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北京北京

王賢一方出人意料的收縮,讓滿心報復的紀綱和漢王一方撲了個空,也讓擔心緊張局面會持續升級到不可控制的人們,心情稍稍放鬆下來。

然而,激烈的鬥爭其實從未緩和,只是由明爭暫時轉爲暗鬥,鬥爭的焦點也從南京轉移到了北京而已……

六月的北京城驕陽似火,黃土漫天。這座大明朝的第二都城,如今四處都在大興土木,數以百萬計的民夫和囚徒,在炎炎烈日下揮汗如雨,像一羣羣辛勞的工蟻,建設着這座規模遠超京師的大明新都會。

事實上,永樂皇帝自從繼位起,就一直十分重視對這個‘龍興之地’的營建。永樂元年,先是效仿太祖皇帝對鳳陽的做法,立北平爲北京,改北平府爲順天府,一應職官與京城同級。同時開始遷發江南富戶、山西商人和各地流民至此,以充實帝京。

永樂四年,朱棣下詔徵發民夫六十萬,興建北京皇宮和城垣,七年,在北京附近的昌平修建長陵。將自己的長眠之所修在北京而不是南京,已經十分明確的向臣民們透露了這位大帝的心思——他已經下定決心要遷都!

永樂八年,朱棣下令開會通河、重新疏浚大運河,打通南北漕運,到了今年,這項又是動用百萬民夫的浩大工程,終於基本完工,從此建造北京所需的海量物資,可以相對經濟便捷的從全國各地運至通州,使北京城的營建工程大大提速。

到目前爲止,周長四十五里的正方形外城牆已經基本竣工,剩下的是修建宏偉的城門。筆直寬廣可容八車並行的石板街道早就投入使用,京城各處的王府官衙的修建也粗具雛形,馬上就要進入到精細的木工活階段。唯獨北京城修造的重中之重——紫禁城的營造工程,卻幾乎回到了原點。

這當然不是負責修造的官員有意怠慢,就是借他們一百個膽,也不敢惹喜怒無常的永樂大帝生氣,事實上,紫禁城工程在無論人力物力各方面,都享有絕對的優先權,之所以會出現目前的窘況,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永樂皇帝要求太高!

比起國初修建金陵帝京時的稍顯倉促,朱棣對北京城的修建工作,一直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精益求精、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爲北京城燒製的每一塊青磚、每一片朱瓦,在側面或者背面都燒有窯場的字號及生產年份,如果在施工時發現磚瓦有質量問題,便可根據磚瓦上的落款進行倒查,只要覈實清了,輕者重罰,重者斬首!

不只是對物料的要求十分苛刻,一應施工的所有工序,都採取嚴格的‘逐層連查’制度進行施工,要求實施下一道工程的工匠,要對上一道工序進行嚴格檢查,若認爲不合格可以拒絕施工,若是有問題沒有發現,或雖知有問題卻依然繼續施工,一旦事發,要同直接責任人連坐,遭到同等處罰。

負責監工的是由皇帝最信任的宦官、公侯、文官組成的聯合監察組,這些負責監察的官員,整天拎着一柄大錘在工地上巡視,時不時掄起大錘東敲一下西砸一錘,被直接砸壞的工程自不消說,就是沒砸壞的,他們也能通過錘子砸出的聲音,判斷出哪段城牆偷工減料、哪段城牆沒有沒有按照要求建造。被查出問題的責任人,往往只有一個結局,那就是被砍頭抄家……

而且這些監察官員無比的認真負責,絕無被賄賂的可能,因爲他們知道皇帝陛下對北京城的營造是多麼的上心,事實上,永樂皇帝這次駕臨北京行在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親自監工北京城的建造。從五月中旬,聖駕抵達北京起,已經年過五旬的皇帝未作歇息,就立即巡視了京城的營建工作,且絕非走馬觀花,而且親自嚴格檢查。

他的檢查方式簡單粗暴,卻無比的有效——皇帝會隨機選擇一個地點,命人將已經修好的工程砸開,檢查有無偷工減料。比如在查看城牆時,他令人砸開夾漿檢查,發現灰漿‘稍雜泥壤’、‘間隙超度’,隨即將負責此處的工匠、工頭十餘人就地砍頭。次日,又對督察此處工程的多名監督官員,包括工部侍郎、營繕司郎中等直接責任人予以嚴懲,輕者撤職,重者廷杖……

因此負責北京城營造的每個人,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無不拿出最高的水平來修建這座帝王的理想之城。可就是這種程度的努力,依然無法讓永樂皇帝滿意——尤其是紫禁城!當巡視完已經快要竣工的三大殿後,朱棣黑着臉回來,第二天,皇帝召集一應行在大臣和修建官員到西宮議事。

所謂西宮,就是原先元朝的皇家西苑。原先朱棣巡視北京時,都是住在自己的潛邸中。但燕王府是在元大都皇宮的基礎上建造的,位於京城核心位置。爲了修建新的紫禁城,只能把燕王府拆掉。但是自己北巡也不能沒地方住,便命工部在西苑中造了西宮,作爲紫禁城未完工之前的視朝居住之處。

雖說只是臨時住處,但以朱棣好大喜功的性子,自然絲毫馬虎不得。是以西宮也是按照皇宮的規制建造,正殿也叫奉天殿,跟京師的皇宮正殿奉天殿一模一樣!

此時,除了一干負責營造北京城的官員,還有成國公朱勇、陽武侯薛祿、行在禮、戶、兵三部總尚書夏元吉、內閣學士楊榮等隨駕重臣,大夥兒眼巴巴看着皇上,等他說出旨意,就準備克服一切困難去完成了……攤上這樣一位主,除了對自己狠一點,還能有什麼辦法?

可當朱棣說出他的打算,羣臣還是險些齊齊暈倒,心中狂喊着同一句話——皇上,爲臣辦不到啊……

因爲朱棣的決定是——將三大殿推倒重建!而且不只是三大殿,連乾清宮、坤寧宮、文華殿等主要建築,也要推倒重來!理由是現在的建築太逼仄猥瑣,無堂皇宏偉之氣!

要知道,僅紫禁城的營建工程,至今已經花費白銀九萬兩,接近兩年的國庫收入。皇帝卻一句話就要推倒重來,九百萬兩打了水漂不說,一個更宏大的修造計劃,肯定要花費更多、甚至數倍的銀兩!這些錢從哪裡來?在如今國力日窘的大明朝,根本就是個無解的難題!

所以大明朝的大管家、行在戶部尚書夏元吉,當場就表示反對。他說朝廷的錢已經在大運河上徹底花光,武當山的工程、交趾布政使司仍在不斷吸血,再增加如此一筆巨大的開支,會讓國家財政徹底崩潰的!

看着滿頭白髮、心力交瘁的大管家,皇帝終於有些不好意思,給他出主意道:“那就多印點寶鈔嘛……”

“還要印鈔?”聽說皇帝還要印鈔,夏元吉非但沒感到安慰,反而有天要塌了的感覺。“皇上真以爲只要印鈔就可以國用不斷?且對國家沒有壞處?”

“你把朕想得太無知了。”朱棣有些不悅道:“朕豈不知印鈔一多,百姓會苦一些,但朕不是把錢花在自己身上,朕是爲了我大明朝的千秋大計!”說着站起身,神情略略激動道:“朕放着江南煙花之地不待,回到這苦寒的北京城?難道就是因爲對這裡有感情?錯,朕是要天子守國門、讓我大明百姓永不受韃虜入侵之害!朕連自己的子孫都一起發配到北京了,難道百姓就不該爲我大明做點犧牲麼!”

“皇上所言令臣等感佩莫名……”一名大臣小聲道:“只是紫禁城的規模,不影響我大明的江山永固吧……”

“荒謬!”朱棣馬上投去冰冷的目光:“朕是要以我大明皇室的龍氣,鎮壓蒙元餘孽的龍氣。三大殿修成什麼樣,紫禁城修成什麼樣,關係到我大明江山的氣運!你說會不會影響我大明的江山永固!”

那大臣忙跪地請罪:“臣無知、臣妄言了,請皇上恕罪……”

“哼!”朱棣重重冷哼一聲:“念你初犯,只廷杖四十、罰俸半年,若是日後有人再敢進此亡國之言,殺無赦!”

“臣等遵旨。”衆大臣忙應聲道。

“夏愛卿,你同意了麼?”朱棣倒也知道,自己能由着性子折騰,離不開夏元吉這個理財天才的輾轉騰挪,如今又是用錢之際,是以對他很是不同。

“皇上……”夏元吉看看朱棣,心裡激烈鬥爭了半晌,最終還是咬牙道:“請恕臣難以從命……”

“你!”朱棣的臉瞬間變黑。

“皇上明鑑,朝廷已經不是寅吃卯糧,而是吃寅吃辰糧、巳糧甚至午糧了!”夏元吉擦擦汗,硬着頭皮道:“這都是拜寶鈔濫發無度所致,這些年,臣絞盡腦汁,鈔法仍無起色。若是再要繼續印鈔,恐怕會出大亂子的……”

“你不要危言聳聽!”朱棣的目光已經冰冷一片了。

第31章 爹坑第579 府軍前衛第801章 斷腸第890章 新都城第891章 暈第906章 聖女降臨第222章 撈人第1155章 風不止第375章 長征第169章 一線天第543章 江南四大訟師第648章 報復第955章 心寒第620章 鎮婁煩第226章 出獄第928章 衆矢之的第583章 漢王府第1166章 檄文第911章 鰲山燈第793章 虎符第840章 文官的算計第1064章 朝堂第584章 漢王大丈夫第886章 法會第1197章 殺手鐗第9章 很黑的手第607章 贏家輸家第1076章 重逢就好第91章 戶房司吏第775章 奇兵第1027章 再下一城第669章 故人相見第1076章 重逢就好第187章 你的命歸我了第651章 興師問罪第18章 條款第209章 大危機第811章 無人求生第97章 安置第108章 蟲經第208章 錦衣衛第1145章 封公第975章 活神仙第679章 洗三第52章 我和小夥伴都驚呆了第174章 陷落第205章 皆大歡喜第358章 大戈壁第931章 真空家鄉第21章 智取第13章 知縣的決斷第271章 人才第1019章 總要面對第778章 入城第451章 問案第749章 寶藏第667章 難得清閒第364章 奇蹟第61章 果然有料第495章 家臣第336章 梳頭第504章 你是誰的人?第475章 聖旨第160章 流民第109章 倨傲的同知第418章 打成豬頭第604章 閻王殿第1193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442章 身世第370章 交換第44章 十年河西第185章 人工呼吸第221章 永樂大帝第214章 被捕第656章 宿命第1089章 早朝第793章 虎符第888章 假仁假義第521章 露餡第269章 練兵第619章 重逢第1244章 真相第855章 伯爺第802章 劫後第563章 天意第685章 獄友第716章 打焦贊第604章 閻王殿第692章 情難自禁第1157章 人生如戲,全憑演技第206章 萬白叢中一點綠第25章 老王回來了第709章 理由第214章 被捕第997章 策反第505章 搜查第328章 一條大魚第860章 寂寞如雪第256章 告別第394章 審訊
第31章 爹坑第579 府軍前衛第801章 斷腸第890章 新都城第891章 暈第906章 聖女降臨第222章 撈人第1155章 風不止第375章 長征第169章 一線天第543章 江南四大訟師第648章 報復第955章 心寒第620章 鎮婁煩第226章 出獄第928章 衆矢之的第583章 漢王府第1166章 檄文第911章 鰲山燈第793章 虎符第840章 文官的算計第1064章 朝堂第584章 漢王大丈夫第886章 法會第1197章 殺手鐗第9章 很黑的手第607章 贏家輸家第1076章 重逢就好第91章 戶房司吏第775章 奇兵第1027章 再下一城第669章 故人相見第1076章 重逢就好第187章 你的命歸我了第651章 興師問罪第18章 條款第209章 大危機第811章 無人求生第97章 安置第108章 蟲經第208章 錦衣衛第1145章 封公第975章 活神仙第679章 洗三第52章 我和小夥伴都驚呆了第174章 陷落第205章 皆大歡喜第358章 大戈壁第931章 真空家鄉第21章 智取第13章 知縣的決斷第271章 人才第1019章 總要面對第778章 入城第451章 問案第749章 寶藏第667章 難得清閒第364章 奇蹟第61章 果然有料第495章 家臣第336章 梳頭第504章 你是誰的人?第475章 聖旨第160章 流民第109章 倨傲的同知第418章 打成豬頭第604章 閻王殿第1193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442章 身世第370章 交換第44章 十年河西第185章 人工呼吸第221章 永樂大帝第214章 被捕第656章 宿命第1089章 早朝第793章 虎符第888章 假仁假義第521章 露餡第269章 練兵第619章 重逢第1244章 真相第855章 伯爺第802章 劫後第563章 天意第685章 獄友第716章 打焦贊第604章 閻王殿第692章 情難自禁第1157章 人生如戲,全憑演技第206章 萬白叢中一點綠第25章 老王回來了第709章 理由第214章 被捕第997章 策反第505章 搜查第328章 一條大魚第860章 寂寞如雪第256章 告別第394章 審訊