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刺王

朱棣因爲對食言不能立朱高煦爲儲君而愧疚不已,不知該如何安置這個在靖難之役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兒子。按理說,立了太子之後,其餘的皇子便要封親王到各地就藩了,而彼時的朱棣便心知肚明,自己將會對各地的藩王進行比侄兒建文更甚的削弱限制。到那時,所謂藩王不過是天下最高貴的囚徒罷了。朱棣雖然能對自己的兄弟侄子狠下心,但對數次救駕與萬軍之中、自己曾以嗣位相許的次子,皇帝也實在不忍心如此安置。

朱棣在一番深思後,作出把朱高熾封在雲南的決定,其實是一種補償。因爲雲南雖然是大明的一個省,但事實上山高水遠,朝廷鞭長莫及,只能遣親信大將全權鎮守,才能降服住那些桀驁不馴的!少數民族。所以實際上出鎮雲南便是列土封疆,建立自己的國中之國了。

在洪武朝,這個差事歸朱元璋的義子沐英,雖然沐英至孝,但畢竟不姓朱,朱元璋還是不放心將雲南交給他和他的子孫,是以沐英出鎮雲南十年,爵位只不過是侯爵,直到因病去世後才被追封王爵。

到了永樂朝,沐英已經去世多年,朱棣便想把雲南封給朱高煦,事實上就是把這片彩雲之南的土地永久的賜給了漢王和他的子孫,這分明封的是諸侯王而不是藩王當然以勇武無雙的次子出鎮雲南,朝廷再也不用擔心邊陲不靖,在皇帝看來是兩全其美的好事兒了。

然而孰料朱高煦竟不肯去雲南,因爲他眼裡只有皇位,其他任何出路都是失敗。而且雲南也確實是天朝人眼中的蠻夷之地,在朱高煦看來,讓自己去那裡簡直就是發配。於是他不斷對父皇訴苦,說自己難道犯了什麼錯誤嗎?憑什麼要被髮配雲南?總之就是賴着不走,朱棣本來就更喜愛這個兒子,加上對朱高煦總是心懷愧疚,被他纏得沒法,只好收回成命,讓他先在京城住着。

結果這一住就是十年……

在尋常大臣看來,皇帝這是允許漢王在京城永居了,但胡廣這樣的老狐狸卻依稀記得,似乎真相併非如此。爲了驗證自己的記憶,他利用職務之便,翻看了皇帝的起居注,果然發現皇帝當時只是允許漢王暫住京城,再讓人查閱歷年有關漢王的詔旨,也並未有漢王可以不就藩,永居京城的明旨。

這下胡廣可找到了漢王的七寸,馬上讓自己的門生向皇上上奏曰,藩王久居京城非社稷之福,既然之前漢王是因爲雲南太偏遠而不願就藩,不妨請皇上換個不偏遠的封地給他,這樣漢王就可以滿意了,也不會再有人說他滯留京城、陰窺神器了,可讓父子君臣都有個好收場。奏章最後還提議,青州爲古代九州之一,土地肥沃,人口稠密,且地處山東要津,絕對算不上偏遠,正好作爲漢王殿下的封地。如果漢王殿下還推脫的話,皇上就得不得不考慮下他的用意了

薑還是老的辣,胡廣在幕後炮製出的這篇奏章,正打在漢王殿下的七寸上,同樣讓朱棣不能不認真考慮。因爲雖然沒有明說,但朱棣一直在低調的削弱藩王的權力,這在朝野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在永樂以前,藩王是列爵治民,分藩錫土的。藩王封地的布政使、都指揮使及其下僚,每月初一十五都必須到王府侯見,此外親王亦可以隨時召見他們。王府官屬除長史及鎮守指揮使、護衛指揮使外,其餘均由藩王自行任命,王府的官員也可以兼行省參政、都指揮使等官,藩王對他們有生殺予奪的大權,在封國內,藩王擁有絕對的軍政權力。

在朝廷這邊,親王可以遣使直達御前,敢有阻擋者,即以奸臣論處。風憲官以親王小過或風聞親王大過奏聞,即以離間親親關係罪處斬。縱使藩王真有大罪,亦不得加刑,只能召到京師,由皇帝發落,重則降爲庶人,輕則當面申飭,或遣官諭以禍福,促使改過自新。

這樣就保證了藩王的超然地位,使藩王擁有足以威脅皇權的強橫實力,到了洪武后期,朱元璋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擔心孫子的皇位受到威脅,對親王做出了諸多的限制。但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也沒法對親兒子下狠手,所以效果不大,結果還是形成尾大不掉不勢,以至於朱棣有實力發動奪位之戰。

朱棣奪取了侄兒的皇位後,自然要防止有藩王效仿自己,也來這麼一出,是以對藩王的控制極爲重視,先以謀反等各種罪名,分別削去他們的封爵、屬官、護衛、取消他們統領駐軍的權力,又廢除宗室可以爲官規定,命文武百官對於親王,只具官稱名而不稱臣。規定親王封國後到了一定年齡,必須出到封國,以後非奉詔不得進京等等

其餘的規定先放到一邊,單‘親王封國後到了一定年齡,必須出到封國,非奉詔不得進京,一條,就足以把漢王吃得死死的,之前無人提起也就罷了,現在有人說了,朱棣就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臉,必須要給個說法了……

是以雖然奏章被留中不發,但皇帝也沒有因此責罰上書的官員,這讓胡廣大受鼓勵,這些天又有十餘名官員上書符合,促請皇帝表態

對此王賢自然有所考慮,他雖然不相信漢王會因此離開京城,但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局十分難解,因爲不管怎麼說,漢王已經封國十年,還想賴在京裡的話,到哪也講不通這個道理。而這個問題朱棣總要解決,不然後世子孫效此先例,會徹底毀掉他削弱藩王的努力。

不過這件事自己和太子肯定不能摻合,不然適得其反,反而幫了漢王,所以王賢也就抱着看好戲的心情,冷眼旁觀此事的進展。據說皇帝雖然沒有召見漢王提起此事,但已經與姚少師、英國公張輔等心腹重臣密議過了,雖然結果不得而知,不過肯定會讓漢王頭疼欲裂是一定的。

兩人又說了會兒話,馬車到兵部衙門前,柴車便下車了。

“大人,咱們去哪?”待柴郎中進了衙門,周勇輕聲問道。

王賢想到又是好幾天沒回家了,不禁一陣愧疚,便道:“回家去吧。”

馬車便往東宮方向駛去,誰知剛看到家門口,就聽到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而近,王賢登時這個鬱悶……這馬上的騎士八成是朝着自己來的,因爲在這皇城之中,敢縱馬疾馳的,除了幾個皇孫、身負皇差的信使、就是自己身邊的人了……

“大人”果然,一聲低喚徹底澆滅了王賢的僥倖,不一會兒,周勇敲開車窗,低聲對王賢稟報道:“大人,漢王遇刺了”

“什麼?”王賢登時驚起道:“在哪裡?”

“說是昨個兒孝陵那邊傳來密信,說孝陵殿前的銀杏樹一夜間全死光了,皇上聽聞十分生氣,命漢王殿下去孝陵向太祖請罪,並勘察實地情況。漢王殿下今早便出發,誰知在半路上竟遇到了埋伏,傷勢嚴重,昏迷不醒”那名報信的五處軍官忙道:“這會兒漢王殿下差不多已經被送回京城了,皇上命將他直接送往北苑,應該馬上也會召大人見駕了。”

王賢點點頭,正在消化這一驚人的消息,便又聽到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緊接着是個略尖的聲音道:“前面可是北鎮撫司的王鎮撫?”

“正是我家大人。”又聽周勇沉聲問道:“公公是?”

“咱家奉皇命給王鎮撫傳口諭了”那太監勒住馬繮,沉聲道:“皇上命王鎮撫火速進宮,不得有誤”

王賢也急忙從馬車上下來,一看果然是皇帝身邊一名叫李忠的大太監,忙跪倒在地道:“臣謹遵聖諭”

“具體情形路上再說,大人先跟我見駕吧。”李忠朝王賢點點頭,王賢也不廢話,接過屬下牽來的繮繩,利索的翻身上馬,便跟着李忠往北苑疾馳而去

李忠亮出一面金牌,一路上暢行無阻,兩人一直到北苑門外才下馬,往儀天殿的路上,李忠簡單向王賢介紹了發生的事情,與他所瞭解的大差不差。唯一的新消息是,太子、英國公等重要人物,也被皇上召到北苑了。

在儀天殿外候了片刻,王賢便見到英國公張輔匆匆趕來,這位大明朝的第一軍人,正是不惑之年,生得身材清瘦,相貌俊雅,胸前三縷長鬚,眉下一對丹鳳,看上去竟像文士多過武臣,可王賢萬萬不敢小覷這位國公爺,趕忙深深施禮。

張輔和王賢也打過照面,只是從沒說過話,此刻點點頭,溫聲道:“王大人早來。”

“下官也是剛到。”王賢忙道。

“皇上命我直接見駕,先失陪了。”張輔客客氣氣跟王賢打聲招呼,說完便徑直入了儀天殿。

“國公爺請便。”王賢微微欠身,目送着張輔進殿。

第271章 人才第650章 洪武門內第37章 如何擠走上司(二)第901章 要挾第1188章 剋星第270章 標兵第340章 射箭第166章 釣魚第908章 易燃易爆品第163章 他鄉遇故知第193章 禮多人不怪第1221章 連鄰村老幹都知道了第228章 調虎離山第1242章 原來如此第990章 焉得虎子第1121章 瀛臺第509章 講和第156章 關關雎鳩第1089章 早朝第411章 哭喪第77章 喜當爹第993章 分手第784章 王賢在路上第373章 狀況百出第1113章 送信第389章 大勢第1165章 對策第1013章 殺機起第48章 小冤家第93章 王司戶的陰險第624章 分娩第974章 一定要把他找回來第223章 早朝第291章 大有收穫第775章 奇兵第150章 服了第601章 滷煮第182章 城破第134章 昨日重現第912章 天火第987章 崛起東方第114章 難第15章 告狀!第874章 啞炮第142章 授業第530章 快刀斬亂麻第212 錦衣衛的算盤第839章 皇帝返京第1207章 逃逃逃第138章 侍衛第33章 世間難買後悔藥第1046章 來人第941章 初戰佛母第917章 真像第818章 父子第607章 贏家輸家第9章 很黑的手第839章 皇帝返京第460章 畏罪自殺第331章 人艱不拆第267章 退讓第604章 閻王殿第83章 意外第1136章 登基第648章 報復第183章 衆人皆罪第658章 北京北京第132章 先發者制人第1161章 圍毆第1065章 無能爲力第62章 大不一樣第110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589章 三個高手第17章 金屋藏嬌第323章 猛皇帝第793章 虎符第685章 獄友第409章 美人計第485章 重會第361章 發燒第391章 煙水莊第361章 發燒第520章 有喜第896章 帝王權威第786章 絕境第228章 調虎離山第592章 牛滿山第1237章 追擊第524章 下馬威第1188章 剋星第874章 啞炮第989章 不入虎穴第428章 劉公第874章 啞炮第552章 勸說第391章 煙水莊第368章 陰謀連環第1273章 爲有犧牲多壯志第132章 先發者制人第968章 就義
第271章 人才第650章 洪武門內第37章 如何擠走上司(二)第901章 要挾第1188章 剋星第270章 標兵第340章 射箭第166章 釣魚第908章 易燃易爆品第163章 他鄉遇故知第193章 禮多人不怪第1221章 連鄰村老幹都知道了第228章 調虎離山第1242章 原來如此第990章 焉得虎子第1121章 瀛臺第509章 講和第156章 關關雎鳩第1089章 早朝第411章 哭喪第77章 喜當爹第993章 分手第784章 王賢在路上第373章 狀況百出第1113章 送信第389章 大勢第1165章 對策第1013章 殺機起第48章 小冤家第93章 王司戶的陰險第624章 分娩第974章 一定要把他找回來第223章 早朝第291章 大有收穫第775章 奇兵第150章 服了第601章 滷煮第182章 城破第134章 昨日重現第912章 天火第987章 崛起東方第114章 難第15章 告狀!第874章 啞炮第142章 授業第530章 快刀斬亂麻第212 錦衣衛的算盤第839章 皇帝返京第1207章 逃逃逃第138章 侍衛第33章 世間難買後悔藥第1046章 來人第941章 初戰佛母第917章 真像第818章 父子第607章 贏家輸家第9章 很黑的手第839章 皇帝返京第460章 畏罪自殺第331章 人艱不拆第267章 退讓第604章 閻王殿第83章 意外第1136章 登基第648章 報復第183章 衆人皆罪第658章 北京北京第132章 先發者制人第1161章 圍毆第1065章 無能爲力第62章 大不一樣第110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589章 三個高手第17章 金屋藏嬌第323章 猛皇帝第793章 虎符第685章 獄友第409章 美人計第485章 重會第361章 發燒第391章 煙水莊第361章 發燒第520章 有喜第896章 帝王權威第786章 絕境第228章 調虎離山第592章 牛滿山第1237章 追擊第524章 下馬威第1188章 剋星第874章 啞炮第989章 不入虎穴第428章 劉公第874章 啞炮第552章 勸說第391章 煙水莊第368章 陰謀連環第1273章 爲有犧牲多壯志第132章 先發者制人第968章 就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