經要漱口了,張輔一見這情形,連忙站起身要謝恩,卻被朱棣一笑攔住道:“朕這幾天老毛病又犯了,吃不多。你不一樣,身子骨可好着呢,練武之人吃這麼點可不行!”說着便起身道:“這桌飯是爲你準備的,你可不能浪費。慢慢用,朕先去看奏章,吃飽了再來跟朕說話。”

張輔只好謝恩,待皇帝離開後,又坐下吃了幾口。其實他根本不餓,但這大明朝誰敢拂皇上的好意?吃不下也得硬塞一番。張輔心知肚明,皇帝這是在向自己賣好呢,有道是吃人的嘴短,用了皇帝專門準備的御膳,待會兒奏對時該怎麼說,他也明白了。

想到這,張輔愈加佩服起王賢來,好一個‘但求問心無愧,給皇上留好餘地就是了’,正是拜他所賜,自己現在才能安心坐着,不然懷裡揣着個紅炭似的奏章,哪還能坐得住?

雖說朱棣讓他慢慢吃,張輔哪敢讓皇上久等?稍微又動了幾筷子,便也漱了口,起身到裡面謝恩。

朱棣在那裡翻看着奏章,明顯有點心不在焉,見他進來了,馬上讓人賜坐,又問他吃好了麼。

張輔感動道:“臣何德何等,蒙皇上解衣衣之,推食食之,實在不知該如何報答皇上。”

“文弼言重了,你是朕的股肱大臣,在朕眼裡,那是比那幾個不成器的兒子,還要重要許多的。”朱棣提到‘不成器的兒子’,明顯有些壓不住火氣,重重一哼道:“你知道方纔誰來過麼?”

“臣不知道。”張輔自然不會在皇帝面前,顯示自己的消息靈通。

“朱高燧那個逆子。”朱棣裝出來的笑容,終於消失殆盡,恨聲道:“他來向朕坦白,自己做了忤逆祖宗的罪行!”

張輔這下更清楚了,也不好擺出一臉茫然,那樣就明顯在裝了,只好輕聲道:“趙王向來仁孝,就算做了什麼錯事,也是有原因的吧?”

“你還替他說話!”朱棣怒氣衝衝,但卻明顯是順着張輔的意思說話道:“你知道他幹了什麼嗎?”

“臣還不知道。”張輔輕聲道。

要不怎麼說,說話是一門藝術呢?一個‘還’字,便向朱棣暗示了案情的進展程度。有時候做臣子的就是這樣,你既不能忤逆了皇帝的意,又不能顯得太無能,這裡頭的分寸把握,就是所謂的‘侍君之道’,想到王賢小小年紀,居然能把握的妙到毫巔,張輔就忍不住腹誹,莫非這小傢伙是什麼老妖怪轉世?

別說,英國公猜得雖不中,卻亦不遠矣!

“唉,朕跟你說實話吧。”朱棣一臉羞臊道:“那孝陵殿前的銀杏樹,就是這逆子讓人偷偷灌水泡死的!”

“啊!”張輔馬上流露出恰當的驚訝道:“爲什麼?”

“爲什麼?”朱棣神情複雜道:“這逆子的想法殊爲可笑!你應該知道吧,前些日子,有些個言官瞧不得我們父子團聚,非要逼漢王就藩這件事吧?”

“知道……”張輔聞言暗暗心驚,想不到皇上對漢王就藩這件事,居然是這種反感的態度。不過轉念一想也正常,因爲藩王就藩後,就不能再回京了,這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所以父子兄弟一旦分開,就今生再不能相見。而大臣們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才非要漢王就藩。只要漢王一就藩,就再也別指望見到皇帝了。那樣太子的位子就穩當了,大明朝也沒有什麼儲位之爭了。

但朱棣能對那些兄弟侄子狠下心來,可輪到自己的兒子,卻是萬萬不捨。

皇帝今年五十五歲了,在這個年代,是不折不扣的老人了。人老了都分外顧念親情,何況是他最喜愛的兩個兒子。一想到自己一狠心,就再也見不到這倆兒子,他就十分難捨。再想到那樣一來,太子便可高枕無憂,隨着自己一天天老邁,很可能不把自己這個父皇放在眼裡。

想到過去這十多年,自己對太子的涼薄,朱棣就難免心生疑慮,更加不想放兩個兒子就藩。不過朱棣也沒法反駁那些臣子,因爲他們畢竟是爲了大明的社稷安危,爲了讓天下的藩王無話可說,老老實實蹲在他們的藩國裡。所以皇上雖然有心訓斥大臣無人倫之理,卻又實在說不出口。

這時候,孝陵殿前的公孫樹枯死了,漢王又遇刺了,雖然都讓皇帝火冒三丈,卻又不得不承認,這讓皇帝變得主動多了……

第729章 鬼手張第1220章 綠洲第810章 快槍將第36章 如何擠走上司(一)第429章 心有靈犀第957章 兩難第1276章 鳴鏑第1221章 連鄰村老幹都知道了第1262章 你太絕情第754章 指鹿爲馬第299章 小別勝新婚第1107章 局第854章 驗身第485章 重會第597章 迎來送往第380章 而後生第1075章 聖旨第843章 痛打逆子第463章 邯鄲道醒悟黃粱夢第263章 火併太平第1064章 朝堂第1232章 赴宴第684章 真兇第222章 撈人第572章 反水第1060章 賽兒第259章 軍師第475章 聖旨第278章 奇招迭出第72章 降價第34章 後悔藥第1089章 早朝第444章 算有遺策第808章 太子的決斷第172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300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1166章 檄文第343章 來使第446章 難老泉第895章 歧路第109章 倨傲的同知第279章 成雙第24章 塵埃落地第116章 低頭第892章 忠勇伯請客第59章 文淵真君子第554章 考官第274章 憤怒的韋公子第162章 正戲開鑼第103章 糧荒第1165章 對策第27章 縣衙第1094章 中毒第951章 撒酒瘋?第1027章 再下一城第577章 選擇第268章 不忍忽悠第70章 買賣雙方第28章 試吏第1091章 逆臣第846章 回家第103章 糧荒第695章 疑問第1章 第一日第875章 薑是老的辣第779章 父子第889章 抵京第392章 聖蓮令第1182章 去交趾第387章 似曾相識第425章 夫綱不振第336章 梳頭第135章 惡人先告狀第889章 抵京第265章 初見不太歡第486章 有喜第327章 亢龍有悔第302章 三個和尚沒水吃第4章 林姐姐第22章 糨糊第1064章 朝堂第446章 難老泉第205章 皆大歡喜第1004章 稱王第108章 蟲經第465章 泰山姑子第501章 避險第162章 正戲開鑼第546章 掌控第124章 王四爺第1006章 無計可施第13章 知縣的決斷第189章 歸去來兮第516章 投案第871章 羣情洶洶第295章 清兒駕到第811章 無人求生第5章 誰是誰冤家?第998章 投靠第431章 滑雪
第729章 鬼手張第1220章 綠洲第810章 快槍將第36章 如何擠走上司(一)第429章 心有靈犀第957章 兩難第1276章 鳴鏑第1221章 連鄰村老幹都知道了第1262章 你太絕情第754章 指鹿爲馬第299章 小別勝新婚第1107章 局第854章 驗身第485章 重會第597章 迎來送往第380章 而後生第1075章 聖旨第843章 痛打逆子第463章 邯鄲道醒悟黃粱夢第263章 火併太平第1064章 朝堂第1232章 赴宴第684章 真兇第222章 撈人第572章 反水第1060章 賽兒第259章 軍師第475章 聖旨第278章 奇招迭出第72章 降價第34章 後悔藥第1089章 早朝第444章 算有遺策第808章 太子的決斷第172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300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1166章 檄文第343章 來使第446章 難老泉第895章 歧路第109章 倨傲的同知第279章 成雙第24章 塵埃落地第116章 低頭第892章 忠勇伯請客第59章 文淵真君子第554章 考官第274章 憤怒的韋公子第162章 正戲開鑼第103章 糧荒第1165章 對策第27章 縣衙第1094章 中毒第951章 撒酒瘋?第1027章 再下一城第577章 選擇第268章 不忍忽悠第70章 買賣雙方第28章 試吏第1091章 逆臣第846章 回家第103章 糧荒第695章 疑問第1章 第一日第875章 薑是老的辣第779章 父子第889章 抵京第392章 聖蓮令第1182章 去交趾第387章 似曾相識第425章 夫綱不振第336章 梳頭第135章 惡人先告狀第889章 抵京第265章 初見不太歡第486章 有喜第327章 亢龍有悔第302章 三個和尚沒水吃第4章 林姐姐第22章 糨糊第1064章 朝堂第446章 難老泉第205章 皆大歡喜第1004章 稱王第108章 蟲經第465章 泰山姑子第501章 避險第162章 正戲開鑼第546章 掌控第124章 王四爺第1006章 無計可施第13章 知縣的決斷第189章 歸去來兮第516章 投案第871章 羣情洶洶第295章 清兒駕到第811章 無人求生第5章 誰是誰冤家?第998章 投靠第431章 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